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赏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688510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无题诗赏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 商 隐 的 无 题 诗 赏 析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1.1.了解李商隐无题诗体制的基本了解李商隐无题诗体制的基本 特点。特点。 2. 2. 欣赏体会李商隐无题诗的朦欣赏体会李商隐无题诗的朦 胧美。胧美。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 ,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世称“ 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 李”。为朦胧诗鼻祖。 李商隐的生活背景李商隐生活在唐朝由衰落走向灭亡的 时代。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纷 争。吐蕃、回纥的不断侵扰,使唐王朝岌 岌可危。而统治阶级荒淫腐朽,加重了对 农民的搜刮,爆发了黄巢、王仙芝领导的 农民起义,唐王

2、朝终于崩溃。李商隐的一 生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他用 诗歌为这个时代唱出了挽歌,成为晚唐杰 出的诗人。李商隐生平遭际李商隐生平遭际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可说是一位遭遇坎坷、身世极为落寞凄凉的诗人。他九 岁时,父亲李嗣去世,家境极为艰难,他在家随堂叔学习。二十五岁时中进士,但 此后却由于党争的原因,一生处于两党斗争的夹缝中,在为人做幕僚的生活中度过 了坎坷的大半生,四十六岁时郁郁而死。李商隐与牛李党争的瓜葛,是从令狐楚对他的赏识开始的。他曾说自述“樊南生 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这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令狐 楚是牛党的上层人物之一,他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便引入幕府(时令狐楚为

3、天平军节 度使,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待他如亲子。由于当时的公文都是用骈文写的,所以, 令狐楚便亲自指点李商隐与自己的儿子令狐綯学骈文。李商隐的骈文写得好,是与 令狐楚的指点分不开的。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二十五岁,上京应举, 由于令狐綯的推荐,他得以中举。也就是说李商隐既受令狐楚父子之恩,应算是牛 党的成员了。但是考中进士的第二年,令狐楚却去世了,李商隐的生计成了问题。 这时,任泾原节度使的王茂元又聘李商隐做幕僚。王茂元有个小女儿,长得很漂亮 ,又有才华,王茂元有意将女儿嫁给他,所以李商隐便入了王茂元的幕府。由于王 茂元被认为是李党中的上层人物,因此,李商隐就被认为是“背牛就李”,不

4、能为牛 党所谅解。此后,牛党执政的时间要长一些,因此,李商隐就吃苦头了。令狐綯原是他的 好朋友,但一直不能原谅他。令狐綯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宰相,但却一排挤 他、打击他,李商隐沦落不偶的一生以致郁郁而死,都与此有关。关于李商隐其人其诗的评价关于李商隐其人其诗的评价实际上,李商隐是一个有正义感、政治热情很高 ,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很敏锐、对政治现实的批评很大胆 、尖锐的诗人。他反对藩镇割据,关注社会现实。他还 用咏史诗的形式,借古讽今,批判现实,等等。这都表 明李商隐是一个在政治上有理想、有抱负,在人格上有 操守、有见解的诗人。在古代诗人中,李商隐的诗名很大,但另一方 面,他的名声在过去却一直不

5、太好。封建社会的 评论家,因为他“背牛就李”,因而视他为无行文 人,骂他是“诡薄无行”、“背恩”等等。解放后,对于李商隐的评价,一度也不高, 把他看作是“形式主义”、“唯美主义”诗人的代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学术界思想的解 放,对李商隐的评价才较为客观、公正了。对其 人其诗的研究也深入了。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李商隐虽然长期做幕僚,以写骈文为主,但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 现在诗歌创作方面。李商隐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时代人民 生活极端贫困、政权内部矛盾重迭、危机四伏的现实状况,特别是通 过对诗人自己身世的讴吟,深刻表现出中下层士子的苦闷和悲愤,从 而使人们感到一种

6、江河日下、黄昏渐近的时代气氛。李商隐诗歌的表现内容,主要有这几类: 社会政治诗社会政治诗咏怀咏史诗咏怀咏史诗无题爱情诗无题爱情诗李商隐的爱情诗李商隐的爱情诗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 无题,或以诗中两字做为此类诗的题目,后人就把无题 诗作为爱情诗的别称。其实李商隐的无题诗无题诗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隐晦朦胧的爱情诗。诗人的对象和恋情在当时是不 能公开的,写相思又无法直说,所以写得迷离恍惚。另一 种则是借恋情而寄托激愤,抒发感慨。作为朦胧诗的鼻祖,李商隐的七律常用回环往复的咏 叹来渲染某种情绪,而很少讲述具体的事实,叫人难于把 握。他喜欢用典,但又只是用来制造气氛,牵引情绪,就

