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某农牧业工作未来五年计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0717439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某农牧业工作未来五年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某农牧业工作未来五年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某农牧业工作未来五年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年某农牧业工作未来五年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年某农牧业工作未来五年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某农牧业工作未来五年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某农牧业工作未来五年计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 年某农牧业工作未来五年年某农牧业工作未来五年计划计划今后五年农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思路是:深入 贯彻十九大精神,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 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培育壮大五大 优势产业为重点,以沿黄现代农牧业经济 带建设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品质农牧业,将杭锦旗 建设成为自治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 加工输出基地,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 农民富的目标。主要目标主要目标:到 2018 年,全旗农作物总 播面积达到 130 万亩,比 2017 年增加 4 万 亩,牧业年度牲畜稳定在 200 万头只以上, 农村牧区常住居

2、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保 持在 8.5%以上;到 2022 年,全旗农作物总 播面积达到 140 万亩以上,牧业年度牲畜 头数达 240 万头只以上,农作物总播面积 及牲畜饲养量分别比 2017 年增加了 14 万 亩和 40 万头只,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 万元以上。主要措施:主要措施: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牧业 提质增效。统筹粮经饲生产,促进农牧渔 结合,推动形成农牧互补、种养循环、一 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农 牧业产业体系。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在沿河优化发展区, 要持续推进“种养结合”大农业发展模式, 打造沿黄河现代农牧业示范带;

3、在梁外牧 区,以培育“家庭牧场”为抓手,推行绒 山羊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效 益型现代畜牧业;在梁外半农半牧区,主 要发展生猪禽类养殖,大力发展林沙庭院 经济;在库不齐沙漠的广大整体退出区, 要着力研究制定草原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的措施方案,统筹生态修复、农业开发、 旅游文化和工业基地建设,抢先谋划,领 先规划,率先打造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示 范区。要在以“西北沟”为核心区的库布其沙漠腹地划定甘草资源保护区,建设采 籽基地,鼓励企业和农牧民连片种植栽培, 打造 10 万亩甘草基地,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光伏设施农业、创意体验农业,让库布其 旅游和西北沟甘草这两个品牌的名声更响、 价值更高。

4、二是调优种养结构。种植业上:重点实 施好耕地轮作、地力提升、秸秆还田、中 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发挥示范作用,引导 农牧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切实增加绿色 优质特色高端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按照 “稳粮优经扩饲草”的思路,积极推广新 品种新技术,提高玉米单产水平,稳定粮 食产量,巩固产粮大县成果;压缩葵花, 增加优质牧草,扩大小麦、水稻、马铃薯、 果蔬食用菌、药材、小杂粮等特色作物的 种植面积,着力改变品种单一、品质不优 的问题。到 2022 年,全旗耕地面积达到 140 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 8 亿斤,沿黄现 代农牧业经济示范带粮经草比例调整到 4:4:2,梁外粮经草比例调整到 3:3:4。养殖业上:

5、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品种 品质品牌同步抓,实施“稳羊增牛扩猪禽” 战略。即稳定牧区绒山羊数量,大力发展 农区畜牧业,推行舍饲养殖和集中育肥, 加快周转出栏,保持存栏稳定的前提下实 现养殖总量增加;支持发展肉牛和生猪养 殖,扩大猪牛养殖规模;鼓励建设禽类规 模养殖场,发展本土禽类散养;积极引进 试养虾蟹等水产品种。三是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依托资源优势, 继续发展壮大肉羊、绒山羊、肉牛、生猪 等优势产业。肉羊产业要全面推开育种工 程,在提高羊肉品质上下功夫;绒山羊要 重点实施“两高一优”增质提效工程,巩 固优质羊绒主产区的优势地位;肉牛产业 要继续引进以安格斯、西门塔尔为主的种 牛,加大本土肉牛

6、改良力度,加快优质肉 牛基地建设;生猪产业要积极发展公司化 养殖,创建标准化养殖场,大力推广低成 本种草养猪技术,在节本增效上下功夫。 到 2022 年,全旗牲畜饲养总量达到 270 万头只,其中肉羊饲养量 80 万只,绒山羊饲 养量 140 万只,生猪 10 万口,肉牛饲养量 8 万只。规模化养殖牲畜总量达 200 万头只, 规模养殖比重达到 70%。(二)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农牧业 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要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把培育 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举措,真正使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农 牧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成为引领农牧业 发展的“火车头”。充分发挥我旗草牧场、 水

7、资源、土地资源的组合优势,强化招商 引资力量,着眼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坚 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高水平建设农牧业 龙头企业。通过信贷支持、政府贴息、税 收优惠、流转服务等扶持政策,为龙头企 业创造引进、投资、成长的良好环境。力 争引入 2-3 家国内外驰名的农产品加工销 售企业,建成销售收入超亿元 、超千万元 的龙头企业集群,形成梯队发展,强力带 头的良好格局。大力支持农牧民发展专业合作、土地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 类型的新型农牧民合作社,认真组织开展 申报、备案、评比、奖励工作,扎实抓好 示范社建设,让合作社真正发挥出统一组 织标准化生产,统一组织同等价销售的作 用。培育并引导家庭农牧场、

8、专业大户采 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 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努力提高集约经 营水平,到 2022 年全旗认定挂牌的家庭农 牧场达到 500 家。二要大力推行农牧业生产经营新模式。 按照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 化,销售品牌化的思路,大力推行“龙头 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合作经营模式, 努力提高农牧业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大 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统筹项目、资金, 选择产业关联度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 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予以扶持,夯实利益 联结机制的建设基础。实施龙头企业“六 个一”提升工程(即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创 建一个基地,带动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引领一个合作社,创新一个

