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肝炎病毒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0692324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肝炎病毒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4-肝炎病毒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4-肝炎病毒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4-肝炎病毒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4-肝炎病毒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肝炎病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肝炎病毒(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免疫缺陷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是人类获得性免 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AIDS)及其相关 并发症的病原体。HIV是一种罕见的人类逆 转录病毒。由于该病毒可感染人体免疫细胞 并摧毁免疫系统,使人丧失对疾病的抵抗力 ,因而成为迄今为止出现的危害最大的疾病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目前发现有两个型, HIV 1和HIV2。由两条相同的正链RNA在5端通过氢 键结合形成二聚体。长9749个核苷酸,3个结构基 因:gag(编码组特异性抗原即壳体蛋白)pol(编码逆 转录酶)env(编码包裹糖蛋白)。 HIV毒粒呈球形, 直径为110nm,表面有包膜,内为截头圆锥状的致 密核心。 HIV

2、通过包膜蛋白gp120与T4淋巴表面的 CD4分子结合,在辅助受体CCR3和CCR8参与下, 以膜融合方式进入。进入细胞的病毒脱壳后,在毒粒携带的逆转录作用下 ,由病毒基因组RNA逆转录产生cDNA,并进一步复 制,产出双链DNA中间体,双链DNA进入细胞核并 整合入细胞染色体成为前病毒并与细胞DNA同步复 制,随细胞分裂垂直传递给子代细胞。整合的前病毒 DNA在宿主细胞依赖DNA的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 产生正链RNA,其中有的为病毒基因组RNA,有的 为mRNA并翻译产生结构蛋白,然后经装配,出芽 成熟从受染细胞中释放出子代病毒。目前临床上正在使用和处于临床前试验阶 段治疗HIV感染的化合

3、物可以分为吸附 抑制剂、穿入抑制剂、融合抑制剂、逆 转录酶抑制剂、病毒核衣壳蛋白抑制剂 、整合酶抑制剂、转录抑制剂、病毒调 控蛋白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和装配抑 制剂. SARS冠状病毒SARS病毒属于冠状病 毒科,病毒粒子多呈 圆形,有囊膜,外周 有冠状排列的纤突, 病毒直径在80- 120nm之间 SARS病毒为单链单节段(+)RNA病毒,全长29.725kb,具有11 个ORF(Open Reading Frames),分别编码:依赖于RNA的 RNA聚合酶、4种结构蛋白(S,E,M,N蛋白)、5种未知蛋白 与其它宿主来源冠状病毒的序列比较,进化分析,呈一单独的 分支。病毒在增殖过程中虽没

4、有逆转录过程,但RNA聚合酶没 有矫正机制,变异较大,现已知SARS病毒至少有6个变种。这 给治疗SARS带来了巨大困难。 SARS病毒主要经过紧密接触传播,以近距离飞沫传播 为主,也可通过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口鼻眼传播,另 有研究发现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是否还有其他传播途 径尚不清楚。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烧(高于38) ,头痛和全身酸痛、乏力,干咳、少痰,部分病人有气促 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影像 学显示肺炎改变。一般感冒病征包括发烧,咳嗽,头痛, 可在数日后转好,并且一般没有肺炎迹象外周血白细胞计 数无明显变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抗菌药无效。SARS 病毒能侵犯

5、多种脏器,引起免疫系统对脏器的过度攻击, 导致严重的脏器损伤。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一般为球形,直径为80120纳米,但也常有同样 直径的丝状形态,长短不一。病毒表面有1012纳米的密集 钉状物或纤突覆盖,病毒囊膜内有螺旋形核衣壳。两种不同 形状的表面钉状物是HA(棒状三聚体)和NA(蘑菇形四聚体)。 第一个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是1997年在香港出现的。 禽流感亚型H5N1的爆发影响的区域面积不大但是人口密集 。当时18人感染此病毒,其中6人死亡,并有9例是10岁以 下的儿童。 1999年,这种病毒在香港重现,使两人感染。 两次病毒传播都被认为是香港的病鸡引起的。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负链的

