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建和谐监狱的思考.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327121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创建和谐监狱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对创建和谐监狱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对创建和谐监狱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对创建和谐监狱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对创建和谐监狱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创建和谐监狱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创建和谐监狱的思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创建和谐监狱的思考对创建和谐监狱的思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是新时期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方针。监狱作为基层单位,看似与此宏观构想关系不大,但仔细想来,并非如此。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社会整体和谐的宏观目标,离不开千千万万基层单位的微观和谐,包括监狱的和谐。当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促进社会和谐确立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时,和谐社会的构想也从理论步入实践。身为基层的一名实践工作者,笔者不由思考,“和谐”理念与监狱工作存在怎样的关系在用“和谐”理念指导实际工作的同时,又如何通过监狱工作来促进和

2、谐社会的构建?一、和谐的内涵从词义上看,和谐是指配合适当、谐调。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写道:“异音相从,谓之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与本身相反,又复与它本身和谐,正如弓弦与琴弓。”可见和谐最初是从音律的角度理解的,意指自然之和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从最初对大自然的简单探索转而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相应地,对和谐的追求也从自然转向社会层面。因此,无论是儒、道、佛还是其他诸家学派,无不追求物物相谐的理想社会,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更是主张天人合一,顺其自然。论语有言“礼之用,和为贵”,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公正即和谐”,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们都把和谐当成了理想社会的追求目标。这个

3、目标很难用理性的标准进行界定,但从感性的角度,无论是自然和谐还是社会的和谐,都表现为一种和睦、祥和的气氛,各种事物在一个共同体下保持着一种平衡关系。只是和谐不仅仅是“一团和气”。社会是一个对立统一体,社会中的任何成员和群体之间既存在着使它们能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又存在着差异、对立和矛盾。和谐就是这种对立和依存关系的统一。因此,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和谐是高度协调一致的对立统一体。只要差异和矛盾存在,和谐就不可能永远静止地存在于某一平衡点上,新的和谐状态会时刻取代旧的和谐状态。如赫拉克利特所言:“一切皆流,一切都在变,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因此,

4、和谐具有动态性。只是这种变动不能脱离和谐的总体要求,虽然内部的冲突、斗争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新的结合与和谐,但不能破坏整体的平衡。也就是说,处于和谐状态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自我调适性,能够增同减异,提高各种矛盾和差异的相容程度,从而将一切转变都控制在一定的尺度或条件下,不致破坏和谐。由此可引申出和谐社会的两个基本特征稳定和发展。一个动荡的社会,是谈不上和谐的,由此不难理解为何“稳定压倒一切”。当然,这种稳定不是人为强制下的稳定,而是社会资源自我平衡达到理想配置的一种状态。在经济学上,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意指任何一个人在获益的时候不会使其他人受损,也就是产生“共赢”的局面,于是各

5、方的利益得到平衡,各种矛盾、冲突减少到最小,社会自然处于稳定的状态。但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稳定不等于静止不动,新的矛盾、冲突会产生新的平衡,如果一个社会不通过发展进行自我更新,那注定只能走向灭亡。因此,要树立以发展为中心的和谐观,以稳定保障发展,以发展促进稳定,这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路。二、和谐监狱的构想监狱是社会的安全保障机器,其与社会在逻辑上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监狱的这种根植于社会的属性,决定了监狱与社会的关系是和谐监狱构想的基础。监狱的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监狱是国家的暴力机器,关押的都是危险分子。当监狱把社会的危险因素都吸收的时候,监狱就成了社会上危险程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6、这有点象吸尘器,把社会的垃圾都装进了自己的肚里,而且装的是随时都会爆炸的垃圾。只要这些垃圾有一丝泄漏出去,都会产生千百倍放大的“污染”效应。因此,监狱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管得住,没有监狱的稳定,社会稳定就是空谈。其次,监狱不仅要管得住,还要管得好。监狱的职能除了关押,更重要的是教育改造,即把社会垃圾“变废为宝”。每改造好一个罪犯,就等于在消灭了一个不稳定因素的同时增加了一个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对社会的发展无疑是双倍的正效应。因此,监狱不仅在维护社会的稳定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也有其独特的贡献。和谐社会为监狱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监狱虽有高墙电网,但并非与外部世界隔绝,监狱始终

7、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监狱的关押对象来自社会,监狱的干警融于社会,监狱的物质保障更是离不开社会,没有社会的稳定、发展,监狱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历史原因,监狱长期以来远离城市和交通干线,处于近乎封闭的状态。直到 1994 年监狱法颁布实施,监狱的状况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监狱开始由农村、山区逐渐向靠近城市的地点转移,监狱的管理方式也由封闭走向开放,特别是改革开放之风的深入人心,使人们对监狱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监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事实证明,社会的发展进步,为监狱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充足的精神食粮,有力地促进了监狱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监狱与社会是一种互动的促进关

8、系。监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其和谐构成社会和谐的一部分;社会作为大环境,其和谐反过来促进微观单位的和谐。和谐监狱可以说是和谐社会构想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化。笔者认为,和谐监狱的构想具体可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监狱与社会的和谐;二是监狱自身的和谐。三、监狱与社会的和谐监狱与社会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监狱要与社会保持和谐,关键在于监狱职能作用的发挥。只有“有为”,才会“有位”,社会才会为监狱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笔者认为和谐社会中的监狱起码应具有四个方面的能力:监狱维护稳定的能力监狱稳定的重中之重就是监狱的监管安全。监狱的安全应该是全方位的安全,除了要注重自身的安全之外,应把监狱安全纳入当地的社会稳定进