9、模式,造 福一方百姓),增强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 和辐射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 村集体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土地流 转、代收代种、联种联收等多种形式建设 生产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畜产品加 工销售和社会化服务,创新业态、做活流 通。加强对龙头企业的监督、考核、评比、 奖励,对龙头企业实行“八定一选”制度, 促进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 结机制;改革涉农项目分配政策,把资金 主要投向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牧民以土 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加入 合作组织,参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 力争实现常住户全覆盖,保障农牧民在生 产经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实现产业发展有 龙头,龙头扩张

10、有基地,基地建设有农户, 农户利益有保障。三要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落实“土 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和 “三权分置”办法,加强土地草原流转服务体系建设,畅通流转渠道,规范流转行 为,引导土地草原快速流向龙头企业、合 作社和种养殖能手;支持工商企业与社会 资本到农村牧区承租土地草原,单独兴办 或与农牧民联办农牧业企业,鼓励家庭农 牧场、农牧合作社与工商企业开展多种形 式的合作与联合,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耕 作,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价格,统 一销售,发展规模经营。加大招商引资力 度,吸引更多企业到我旗开发沙化退化盐 碱化土地草原,建设现代农牧业生产基地。 继续抓好五大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工

11、作。四要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 务业。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粮油、肉食、蔬 菜、绒毛、乳品精深加工,提升现有肉羊、 生猪加工业水平,大力支持羚丰、沙海、 绿美等企业开发新型产品,培育特色品牌, 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建设集农畜产品保 鲜冷藏、加工包装、物流配送、信息发布 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市场流通体系,完 善交易站点,开通“绿色通道”,发展产品运销企业,提高流通交易效率;加快培 育农超对接、农批联结、直销直营、同城 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推进交易方式的多 元化、现代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 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充分利用 农交会、绿博会等展览展示活动,大力推 销我旗农畜产品,扩大影响力

12、和竞争力; 千方百计拓展农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 销衔接水平,解决农畜产品“卖难”问题。三要大力推进品牌化建设。坚持质量兴 农,实施“品牌增收”战略,突出绿色优 质安全导向,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狠抓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农畜产 品属地监管、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 切实做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 立健全产地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管控、产 品准入准出等制度,严格证前审核把关和 证后监督;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 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认真开展 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打假行动,确保农畜产品生产 环节质量安全。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疾病 诊疗服务,严格兽药管

13、理,确保不发生重 大疫情,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制定我 旗主要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并严 格监督实施,推行生产全程监控和质量安 全追溯,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 庭农牧场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畜产品 认证,进行农畜产品商标注册,对取得认 证和获得优秀品牌评选的予以补贴奖励; 制定全旗农畜产品品牌建设规划,整合各 地资源,聚合各方力量,共同打造鄂尔多 斯、库布齐、西草地、西北沟等区域公用 品牌和“王牌”产品,提高我旗农畜产品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增 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优质优价,促进农牧 民增收。力争用三年时间,培育 5 个全市 知名商标及名牌产品,培育 4 个自治区著 名商

14、标及名牌产品,培育 2 个中国驰名商 标及中国农业地理标志名牌产品。六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开展控水控肥控药控膜行动,大规模实施节水改造,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行病虫害统防 统治,加快畜禽粪便还田,强化病死畜禽 无害化处理,加大秸秆“五化”综合利用 和地膜回收力度,突出治理农业环境问题。(三)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农牧业 发展基础。一要继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落 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草原 禁休牧轮牧和草需平衡制度;加大草原改 良投入,有效遏制草原沙化退化,加强草 原检测预警和监督执法,强化草原征占用 审核审批,严防滥占滥用和非法开垦,确 保草原生态安全。到 2022 年,

15、全旗植被覆 盖度达到 70%以上。二要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按照“水、 田、林、路、机”五配套建设标准,积极 争取项目支持,集中力量、重点投入、综 合开发、连片治理,有效改造中低产田, 全面推进黄河 XX 灌区和梁外牧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争取到 2022 年底,黄河 XX 灌 区农业生产条件彻底改观,绿色生态长廊 建设初见成效。梁外牧区饲草料基地实现 喷滴灌节水改造和防护林建设全覆盖。(四)着力强化科技服务,提升农牧业 竞争力。强化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农牧民培 训机制,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深入开展科技服务行动,增强农牧民发展 现代农牧业的信心和能力;加强农牧业科 技推广、良种繁育、

16、疫病防控、质量监管、 保险担保、信息发布等服务体系建设,提 升服务保障水平;加强产学研对接,加速 新品种和配套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加快传 统技术改造升级,力争建成绒山羊、肉羊 产业院士工作站;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努 力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到 2022 年,全 旗种植业全程实现机械化,养殖业饲喂实 现机械化,农机化水平达到 90%。(五)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农 牧区发展活力。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积极进取,大胆探索,全面应用确权登记颁 证成果,深入推进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 有效盘活农村牧区资源、资金、资产,保 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探 索农村牧区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 式;落实“三权分置”实施方案,引导土 地草原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土 地股份合作制经营,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 押贷款,破解农业发展融资难题,建立符 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牧区集体经济运行 新机制,形成有效维护农村牧区集体经济 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为发展农村牧 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提供坚实的保障, 使农村牧区发展更具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