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教育:生存勇气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0692018 上传时间:2018-08-10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人文教育:生存勇气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大学人文教育:生存勇气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大学人文教育:生存勇气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大学人文教育:生存勇气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大学人文教育:生存勇气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人文教育:生存勇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人文教育:生存勇气(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存勇气人的生活总要面对矛盾、 灾难、逆境、挫折、斗争有外来自然对于人力的压迫,更有社会习 俗、制度对个人的摧残,也有自我人格的 分裂,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不断出现的欲望,也会使人不断付出持续 的努力与奋斗,从而筋疲力尽。人还不得不面临最终的结局:死亡。当面 对死亡,生存勇气将被提高到终极的层面 加以审问。人若要生存下去,无论是就其现实境况,还是就其必然境况来看,都离不开对生存勇生存勇气气的思考,并各自要在生存问题上,作出自己的选择与承担。 一、生存与苦难 生有两个涵义: 出生人的生命的起点;生存人的生命从出生之日起至死亡终点的全过程。 出生是人的生命的开始。 只要人一出生,人就进入了生存

2、 的过程。 生存是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 部生活过程。生存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人的实际生活状况。 相关问题:什么样的生活状况才是人合理 的幸福的生活状况? 人所不得不面对的死亡。相关问题:当人面对死亡时,他以前所有 的无论何种生活状况,还有没有意义? 面对死亡,有关生存意义或生存价值的探讨,也就成了生存的本质问题,成为各种生存思考中的应有论题。对生存的意义与价值的否定 态度: 古希腊斯多葛派: 人生是虚幻的,人的追求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 只有死才是人生真正的自由境界。 庄子: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庄子秋水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 庄子至乐 叔本华: 人生就是“往返于痛苦与无

3、聊之间”。 各种宗教: 强调人只有彼岸的幸福,否定现世生存的意义, 也否定了人生的意义。 叔本华是人生无意义论的代表 ,他宿命式地界定了生存本质 。“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人生是在 痛苦与无聊之中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事 实上,痛苦和无聊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基本 的组成部分”。 “人生是在欲求和达到欲求之间消逝的, 欲望在其本质上便是痛苦,愿望的达到又 很快产生空虚。” 对于生命、生存的价值与意 义的肯定: 生物体的意义。在生物链的层面上,来自自然的自然意义 与自然价值。 人的精神层面的意义。是对人的生物性的超越所产生的精神自由 与发展自由,由人的精神与发展自由所形 成的人的尊严。 人需要生存的

4、意义、生存的价 值。否则,人的灵魂就会荒芜 。 池田大作 “仅仅是物质的满足,决不能使你获得人 生的充实感。” “确立内心世界是为了能始终如一地生活 。如果日常生活被外部世界淹没,它就会 暂时与内心世界分离。” 托尔斯泰 “不弄清生命的意义以及由此而得出明确 指导原则,生活只不过是一种可怜的存在 。”人生苦难是对人生需求的阻 碍,同时,也是对人生价值 的提炼。 苦难使人们生活得相当痛苦,却又同时 使他们的生存价值,显示了更亮丽的色 泽。卢梭受到折磨贝多芬经受耳聋的困境梅特维戴夫被视作个性分裂什么是苦难? 苦难,是人的生命自由在其实现过程中 ,因受到外在的或内在的压力而造成了 生命发展受阻这样一

5、种状态。苦难的实质,是人的心理的一种分裂状 态,它是人的要求实现自己的生命意志 与内外因素对其限制造成的一种张力, 是人的生命力遭到阻碍的一种状态。 苦难可能来自 个人能力范围之外的天灾人祸;社会生活中的事业失败、失恋等;社会生活中社会组织或他人的破坏; 人生还面临着一个最终的、一切人都无 法避免的苦难:死亡。 苦难抑制了人的生命力之自由生展,但苦难本身预示着人的抗争,它逼迫人们思考生存的意义、生活的价值。苦难与人的生存价值联系在 一起,直接与灵魂联接。 “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 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 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 人对生命意义的