6、单链RNA片段 组成。这8个片段编码10个病毒蛋白,其中8 个是病毒粒子的组成成分(HA、NA、NP、M1 、M2、PB1、PB2和PA),另两个是分子质量 最小的RNA片段,编码两个非结构蛋白 NS1和NS2。NS1与胞浆包含体有关,但对 NS1和NS2的功能目前尚不清楚。现在已经获 得了包括H3、H5和H7在内的几个禽流感病毒 亚型HA基因的全部序列以及所有14个血凝素 基因的部分序列。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 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 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 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 病。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

7、至人 ,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人禽 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疫苗接种 无效,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概率很小,主要 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因素阻止了禽流感病 毒对人类的侵袭。首先,禽流感病毒不 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第二,所 有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其基因 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而禽流感病毒没有;第三,高致病性 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 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 禽流感经过什么途径引起人发病?(1)经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 鸣叫时喷射出带有H5N1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 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 (2

8、)经过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 、禽蛋,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 食具、饮具,或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受到 传染而发病。 (3)经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H5N1 病毒而发病。肝炎病毒概况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尤以甲、乙、丙、戊4个而且也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已知的甲、乙、丙、丁、戊、庚及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生型别的流行情况严重。 仅乙肝病毒携带者以达1.2亿之多。可以说,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 肝炎病毒概况n甲型肝炎病毒与戊型肝炎病毒由消化道传播,引 起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肝炎或慢性携带者。n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由输血、血制品或注射

9、器污染而传播,除引起急性肝炎外,可致慢性肝 炎,并与肝硬化及肝癌相关。n丁型肝炎病毒为一种缺陷病毒n已型肝炎病毒(HFV)n庚型肝炎病毒(HGV)nTT型肝炎病毒(TTV)1、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A virus,HAV)结构特性:小RNA病毒科,直径27nm,无包膜 ;呈20面立体对称;独立外壳,内含一个单链RNA 分子。培养特性:原代肝细胞或恒河猴胚肾传代株细 胞对HAV敏感,生长缓慢,不引起细胞裂解抵抗力:比肠道病毒更耐热,601h不被灭活 ,100oC 5分钟可灭活;对乙醚、酸处理(pH 3)均 有抵抗力;氯消毒、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处理均 可破坏其传染性。 HAV生物学

10、特性HAV的结构HAV的致病性粪口途径传播口咽部或唾液 腺中早期增殖肠道与局部淋巴 结中大量增殖入血并形成 病毒血症肝脏为最终靶 器官(病毒直 接损伤或免疫 病理作用)通过胆汁随粪 便排出体外HAV的免疫性nHAV只存在单一的抗原抗体系 统,即HAVAg和抗-HAV; n无论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均 能诱生出高效价抗-HAV ;n抗-HAV IgM阳性是甲肝的确诊 依据 ;nIgM型抗体在感染后仅持续存 于3-6个月IgG型抗体则可存在 多年 。电镜照片Time course of HAV infection甲型肝炎传染途径n粪口途径传播;n传染源多为甲肝患者;n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海产品、食

