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0724069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试卷说明: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中。答题时字体工整、笔迹清楚。第第卷卷 阅读题(共阅读题(共 4747 分)分)一、现代文一、现代文阅读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题。 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人类学家认为是最原始的。人类学家以这样的事实 告诉我们:在大多数原始民族中,有不穿衣服的民族,而没有不装饰的民族。 我们人类在年幼的时候,喜欢

2、在颈项上围着草珠,或野花环之类的东西,在帽 子上插一片羽毛,在身上涂些泥土或色彩。人猿在行走的时候,带着一根绳子, 一块破布,一片草皮,或一条枝杈。他们使用此种“挂布披荆”的办法,以增 加自身的快乐。无疑的,他们这种举动,与人类具有同一目的是对于装饰 发生兴趣的表示。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但在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扮演一 个角色,如同做一种游戏般,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这种美化自己,以引 起别人的赞慕的行为,为装饰的主要目的。但是除了满足自己快乐之外,还含 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间之感情交流的作用。这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 无意为了名誉金钱,而获得的愉快之情,是最初的艺术表现。 这个装饰的动

3、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艺术运动。 这种艺术运动,有静的和动的两类,腓赫纳说:“前一类的艺术,是经过 静态去求快感的,另一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变的形式去求快感的。所以在 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而后者,是用身体的 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我们现在就是从静的艺术造 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来做一番研讨。 人既直立了,两手就可以用来抓东西撕东西,同时也就感觉到了东西的质 的坚柔,形的大小的区别,并且可以用手将东西堆、砌、聚、散。久而久之, 就有人在坚柔、大小、堆砌、聚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另外一方面,人的 两手养成了拥抱、推拒、攀援、攻击的

4、能力,这些举动一有节奏,就能唤起运 动的快感。我们现在要研究的是前一种,用手在东西的坚柔、大小、堆砌、聚 散之间,加以变形或结合的艺术。 我们晓得,虎和鹰,也能用爪抓东西撕东西,猿和熊,也能用足拥抱、推 拒、攀援、攻击,但是它们的动作,仅止于此。不能有意识地,按照美的法则, 加以变形或结合,更不能自主地去产生一种有节奏的运动。人就不同了,除了 生存之外,还要求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下去。因为狩猎和日常操作的训练,从 劳动中感到力的均衡,和肌肉的有节奏的运动,所以在工作停止之后,假使身 体中蓄积的力量无处发散的时候,就想要摇动身体,手舞足蹈起来,以求满足 均衡和节奏的快感。单是手舞足蹈,还不够满足“

5、自我扩张”的心理欲求,必须要有悦目的形 色,悦耳的声音,伴衬起来,方可在自然界中显出人的伟大。于是在装饰方面, 第一步先把自己的身体满足这个要求。最初以动物的皮毛之类,来补缀心灵上 的缺陷。然而人的自尊心,使他发觉了这样的装饰,至多是与禽兽为伍,而不 够表现主宰者气魄的时候,智慧的艺术家们,发明了裸体上涂绘色彩的手法, 虽然还是模拟着禽兽的羽毛、斑纹、色彩,但已非完全模仿,而是将原形加以 变化和结合。人类狂热的理想,超出自然之限止,用燧石贝壳等尖锐之物,在 肌肤上割划,形成了点子和曲直线的浮像。这种惊人的装饰方法,表示出人类 的克服自然的坚强意志和有意识的创作的力量。这种为了装饰而愿意忍受痛苦

6、 的欲求,可以说是人类向自然环境示威的一种自大心的透露。 人没有禽兽般美丽的羽和皮毛,是人类的缺点。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缺点, 才会激起装饰的欲求,而发展为最高的理想。假使我们人类没有这种理想,那 我们的生活方式,到现在依然在阴暗的壁洞中,茹毛饮血做万世的野人,所以 说人类之有装饰,是人类进化的表象。 1 1下列和下列和“装饰装饰”相关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相关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3 分)分) A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要求装饰的动机是最原始的,这一点可以从大多数原 始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装饰的行为上得到证明。 B装饰具有供人欣赏,以激起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作用。它的目

7、的就是 为了美化自己,以引起别人的赞慕。 C人类喜爱装饰的倾向,不仅可以增加自身的快感,还在于可以如同做一 种游戏般扮演一个角色,激动一些群众,博得同情。来源:Z_xx_k.Com D最初的艺术表现是一种原始民族和年幼儿童无意于名誉金钱的愉快之情。 当装饰的动机,渐渐普遍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产生了艺术运动。 2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3 分)分) A人猿会使用“挂布披荆”的办法,来增加自身的快乐,这种举动与人类 具有同一目的,也就是表示对装饰发生兴趣。 B艺术运动分成动和静两种形式,造型艺术中的装饰艺术属于后者,借

