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3-16修订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0718338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13-16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论语13-16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论语13-16修订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论语13-16修订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论语13-16修订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13-16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13-16修订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13子路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 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孔子对学生读诗的要求对今天我们的学 习有什么借鉴意义?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 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 焉?”曰:“富之。”曰:“既富矣 ,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怎么看待发展经济和精神建设?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 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孔子对学生读诗的要求对今天我们的学 习有什么借鉴意义? 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 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 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

2、子,而是要学以致 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孔子怎么看待发展经济和精神建设?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 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 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 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 对他们进行教化。” 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 后教”。 1317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 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怎样的辩证法思 想? 子

3、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 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 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 做不成大事。” 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急功近利 ,无法达到目的;贪求小利,做不成大 事。 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 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问:谈谈对本段孔子答“仁”的理解。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 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 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答:孔子以“恭”、“敬”、“忠”三德为“仁”基 本内涵。在家恭敬,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 办事严谨,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诚,显 示出仁德的本色。 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

4、与之,必也狂狷 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分析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 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 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中行就是不偏狂,不冒进;也不偏于狷,不 退缩。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 不和。” 怎么理解“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 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 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君子与他人和谐融洽,但独立思考,不盲 目附和;小人不能与人融洽友好,无独立 见解,又不讲求原则。“和而不同“显示 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1324子

5、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 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 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问:如何正确评价一个人?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 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 :“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 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 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答:一个原则是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 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 据之一,但不是唯一。 13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 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 之虽不以道

6、,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问:本段认为君子和小人有一个什么样的区别?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 。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 ,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 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 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 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答:君子不对人百般挑剔,也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 好,但选才时,往往能量才而用,不求全责备。小 人则相反。论语14宪问 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问:谈谈“德”“勇”的关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

7、 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 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孔子的道德哲学观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 方面,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各种道德,从而 成为有德之人。 145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 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 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 德哉若人!” 问:孔子为什么认为南宫适是个君子? 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 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 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 ,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 尊重道德。” 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 朴素和道德。 1412子路问成人。子曰:

8、“若臧武仲之知,公绰 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 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 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 人矣。” 这段话体现孔子对于君子修行有什么要求?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 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 ,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 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 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 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 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应当智、勇、克制、多才、知礼乐,更应当能够思 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见利思义”

9、的主张尤 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 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问:孔子对于管仲的态度体现他的什么思想?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 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 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 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答:“仁德”思想。孔子认为管仲帮齐桓公召集诸 侯会盟,不用武力用仁德,做到“事君以忠”,值 得称赞。 14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问:谈谈本段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说:“古代的

10、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 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为己”是说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提升的自己德 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为人”是指学习 是为了取悦于人或追名逐利。 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问:这一段体现孔子“从政”的什么观 点? 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 的事情。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 己的职位范围。 答:为官者各负其责,脚踏实地,做好 本职份内的事情。其实,任何职业者皆 应如此。 142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问:理解本段含义。 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 耻的。” 答: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 说

11、不做或多说少做。人不应该只会夸夸 其谈、说尽大话套话,却一事无成。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 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问:君子要有怎样的品格?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 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 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 “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答:君子必需的品格很多,本段中强调 三个方面:仁、智、勇。 14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 问:人应该怎样看待自己?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 己没有本事。” 答:一个人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自强 不息,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一味

12、埋怨没 人赏识你、了解你。 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 ”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 而为之者与?” 问: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周游列国,勤勉不辍的 什么样的精神动力?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 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 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 吗?”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精神,也就是 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 精神。 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 “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 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 谈谈你对孔子修身的理解。 子路问什么

13、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 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 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 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 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 于做到呢?” 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 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 1444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 ?”子曰:“吾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 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简析本段观点。 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 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 “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 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

14、上进的人,只是 个急于求成的人。” 注重长幼有序是儒家的一贯主张。孔子把孝 悌当作君子修身的基础。论语15.卫灵公 15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 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 予一以贯之。” 问:谈谈对“一以贯之”的理解。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 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 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 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15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 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谈谈对“失人”“失言”的理解。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

15、这 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 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 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一个人要学会善于利用语言与他人沟通和交 流,从而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旦失人、 失言,就错失了学习和进步升华的良机。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 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生死观与“仁”之间有什么关系 ? 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 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孔子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仁”比生命更宝贵。“杀身成仁” ,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 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问:结合本段谈谈人之间的相处问题。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 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一旦发生矛盾 ,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责 己严,待人宽,这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原则 。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 废言。” 问:谈谈本段孔子对君子的看法。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 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 好话。” 君子应该有客观的道德标准,不以言论 的原因重用人,也不以人的原因否定其 言论。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