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校体育目标与目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84605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学校体育目标与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三章学校体育目标与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三章学校体育目标与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三章学校体育目标与目的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三章学校体育目标与目的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学校体育目标与目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学校体育目标与目的(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学 校校 体体 育育 学学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主讲人:陈维科主讲人:陈维科1o一、教学内容:o1、学校体育的结构o2、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 ;o3、学校体育的目标制定;o4、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o5、我国体育目标的实现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2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学校体育目标 的结构、功能及制定,能正确把握我国学 校体育目标的基本内容。以及实现学校体 育目标途径要求; 三、教学重点 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目标 ;学校体育结构、目标的制定;掌握我国 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目标以及实现途径要求 。 四、教学难点 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 3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五、知 识 点

2、1、学校体育的结构;2、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3、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4、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目标;5、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运用多媒体进 行授课 4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结构o学校体育的结构包括:o一、运动教育o(一)体育与健康课程o 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身 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o(二)课外体育活动o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以健身、健心、娱 乐等为主要目的,促进身心群全面发展。5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三)课余运动训练 以全面发展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 技术水平,培养体育人才。 (四)体育竞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

3、的以运 动项目、游戏、素质为内容,非正规的个人、 班级、年级为单位的体育比赛。促进群体活动,提 供更多交往机会;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 建立卫生行为, 改 善环境为核心的教育。健康是指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 良好(也称社会健康)。 6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三、教育活动与家庭的体育三、教育活动与家庭的体育 (一)教育活动中的体育(一)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指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活动内容指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活动内容 (二)家庭体育(二)家庭体育 指家庭各种体育活动和健康保指家庭各种体育活动和健康保

4、健活动健活动第二节、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功能第二节、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功能 一、学校体育目标一、学校体育目标oo学校体育目标是:学校体育目标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在一定的时期内学校体育 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7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学校体育的目标具有阶段性、方向性、激励性学校体育的目标具有阶段性、方向性、激励性 的特点。同时学校体育目标具有引导、激励作的特点。同时学校体育目标具有引导、激励作 用,需用,需经过学生艰辛努力才能实现。 二、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o目的:是想要得到的结果,最终之意。o目标:是要达到的标准;有层次、阶段性。o学

5、校体育目的:主要是表示学校体育应该培 养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应具有什么样 的素质、能力;是学校体育达到的结果。8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o学校体育目标学校体育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表示学校体育:是目的的具体化,表示学校体育 应培养什么样的应培养什么样的“ “人才人才” ”,人才应具备的层次、类,人才应具备的层次、类 型、规格型、规格,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o目的与目标的结构是: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 育目标-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 目标、课余运动竞赛目标、课余训练目标。oo目的与目标的关系:目的与目标的关系:目的是出发点、是目标的指导思目的是出发点、是目

6、标的指导思 想;目标是归宿,是目的的具体化。想;目标是归宿,是目的的具体化。9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o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目标通过体育课程目标 要达到的结果。要达到的结果。oo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 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 习预期达到的取得的结果。习预期达到的取得的结果。oo课外体育活动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 是指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是指学生通过课外体育 活动预期取得的结果。活动预期取得的结果。oo课外体育竞赛目标课外体育竞赛目标 是指学生通过各种课外是指学生通过各种课外 体育竞赛活动预期取得的结果。体育竞赛活动预期

7、取得的结果。10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三、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o(一)具有激励功能o苏联心理学专家研究认为,学生的发展经过两个水平,即 现有发展水平、潜在发展水平;二者之间为最近发展区。 制定目标要稍高于现有发展水平,接近潜在的发展水 平;使学生经过努力才能实现。(既跳一跳,摘 桃子)o 潜在发展水平 o 最近发展区o 现有发展水平 11o(二)方向性功能。 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 预期结果,目标是价值取向的具体反映, 目标指向正确、产生正向效果;目标指向错 误、产生负向效果。价值取向具有决定作用o(三)具有评价功能 目标是教学评价的标准 和依据 。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测

