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安静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687593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语文安静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让语文安静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让语文安静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让语文安静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让语文安静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语文安静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语文安静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让语文安静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 严华银主要内容一、观课随想:一堂未能听完整的课引发 二、现实扫描:在泥淖中折腾的中国语文 三、对策思考:让语文教育安静下来问题o 你的语文朋友希望你讲真话 o 你对中国语文课程改革有什么感 觉?o 你喜欢做语文教师吗?o 你喜欢上课吗?o 这是为什么呢?观课随想o课题:赠人玫瑰,手有余香o听课时间:2010年10月17日上午。o地点:江苏省盐城工学院老校区。o活动:江苏省教育厅“送培到市”(项目)培 训。o“偶遇”:例行工作,在开课20分钟左右进入 课堂。观课随想o以下是老师课堂教学内容:o 主体是围绕如何“行善、助人”进行研讨o 同学写下自己救助他人的经历和感

2、受;o 老师随机阅读一学生“小作文”(在公园扶起一跌倒 的孩子却被该孩子的母亲误解并受到责备)并根据其内容与 之“对话”交流;o 接着目标集中向一个问题:当救助他人有可能遭 遇责难时,我们究竟怎么办?(既救助他人,又力争能保护 自己,做到两全其美。)o 最后大量引用名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在 优美的音乐声中,老师和学生一起朗诵着极富有抒情性的诗 歌而结束全课。观课随想o 这堂课有些什么特点?o 延伸和拓展;o 与生活联系,学习者自身的经历和体验;o 一些人所理解的“人文性”的弘扬;o 主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o 观课随想o 直觉:这分明是我们课改后很多人最推 崇、充分体现了“

3、课标精神”、展示了“人文性 ”的语文课! o 这恰恰不是语文课,这是一堂思想品德 课。 o 由这一课例反观语文教学,疑惑:o 是思想品德教学霸占了语文教学的领地 ,还是语文教学侵入了思想品德的家园呢? o 观课随想o思想品德教学与语文教学 o o 用语文这一工具载体实现其人文教化的功能 ,(解决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共处等 问题);通过饱含人文内容的文本实现其语言学习、 语文素养培养的功能(解决听说读写的知识、方法、 习惯和能力的养成等问题)。o 目标清楚地指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逐渐改变和提升;目标主要或者说直接指向学生语文 能力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o 观课随想o思想品德教学

4、与语文教学o 从方法的角度说,可以也应该竭尽渲染煽情 之能事,比如每遇大喜大悲之人事,必得令学生热泪盈 眶,甚或“让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而语文课呢,则始 终应该关注表达这种人事的词、句、文、气、势、态, 即使不能不动情,也只应热泪盈眶,而不必点破使之失 控而如江河之直泻。 o 如此说来,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课程价值 犹如一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o 语文教学重点、主要关注的是形式问题,而这个 形式的关注、形式的学习和掌握,又不能不通过内容的 学习、体会、揣摩来实现。问题o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呢?现实扫描o 第一、语文课堂:思想、文化、精神等素养和品德 教育的“道场”(“大话精”)?o 泛“人

5、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o “统一”的落实异常艰难,找到平衡点“难于上 青天”;o 对语文课程理解的偏差:有人说,语文教学 要回到孔子的教育。但孔子教的是“语文”学科吗?那恰 恰是宣传儒家哲学的传经布道。o 有深度和高度,有思想,有品德,很热闹,很精彩 。尤其领导看了喜欢,外行听了高兴。o 致命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既少有“语”,也难 见“文”!现实扫描 o 第二、细读细析、问答“对话”:语文老 师才华显示的“大卖场”?o 这样的分析和讲解是老师自己独立学习的 所获,还是从教参上直接“下载”的呢?o 这样的满堂分析有什么必要?如此嚼烂了 东西,喂给学生乏味吗?o 学生自主和主体的时间在哪里

6、呢?o (复式教学引发的思考)现实扫描o 第三、小组“合作”:几乎是毫无含金量的 的“过场”?o 小组学习不一定是“合作学习”,正好像围绕问 题的课堂研讨跟“探究学习”没有什么关系一样;o 这时候的小组学习是“必需”吗?不研究和思考 为什么要“小组”?o 一种招牌和幌子,以显示自己对于课改的紧跟 。o (扬州邗江某学校展示式教学的困惑)现实扫描o 第四、天量训练:课堂成了语文应试的“演兵场” ?o 文山题海,做得学生昏天黑地(月考、周 练);o 语文教学“练习化”,语文教学理科化;o 只见训练题,不见文章;只见枝叶,不见 完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o 很少有学生定下性安下心来享受一两次少 功利

7、的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现实扫描 o 第五、声光电的杂色交响:一幕四不像 的“东北大舞台”?o 现代化的手段是不是就能代表现代教育 ?o 为什么需要多媒体?多媒体融入教学的 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o 能不能不用多媒体还能上出优秀的语文 课?现实扫描o 第六、体验、感悟:阅读教学的神医灵 药?o 情境设计和体验成了不少语文老师制胜 的法宝;o 过去人的许多情感、经历、生活经验是 现代人特别是少年难以或者是无法体会的;o 体验是有条件限制的:生活、学识、思 维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经历。o 古诗的教学犹然。现实扫描oo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中,老师要求初的教学中,老师要求初 一的孩子反复阅读,认

