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45316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安龙县万峰湖民族小学 刘红艳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教学中各项要求也随之变化。教师的角色由课堂“主体”转变为“主导” ,学生学习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等,如此种种,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生气和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可是,它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准确把握实际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味地对课程改革要求生搬硬套,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有时甚至失败。教师作为一个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应该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尺度,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生机和活力呢?下面,我就自己的经验谈几点

2、粗浅的看法: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课堂教学的模式。课堂教学,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与密切配合,否则整个课堂将会成为一潭死水。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一套具体的教学方案。对班级中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方式,而对于基础较差、不会自主学习的学生,则要采用教师辅导为主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课堂调控角色,灵活把握课堂教学手段,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生气和活力,也使课堂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堂教

3、学中不考虑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而是生硬的套用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那么,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甚至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例如,在我任教的这个班级,学生之间优劣差距较大,学习能力也相应地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刚开始时,由于我对学生的分析不够透彻,再说又刚刚接触新课程改革不久,对教师角色的转变的理解出现误差,总认为课程改革后课堂上老师就只能起辅导作用了。因而,就对所有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教学手段来组织课堂教学,可是没几天,问题出现了:这套方法只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起了作用,而那些中等成绩和后进生,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后来,自己经过反复思考,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分析,

4、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三套教学方案:针对优等生,采用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方式;中等成绩学生,课堂上以小组合作、老师辅导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而对那些后进生,则采用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从最大程度上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部分学生懂得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我要学”的学习愿望,逐渐将“学会”转变为“会学” 。这个方法一实施,效果果然不错,班上的学生更喜欢我的课堂了,课堂气氛也比原来活跃了不少,课后调查或检测时,学生的反应都很令人满意。所以,教师在实现角色转变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来确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或“主体”作用,不能生搬硬套,过分地强调某种教学方

5、式。要尽量让课堂“活”起来,使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来。只有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的课堂,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课堂。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人文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考虑的因素除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之外,更多的则要将人文因素考虑进去,切实做好关爱学生发展的工作。很多时候,学生在学习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甚至会成为课堂教学失败的直接因素。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充分的课堂驾驭能力,一旦课堂上有学生出现问题,老师就应该立即解决。如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他在课堂上就会想方设法的引起老师的注意,有时甚至会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这时

6、候,老师应充分考虑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并用恰当的语言或方法对这位学生给予鼓励,而不是批评他。而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尊心也会随之增长,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很多学生因担心回答不正确遭同学取笑而不敢举手。这时候,老师要做的不是批评或抱怨,更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他们也就不怕举手回答问题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大多数学生的情感因素,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之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从而达到真正的寓教于乐。第三,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学生能力,因材施教。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都要布置相应的课堂作业给学生练习,以此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

7、。笔者认为,老师课堂上布置练习,也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根据学生的能力大小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轻松地完成课堂练习,从而更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教师所布置的课堂作业整体一致,那么对学生就起不到多少作用,成绩优异的学生,做太简单的习题,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题目难度超出他的能力范围,就会觉得吃力,因而无法完成作业任务。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破罐子破摔,不做作业,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检验一堂课是否成功,除老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之外,还应看学生是否能够按照要求正确地完成与之相关的课堂作业。另外,课外作业的布置,也是至关重要的。老

8、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再给每一组布置符合他们知识水平的作业,以达到整体巩固提高的目的。只有这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去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所爱,成为他们乐于参与的优秀课堂。例如,我在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时,为了帮学生树立自信心,我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优生组、中上成绩组、中等成绩组、中下成绩组和后进生组。然后在学生背诵课文时,对不同组的学生要求不一,优生组要求流利背诵,并能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而对后进生组,则放宽“政策” ,只要求熟读即可,能背诵更好。这样班上的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再感觉背诵课文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因此,班上的语文成绩也随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增强而不断提高。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执行者,在准确掌握总体目标的同时,更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方法,一切课堂活动都要脚踏实地,以实际效果为目标,杜绝华丽的、虚张声势而无用的课堂。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才能稳步推进,我们的教学成果才会越来越丰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