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第三讲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601742 上传时间:2018-08-0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第三讲1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第三讲1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第三讲1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第三讲1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第三讲1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第三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第三讲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 题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本专题提纲:一、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组织 二、现状分析 三、目标拟定 四、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五、校本课程的实施 六、校本课程评价一、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校本课程开发工 作小组”)人员构成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由 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 会人士等组成,校长出任主任委员。 “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的职能: 课程决策。 宣传和动员。 提供支持、服务。 提供组织保证。二、现状分析包括:需求评估;资源调查;问题反思。 (一)需求评估学生发展需求:分析学生的学习 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家长的期望。社会和社区的需求:确定社区在 发展过程

2、中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教育要求 。学校发展需求:从学校的办学理 念、办学目标出发,分析学校发展需求 。(p74-75)(二)资源调查资源调查的目的是弄清楚校本课程开发的条 件和限制,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个方面。校内资源调查:教师的数量、知识经验和能 力,教辅人员的情况,各种课程材料和设备及其 相应的资金情况,办公设备和用品,课程计划的 弹性空间,学校传统、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反应等 。校外资源调查:分析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挖掘本社区潜在的教育资源,作为校本课程开 发的重要依据。 (三)问题反思问题反思要在“想做什么”和“能做什 么”之间取得一种动态平衡。即要澄清现实 和理想之间的差距,澄清应该

3、做而且有条件 做好但却没有做好的方面,以及如何改进的 措施,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现 行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是否与学校的实际相 符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三、拟定校本课程总目标(一)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 (二)校本课程目标的来源 (三)确定校本课程总目标的要求 (四)确定校本课程总目标的方法(一)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主要指学校自己的价值观,即 建立在学校自身条件和特点基础上的教育哲 学。通俗来说,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应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发体现 独特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具体目标应尽可能把学生在学习结束时 应该获得的能力与态度陈述清楚。澄清我们 希望目标群体在能力或态度

4、上有什么样的变 化。(二)校本课程目标的来源 (P84)课程目标的来源主要有:学习者的需要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就校本课程而言,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 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而且大多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并不局限在学科范围之 内。因此,研究的重心应是学校中的实际问 题。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需求、 学校环境、自身能力等进行分析来确定课程 目标。(三)确定校本课程目标的要求1、共性目标可实现性程度分析即找到必修课程在实现共性目标(国家培养目 标)方面比较薄弱的环节,从而为开发校本课程 提供依据,并弥补学校课程体系在实现育人方面 的不足。共性目标:政治方向、人生观、事业心、奉

5、 献精神、文明礼貌、自立能力、知识技能、自学 能力、学习方法、创新精神、解决问题、体育锻 炼习惯、保健能力、审美能力、意志品质、应变 能力、劳动观点、择业能力、生活技能。2、个性化目标重要性程度分析学生个性化目标主要有:一技之长、兴趣爱好 、特长发展。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学生的所有兴 趣中辨认他们比较稳定的兴趣,在学生自述的特长 中确定真正属于他们的特长。为此,需要学校在调 查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仔细辨认学生的哪些需要是 稳定的,是可能对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在对 这些目标的重要性做出明确的判断后,学校才能对 校本课程要帮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有一个准确的认 识和把握。3、薄弱共性目标与重

6、要个性化目标实 现途径分析 (P85)在对共性目标可实现性程度和个性化目标重 要性程度有了充分认识后,学校就要进一步考虑 ,通过何种途径,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来有效实现 这些目标,就要认真设计出能最有效实现这些目 标的教育方式。薄弱共性目标与重要个性化目标 实现途径分析就是针对这一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校 本课程开发方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开发的课程 ,为实现学校教育中一些个性化目标和必修课难 以充分保证的目标提供了条件。4、学校资源对备择校本课程支持的可能 性分析(P85)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确定了学校开发 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应当开设的校本课程(备择 课程),明确了校本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同时 ,还必须对

7、这些课程进行可行性的论证,才能 最终把它确定为学校真正落实的校本课程。经过这样的反复研究,由此开设的校本课 程才能得到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保证。(四)确定校本课程总目标的方法(p85-86)1、筛选法 2、调查法 调查学生 调查教师 调查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士四、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学校层面: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二)教师层面:编制课程纲要(一)学校层面:制定校本课程开发 规划(p87)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 标所作的设想和安排,是学校关于校本课程总体 思路的概略描述,是校本课程的具体纲领和蓝图 ,是学校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活动的“尺度、准则 、灯塔、路标”。学校必须把校本课程作为一

8、个完整的部分, 并置于整个学校课程计划之中进行规划。1、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的作用(p87)体现课程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不是随 意想开什么课程就开什么课程; 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有助于协调与国家或 地方课程的关系;有利于集中培训教师的课程 知识与能力; 有利于统一开发具体课程的教师的思想与 认识; 便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的原则(p88)2、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的内容(p89)开设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 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学校校本课程的总目标:阐明学校的教育 哲学(办学理念);阐明学校校本课程的总目 标和各学段目标。目标35项即可。 学校校本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 施中各

