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祭十二郎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0580269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祭十二郎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祭十二郎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祭十二郎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祭十二郎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祭十二郎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祭十二郎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五单元 自主赏析 篇目二 祭十二郎文(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学习 初体验自 主 赏 析名师课堂 一点通篇 目 二祭 十 二 郎 文整体 宏观 把握探究点一语段 细解 赏析探究点二探究点三第 五 单 元知能提升 巧应用说作者(一)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邓州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792)中进士。元和十二年(817)迁刑部侍郎。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进行长期的激烈斗争。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

2、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其文众体兼长,多所创新,气势雄健,语言新颖,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二)作品:昌黎先生集。(三)评价: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寻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名韩老成,在族中同辈里排行第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有条件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这使韩愈悲痛欲绝,也

3、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他写下这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http:/ 驾驶员理论考试 http:/ 安全文明考试 http:/ 安全文明网 http:/ 驾驶证考试网 驾考试题最新题库 2016年2017年科目一考试 科目四考试 驾照考试 链常识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 览译文(教师用书独具)看结构知文意在本文中,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家常琐事的记叙,表现了自己与十二郎的骨肉至情,倾诉

4、了对十二郎之死的深切悲痛与哀悼,并表达了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赏技巧1破骈为散、自由多变的形式祭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上多采用四方韵文或骈文,篇幅短小,十分呆板。韩愈此文,完全突破了四言韵文和骈文的框框,用纯净的散文体自由抒写。为人们用祭文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2强烈的抒情性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作者对侄儿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情感,并且采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3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古文观止评此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写这篇祭文,不是有意做文章,而是为了倾吐自己的真情,边诉边

5、说,所以他能做到情至笔随,字字句句皆从肺腑中自然流出,毫无雕饰之痕迹。突破词句含,这里是怀着的意思通假字,通“馐”,美味食物表达备办、准备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小古代以幼年丧父为孤知道依靠名词作状语,在中年死亡通假字,通“逝”,死不久指韩愈已死去的父亲悲凉探望,此处为凭吊妻子儿女的统称古今异义词,古义是第二年;今义是今年的下一年护送灵柩留居唐代二品以上的官员死称为“薨”名词作动词,客居古今异义词,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是人十岁左右到十六岁古今异义词,古义是安家,今义是男子结婚如果、果真就职上任即使停止,这里是离开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及长,不省所怙

6、,惟兄嫂是依。( )译文:_(2)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译文:_(3)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译文:_答案:(1)等到长大成人,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依靠哥嫂抚养。(宾语前置句,“惟是”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的一种,即“惟依兄嫂”,“是”不译)(2)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安葬。省略句,应为“从嫂归葬(于)河阳”(3)我想你在东边的汴州、徐州跟随(我),住在这里也是客居异乡,不可能久住。(状语后置句,应为“吾念汝于东从”)文理赏析3下列各组句子直接表现叔侄“孤苦相依”的特殊感情的一组是 ( )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既又与汝 就食江南 零丁孤

7、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虽万乘之公相,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A BC D解析:是叙述家境情况,提供“孤苦相依”的背景;是韩愈嫂嫂的话,是侧面表现;是表现作者的后悔之情。答案:BC第三自然段韩愈写自己为生活奔走,叔侄难见面的情形以及虽几度相约而终“不果”的遗憾、悔恨、自责,这是韩愈对十二郎无限深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对自己往日追求功名富贵沉浮于仕途生涯的反省和批判。D本部分作者运用顺序手法,以饱经沧桑的笔调挟带了身世、家世之悲来悼十二郎,令人在一开始就感受到其悲痛之情的绵远深重。解析:D项“本部分作者运用顺序手法”错,应为“本部分作者运用倒叙手法”。答案:D突破词