7、是知道了典故的出处,也很难搞清他到底想说什么,增加 了人们理解的难度。写男女之情的无题诗,始自李商隐。 李商隐的无题诗开创了诗歌的一种富有 特色的新体式。从中国诗史的演进角度 看,他的无题诗,以及风格接近无题的 锦瑟等篇,其艺术成就和创新意义 ,尤其值得重视。李商隐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类作品所 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洛阳商人少女柳 枝、女道士宋真人相爱,均以悲剧告终。 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 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 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 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李商隐的爱情【深山

8、倾情】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 835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 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 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 ,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 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 ,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 的伤痛。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 诗即完成于此时。 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深山倾情】 你我的相见是多么的难得,犹如百花盛开须得期遇着春风一度; 你我的离

9、别却又那么难舍,好似东风无力想要挽留住百花凋残。 我对你的思念啊,就像那春蚕吐丝,不死则绵延无尽、哪有绝期? 我想你的泪流啊,就像那蜡炬燃烧,不灭则长流不止、怎会停息? 你早起对镜梳妆时的慵容,是否有着容颜转变的愁虑; 你夜晚对月低吟时的孤影,怎经得起清辉遍洒的冷寒。 虽说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啊, 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候!爱情的绝唱无 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深山倾情】 韵译1: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凉风习习; 而今却两地分割,一在画楼西畔,一在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

10、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首联 由追忆写起。 昨夜:星辰、风 幸福时光追忆往事表达哀怨现在:画楼、桂堂 分隔两地(蕴涵着诗人对韶光易逝、盛筵难再的感慨 )颔联 写相思之情。无飞翼 突出身受阻隔的痛苦比兴手法悲喜交集有灵犀 表明心有默契的喜悦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体验与理解。彩凤比翼双飞 ,是美满爱情生活的象征;以灵犀比喻双方情感的相通 ,展现心灵的感应和情意的契合,虽然二人各在一方, 但心却是息息相通。颈联 描写 宴会情景隔座

11、送钩、分曹射覆 宴会游戏酒暖 暖度感觉环境气氛温和安逸灯红 色调热烈暗示当时诗人的甜蜜欣漾的情态。尾联 叙述 天亮分别 “应官”也就是应付官差,包含着无可奈 何、百无聊赖的心境。 一个“嗟”字写出了人居下位,身不由己 之感,充满了理想破灭之感。 “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 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 喻飘零的生活,李商隐在这里也通过这 一意象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境况。 本诗的艺术特色:1.1.虚实相生、富于变化虚实相生、富于变化这首诗,首联明写昨夜,实际上是由今宵 到昨夜的情景联想与处境联想。颔联似应紧承 而续写昨夜,却突然回到今夕相隔的现境,颈 联又转道对昨夜的回想,尾联再回到

12、今夜与自 身。这样大幅度的跳跃,加上实境虚写(如次 句)、虚境实写(如颈联)等手法的运用,就 使得这首无题诗显得断续无端、变幻迷离,使 读者感到困惑。其实这可看作古代诗歌中的“ 意识流”。2.用语清新,比喻新奇用语清新,比喻新奇整首诗语言流畅,不用奇字,不用新词。如首联用 平淡的语言写出一个美好的春夜,星光闪烁,和风习 习,充满着温馨的气息。星辰和风的点燃,画楼桂堂 的映衬,烘托出一种温馨美丽、富于暗示性的环境。“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则运用新奇而 贴切的比喻。前句暗示爱情受阻隔,后句比喻相爱的 双方心灵相通,这种联想更带有象征色彩。诗人要表 达的不单单是爱情间隔的苦闷或心灵契合的喜悦,而 是间隔中契合、苦闷中欣喜、寂寞中的安慰。结句又 以“转蓬”来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十分贴切而生 动。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概 述 李商隐以无题诗为中心的爱情诗的创作成就: 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即李商隐爱情 诗的朦胧美。 它们运用象征、暗示、非逻辑的结构手法等, 塑造朦胧的情思与朦胧的境界。表现诗人善感 的心灵,细腻丰富的感情。 把诗的意境融入到其它复杂的人生体验中,化 为情感意绪感受和心灵的景观 。 把诗歌表现心灵深层世界的能力推向了无与伦 比的高峰,创造了唐诗最后的辉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