9、教育内容的组合和进行的顺序以及时间 分配。(p90上海爱国学校校本课程结构表) 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实施与评价建议 。 校本课程保障措施:校本课程的支持体系 和保障措施(管理) (二)教师层面:编制校本课程纲要 (p99-100)1、校本课程选题教师个人或小组,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和 自己特长爱好,在初步分析学校需求、环境的基础上,拟 定课程选题。教师选择课程选题时注意:第一,教师要寻找学生发展需求点与国家课程、地方 课程内容空白点的重叠区,选择重叠区内的内容进行课程 开发,这样更能体现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也避免了课程 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举例在P99)第二,对需求环境进行分析。在校

10、内,主要是对学生 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分析;在校外,主要是对社区现有资源 进行分析。 2、组建开发团体,申请校本课程选题(p102- 105)第一,教师拟定选题后,应在校内外积极寻找合 作伙伴,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第二,填写“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 向学 校提出书面申请。第三,“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对选题申请进行逐 项审议。审议标准:选题的初步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 校本课程规划的课程目标指向一致;申报教师个人或 小组是否具备课程选题的开发、开课条件;学校的课 程资源是否满足课题选题的开发需求。第四,学校公示课程选题“择需”开发。3、确定校本课程具体目标(p105-109)第一,校本课程目标的

11、确定依据:学生发 展需求、社会需求、学科知识。第二,校本课程目标的结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三,校本课程目标的陈述技术两种方式:结果性目标方式(行为目 标:具体、明确、可测量、可评价);生成性 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体验性、过程性)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4、组织课程内容,形成校本课程纲要(p113- 114)课程纲要内容:一般项目:课程名称;主讲教师;教 学材料;授课时间;授课对象。课程目标:3-5项。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活动项目等, 要求突出重点,从易到难。课程实施:教学的主要方法、组织形 式、课时安排、场地、设施、班级规模。课程评

12、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 记分方式、成绩构成等。 组织课程内容(p121-123)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强调按照一 定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横向组织要求打破学 科界限和传统知识学习,重视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逻辑顺序强调按照学科 内在的逻辑结构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强调按照学生 心理发展的特点组织课程内容。直线式和螺旋式。直线式强调课程内容在逻辑 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后学的内容成为前面所学内容的延 续,前后基本不重复,由易到难编排。螺旋式强调课程 的某些关键内容在不同阶段和水平上重复出现,逐渐扩 大范围,加深程度排列的方法。五、校本课程的实施(p142) (一

13、)校本课程实施的条件 1、明确而独特的办学目标和宗旨 2、统一的思想认识,协调一致的行动 3、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4、高效的学校组织结构和良好的人际氛 围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1、校本课程实施前的评价 (p144)在校本课程试验前对课程本身进行的评价 。评价范围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的 构成要素、课程的呈现形式、课程内容的组织 等。评价目的:评价校本课程的质量,及时发 现和确定需要补充、修改的问题,进一步完善 课程,确保校本课程质量。2、校本课程试验 (p144)当校本课程开发者不是试验教师时,开发 者和试验者必须达成共识。在校本课程试验中,要注意收集实施中遇 到的问题、注意

14、事项,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信息 。要特别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喜欢校本课程? 学生是否参与规定的教学活动?教师是否能胜 任校本课程?教师能否把握校本课程的基本思 路?能否感受到校本课程的独特之处?现有的 资源能否保证校本课程的成功实施?校本课程 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质量有何裨益?3、确定校本课程的教学安排课时数的确定:执行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 段课程设计及比例规定、高中阶段课程设置的要 求,学校应开足校本课程的课时,不能任意停开 、削减校本课程课时,反对把校本课程课时加到 应试科目上去。教学时间:把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的课程设置 中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4、组织校本课程教学 (p146-147)

15、判断实施校本课程优劣的标准:分析的角度是 学生的发展。一是课程实施与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 吻合度;二是教师实际操作与文件课程之间的差异 及其和理性判断。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校本课程是直接针对学 生的个性而开发的、实施的,本质上是人本化和主 体化的课程,它彰显个性、差异性、多元相融性、 动态性等特性。因而,校本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个 性化教学,提倡探究教学、体验教学、合作学习、 自主创新学习。因此,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更应该 尝试发现法、谈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六、校本课程评价(P160 )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 括对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过程与结 果、教材、课程政策等方面的

16、诊断与分析。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 节,由于校本课程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使得校本 课程评价在具有一般课程评价特点的同时,又具 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一)校本课程评价的特点(p163-164)本质上是发展性评价,而非选拔性评价 1、校本课程评价是以学校为评价主体的自 我评价 ;2、校本课程评价是一种多样性的评价;3、校本课程评价主要是一种形成性评价4、校本课程评价是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评 价(二)校本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书上没有 )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是CIPP模式,由背景评 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组成。 1、背景评价在校本课程评价中,背景评价的重点是对课 程目标本身进行评价,应结合社会需要分析和共 性目标可实现性分析,明确设立的校本课程要达 到的课程目标,确认这一目标是重要的和有价值 的。背景评价具有诊断性功能,是对课程目标本 身的合理性、科学性作出价值判断。2、输入评价是对课程方案、计划可行性的评价。目 的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