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动力学 课后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0715505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水动力学 课后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地下水动力学 课后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地下水动力学 课后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地下水动力学 课后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地下水动力学 课后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水动力学 课后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动力学 课后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从大气圈到地壳上半部属于浅部层圈水,其中分布有大气水 、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生物体中的水,这些水以 自由态H2O分子 形式存在, 液态 为主,也呈现 固态 与 气态 存在。详见P6。(2)深层圈水分布于地壳下半部直到下地幔这一范围。在地壳下 部深约15-35km处,地温高达400以上,压力也非常大,这里的 水不可能以普通 液态 水或 气态 水形式存在,均是以 非自由 态 存在的水,为被压密的气水溶液。详见P7。 绪 言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3)地球上水的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 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 水文循环 和 地质循环 。水循环的 大气过程属于 水文循环 。详

2、见P7。(4)名词解释:水文循环、地质循环。详见P7、P9。(5)水文循环是在 太阳辐射 和 重力 作用下,以 蒸发 、 降 水 、和 重力 等方式周而复始。水文循环分为 大循环 和 小 循环 。详见P7、P8。(1)对比以下概念:孔隙度和孔隙比;详见P15中。(2)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 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P17中:n=30%60%=18%。(3)粘性土的孔隙特点?粘性土中结构孔隙和次生孔隙(虫孔、根孔、裂缝等)的存在,使得粘性土的孔隙率超过理论最大值很多。第二章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4)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含水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

3、隙度就越大?不正确,粘土由于发育结构孔隙和次生孔隙使得粘性土 的孔隙率往往比砾石的空隙度要大!分布有裂隙的岩石中,一般不发育孔隙?不正确,发育有孔隙。(5)不同含水介质中空隙的连通、分布特征?参见P17中。(6)结合水区别于普通液态水的最大特征是具有 抗剪强度 。(7)岩石孔隙中毛细水的存在形式有 支持毛细水 、 悬挂毛 细水 、孔角毛细水 。(8)两种试样:砂样、砾石样水中浸泡后,快速提出水面,砂 样孔隙中会保留什么形式的毛细水,而在砾样孔隙中会保留 什么形式的毛细水?砂样孔隙中会保留悬挂毛细水,而在砾样孔隙中会保留孔角毛细水?(9)将上粗下细,或上细下粗的管中滴水,在不饱水情况下, 水停留

4、在何处?上粗下细,上细下粗哪种土层容易形成悬挂毛细水?不饱水情况下,停留在细粒土中,下粗上细组成的土层 容易形成悬挂毛细水?滴水 下雨砂土 黄土器皿砾石(10)在土层中挖个洞,在洞内放个接渗皿,能否接到水?北方地窖,陕北的窑洞。题(7)图 题(10)图一般接不到水!(11)请分析一下孔隙度与饱和体积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参见P21中。(12)松散岩石给水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参见P22中。(13)某岩石的裂隙中,有的充填了细砂,有的充填了粘土 ,有的没有充填,试分析各种情况下岩石的透水性。裂隙中没有充填物的岩石的透水性最好,充填了细砂的岩石的透水性次之,充填了粘土的岩石的透水性最差。第三章 地下水的

5、埋藏(1)对比以下概念:毛细水带与包气带;参见P26。隔水层与弱透水层;参见P27。排泄区与补给区; 参见P31-32。上层滞水与潜水。 参见P35。(2)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和承压含水层的给水度存在很大 的区别,你知道为什么吗?参见P33。(3)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在排泄区,地下水不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不正确,在排泄区也可接受补给。只有测压水位高于地面的地下水才叫承压水;不正确,只要测压水位高于隔水顶板的地下水都为承压水。地面的污染物可通过包气带扩散到潜水中,但不会影响承压水。错误,只要承压水与潜水有水力联系,就会受到影响。(4)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上,承压含水层具有哪些特点?参见P3