6、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 痛苦。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 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 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周国平经历苦难的人更能深刻体会 生存的价值。苦难本就是生 命的组成部分。 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拜伦 )“受苦是生命的实体,也是人格的根源 ,因为唯有受苦才能使我们成为真正的 人。” 西班牙乌纳穆诺生命的历史剧意识苦难不只是人的精神上的负 担与生命发展的阻碍,同时 又是对人的生命发展的激励 。 当生命高扬自己的主体意识与苦难进行 对抗时,生命就有可能在对苦难的体验 与超越中,达到主体的更为清朗的人生 境界,那时,拥有苦难的体验就是生命 的一种难得的精神资源。

7、苦难对人的功能:给人提供了更深刻地体验人生的机会;在对苦难的体验中,人的精神世界将为 之扩大。 不仅由一般的苦难体验能够培养个人的爱 意,还能通过体验抽象的苦难即宇宙本有 的苦难来升华对人生与宇宙的认识,此时 产生普遍的爱意,这种普遍的爱意,将融 汇人与他人、人与他物、人与宇宙的关系 ;随着人的爱意的增加,人的恨意将削弱 乃至消失,这是对人生的更为积极的贡献 。 人对苦难的内心体验,与个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关系很大 。体验苦难与战胜苦难,是心理的承受能力仍然保持在足以对抗苦难的水平上。 只有当生命的阻力等于或大于生命动力时 ,人才能遭遇苦难;只有生命的阻力还没有彻底地消磨掉生命 的动力时,人才能

8、体验到苦难。苦难的作用有正有反。“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炼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 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 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全看受苦 者的素质如何。素质大致规定了一个人 承受苦难的限度,在此限度内,苦难的 锤炼或可助人成材,超出此则会把人击 碎。” 周国平苦难的价值在于它能使人去 奋斗。 “暴风雨并不能证明海员的勇气, 惟与暴风雨的搏斗才能铸就、磨炼海员 的勇气;惟有在人们最危险的时候,我 们才能算真正了解了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丹尼尔) 苦难对于强者,激起的是反抗,而 且总能是一种成功的反抗。苦难“是构成我们生活的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承受苦必须承受苦

9、难难,这意味着:苦难既是你的个人历史,也是人类的整体历史。苦难让人类学会担当沉重。二、生存勇气及其 类型 战胜苦难,需要运用自己的判 断,特别是紧紧依靠人格的力人格的力 量量,才能取得些许的胜利。人类的苦难,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 以克服,但又在整体程度上不可克服 。人类战胜苦难,若将社会的评价抛于 脑后,依靠自己的人格力量,才能获 得战胜苦难的原初力。 战胜苦难的勇气虽然来自个 人,但个人战胜苦难的勇气 和武器是植根于时代植根于时代的。 “在很大程度上,各个时代的英雄人物都是由各个时代的勇气铸就的。因为极 富挑战性的事业背后那诱人的果实,总 是强烈地刺激人们坚定地、义无反顾地 去追求它们。”(

10、荷尔普斯)在思想史与人类的实践行为中对战胜苦难有着不同的理解宗教:苦难的解脱就是放弃 现世争斗,寄希望于来世来世。 宗教在回答与解决人生苦难时,以一种 退让的方式来满足主体的回避苦难的要 求。宗教属于战胜苦难的消极方式,培养与 创造的只是人类的柔韧气质与性格。 实用主义、科学主义与理性主 义:生存勇气是对于自然世界对于自然世界 的斗争的斗争。 它们认为,人的最大苦难在于物质的匮 乏,因此,物质的极大丰富才能够解决 人的幸福问题。这种建立在物质需求上的生存方式,本 身就是值得反思的。 科技的高速发展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完满幸 福,反而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乃至更大的灾难 ,大气污染,水资源的

11、枯竭,土地荒漠化,战争, 劳动异化等等,使得人类面临了新的挑战。 当代的生存勇气,是自我实自我实 现者的勇气现者的勇气。生存的勇气与自我价值的追求相一致, 只有确立了自我价值,才能确立生存的 勇气。“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救世,最紧要的 是拯救自己。” 现代西方人生哲学“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找到自我而无法实 现的人。”生存勇气,是找到自我的人才 具有的一种精神气质。 “我一直在寻找着什么,而且我无论走到哪 里,总有人告诉我是什么,我当时很幼 稚,我明明在寻找自我,却到处问别人,唯 独不问我自己,而这个问题只有我自己才能 回答。为了寻找解答,我花了许多时间,兜 了许多圈子,最后才了解别人生来就了解到 的道

