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3.50KB
约9页
文档ID:5034486
第四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_第1页
1/9

1第四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一、知识要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条件: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并被应用于工业生产2)四方面的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3)特点: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开始紧密结合起来,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影响: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从而产生垄断,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各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矛盾加剧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1)六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简况表国家 经济状况 影响经济发展的原因 特征美国 高速发展 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其经济起飞铺平了道路幅员辽阔,环境优越,资源丰富;西部领土开发提供原料和市场;欧亚移民带来劳动力、技术和经验;大量欧洲资本涌入托拉斯帝国主义德国 高速发展 国家统一完成开辟统一的国内市场;法国的 50 亿法朗赔款提供资金;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补充了资源;后起国家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英国 相对缓慢,失去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庞大的殖民地保证英国资本家能获得巨额利润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多数企业设备陈旧 (由于有庞大的殖民地,英国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也不愿意用于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法国 相对缓慢 农民贫困和农业经营落后造成国内市场狭窄;小企业大量存在限制了新装备和新技术的采用;普法战争的失败给法国造成巨大损失;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和国外俄国 迅速但落后农奴制的废除和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高速发展国内缺乏资金和沙皇专制制度阻碍其高速发展日本 迅速但落后明治维新和工业革命的进行为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大量封建残余的保留,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制约其发展2)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概况 结果 影响亚洲绝大部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拉丁美洲除原有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2的殖民地外,宣布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3、民族解放运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1)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简况表重大事件 时间 背景 领导人 结果 备注朝鲜义兵运动日本强迫解散朝鲜军队中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组织了国大党,提出了民族平等和自治的要求1908 年孟买工人总罢工是高潮亚洲的觉醒伊朗、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埃及抗英斗争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英国排挤法国势力单独控制埃及爱国军官 官僚地主集团背叛导致失败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1899 年“圣战”号召非洲人民反帝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1895-96 年意大利发动侵略战争(2) 亚洲觉醒的特点含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特点:旧式民族运动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新型民族运动并存;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交替成因: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4、列宁主义诞生:1903 年含义: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背景:(1)俄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19 世纪 70 年代) ;(2)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诞生: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布尔什维克名称的演变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12 年:布尔什维克党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1918 年:俄国共产党(俄共)31925 年:全联盟共产党(联共)1952 年:苏联共产党(苏共)5、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年(1) 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2) 性质:(3) 经过:主战场和主要战线,三个阶段及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重大事件简表西线 东线 海战第一阶段:1914 年 马恩河战役第二阶段:1915-16 年,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夏季攻势 日德兰海战第三阶段:1917-18 年 美国、中国等参战,俄国退出战争4) 结果和影响二、重点难点问题1、垄断及其评价产生原因:垄断组织的形式:垄断产生的过程: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 调整。

评价: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垄断怎样促进生产发展?2、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3、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评价4、亚洲觉醒与亚洲 革命风暴的 区别亚洲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比较亚洲革命风暴 亚洲觉醒领导权斗争对象目标(或纲领)斗争方式成果三、阶段特征1、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3、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4、亚非拉民族运动有新发展,亚洲进入觉醒时期5、社会主义运动有新发展,列宁主义诞生46、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加剧,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四、综合设计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 世纪晚期,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 19 世纪 60、70 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这些发明都是依据电磁感应现象的也就是说,电磁感应是电流和电讯号产生的条件然而据 1999 年 11 月 12 日的《参考消息》社会文教版,人们很久以前就知道,植物能够发出电信号。

而且 1996 年英国英吉利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和美国农业部分子生物学家弗兰克•拉诺的实验证实了植物发电这一发现问题:(1)1831 年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英国科学家是谁?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造出发电机的科学家又是谁?(2)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原理有(多选) A、规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C、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 (99 上海)恩格斯说:“如果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 19 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之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国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本单元历年高考题目一、 选择题1. (94 上海)19 世纪末,意大利科学马可尼的成就是 A.将磁力转化为电力 B.从电磁波发明无线电报 C.发现电能产生磁力 D.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 (97 上海)19 世纪最后 30 年,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除了电灯的发明和使用外,还有 ①的发明和使用 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 ③汽车的发明和使用 ④汽船的发明和使用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 (98 全国)19 世纪亚洲各国反抗西方侵略取得胜利的根本途径是 A.开展武装斗争  B.充分发动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 C.坚持反帝斗争  D.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9. (97 全国)下列历史事件,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A.1905 年俄国革命 B.朝鲜义兵运动 C.印度国民大会党建立  D.20 世纪初土耳其革命10. (95 全国)下列关于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有(多选) A、两者都反对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 B、前者缺乏新的斗争纲领,后者为资本主义前途而斗争 C、前者的领导力量多为农民领袖或王公贵族,后者多为资产阶级代表或地主 D、前者反对的侵略势力是殖民主义,后者反对的是帝国主义11. (2000 全国)19 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重要原因是①进行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 ②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发展迅速 ③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④内战后工业、农业得到较协调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2. (96 上海)英国和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的原因是 A、英与法、俄在争夺世界霸权问题上没有利害冲突 B、英德矛盾上升,主动调整了与俄、法关系 C、法德矛盾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D、德、奥、意三国已经结成同盟,英国插不进去13.下列各项出现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有(多选) A、争夺巴尔干成为列强角逐的中心环节之一 B、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C、英俄在伊朗划分了势力范围 D、列强瓜分非洲14. (99 上海)在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桶”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理位置 ②民族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5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 (98 全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6. (92 上海)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使德国在西线快速作战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A、马祖尔湖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17. (95 全国)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18.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根本原因是 A.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  B.美国后期参战 C.参战国物资严重匮乏  D.战争旷日持久19、 (01 春季)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20、 (02 全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重工业和基础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 (02 江苏综合)19 世纪最后 30 多年里,美国工业化发展迅猛,社会相对稳定,其原因是 A、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丰厚的资本 B、消除了种族歧视 C、工场手工业发达,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D、北方赢得了内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24、 (02 江苏综合)德意志统一后工业化进程加快,到 20 世纪初成为欧洲首强,但德国的侵略性也随之膨胀,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之一。

这主要是由于 A、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B、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C、德意志统一是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战争解决的 D、德国必须用武力抢夺殖民地25、 (02 江苏综合)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保有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26、 (03 文综)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起领导作用的是 A、朝鲜义兵运动 B、中国义和团运动 C、1905 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 D、伊朗巴布教徒起义27、 (03 文综)19 世纪末,英国失去在世界工业中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人民抵制英货 B、没有兴建新兴工业企业 C、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 D、成为美国的债务国28.。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