8、句形容头发灰白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忧伤名词作状语,在早晚之间模糊使动用法,使早死名词用作动词,继承纯正明智承受用于表示并列的问句之首,表选择,可以译为“还是是”能表推测语气,大概恩泽古今异义词,古义是牙齿松动;今义是不稳固,不坚定确实古今异义词,古义指意志和元气,精神;今义指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古今异义词,古义是虽然这样;今义是连词,表转折古今异义词,古义是成长立业;今义是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希望近来古今异义词,古义是多少(日子),指过不了多久;今义是几何学的简称时常 未曾,不曾使动用法,使死亡这样6翻译下列句子。(1)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译文:_(2

9、)其信然邪?其梦邪?译文:_(3)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译文:_答案:(1)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2)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3)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文理赏析7下列各句不能体现作者“疑梦非真”的一句是( )A其信然邪?其梦邪? B其传之非其真邪?C梦也,传之非其真也。 D其然乎?其不然乎?解析:D项是作者揣测十二郎具体的死亡日期。答案:DC第六、七两自然段相互配合,发后嗣难成之悲。上段自我安慰死后有知,则相见之日不久;死后无知,则可摆

10、脱悲哀。下段自然写到死期将至,两家后代难于成立,连用两个“呜呼哀哉”,既表现了思绪的起伏跌宕又示以精神的无可奈何之状,使读者同坠于悲哀迷惘之中而不觉。D第八、九自然段以回忆的口吻,追忆往日通信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十二郎的关切之情。想了解十二郎死因和死亡的日期,可惜由于耿兰的不言月日,及使者的胡说,导致弄不清侄子确切的死亡日期。这段文字无论是用词上还是感情上都显得平淡无奇,这是多余的话。解析:D项,似乎是多余的话,但这些看似平淡的叙述,倾诉了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更足见两人情谊之深厚。答案:D突破词句抚慰立即接取名词用作状语,有能力坟墓通假字,通“殓”,给死人穿衣服入棺葬时下棺入穴尽头希望

11、使动用法,使成长10翻译下列句子。(1)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译文:_(2)吾实为之,其又何尤!译文:_答案:(1)我的行为辜负了神明,才使你这么早死去。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能与你相互照顾着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块死去。(2)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文理赏析11下列选项不能说明韩愈最终未能面见十二郎而自责的一组是( )A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B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C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D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解析:A项是作者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答案:AC在经过这次精神上的打击之后,“我”已无意于留恋人间富贵,只求

12、在伊、颍河旁买上几顷地,把“我”的和你的儿子养大,希望他们成人,把“我”的和你的女儿养大,嫁出去,也就罢了。通过对自己心灰意冷的描述,又进一步加深了已有的哀痛。D本部分直接抒情,最后以“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的问句为结束,更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了作者的哀思。明知死后无知,还要如此提问,就使作者更加伤痛不已。解析:本部分既有叙事,在叙事中融入情感;又有直接抒情。答案:D解析:A项,“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项,“应”解释为 “应付”;D项,“止”解释为“留居”,“既”解释为“不久”“后来”。答案:A解析:A项“省”,分别解释为“知道”和

13、“探望”,B项“致”,分别解释为“使来”和“表达”,C项“始”,都解释为“才”,D项“穷”,分别解释为“穷尽”和“处境困难”。答案:CA/B/C/D/解析:为指示代词“那、那些”;为人称代词“你的”;为副词,表反问语气;为假如;为副词,表揣测语气;为人称代词“他的、他们”。答案:C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C而视茫茫,而发苍苍D敛不凭其棺解析:A项,羞馐;B项,世逝;D项,敛殓。答案:C解析:A项“几何”,古义:过不了多久;今义:数学领域的一个分支。B项“成立”,古义:成长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D项“以为”,古义,把当做是;今义:认为。答案:C6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B惟兄嫂是依C其又何尤 D技经肯綮之未尝解析:A项为状语后置,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答案:A7下列对课文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韩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如同兄弟,感情很深。B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作者追以往,念后事,切肤之痛,一字字,一句句,都从心底流出,跌宕顿挫,感人肺腑。C祭十二郎文中,作者用了九个“呜呼”,悲天悯人;四十一个“汝”字,如对其人,一称叫、一伤痛、一悲切、一呜咽,催人泪下。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