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0611469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85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学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学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学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学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中学化学常用计量中的常考问题 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细研考题定向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1(2012江苏化学,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B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D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

2、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答案 B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2(2012四川理综,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 目为NAC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 分子的数目为0.46NA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

3、考题定向答案 B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3(2011广东理综,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23 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B1 L 0.1 molL1氨水含有0.1nA个OHC常温常压下,22.4 L 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D1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解析 B项氨水中的NH3H2O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1 L 0.1 molL1氨水中OH数目小于0.1nA;C项常温下CCl4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D项中Fe2被氧化成Fe3,1 mol F

4、e2转移1 mol电子,即nA个电子。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答案 A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4(2011新课标全国理综,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6.021023C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D电解58.5 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 L氯气(标准状况)、23.0 g金属钠返回返回上页

5、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解析 NaCl属于离子晶体,构成微粒是Na和Cl,不含分子,A错误;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1.00 mol NaCl中含1.00 mol Na,故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B正确;C项错在溶于1 L水中,正确配制方法为将58.5 g NaCl溶于水中,配制成1 L溶液;58.5 g NaCl为1 mol NaCl,根据原子守恒可得,电解1 mol 熔融的NaCl产生1 mol Na、0.5 mol氯气,即23.0 g钠和11.2 L氯气(标准状况),D错误。答案 B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

6、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考查形式选择题考向曝光2013年会继续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溶液的体积及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等角度设问;借助阿伏加德罗定律考查气体的体积、分子数、密度与温度和压强等量之间的关系将成为另一热点。 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细研考纲定位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 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

7、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3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4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 能进行有关计算。5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知识必记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的相互关系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答案 摩尔质量(gmol1) 摩尔质量(gmol1)22.4 Lmol1 22.4 Lmol1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8、1)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_洗涤定容摇匀(2)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仪器量筒 _ 烧杯 玻璃棒 容量瓶 _转转移 托盘盘天平 胶头头滴管 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技能必备1稀释定律(1)如用V1、V2、c1、c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有:c1V1c2V2。(2)如用m1、m2、w1、w2分别表示稀释前

9、后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有:m1w1m2w2。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2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1)(溶液)1 gcm3,w越大则(溶液)越大,常见溶液如NaCl溶液、硫酸溶液等。(2)(溶液)1 gcm3,w越大则(溶液)越小,常见溶液如氨水、酒精溶液等。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4围绕“物质的量”的计算要领(1)“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2)“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 Lmol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

10、况”和“气体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3)“三个关系”: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4)“七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细研考点落实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

11、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常考问题3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多角度的应用【题型1】 (2012苏州月考)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C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 物,钠失去NA个电子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破题关键 A项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1个H2O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则18 g H2O中含有10 mol(即10NA个)质子;B项金刚石中每

12、个碳原子与周围的4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每个CC键被2个碳原子共用,相当于每个碳原子只形成2个共价键,12 g金刚石中含有1 mol碳原子,共含有2 mol(即2NA个)共价键;C项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1 mol “NO2”,共含有3 mol(即3NA个)原子;D项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时,1个Na原子失去1个电子,故1 mol Na失去NA个电子。答案 B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考查方向常涉及问题 物质状态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2O、SO3、己 烷、CHCl3物质结构一

13、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的微粒数(分子、 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或一些物质中化 学键数目,如SiO2、CH4、P4、烃等 氧化还原反 应电子转移(得失)数目和方向的问题,如Na2O2 与H2O反应;电解AgNO3溶液;Cu与S反应; Cl2与H2O、Fe2反应等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提升1】 (2012新课标全国理综,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 数为2NAB28 g乙烯和

14、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答案 D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常考问题4 以物质的量浓度为核心的计算【题型2】 (2012南平调研)一定体积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钾溶液,若将其蒸发掉50 g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恰好增大1倍,溶液体积变为62.5 mL。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2.2

15、molL1 B4 molL1 C5 molL1 D6.25 molL1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答案 B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答案 C返回返回上页上页下页下页阅卷老师考前叮嘱细研考点落实细研考纲定位细研考题定向常考问题5 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定量分析实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题型3】(2012西安八校联考)实验室配制250 mL 0.1 molL1 BaCl2(aq)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托盘天平称取5.2 g无水B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