6、2中。(5)在无入渗补给而有蒸发排泄的条件下,如果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 位逐渐下降,其上部包气带的含水量将 减少 ,而地下水蒸发强度将 减弱 。(6)思考题:A-粉砂岩,B-页岩,C-断裂,D-矿道。 AB大坝DC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这组地层是含水层还是隔水层?粉砂岩为含水层,页岩为弱偷水层!煤层开采,巷道(矿坑)会否有水?会有水,因为断层和粉砂岩导水!如果需要修水库,建坝后库水是否渗漏?会渗漏,粉砂岩透水性好! 如供水的需要是否为含水层?粉砂岩为含水层!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1)请对比以下概念 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P37中。渗透系数与渗透率。 渗透系数不仅与岩石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且还

7、与流体的物理 性质有关。渗透率仅与岩石的物理性质有关,不受流体的物理性 质的影响。水头与水位。水头表示含水层中某一点的能量的大小,具有长度单位。水位表示某一点地下水水面所处的高程。(2)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潜水面如果不是流线,则流线可能向下穿越潜水面,也可 能向上穿越潜水面;正确。地下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错误,地下水总是从能量高的地方流向能量低的地方。含水层孔隙度越大,则渗透系数越大;错误,粘土的孔隙度很大,但其渗透系数很小。当有入渗补给或蒸发排泄时,潜水面可以看作一个流面。P39中。(3)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渗透流速除以孔隙度得到 实际流速,这个实际流速与水质点的流动速度有什 么联系?P

8、37中。 (4)达西定律有哪些适用条件,分析一下该定律在 裂隙含水层中应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P38中。(5)隔水底板水平的均质各向同性河间地块,两河完全切割含水 层至隔水底板,均匀稳定入渗,两河排泄地下水,两河水位相等 且保持不变。请绘制其流网。(1)当潜水水位下降时,支持毛细水和悬挂毛细水的运动有什么不 同特点?当潜水水位下降时,支持毛细水随水位向下运动,悬挂毛细水 不运动。(2)对于特定的均质包气带,其渗透系数随着岩石含水量的增加而 增大直至为一常数,所以渗透系数是含水量的函数;正确。参见P48中。第五章 包气带水的运动A B C5cm7cm(3)当细管毛细上升高度为10cm,粗管毛细上升

9、高度为5cm时,A管、B管、C 管毛细上升高度各为多少?0O(4)如图,已知管中砂的毛细上升高度为10cm。稳定条件下,比较A、B、C 三点的水头值(HA、HB、HC),并在图上标出相应的高度。A10cm5cmACBHA=HB=HC=000(1)请对比以下概念溶滤作用、浓缩作用、混合作用。P56、57、59。 (2)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地下水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补给地下水的降雨; 不正确,参见P51中。通常深部地下水处于还原环境,而浅部地下水由于氧气较为丰富,处于 氧化环境;正确。当含有NaCl和MgSO4的地下水发生浓缩作用时,NaCl首先析出; 不对, MgSO4首先析出。在我

10、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农业不合理的大水漫导致土地次生盐 碱化,这是溶滤作用的结果。错误,由于浓缩作用。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3)溶解了大量CO2的地下水在温度 升高 或压强 降低 时将 发生脱碳酸作用。P57中。 (4)由深循环地下水补给的、温度较高的泉水中,阳离子通 常以Na+为主,这是由于( d )的结果。 a.溶滤作用;b.脱硫酸作用;c.浓缩作用;d.脱碳酸作用P57中。(5)在某含水层的局部地区,沿着地下水流动方向,SO42-浓度显著下 降,HCO3-浓度则显著升高,试回答以下问题: (A)什么样的化学作用可能引起这种变化?脱硫酸作用。 (B)与此相对应,地下水中其

11、它水化学组分可能发生哪些变化?SO42-浓度显著下降,H2S、HCO3-浓度则显著升高。(6)试用掌握的地下水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A)油田储层地下水中H2S,NH4+浓度较高,而SO42-,NO3-含量很低;在还原环境,脱硫酸作用所致。 (B)灰岩地区的泉口出现钙华。脱碳酸作用所致。(7)阐明影响溶滤作用的影响因素和产生浓缩作用的条件。参见P56。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 第八章 地下水系统 第九章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1)请对比以下概念地下水含水系统、地下水流动系统。参见P83。(2)试论人类对地下水的开采行为,会对地下水含水系统和流动系统 产生什么影响(图8-3、4)。参见83-8