9、行整体考虑。维护稳定不是简单地就稳定谈稳定,必须把稳定放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更大、更高的目标中去研究和部署,以促进和谐指导监狱安全工作,以能否实现和谐检验监狱安全工作。要努力形成党委和政府总揽全局、各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扩大安全稳定工作的社会基础。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要以争创现代化文明监狱为契机,通过文明执法,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监狱稳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物质保障条件。2、与驻监武警部队和驻监其他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3、处理好与所在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尽量减少矛盾纠纷,依靠群众力量发现和

10、消除安全隐患。总之,要把监狱纳入周边的整体环境来考虑稳定问题,监狱除了自身要减少安全隐患、努力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来做好监狱稳定工作,形成相互促进的和谐局面。教育改造罪犯的能力教育改造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监狱不是简单的“关押机器”,而是惩戒教育、重新树人的“新生器”。监狱工作成绩的衡量标准不是经济指标,也不是押犯数量,而是改造成功率。高质量的教育改造是降低重新犯罪率的最好手段。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改造的效果,社会的和谐才有长远的保障。同时,教育改造也应利用社会的力量,通过家属的亲情教育、法学专家和志愿者的参与、出狱罪犯的现身说法等方式,提高教育转化率。这样,监狱通过改造罪犯

11、回报社会,社会通过参与改造帮助监狱,二者形成和谐的互助合作关系。监狱服务社会的能力监狱除了关押和改造罪犯的主要职能外,政法机关的性质促使其应发挥更大的职能作用。一是监狱应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发挥司法部门的威摄力,对社会不稳定分子起到震摄作用,在无形中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二是可以根据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要求,让干警以警察的身份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的行动;三是可以发挥法律人才相对集中的优势,进行适当的普法宣传,提高当地群众的法律意识,必要时可提供一定的法律服务;四是可加强与周边群众的联系,通过文体活动、送文化下乡、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密切与群众的关系,提高群众对监狱工作的认同感,增加群众在教育转化工作中的

12、参与机会。上述只是监狱服务社会的几个例子,监狱应在抓好监管和教育改造工作的前提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是,监狱要把自己当成当地社会的一份子,自觉参与当地的建设,这既是监狱对社会的贡献,也是获得社会支持的良好途径。监狱对外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信息化社会,一个人或一个单位要获得发展,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数千年的闭关锁国已经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要发展就必须主动与外部世界沟通。监狱虽然具有天生的封闭性,但适当的对外交流,并不会影响监狱的安全,相反会促进监狱的发展。如适当安排犯人和家属见面,可获得犯人家属对监狱管理的信任与配合;适当开放监狱的部分区域给社会公众参观,可以使监狱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还能发挥思想教

13、育基地的作用;主动邀请外国友人访问监狱,可充分展现我国的人权状况和法治进程,等等。除了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之外,监狱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等一般性的内容大部分可对外公开,要利用网络、媒体等信息渠道保持与社会的沟通,宣传监狱的新面貌,以消除监狱的神秘感和社会公众的恐惧心理,为监狱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四、监狱自身的和谐监狱要与社会形成和谐关系,前提是监狱内部必须保持和谐。如果监狱自身矛盾重重,别说服务社会,就是保持稳定可能都困难。监狱要保持内部和谐,关键是理顺监狱的内部关系,使监狱的各个部分形成合力,营造一种齐抓事业、共谋发展的气氛,共同推动监狱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机

14、关与基层的和谐经验不止一次地说明,干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单位的基础。俗话说“群众心里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就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因此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疾苦,群众才能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地干工作、做事情。这就要求机关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少点官僚、多点务实,要通过调查研究多了解基层情况,使决策更贴近基层的实际。具体就监狱机关来说,机关科室是监狱运行的决策部门,基层监区是具体执行部门,二者在逻辑上应是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但在实践工作中,有的机关科室急于求成,在不熟悉基层状况的情况下指挥基层工作,让基层无所适从,基层干警有苦难言。主要表现在:一是

15、安排工作时间不合理,在单位时间内布置超负荷的工作量,大量占用干警休息时间。二是下达任务过多,基层不堪重负。三是期望值过高,希望立竿见影,抓工作就要出成绩、抓试点就要出典型。四是部分决策脱离实际,未考虑实际效果就布置工作,执行结果自然不理想。五是对干警的意见不够重视,只顾提工作要求,忽视干警的正常生活要求。凡此种种,人为地破坏了基层建设固有的内在规律,客观上造成基层无暇顾及打基础的工作,疲于应付。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决策机关很重视监区的日常监管工作,但另一方面监区却出现了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甚至对机关科室的工作要求敷衍塞责等现象,致使机关与基层的工作脱节,甚至恶性循环。笔者认为,要处理好机

16、关与基层的关系,必须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安排工作。具休来说,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尊重干警的意见和建议。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干警有意见自有其产生的原因,应注重对这些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把矛盾消灭在基层。对于欠妥当、不合理的意见和要求,要作好说服工作,正确引导和教育干警;对合理的要求,能够解决的就解决,因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解释清楚,并且创造条件积极去解决。第二,要努力为干警执法创造有利的条件。注重人权不等于优待犯人,罪犯触犯刑法就应受到惩处,而不是进监狱享受生活。现行的规章制度对干警执法约束太多,对犯人的行为管制不足,犯人以死相挟、不服从管教等情况屡见不鲜,干警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都非常大。一味地批评干警“不敢管、不愿管”是不公平的,决策者应研究制定更细密的行为规则,加大对干警的保护力度。第三,决策机关在制定工作目标时,要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基层的现实条件。监区工作的重点是监管安全,一些与此无关的“无谓”的工作应尽量限制在机关科室的层面,不层层布置。此外,安排工作要张弛有度,不能把“弦”绷得太紧,要给基层留余地。第四,工作应注重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