8、真品味、体会苏轼于中一的孩子反复阅读,认真品味、体会苏轼于中 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oo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影也。oo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耳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耳 。 oo (老师还要求学生仔细比较分析语言的特(老师还要求学生仔细比较分析语言的特 点,作调换式的推敲,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反应点,作调换式的推敲,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反应 。)。)现实扫描o语文老师呢 o 泛概念、贩术语,以所谓的课改理念显示“维新”的姿态 和实行改试后的不断批改和评讲;会不会成为一场欺人也骗己的“派对 狂欢”

9、。o 忙于“声光电”的拼盘和杂烩,以最现代的科技践行几乎 可说是“反语文”的理念;o 自己真正读课文并真正读懂课文的少了,独立设计教 学的少了,思考语文本源问题的少了; o 很多时候,课堂中貌似的热闹和华丽” ,恰恰掩盖了一 些老师文本解读上的“内虚”。 (实际是一种“虚火”)问题o 改变现实的语文教学,你的思考和思 路是什么呢?现实扫描o语文学界呢? o 标新立异,一时一个新概念,包括“统一” 之说,表面看是对叶老语文教学思想的突破,实际 是用一个所谓的真理性的命题给语文教学、语文老 师设置了一个世纪性的难题; o “某某语文”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焦点和热 点,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更比一个牛,

10、与教育中 管理中时尚的“教育就是某某”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o 理论层面比较玄奥(太极神功),实践层 面无人接招(自说自话,埋头应试),中国语文界 在语文课标、课改、教材面前的集体沉默,恰恰是 中国当今社会生态的缩影。对策思考o 第一、课堂上,师生更多地从“工具”价值的角度、 从“语”和“文”的角度、从“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角度, 来研究文章,研究语言,研究理解和表达,以实实在 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o 课堂中有如此“立意”,有了这一扎实的过程, “人文性”便在其中潜滋暗长了;o 既然很难有办法找到一把“统一”的尺度、“平 衡”的策略和明确的标准,退而求其次,这可能是最好 的选择,也是

11、唯物主义的态度。o 对策思考o 这些年,针对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机械灌输知识 条文的弊端,我们比较强的教学中的“感悟”、“理解” 与“兴趣”,但确实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必要的 知识的讲授,基本能力的训练,语言材料的积累与习 惯的养成。这里,还有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 语文教育改革最终效果应该体现在哪里?衡量语文教 学成功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我想,是要表现 为每一个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 ,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 力、审美力的实实在在的提供,从而达到人的精神的 实实在在的成长。o 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P173对策思考o 第二、让学生回归真正的语文

12、学习状态(常识 、本真、规律)。 o 把课堂教学的启示) o 老师在课堂中变“主动”为“被动”,守株待兔 ,待“疑”而起; o 不是自己“解惑”,而是“指点迷津”,而是和 学生一起,寻求“解惑”的思路、策略和方法; o 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是“组织”教学;引领学 生寻觅解惑的路径,这是“指导”学习。这就是老师 课堂教学几乎全部的功能。对策思考o 第三、尽洗铅华,尽削冗繁,让学生始终亲近文 本,在对语言的“亲和”体贴中获得母语的滋养,从而 学会语言,学会理解和表达。 o 减少一切有碍“亲近”的骚扰,哪怕是再多现 代、华丽、刺激的手段和方法; o 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而不是目的; 就语文教学而

13、言,很多时候,多媒体可能是“敌人”; o 过多地展示形象和立体,是培养学生形象思 维力的大敌; o 关键是品味语言,揣摩和感悟语言背后的东 西,琢磨语言表达的规律和艺术。 o (“读图时代”的悲哀:什么时候可以减少孩子有 关形象的阅读?)对策思考o 第四、课堂中的“细读”和“留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 分析:有时,仔细的分析研讨,可以带给学生全方位 即时的滋补;有时留下一些“空白”,恰恰是留给学生一 片“生成”的蓝天。 o 好文章特别是文学应该静静地细读、品味, 不惜花多的时间,如小学的古诗,初中的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高中的一碗阳春面等。 o 含苞待放、青翠欲滴、雾里看花、梦中情人 等,那绝美的

14、境界,点破说明就美感顿失了。 o 有时候,无从体验的,无法理解其厚重的情 感的,则在必要的解说之后,留下空白,以待来日。 顿悟往往在多少年之后的不经意之时。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应该属于此类 。对策思考o 俞平伯先生“身材不高,头方而大,眼圆 睁而近视,举止表情不能圆通,衣着松散, 没有笔挺气。但课确是讲得好,不是字典式 的释义,是说它的体会,所以能够深入,幽 思联翩,见人之所未见。我惭愧,健忘,诗 ,词,听了一年或两年,现在只记得解李清 照名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一点点,是 :真好,真好!至于究竟应该怎么讲,说不 清楚。”o 张中行负暄续话P34对策思考o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 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 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 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o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 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 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 :“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 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 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 ,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 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