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谈读书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716492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文两篇 谈读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短文两篇 谈读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短文两篇 谈读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短文两篇 谈读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短文两篇 谈读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 谈读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文两篇 谈读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有诗书 气自华谈 读 书培 根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 义哲学家、现代实 验科学的始祖,作 家。著有随笔 新工具等。随笔共58篇是 英国文学中首创。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走近大师解决字词障碍 读准字音: 怡( )情 统筹( )藻( )饰 狡黠( ) 诘( )难 要诀( ) 蒸馏( ) 劝诫( ) 滞( )碍 吹毛求疵( ) 味同嚼( )蜡 怡( y )情 统筹( chu ) 藻( zo )饰 狡黠( xi ) 诘(ji )难 要诀( ju ) 蒸馏( li ) 劝诫( ji ) 滞( zh )碍 吹毛求疵( c ) 味同嚼( jio )蜡个性阅读

2、,整体感知课文 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 ,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作了哪些论述? 读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关键 语句勾画出来 内容概括 读书的目的 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读书的益处个性阅读 将你喜欢的句子大声的读一读,并进行简 单的欣赏。 读一读 1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 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 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 读书时不可存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4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 消化。 5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

3、 准确。 论证方法归纳 本文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这些方法 的使用有何作用?结合内容进行归纳。 比喻论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对比论证:全面有力、使人信服 排比说理:句式整齐、说理有力 归纳说理:内容详实、使人信服语言特点 说一说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 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 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 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 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 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 以深刻的启迪” 预习成果交流 读书名言

4、 读书故事好(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好 (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名言读书名言名人论读书名人论读书开卷有益。开卷有益。 【宋宋】赵光义赵光义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苏】高尔基高尔基一本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瑞士】凯勒凯勒名人论读

5、书名人论读书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英】菲尔丁菲尔丁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德】马克思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德】歌德歌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宋】苏轼苏轼当代名人谈读书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 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 秋雨 ) 一个人身处逆境

6、的时候,在书中能够得到安慰, 书是一生最好的朋友。(金庸 ) 在人生转折和变移的关键时刻,书是路标。(陆 天明 ) 在书中可以读到一种人生观,一种对生命的感悟 与思考。(白岩松 ) 读书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读书。(贾平凹 )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土壤,那么阅读就像阳 光。(池莉)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鲁迅嚼辣椒驱寒 名人读书的趣事:马克思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而精深。 他虽然记忆力惊人,对读过的书能记得异常 深刻准确,但他读书时总要作笔记。为写作 资本论,马克思研究了1500多种书籍, 光笔记就写了100多本。马克思的笔记

7、不少是 自己制作的。通常的做法是将一叠白纸一折 为二,然后居中间缝上一道线。在原封面上 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 ,有的还加上标题。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旁 边留出的空白处有用铅笔、钢笔作的粗细实 线、虚线,“X”、“”等各种记号。为了查阅 方便,马克思还对许多笔记编制了目录和内 容提要,然后放到特定的地方,需要时不用 翻找,随手就能抽出来。同时马克思还在书 上直接作笔记。 列宁读书的故事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 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 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 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 小时后,

8、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 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 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 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 ,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 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 ,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 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 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 ”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 5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 作有中国救荒史、燕 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 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 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 ,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 毛泽东选集。 邓拓 (1912196

9、6) 福建闽侯(今 福州)人驳论文驳论可以鲜明地反驳一 个错误观点,也可以是 就别人论述的一个问题 发表不同看法,或提出 质疑,进行商榷1、反驳对方的论点,从论 据和论证方法上找问题。 反驳对方的论点2、反驳对方的论点,要注 重分析,把理讲透,使人 信服,不能扣大帽子。 关于札记 本文选自邓拓燕山夜话,属 于札记。这类文章短小、内容集 中一事一议,由于多从生活实际 中的感受选定题目,所以往往切 中人们的思想状况。又由于作者 知识丰富,旁征博引,所以文章 往往引人入胜,特别是对青少年 很有教益。 “不求甚解”出 处 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不求甚解”。 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 不过于在字

10、句上花工夫, 属褒义。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 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 浅尝辄止,含贬义。 体会作者怎样质疑对方的观点?思考题:又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作者怎样质疑对方的观点?用“对任何问题”指出这种否定属于看问 题绝对化,不作具体分析;用“一般人”、“常 常”指出持这种观点的为数不少,并非偶然。 “其实也不尽然”表明对今人否定之否定,然 而语气委婉。“不尽然”是不把话说死。这样 就自然而然地要正面表现自己的态度:“虽然 不必提倡,但也不应盲目地反对”。不必提 倡的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什么叫做盲目 地反对“不求甚解”?角度不同,结论迥异, 这正是本文关键之所在。 1、正面阐释陶渊明的本义。

11、2、通过具体事例来进一步强调不能求 只记住这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活” 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 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观点讲透? 作者所选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从态度上说明 从方法上说明 1、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 2、诸葛亮的读书方法 3、引陆家山的话 三处例证、引证,或外或中,或今或古,或 正或误,信手拈来,自由骋笔,又恰到好处 。选例典型,论说周到。 进一步证明 怎样才能达到“活”读书,理解“ 精神实质”呢? 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 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结论总结 1、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深地剖 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 法阐述方法,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 启示。 2、文章见解独到,文笔简洁生动、说理明 白晓畅。众多的引证,生动的故事,深刻的 见解,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眼界,又寓思 想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 具一格。 作业:u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有关“读书” 的名言警句作为观点,试着找几个 论据,写一篇随笔。 谢谢大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