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538840 上传时间:2018-08-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教学设计核舟记魏学洢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及书写。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二)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引导下探究:疏通文的字词句,理解全文。2、合作学习的过程:主要通过一些有关文问题的讨论解答,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的卓越技艺。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振兴中华而读书。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内容,培养文言语感。2、引导学生体会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

2、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3、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时安排:两时第一时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内容,学习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二、教学步骤:(一) 、导入新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部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你定觉得很惊奇吧?这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 ,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二) 、整体阅读,把握文基本内容要求学生自己散读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2查字典,给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3思考下

3、列问题:核舟大小如何?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三) 、巡视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四) 、朗读文,请三位同学朗读文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五) 、学习文第一、二段学习第一段。2疏通重点字词,注意以下词句。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 ,是个双

4、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 ;泛,泛舟;云,语气词,无义。3思考以下问题:(1)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2)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4学习第二段。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词语。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

5、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6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明确:说明核舟的大小和船舱的格局。船舱的舱顶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 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 1 顶船篷、8 扇窗户、左右栏杆、16 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2)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明确:这段主要采用列数字

6、的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7齐读文第一、二段。(六) 、布置作业第二时一、教学重点:在上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内容,体会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从而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步骤:(一) 、检查作业,导入新时(二) 、学习第三段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峨冠而多髯者如有所语其两膝相比者绝类矫首昂视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3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动作、神情。4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轼、鲁直

7、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明确:这当然是“东坡” 。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 ,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 ;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 ,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

8、。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6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明确:表现这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三) 、学习第四段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长约八分有奇。左右各四,共八扇。船头坐三人。共阅一手卷。横卧一楫。倚一衡木。为字共三十有四。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拟人:船尾横卧一楫比喻:居右者椎髻仰面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3这段文字说明舟尾

9、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明确: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4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 ,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 ,仿佛在专注听“茶声” 。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 ,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四) 、学习第五、六段学生自读文。2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字词。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

10、,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宗天启二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 ,即宋神宗元丰五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 40 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3请思考: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顶部的雕制。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五) 、学生齐读文,综合

11、思考以下问题本文名为“记” ,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2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3核舟雕刻的主题是什么?4最能反映雕刻者技艺精湛的是哪一句?(六) 、堂板书总概述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术。船舱空正面船头间核顺舟分详写核舟船尾序记顶部总总括核舟,发出赞叹。(七) 、堂反馈给下列字注上拼音。罔()黍()壬()戌()虞()贻()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雕栏相望焉()佛印绝类弥勒()珠可历历数也()钩画了了()诎右臂支船()其船背稍夷()给下列句子用“”划出朗诵节奏。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对下面一句朗读时音节停顿正确的是:()A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B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对下列几句“之”字的指代对象分析正确的是:()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闭之,则右刻清风徐来石青糁之左臂挂念珠倚之A 舱雕栏小窗舟身B 舱顶小窗刻的字左膝盖舱顶小窗雕栏佛印D 舱顶刻的字小窗左膝盖翻译下面两句:启窗而望,雕栏相望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