8、。才能体现测验 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12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第三节第三节 学校体育的目标制定学校体育的目标制定 一、制定学校体育目标考虑的几个因素一、制定学校体育目标考虑的几个因素 (一)学生的需要(一)学生的需要oo学校始终把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作学校始终把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作 为为首要目标。首要目标。 (1 1)身心发展、体育学习需要;)身心发展、体育学习需要; (2 2)当前、长久的需要;)当前、长久的需要; (3 3)天赋与爱好的需要;)天赋与爱好的需要; (4 4)要符合学生实

9、际和特点,目标具有针对性、科学)要符合学生实际和特点,目标具有针对性、科学 性。性。13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o(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国民体育的需要(家庭、民族和国家)。二是国民体育的需要(家庭、民族和国家)。目标要有超前性和前瞻性,走在现实社会发展目标要有超前性和前瞻性,走在现实社会发展 的前面;的前面;目标具有全面性,即目标具有全面性,即社会现实的需要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和未来社未来社 会发展的需要和会发展的需要和国民体育的需

10、要相结合。国民体育的需要相结合。14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三)确定学校体育目标,必须考虑学校的环境条件 (四)体育学科功能与发展 o体育学科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源泉,学校体育目 标的实现要通过体育学科的功能来实现 。o二、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取向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取向oo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 , ,任何任何 课程目标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oo【价值取向价值取向】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制定学校体育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制定学校体育 目标时所表现的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价值倾向。目

11、标时所表现的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价值倾向。 15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1、“普遍性目标”取向o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在学校体育目标的制 定上的一种普遍性的认识和观点以及教育原 则和要求。o优点:便于各学校操作运行;o缺点:易受个人经验、认识影响,使教学目 标失去指导作用,失去激励和评价作用。16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o2 2、“ “行为目标行为目标” ”取向取向oo行为目标是以显性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行为目标是以显性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 行为描述形式来展示课程目标。行为描述形式来展示课程目标。oo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指可以结果化的学校体育课

12、程具:指可以结果化的学校体育课程具 体目标。体目标。 即可测的,可以量化评价的。17oo非行为目标:包括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非行为目标:包括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即无须结果化和难以结果化的学生在体育教学即无须结果化和难以结果化的学生在体育教学 、课外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等方面的目标、课外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等方面的目标 oo是抽象的,不可测和不能量化评价的内容是抽象的,不可测和不能量化评价的内容oo3 3、“ “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 ”取向取向oo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目: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目 标。生成性目标侧重关注的是过程,是技术掌标。生成性目标侧

13、重关注的是过程,是技术掌 握和学生体育经验积累而生成的。握和学生体育经验积累而生成的。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18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4、“表现性目标”取向o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 得到的结果。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强调学 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以及学生在 课程学习中主体精神的发挥. o表现性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 个性化o 19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表现性目标是行为性目标的补充。可称非行为 性目标。对学生体育学习结果难以结果化的课 程目标。只能用体验性和过程性的行为对情境 来表述.o表现性目标侧

14、重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和个性表现,不是预先规 定的结果。用于运动参与、心理、社会健康 领域的观测 20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三、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o 1、制定学校体育目标,使学生对目标有 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以发挥目标的引 导激励作用;o2、学校体育目标制定要结合实际,要具 体,明确,可操作性要强。21o第四节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o一、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o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提高身体 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 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22第三章第三章

15、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二、学校体育的目标oo(一)我国学校体育总目标:(一)我国学校体育总目标:o(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o1、小、中学阶段总目标(1-9年级)o2、高中阶段体育总目标(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领域目标o1、小、中学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目标:(1-9年级) 23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运动参与目标 o运动技能目标o身体健康目标 o心理健康目标 o社会适应目标 o2、高中阶段体育课程领域目标o运动参与目标 o运动技能目标24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身体健康目标 o心理健康目标 o社会适应目标o (四)课外体育目标oo

16、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和巩固、运用体育课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和巩固、运用体育课学习 的知识、技术,丰富课余体育文化生活,培的知识、技术,丰富课余体育文化生活,培 养学生体育习惯、掌握终身体育能力。养学生体育习惯、掌握终身体育能力。 25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 第五节、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o一、实现我国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o(一) 体育与健康课:o是必修课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基本途径。中 小学体育课为普通体育课、选修课o(二) 课外体育活动 o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外的其它的体育活动, 以及在校外组织的远足、郊游、夏令营、校外的 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26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oo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