8、着 静物的变形或结合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 C为了满足均衡和节奏的快感,在工作停止之后,人们假如身体中蓄积的 力量无法发散,就会想要手舞足蹈起来。 D虎和鹰,猿和熊等动物能完成人类的一些动作,但不能按照美的法则有 意识地变形或结合,因此,也就不能自主地产生一种有节奏的运动。 3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 3 分)分) A艺术家们并不是完全模仿禽兽的羽毛、斑纹、和色彩,而是将原形加以 变化和结合,但是用这种裸体上涂绘色彩的手法,还不够表现主宰者 的气魄。 B为了向自然环境示威,人类甘愿忍受痛苦,用燧石贝壳等尖锐之物在肌 肤

9、上割划,形成了点子和曲直线的浮像。 C单纯的手舞足蹈无法满足“自我扩张”的心理欲求,必须要有悦目的形 色等来伴衬,在装饰方面,首先就是让身体满足这个要求。 D人类拥有装饰是人类进化的表象,只有人类对装饰的最高理想,才能让 人类完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8(38 分分) ) (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47 7 题。题。(1919 分)分) 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 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 监倭人互市。先是,往监者惧外夷情叵测,必严兵自卫,如待大

10、敌。克敬至, 悉去之,抚以恩意,皆帖然无敢哗。有吴人从军征日本陷于倭者,至是从至中 国,诉于克敬,愿还本乡。或恐为祸阶,克敬曰:“岂有军士怀恩德来归而不 之纳邪!脱有衅,吾当坐。”事闻,朝廷嘉之。番阳大饥,总管王都中出廪粟 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 而吾属顾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拜监察御史,寻迁左司都事。来源:Zxxk.Com 泰定初,出为绍兴路总管,郡中计口征盐,民困于诛求,乃上言乞减盐 五千引。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货,拗蕃者例籍其货,商人以风水为解,有司 不听。克敬曰:“某货出某国,地有远近,货有轻重,冒重险,出万死,舍近 而趋远,弃重而取轻,岂

11、人情邪!”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擢江西 道廉访司副使,转两浙盐运司使,首减绍兴民食盐五千引。明年,擢湖南道廉 访使,调海道都漕运万户。是岁,当天历之变,海漕舟有后至直沽者,不果输, 复漕而南还,行省欲坐罪督运者,勒其还趋直沽。克敬以谓:“脱其常年而往 返若是,信可罪。今蹈万死,完所漕而还,岂得已哉!”乃请令其计石数,附 次年所漕舟达京师,省臣从之。入为吏部尚书,乘传至淮安,坠马,居吴中养 疾。 元统初,起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请罢富民承佃江淮田,从之。松江大姓 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 中令民包纳。克敬曰:“匹夫妄献米,徼名爵以荣一身,今身死家

12、破,又已夺 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国用宁乏此耶!”具论免之。(选自元 史王克敬传,有删改) 注 内外艰:父母丧事。诛求:强制征收。抽分舶货:向从海外运 货来贸易的人抽税。拗蕃:违背货运规定。4.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3 分分)()( ) ) A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 除:授予官职 B必严兵自卫,如待大敌 待:抵御 C拗蕃者例籍其货 籍:户籍 D脱有衅,吾当坐 衅:祸患 5 5请选出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请选出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3(3 分分) )( ) A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

13、/ 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 B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 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来源:学科网 ZXXK C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 弗 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 D松江大姓/有岁漕米/万石献京师者/其人既死/子孙贫且行乞/有司仍岁征 / 弗足则杂置松江田赋/中令民包纳。 6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3 分分)()( ) ) A有一个从军征讨而身陷日本的吴人随日本商人来到中国,希望回到家乡, 王克敬极力主张接纳

14、他。 B番阳出现严重饥荒,王都中擅自取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王克敬为他辩 护,王都中因此得以免罪。 C王克敬外任绍兴路总管时,郡中按人口征盐,百姓被强制征收弄得贫困 不堪,王克敬请求减少上交盐额。 D元统初年,担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时,王克敬请求富民租种江淮农田, 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7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10 分分) )(1) 克敬曰: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顾为不仁乎!(2) 具以上闻,众不能夺,商人德之。( (二二) )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1111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 8 89 9 题题。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 做 的幌子。 8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 5 分)分)9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 6 分)分)( (三三) )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 10.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8 分分) ) (1)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追忆当年与男主人公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 句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 勾画曹操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 (3)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意,孤独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 。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 句子是: , 。 第第卷卷 表达题(表达题(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