11、具等传播;n常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面积流行。n常见症状n流感样症状;厌食;恶心;n黄疸(眼部及皮肤呈黄色);尿黄;n腹痛;乏力。HAV微生物学检查n感染早期可检测血清中的抗HAV IgM;n流行病学调查可检测抗HAV IgG;n对已接种甲肝疫苗者检测中和型抗HAV抗体 ;n直接检测抗原或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毒 RNA。甲肝的防治n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急性期病人;所有废弃物 及日常用水均需严格消毒。n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水产 品不宜生吃; 水果蔬菜要洗干净。n免疫预防:被动免疫可用丙种球蛋白;免疫预防 对象是未感染者,主要为儿童和与肝炎病人有密 切接触者;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12、2、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乙型肝炎概况n我国约有40%-60%人群曾受到过HBV的感染;n表现急性乙肝的仅占0.1%-1%,亚临床30%-75%, 慢性乙肝1%-5%,乙肝病毒携带7%-20%;n急性乙肝如治疗不彻底,10%患者可转为慢性乙 肝。n传染源主要传染源是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n传播途径:密切接触;血液及体液;母婴传播; 不严格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针刺、文身等 。电镜下的HBV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Dane 颗粒HBV的复制3.2Kb不完全双链环状 DNA,含4个ORFHBV的抗原组成n表面抗原HBsAg:存在于三型颗粒中;是HBV感染的

13、 主要标志;分亚型(a, d/y, w/r, adr)产生抗- HBs;n核心抗原HBcAg: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不易在血液 中检出;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刺激机体产 生抗HBc(IgG、IgM);表明病毒在复制。n e抗原HBeAg: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游离存在于血 液中;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产生抗HBe ,是愈后良好的征象。HBV的致病机制n特点:培养,黑猩猩动物模型、鸭动物模型;n抵抗力,抵抗力强于HAV;对低温干燥紫外线耐受 ;不被70乙醇灭活;100 10分钟可灭活。n机制:免疫低下,HBsAg无症状携带者;n病毒变异,逃逸免疫;n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为主;n免疫复

14、合物性的免疫损伤,肝外损伤;n自身免疫反应的免疫损伤,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 。乙肝五项及HBV系统检测结果分析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结果分析+-HBV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或无 症状携带者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传染 性强,“大三阳”) +-+急性感染趋恢复(“小三阳” ) -+既往感染恢复期-+-既往感染恢复期-+既往感染或“窗口期”-+-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3、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HCV的生物学性状n40-60nm球形;有包膜;+ssRNA基因结构HC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n传播途径似HBVn是引起输血后慢性肝炎

15、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n潜伏期: 4-8周n无症状HCV携带者和慢性丙肝者多见n诱发肝外损伤:肾小球肾炎 n免疫力不牢固丙型肝炎的特点n我国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在2%-5%n随着年龄的增长,丙肝病毒携带率亦增高n易感人群感染HCV后,慢性化的比例高达50%以上n乙肝患者容易重叠HCV感染HCV的诊断及预防 检查病毒RNA 检测抗HCV 因HCV免疫原性不强及变异,目前尚无可用 疫苗4、丁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D virus,HDV)nHDV是一种缺陷病毒;n由HBsAg构成其外壳;nHDV定位于肝细胞核内, 在血液中由HBsAg包被, 形成35-37nm颗粒;n1.7Kb-sscRNA

16、9个ORFnRizzetto于1977年首先 发现,又称 抗原。丁型肝炎的特点n只能感染HBsAg阳性的病人n我国丁肝感染率在1.6%-5%,西南地区感染率高n患者可不定期隔离,或隔离至肝功能正常,或 HBsAg转阴。n病原学检查为HDAg、抗HD及HDV-RNA,持续高滴度 IgG型抗HD是慢性HDV感染的主要血清学标志。一 旦乙肝患者感染了HDV,尤其是在慢性乙肝的基础 上感染,容易发展成为重度慢性乙肝、重型肝炎 ,甚至肝硬化。 5、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E virus,HEV)n球形,无包膜;直径32-34nm;+ssRNA,3个ORF ;两个血清型。n与甲型肝炎相比,患者黄疸前期症状重,病程持 续时间较长,病死率较高,特别是孕妇感染HEV后 。青壮年是HEV最喜欢攻击的人群。n戊型肝炎分两种:“流行性” 多发生在雨季和洪 水后, “散发性” 在秋冬季呈现高峰。n传染性强的时间在患者将要出现症状前(潜伏末期 )至发病初期,患者的隔离期为起病后3周。n尚末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