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03585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第2 2版)版)陆晔、赵民著陆晔、赵民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010年版年版第一章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节 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 革命 广播的定义 通过无线电波、线缆系统(包括电缆、光纤及 将来可能发展的其他传输介质)向广大地区或 一定区域有规律的传输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 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输的内容以及传播过 程本身,可统称为广播系统(broadcast)。 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 语言的形成与使用 文字的创制与运用 印刷术的发明 无线电传播的发明与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广播电视:当代重要的大众传媒 几

2、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开办了广播电视机构 电视机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 广播电视已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之一 广播电视改变信息接收方式及结果 广播电视则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边界,提供了 点对面的传者和受众之间传播可能性 广播电视还能给人更为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 广播电视已成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的生活情 状、思维框架和文化景观第二节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物理性 声音的立体感与空间信息 声音的心理性 无线电理论及初期应用 无线电波的传输与接受真正从科学原理到应用 于人类的传播领域最初的发明是无线电报 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 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 兹堡大

3、学教授费森登与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 美国杰出发明家李德福雷斯特。 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是美国第一个正式申请 商业执照的电台,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 成立的广播电台第三节 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 电视画面的物理特性 电视的理论基础与阶段性成果 电视广播的早期发展 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的亚历 山大宫建成英国第一座正式的电视台,也是世 界第一座正式电视台第四节 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 无线电频率的指配与使用 彩色电视的制式标准 NTSC制(也简称为N制) PAL制(Phase Alteration Line,也称帕尔制) SECAM制(Sequential Color wit

4、h Memory, 也称色康制) 电视的其他技术制式第二章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 民国时期广播电台的发轫 -1923年1月23日,“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 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开播 -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 电台” 国民党统治下的民营广播电台 -1929年8月,国民政府公布了电信条例 ,原则上允许民间经营无线电广播,但 由于国民党当局于此同时采取了较为严厉 的新闻管制政策。 -民营广播电台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 商业性广播电台;第二类:教育性电台; 第三

5、类:宗教性电台。 抗日战争时期的无线广播电台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中央广播电台随国民 党政府不断内迁,于1938年3月10日在重庆 全面复播。 -抗战期间,国内播音的广播电台主要有: 1)国统区内由国民党或国民政府主办的广 播电台;2)国统区内民营广播电台;3) 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广播事业;4)沦陷区内 的民营广播电台;5)沦陷区内的日伪广播 电台;6)其他性质的广播电台。 国民党广播事业的没落与崩溃 -抗战胜利,全国的广播事业格局发生了重 大变化。 -国民党统治区内广播事业迅速恢复 -随着国统区经济濒临崩盘、内战节节败退 ,国民党电台逐渐失去听众的支持 -1949年,大部分国民党党营电台的设备

6、、 资料随政府迁往台湾第二节 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 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阶段 (一)起步时期(1949年之前) (二)初步发展时期(1949年至1965年) (三)挫折、停滞时期(1966年至1976年 ) (四)复苏、振兴时期(1977年至1980年 代中期) (五)发展、繁荣时期(1980年代中后期 至今) 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 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在窑洞里的“播音室”开始试验播出 -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的创建纪 念日 建国初期的我国广播事业 改革开放之前的广播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的发展 -广播事业基础建设高速发展

7、 -广播电台从一家综合台到多个频率,广播 频率专业化改革与国际接轨 -广播的传播手段从单一到多元,广播节目 形态愈加丰富且趋向类型化、专业化 -广播“受众本位”理念逐渐明晰,服务意识 提高第三节 新中国电视事业的 诞生与发展 中国电视的初创期(1958-1965年) -1958年,北京、上海电视台先后开播 中国电视的停滞期(1966-1976年) 中国电视的恢复期(1977-1978年) -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电视的发展期(1979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事业取得了前 所未有的进步: -电视广播的传播规模迅速扩大 -电视制作条件与传播手

8、段的进步 -播出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 -广播电视机构数量也不断增加第三章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我国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 香港地区声音广播的 发展与现状 早期的香港无线电广播-香港最早的实验性广播出现在1923年至 1926年间,由一群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组成“ 香港无线电广播社” 广播电视机构理论类型 的比较 香港电台:RHK到RTHK -1928年6月30日,香港GOW电台开播(即后来 香港电台的前身) -1948年8月,正式命名为“香港电台”(Radio Hong Kong,简称RHK) -1970年,RHK成立公共事务电视部 -1976年4月香港电台英文名改为“Radio

9、 Television Hong Kong”(RTHK) 香港地区的其他广播服务第二节 香港地区电视的发展与现状 启播时代:香港电视的早期发展-1957年5月29日,香港“丽的映声”电视正式 开播,这是全球华人地区第一个电视台; 采有线方式播出。 -1967年11月19日,香港地区的第二家商营 电视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成立 ,采用无线播出方式。 三台鼎立:香港电视的短暂插曲-1975年9月,香港佳艺电视有限公司启播 ,成为香港第三家免费电视台;香港电视 的“三台鼎立”的竞争格局就此形成。 -佳艺电视于1978年8月宣布停业,成为香 港第一家倒闭的商营电视台 无线独大:香港电视的现实困境

