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自动保存的]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0729044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自动保存的]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自动保存的]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自动保存的]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自动保存的]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自动保存的]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自动保存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自动保存的](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目录1河北克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28”重大爆炸事故2中国化工沧州大化TDI分公司 硝化车间爆炸事故3淮南化工厂“12.8”爆炸事故4山东省淄博市恒洋有限公司 设备罐内爆炸事故5某厂高分液位计手阀阀体泄漏目录6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7临沂莒南阜丰公司“5.11”爆炸事故8华山化工公司灼烫事故9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储备库“11.23” 事故10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目录11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12章丘鲁晋化工有限公司 发生窒息事故13加氢精制装置事故14辽宁葫芦岛某化工厂入罐作业酿事故15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目录16安徽某化肥厂汽

2、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17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18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19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生火灾20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一、河北克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河北克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28”228”重大爆炸事故重大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2012年2月28日上午9时4分左右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工业 园区生物产业园内的河北克尔化 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北 克尔公司)生产硝酸胍的一车间 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5人死 亡、4人失踪、46人受伤。这起 事故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危险化学 品领域发生的伤亡最严重的事故 。河北克尔公司一车间共有8个 反应釜,

3、依次为1-8号反应釜。 原设计用硝酸铵和尿素为原料,生产工艺是硝酸铵和尿素在反应釜内混合加热熔融,在常压、175-220条件下,经8-10小时的反应,间歇生产硝酸胍,原料熔解热由反应釜外夹套内的导热油提供。实际生产过程中,将尿素改用双氰胺为原料并提高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缩短至5-6小时。 事故发生前,一车间有5个反应釜投入生产。2月28日上午8时,该车间当班人员接班时,2个反应釜空釜等待投料,3个反应釜投料生产。 8时40分左右,1号反应釜底部放料阀(用导热油伴热)处导热油泄漏着火;9时4分,一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并被夷为平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周边设备、管道严重损坏,厂区遭到严重破坏,周边2公里

4、范围内部分居民房屋玻璃被震碎。事故原因: 河北克尔公司一车间的1号反应釜底部放料阀(用导热油伴热)处导热油泄漏着火 ,造成釜内反应产物硝酸胍和未反应完的硝酸铵局部受热,急剧分解发生爆炸, 继而引发存放在周边的硝酸胍和硝酸铵爆炸。 “本质安全”存在问题: 1、装置本质安全水平低、工厂布局不合理。 2、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反应温度缺乏有效、快捷的控制手段;加料、出料、冷却 等作业均需人工操作,现场操作人员多。 3、一车间与二车间厂房均采用框架砖混结构,同向相距约25米布置,且中间建有 硫酸储罐。一车间爆炸后波及到二车间,造成厂房损毁和重大人员伤亡。 “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企业安全管理不严格,变

5、更管理处于失控状态。河北克尔公司在没有进行安全 风险评估的情况下,擅自改变生产原料、改造导热油系统,将导热油最高控制温 度从210提高到255。 2、车间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低。员工对化工生产的特点认识不足、理解 不透,处理异常情况能力低,不能适应化工安全生产的需要。 3、是厂区内边生产,边建设。事故企业边生产,边施工建设,厂区作业单位多、 人员多,加剧了事故的伤亡程度; 4、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无应急救援预案; 5、缺少应急处理设施及消防系统。事故教训:1、进一步强化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事故的发生。公司要立即组织对涉及爆炸性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开展专项安全检

6、查,借助专家力量对工厂布局、工艺技术路线及装备的安全可靠性、自动化控制水平、人员素质等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论证,及时发现各类隐患并限期整改,确保生产安全。2、提高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增强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减少现场操作人员,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3、企业要避免边生产、边施工建设,确实不能避免的,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4、进一步严格从业人员的准入条件,强化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危险化学品企业要严格操作人员的招录条件,适度提高操作人员的准入门槛,应招录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操作人员、大专以上的专业管理人员,确保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持续不断地加强

7、员工培训教育,使其真正掌握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增强安全操作技能。二、中国化工沧州大化二、中国化工沧州大化TDITDI分公司分公司 硝化车间爆炸事故硝化车间爆炸事故事故经过: 2007年5月10日16时许,由于蒸汽系统压力不足,氢化和光气化装置相继停 车。20时许,硝化装置由于二硝基甲苯储罐液位过高而停车,由于甲苯供料 管线手阀没有关闭,调节阀内漏,导致甲苯漏入硝化系统。22时许,氢化和 光气化装置正常后,硝化装置准备开车时发现硝化反应深度不够,生成黑色 的络合物,遂采取酸置换操作。该处置过程持续到5月11日10时54分,历时 约12小时。此间

8、,装置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一是一硝基甲苯输送泵多次跳 车;二是一硝基甲苯储槽温度高(有关人员误认为仪表不准)。期间,由于二 硝基甲苯储罐液位降低,导致氢化装置两次降负荷。 5月11日10时54分,硝 化装置开车,负荷逐渐提到42%。13时02分,厂区消防队接到报警:一硝基 甲苯输送泵出口管线着火,13时07分厂内消防车到达现场,与现场人员一起 将火迅速扑灭。13时08分系统停止投料,现场开始准备排料。13时27分,一 硝化系统中的静态分离器、一硝基甲苯储槽和废酸罐发生爆炸,并引发甲苯 储罐起火爆炸。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是一硝化系统在处理系统异常时,酸置换操作使系统硝酸过量 ,甲苯投料后,导