12、4。(3)发育在同一含水层中的上升泉与下降泉,矿化度一高一低,试 用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说明其机理(图8-13)。参见P92。(4)请对比以下概念捷径式下渗与活塞式下渗;蒸发与蒸腾。参见P63-65、P78-79。(5)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降雨强度越大,地下水入渗补给强度也越大; 不正确,参见P66。河流中的水分除了降雨直接转化而来外,还有地下水的贡献;正确。溢流泉属于上升泉;错误,参见75。潜水埋深越小,蒸发越强烈,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也越大;不正确,参见P66和P77。入渗系数只对潜水含水层有意义;正确。在地下水的排泄区,发育的泉数量越多,说明含水层的 透水性越强,补给条件也越好。不正确,参

13、见P76。 (6)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主要有哪些方式?相临含水层、地表水、大气降水的补给;向相临含水层、地表水排泄。(7)简述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P66。(8)分析:黄河作为地上悬河,与周围潜水的补给和排泄关系 如何?如果在黄河两侧开采地下水,将引起这种补排关系如何 变化?黄河水补给地下水;开采地下水后,水位下降,水力梯度 增大,补给增强!(9)分析:水库的兴建可能对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造成什 么样的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增强、水位抬升、蒸发增强!(10)某承压含水层被开采时,其上部的潜水含水层水头也逐渐 下降,请解释这种现象?二者具有水力联系!(11)请对比以下概念正均衡与

14、负均衡;P102。蒸发型动态与径流型动态;P99-100。(12)辨析以下陈述地下水水头上升,则含水层的贮水量一定增加;不一定,详见P99。在相同的水文和气象条件下,含水层的渗透性越大, 则地下水水头的动态变幅越大。不一定,详见P99。(13)画出间歇性河流对潜水的补给过程的横断面示意 流网图,并说明间歇性河流变化规律对潜水含水层动 态的影响。P68。(14)某水源地附近一口泉的流量发生衰减,可能原因 有哪些?补给量减少或者排泄量增大!(1)在洪积扇地区,从山前到平原区,含水层的结构、渗透性和地 下水运动特征如何变化?P107-108。(2)山前冲洪积扇中地下水从山前向平原具有盐分增多的分带现

15、象 ,试分析其原因。P107-108。(3)分析湖积物中地下水的特征。P110-111。(4)黄土的垂向渗透系数远大于水平渗透系数,试分析一下这对黄 土高原地下水的影响。P112。第十章 孔隙水(1)裂隙水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P117-119。(2)有人用等效多孔介质的方法研究裂隙含水层,分析一下其原理 和适用条件。P122-123。(3)简述裂隙水流的基本特征。P121。(4)论述断层带的水文地质意义。P124。第十一章 裂隙水(1)岩溶发育应该具备那些条件?P126中。(2)具有侵蚀性的地下水在碳酸盐岩含水层中流动时,将使碳酸盐 岩中的矿物逐渐溶解,形成溶蚀结构,请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地下

16、水的溶蚀能力?水中CO2的含量,地下水的循环交替。(3)碳酸盐岩含水系统,往往是孔隙、裂隙、岩溶介质呈组合形式同时存在,请分析其中地下水运动的组合特征。P135中。(4)请指出地下岩溶集中发育的常见地质构造部位。P131中。第十三章 岩溶水第十四章 地下水资源(1)对比以下概念地下水补给资源、地下水储存资源。P142。(2)辨析论述:只要地下水开采量小于天然补给量,就不会动用地下水的 储存资源?不正确。(3)阐述地下水补给资源的性质和供水意义。P143。(4)如果采排地下水一段时间后,新增的补给量及减少的 天然排泄量与人工排泄量相等,含水层水量达到新的平衡 。在动态曲线上表现为:地下水水位在比原先低的位置上 波动,而不持续下降。请画图解释上面的论述。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