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与隐身技术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0685510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伪装与隐身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伪装与隐身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伪装与隐身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伪装与隐身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伪装与隐身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伪装与隐身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伪装与隐身技术(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伪装与隐身技术一、伪装与隐身的基本概念伪装是指为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 的各种隐蔽措施。军事伪装就是通过利用电子的、电 磁的、光学的、热学的、声学的技术手 段,改变目标本身原特征信息,降低或 消除目标的可探测特征,实现目标的“ 隐真”;或模拟目标的可探测特征,仿 制假目标以“示假”。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 ”,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 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隐身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化的 发展和延伸,是战以后军事技术的重大突破 之一,它交叉应用了诸如流体动力学、材料科 学、电子学、光学、声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技术 。隐身技术特点: 隐身技术是低可探

2、测技术和反 探测技术 隐身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应 用和延伸二、军事伪装与隐身的分类 战略伪装 战役伪装 战术伪装1、军事伪装分类(1) 按运用范围分类战略伪装:指对军事战略全局采取的一系 列伪装措施,通常由最高统帅部组织实施。战役伪装:指为隐蔽战役企图、战役行动 、战役时间等而对兵力兵器部署、配置、调动 采取的伪装,通常由战役军团司令部组织实施 。战术伪装:指对战术兵团、部队、分队的 人员、兵器、车辆、工程设施和兵力部署、行 动、作战企图等实施的伪装,通常由战术兵团 、部队司令部和分队指挥员组织实施。可见光及红外波段伪装 雷达波段伪装防声测伪装等 (2) 按所对付的侦察器材分类 A级:司令部(

3、指挥中心),远程弹道导弹发射阵地,战略轰炸机等。 B级:战术指挥部,师、军、集团军等。 C级:坦克、火炮、战术导弹发射车等。 D级:运输车辆,后勤保障设施等。(3)按被侦察的目标来分类天然伪装技术迷彩伪装技术植物伪装技术人工遮障伪装技术烟幕伪装技术假目标伪装技术灯火与音响伪装技术(4)按伪装技术措施分类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夜暗和能见 度不良的天候条件(雾、雨、风、雪等)隐 蔽目标或降低目标的显著性。特点:天然伪装因地制宜,简便、 省时,无需更多的材料。天然伪装技术迷彩伪装利用涂料、染料和其它材料来 改变目标、遮障和背景的颜色及斑点图案,以 消除目标的光泽,降低目标的显著性和改变目 标外形。伪装

4、迷彩可分为保护色迷彩、变形迷彩 、仿造色迷彩、光变色迷彩、多功能迷彩等 。迷彩伪装技术保护色迷彩变形迷彩仿造色迷彩植物伪装技术是利用种植植物、采集植 物和改变植物颜色等方法对目标实施伪装的 技术。植物伪装技术利用各种制式伪装器材设置对目标进行 遮蔽的屏障,伪装遮障由遮障面和支撑构件 组成,有叶簇式薄膜伪装网、雪地伪装网、 伪装伞、反雷达伪装网、反中红外侦察伪装 遮障和多频谱伪装遮障等。人工遮障伪装技术利用烟雾遮蔽目标,迷惑敌人。这种无 源干扰技术通过散射、吸收的方式衰减光 波能量,干扰敌方光学侦察。烟幕伪装技术(1)雷达隐身技术(2)红外隐身技术(3)电子隐身技术(4)可见光隐身技术(5)声波

5、隐身技术等2、隐身技术分类外形隐身技术材料隐身技术抑制物体本身的电磁辐射技术(1)雷达隐身技术外形隐身技术“海影”号隐身舰艇雷达雷达 波从波从 上方上方 照射照射雷达波 从海面 照射采用具有吸波、透波能力的材料是物体隐 身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隐身材料主要分为雷达吸波材料和雷达透 波材料两种。在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方面,通常雷达透 波材料所起的作用不大,主要使用雷达吸波材 料。材料隐身技术隐身材料雷达吸波材料雷达透波材料谐振型吸波材料宽频带吸波材料综合型吸波材料通常采用以下措施来抑制自身的电磁辐射 :尽量缩小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并用 光缆连接各种电子设备;尽量减少无线电设备,避免电子设备无线

6、电波的被动反射;尽量减少电磁信号被截获的机会,采用间 隙性发射雷达波等。抑制物体本身的电磁辐射技术改变红外辐射波段降低红外辐射强度调节红外辐射传输过程(2)红外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为了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其主要技术措施:辐射特征,降低红外探测系统的探测能力。使目标的红外辐射波段处于红外探测 器的响应波段范围之外,或者使目标的红外 辐射避开大气窗口而在大气层中被吸收和散 射掉,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改变红外辐射波 段采用可变红外辐射波长的异型喷管;燃料中加入特殊添加剂改变红外辐射波长。具体技术措施在可能辐红外能量的部位采取遮挡 和衰减装置,尽量抑制红外辐射;在物体表面涂敷红外隐身涂料,在 涂料中加

7、入隔热和抗红外成分,以抑制目 标表面温度和抗红外辐射等。降低红外辐射强度已采用或正在研究的措施:电子隐身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为抑制目标本 身所发生的电磁信号特征的隐身技术。飞机、直升机、导弹等目标自身的电磁辐 射源主要是其所载的各种电子设备,如雷达、雷 达高度表、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电子对抗系统 (雷达干扰机、通信干扰机等)、无线电信标等。(3)电子隐身技术常用的抑制目标自身的电磁辐射 的主要措施有:减少无线电设备;采用低截获概率技术改进电子设备 ;减小电缆的电磁辐射;避免电子设备天线的被动反射;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等。可见光隐身技术上指对可见光波段的光学探测、跟踪、瞄准系统(如可见光像机、电视 摄

8、像机等)进行隐身所采取的技术。(4)可见光隐身技术采用反可见光探测隐身技术的目的, 就是通过减少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色 度和运动的对比特征,达到对目标视觉信 号的控制,以降低可见光探测系统发现目 标的概率。1.伪装对作战的 影响2.隐身技术对作 战的影响三、伪装与隐身对作战的影响伪装是对付敌方侦察的主要手段伪装在战争中是有力的防御盾牌伪装在战争中是有效的进攻手段1.伪装对作战的影响隐身武器装备突防能力提 高,使战争突然性增大隐身技术对侦察探测及防 御提出了更高要求隐身技术使侦察与反侦察 及电子对抗更加激烈2.隐身技术对作战的影响思考题 1、什么是隐身和伪装技术?隐身技术有 哪些特点? 2、伪装是怎样分类的?伪装按技术措施 分为哪几种? 3、隐身技术的分类及原理是什么? 4、隐身与伪装技术对作战的影响有哪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