9、致一硝化系统发生过硝化反应,生成本应在二硝化系统 生成的二硝基甲苯和不应产生的三硝基甲苯(TNT)。因一硝化静态分离器内 无降温功能,过硝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无法移出,静态分离器温度升高后 ,失去正常的分离作用,有机相和无机相发生混料。混料流入一硝基甲苯 储槽和废酸储罐,并在此继续反应,致使一硝化静态分离器和一硝基甲苯 储槽温度快速上升,硝化物在高温下发生爆炸。 2、工厂布局不合理,消防水泵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事故教训: 1、迅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2、安全监管部门重点检查是否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程,异常工况处置方案 是否正确,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处置异常工况的能力,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 题,要

10、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防止发生事故; 3、氯碱、合成氨、硫酸等涉氯、涉氨和涉及二氧化硫的生产经营企业,要 加强工艺、设备的安全管理。 4、加强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三、淮南化工厂三、淮南化工厂“12.812.8”爆炸事故爆炸事故事故经过: 2008 年12 月8 日18 时20 分许,淮南市超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二 甲基吡咯烷酮的设备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淮南市委、市政府主要负 责人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组织市公安、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紧 急赶赴现场展开抢险救援工作,并成立了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组。该事故 已造成3 人死亡,2 人受轻伤,伤者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 事故原因 : 爆炸事故初步查明

11、,是该公司生产二甲基吡咯烷酮的设备在检修过程中 ,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导热油泄漏遇高温发生爆炸。 事故教训及措施 : 1、对生产二甲基吡咯 烷酮的设备,由车间单独建立管理台账,做好使用、更 换及运行记录,检修工每天定期巡检,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处理。2、对该设备提出技改方案,彻底解决设备的事故隐患。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制,按照有关规定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建立健 全非标准件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4、按照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 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四、山东省淄博市恒洋有限公司四、山东省淄博市恒洋有限公司 发生设备罐内爆炸事故发生设备罐内爆炸事故事故经

12、过: 2011年7月24日,山东恒洋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在未办理动火作业证的情况 下违规进入设备罐内动火,发生爆燃事故,造成6人当场死亡,1人受伤 。事故分析: 事故教训: 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1、建立健全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增 2、没有设备内作业证; 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3、没有动火作业证。 2、深入开展检维修作业风险分析工 作,加强现场管理。五、某厂高分液位计手阀阀体泄漏五、某厂高分液位计手阀阀体泄漏事故经过:2002年12月28日,加氢引直馏柴油进行初活性运转时,发现高分液位计两只手阀阀体泄漏,将后法兰处有砂眼的手阀关闭、液位计切除;对前法兰处有砂眼的手阀进行堵焊失败后,在严格控制高分

13、液控开度、做好进出罐的物料平衡的情况下,关闭该液计引出总管上下手阀,拆除了该液位计手阀,液位计回装后维持生产。2003年1月24日,采用相同的控制方法更换了高分液位计上的相同类型的阀门。操作调整: 1月23日白班,降低高分液位至35%,稳定反应进料量,调节反应加热炉出 口温度和保证反应系统压力稳定,每小时记录一次高分液控开度,为高分液 位远传信号切除后,控制高分的液控阀的开度提供参数。控制好加氢注水量 ,记录高分界位阀开度。 1月24日更换手阀前,切除高分液位、界位引出总管手阀,接临时胶带将液 位计中介质引低点放空。放空后,在液位计顶接临时胶带引蒸汽吹扫干净后 ,联系施工单位用防爆工具施工。

14、室内操作人员在高分液位计拆除前控制反应进料量,将高分液控阀改为手 动操作,根据23日白班收集阀位数据调节该阀开度,在高分液位计拆除后, 安排一名操作人员到循环氢分液罐处,随时准备切液,防止因高分液位超高 带液进循环氢压缩机,损坏压缩机;安排一名操作人员到低分顶,防止因高 分液位过低串压,如有串压现象,操作人员可开低分安全阀副线泄压。 室内操作人员控制好反应进料量和反应压力,保证反应进料量和压力的平 稳,监视界位,及时联系现场人员切液;监视低分压控阀阀位变化和出口流 量变化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现场人员。 施工结束后,液位计必须用蒸汽吹扫后方可投用。六、静电引起六、静电引起 甲苯装卸槽车甲苯装

15、卸槽车 爆炸爆炸事故经过: 某化工厂租用某运输公司一辆汽车槽车 ,到铁路专线上装卸外购的甲苯,并指 派仓库主管、厂安全员及两名装卸工执 行卸车任务。装卸采用自流方式,即用4 条塑料管分别插入火车和汽车罐体,依 靠高度差进行卸车。汽车司机将车停到 预定位置后与安全员到离装卸点约20m的 站台休息,1名装卸工爬上汽车槽罐,接 过地上装卸工递上来的装卸管,打开汽 车槽车前后两个装卸孔盖,在每个装卸 孔盖内放入两根自流式装卸管。4根自流 式装卸管全部放入汽车槽罐后,汽车顶 上的装卸工因天气太热,顺便爬下汽车 去喝水。人刚走离汽车约2m,汽车槽车 靠近尾部的装卸孔突然发生爆炸起火,2 名装卸工当场被炸死

16、。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是装卸作业没有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使装卸产生的静电无法及时导出,引发事故。2、间接原因是高温作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因而引发爆炸事故。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1、立即开展接地静电装置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加强安全防范,严防类似事故的发生。2、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修改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考核。3、针对高温天气,公司明确要求,罐装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除做好静电设施接地外,在第二车卸车前,必须静置汽车槽车5min以上或采取罐外水冷却等方式,方可灌装。七、临沂莒南阜丰公司七、临沂莒南阜丰公司“ “5.115.11” ”爆炸事故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04年5月10日上午,阜丰公司原胶车间主任王兴国找到该车间维修 班长李学运,提出对酒精蒸馏工序中冷却装置的冷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