12、理:我不是别人,我是我自己。” 艾金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生存勇气,是对发展生命和 发展自我的阻力的不妥协与 抗争。 林肯:年青时经过太多的坎坷查尔斯贝尔:贫困与烦恼 莫尔:连妻子也不能理解他 人类的生存勇气,是与人类 的苦难结伴而行的。生存勇气是对苦难的超越超越,不是对 苦难的顺从。这决定了生存勇气,是人类向着更 高目标、更远大的前程迸发的一种 特有的精神气质与精神力量。 生存勇气是无形的,却能在需要时爆发出强大的力量,烧灼一切障碍。勇者:拍案而起。顾准:“只服从真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叔本华:“即使世界毁灭成为废墟,我们也绝不吓得发抖。”马丁路德:“我不逃走。”仁者:有理有节地抗争, 但决

13、不妥协。梁漱溟坚持操守、讲究气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苦难不可回避,那么就不如勇敢地面对与接受。 逸者:有所为有所不为, 承受苦难。钱谷融:往往不“采取那种宁折不弯的 对抗姿态,倒是常常以忍让和退避的方 式,来缓解外界的压力”。通过个体的守真,以退让的方式来反抗 社会强加于个体的不公正。生存勇气来自执著的信念。 “不管现实社会有多么悲惨,有多么肮脏,人们都会拚命与其抗争,力图 战胜它。如果不再信任这种人性,文学 也好,历史也好,不,应该说世间所有 一切和人类有关的价值、进步等等,都 没有任何意义了吧。” 池田大作人们的努力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但是,当人们拥

14、有了一个不懈奋斗的过程,生存的意义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诞生。如果人对苦难有备,承受苦 难的程度将会大大增强。 人如果要走向刚强,需要锻炼的不是刚强本身,而是个人对苦难的心理能力。提高对苦难的思想认识程度,才能自如应付苦难。 日常生活是磨炼勇气的场所 。 “不要小看日常生活中琐细的烦事,尽管它们微不足道,但却可以训练我们忍耐巨大灾难的承受力,以使我们不至于被宏图伟业的重负弄得筋疲力尽。 ” 叔本华 三、死亡之思 谁教会人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蒙田孔子:“未知生,焉知死。”英国早期诗人约翰邓恩:“人之一生是从一种死亡过渡到另一种死亡。”西方人主张向死而生,正是看透了人生有限。死亡有两个涵义: 一是指人

15、的生命的终点,即人的生命的 终止瞬间;一是指人的生命趋向衰亡的过程中,生 命力衰亡。前者强调质变,后者强调量变,但这种 量变是以指向质变为趋势的。 人的生命的终点就是人的 死亡。但死亡的终点也引起了争论: 心搏终止说 脑电波消失说 人的死亡是一个渐变的从生 趋向死亡的过程。 死是在生的掩盖之下不断的运行,在生的每一瞬间里都能碰到死。正是这种对死的觉悟,无限地丰富了生,充实了生。“所谓生命,就是生与死不断往复、永远持续的东西。” (池田大作)俄国宗教哲学家别尔嘉 耶夫分析了死亡与生命相伴 这种奇特的日常现象 人在死亡这个生命之谜上继 续着他的思索 不思考死亡,会使人失去对人的目标的 准确定位。这

16、种我思故我在将大大开辟自我认识的 精神空间,强化自己与自身、与他人、 与万物的融通,培养人的悲悯情怀,使 人博大仁慈。“有死亡的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个世界上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别尔嘉耶夫死亡与永生死亡其实正是人的形而下的生活通向形而上的生活的一条重要通道,借此打开了恰恰是生活的意义之门。 战胜对于死亡的天然恐惧, 才能使生活质量不致受到威 胁。 对死亡的思考逼迫人类去思考现存生活 的意义,从而追寻现存自我的价值,这 就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走向了对于死亡的 超越。当人类能够通过死亡来思考人生时,人 类不是沉沦,而是奋勇向上,它产生的 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意识。 要超越个体的死亡,我们不 应避讳死亡,并且要敢于直 面死亡。 既不逃避生,也不躲避死,让生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