10、 -1978年佳艺电视倒闭之后,港府再没核发 第三家免费电视的牌照,导致香港免费电 视领域形成了“两台参战、无线独大”的稳定 格局。 -亚洲电视(包括其前身)在与无线台的竞 争中,长期相对处于弱势 技术突破:香港电视的前景 香港地区的主要电视机构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 -亚洲电视(香港)有限公司(ATV或aTV ) -香港有线电视有限公司-香港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凤凰卫视) (非本地服务)第三节 澳门地区广播电视的 发展与现状 澳门地区的声音广播 澳门地区的电视广播 由于澳门当局不干预香港广播电视机构对 澳门的信号覆盖,澳门居民可以收到香港 地区的广播电视信号;尤其是在电视方面 ,澳

11、门本土的竞争力并不强。第四节 台湾地区声音广播的 发展与现状 台湾广播的重建与发展 - 1945年日本投降,此前日本殖民当局所开 设的广播电台及其分支机构,由国民党当 局接收,对旧有广播设备进行改装、修复 与增补 - 1949年前,国民党有计划地从大陆撤迁到 台的公、民营广播电台,其设备、技术、 人才、资金等为当地广播事业的起步提供 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戒严时期台湾广播的特点-对广播宣传严密管理与审查 -国民党实际控制下的“中广”与军政广播, 主控台湾广播业及宣传导向 -对大陆的“宣传”与“对外”广播 -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民营电台 “解严”后广播频率的开放- 1993年1月30日,台湾当局宣布

12、开放调频 广播频道,台湾广播进入了多元化并存的 新阶段 -初步形成了三个层次的调频 广播网:覆盖 全岛的电台、地区级电 台以及社区级电 台 。 多元化发展的广播版图-强化专业台,增设新栏目 -重视少数族群的节目制播 -热线电话盛行,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交流 -跨媒体合作,汇整新资源第五节 台湾地区电视的 发展与现状 台湾地区电视的发展简史-1962年10月,台湾电视公司开播,1969年 10月,台湾“中国电视公司”开;1971年, 台湾“中华电视台”开播;“无线电视三台垄 断型竞争”状态初步形成 -1997年6月,民间全民电视台正式开播, “ 老三台”垄断局面正式打破。 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台 -台

13、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视”) - “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视”) - “中华”电视股份有限公司(“华视”) -民间全民电视股份有限公司(民视) -台湾公共电视(“公视”) 台湾电视“第四台”的合法化第四章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与发展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与发展第一节 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 三种理论模式 广播电视取决于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 广播电视组织结构与体制 - 国有/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 -公共机构经营型广播电视机构 -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 广播电视机构理论类型的比较第二节 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 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是典型的以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 为绝对主体的商业化运作体制,广播电视 媒体由

14、财团或个人所有和经营;政府对商 业广播电视机构的管理主要通过法律实现 ,媒介对于政府具有比较完整的独立性; 另外,国家根据对外传播及公共事务的需 要,还设立少数的国有型、公有型广播电 视机构作为整个广播电视体制的补充与平 衡。 商业型为绝对主体的美国广播电视 去规则化:反媒介集中与垄断的措施逐步 放宽 美国模式:商业型为主,其他形式补充 -美国商业电视体制运营的内部机制 -商业型广播电视机以外的广播电视第三节 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 西欧/日本模式 公营、商营广播电视的共同发展的双轨制 西欧主要国家以及日本原先较为单一的公 营广播电视体制政策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 个方面: 一是自由化 二是商业化

15、三是“去规制化” 公营、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平衡 公营与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节目互补第四节 世界广播电视的发展: 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广播电视体制即保持广播电视媒 体国有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引进有限的商 业运作体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较具有代 表性。 与纯粹国有/国营广播电视体制相比,具有 新的特点: 一、广播电视业广告、节目出售等商业经营收 入在广播电视业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二、节目的制作部分以市场导向来执行;但仍 主要承担着执政党和国家的宣传喉舌作用。 三、广播电视机构之间出现激烈竞争,但“优 胜劣汰”或“优胜劣并”的情况尚不可能出现。 我国广播电视“三位一体”的管理职能 对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管理的

16、认识 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的现状 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一、加强新闻节目,强化“喉舌”功能,树立 舆论导向 二、改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三、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在市场竞争中求 发展 四、遵循广播电视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管 理模式第五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与社会功能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与社会功能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 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力 广播电视的特点 -传播对象的广泛性 -传播速度迅速及时 -丰富的视听语言作为传播符号,具有强烈的直观 性和感染力 -接受方式的随意性和伴随性 -线性传播,顺序接收,具有强烈的“现在进行时” 的视听感受 -转瞬即逝,难以保留 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传播突破时空限制:这是广播电视区别于 印刷媒介的共同优势所在 -抗灾害能力强 -普及率高,群众性强-广播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