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0160917 上传时间:2018-08-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观察点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新桥冯村是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多年来全面系统的跟踪调查,真实地记录了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认识目前农村的形势,努力推进社会主新农村建设,本文着眼新桥冯村这一个体的发展现状,提出一点看法。一、五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新桥冯村是一山区,以农为主,经济发展程度居于*县中上等水平。全村 315 户,1263 人,706 个劳动力,土地

2、总面积为 12864 亩,其中:耕地 1084 亩、林地 6650 亩、园地 155 亩、水面 945 亩、其他土地 4030 亩。新桥冯村1999 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至今已连续调查了七年。分析历年常规调查资料,新桥冯村五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1、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XX 年全村经营总收入为465.10 万元,比 XX 年增加 228.76 万元,增长了 96.8%,年平本文转载自大秘书网-http:/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均增长率 19.4%。其中:第一产业收入 209.69万元,比 XX 年增加 110.25 万元,增长了 1.1 倍;第二产业收入 121.57 万元,比

3、 XX 年增中 95.17 万元,增长了 3.6倍;第三产业收入 133.84 万元,比 XX 年增加 23.34 万元,增长了 21.1%。2、企业发展有了较大成效。XX 年村内企业个数达到13 家,其中集体企业 2 个、股份合作制企业 3 个、合伙企业 1 个、私营企业 7 个。这些企业都属工业型企业,其中红砖制造 2 家、石英砂加工 7 家、大理石加工 2 家、大型玻璃厂 1 家、粮食加工 1 家。目前,一家大型养殖企业正在投资建设。XX 年全村工业总收入达到 97.34 万元。企业个数与企业收入分别比 XX 年增长了 6.5 倍、4.5 倍。3、农民职业发生重大变化。XX 年全村劳动力

4、的职业分布为:农业劳动者 212 人,占 30%;非农业劳动者 494 人,占 70%。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力之比由 XX 年的10.55 变为 12.33。在农业劳动力中,纯务农者为 97人,占总劳动力的 13.7%,这一比例比 XX 年下降了 25.5 个百分点。在非农劳动中,外出务工者 330 人,占总劳动力的 46.7%,比 XX 年上升了 25 个百分点;本地务工者 120 人,占总劳动力的 17%,分别是 XX 年的 3.4 倍和 5 倍;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经营者 31 人,占总劳动力的 4.4%,是 XX 年的4.4 倍。4、群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XX 年全村人平纯收入为2631

5、 元,比 XX 年增加 1208 元,增长了 84.9%,年平均增长率为 17%。随着人均纯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 60 户调查资料看,五年来,恩格尔系数由0.53 下降为 0.42,副食与主食之比由 1.36 上升为 2.27,人均衣着支出由 77.34 元增加到 158.04 元,人均住房支出由 44.44 元增加到 621.64 元,人均用品支出 42.05 元增加到 333.46 元,年末人均货币资金由 128.58 元增加到460.42 元。5、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新桥冯村坐落在 106 国道两旁,组组通路,户户通电。全村 83%的家庭使用煤或燃气做生活燃料,

6、78%的家庭用上安全卫生水,73%的家庭拥有电视机,30%的家庭住上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房屋,18%的家庭安装了电话,有 240 人持有手机。二、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五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建设新农村面临不少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从 60 户调查资料看,XX 年新桥冯村粮食减产 11.9%,农业减收 1.2%,农业人均纯收入减少 73 元。农业始终没有走出徘徊的局面,甚至出现下滑的势头。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仍然是传统的“种粮、养猪”二元结构;种植业上,稻谷、玉米、红苕三个品种的播种

7、面积占 80%以上;养殖业上,生猪生产占 95%以上。生产条件差,农业抗灾能力低。干旱是今年粮食减产的直接原因,粮食靠天收的成份大。全村机耕机播面积仅为 92 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农业比较效益降低、非农就业机会增多,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下降。分散、“小而全”式的农户家庭经营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个家庭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抵御市场风险,只有合作、联合,才有出路,才能发展。而现在的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很难组织起来。从农民自身来说,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农民思想观念参差不齐,集体观念淡薄,对基础设施和公益福利事业不关心、不热心。从外部环境看,重要的一条就是村

8、级集体经济和民间合作组织发展滞后。新桥冯村集体一无企业,二无经营收入,集体负债 18 万余元,既无力兴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也无力为农户提供生产服务。全村没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许多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缺少一个代表群众利益的组织来牵头领办、组织协调。3、农民生活质量不高。一是消费结构不合理。食品消费仍占较大比重,达 41.6%;送礼性支出居高不下,人平达305 元;生活服务、文化服务、保险和旅游等四项开支除去医疗住院费和学杂费外,人平不足 100 元。二是生活质量有待改善。全村仅有 24 户使用自来水,尚有 15%的农户需要改善住房,有 17%的农户仍使用柴草作燃料,有 80%左右的

9、农户人猪共厕。村内既无托儿所也无幼儿园,群众文娱体育活动相当贫乏,全年仅放电影 2 场次,除村集体订阅5 份报刊外,农户家庭基本没有订阅报纸、杂志。全村参加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仅有 18 人,占总人口的 1.4%。4、村容村貌不整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屋建设乱。全村 11 个组,16 个自然湾,农民建房一般不出组,经批准后在组内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牛栏、猪舍、厕所的建筑随意性更大,村庄建设杂乱无章。二是村内道路差。全村除公路干线 2 公里的硬化路面外,村内各组、各自然湾的道路质量都很差,有的过于狭窄,有的坑坑洼洼,有的逢雨泥泞、涨水中断。三是卫生环境脏。除倚山而建的房屋外,房前屋后都没

10、有绿化。随处乱建的牛栏、猪舍,使人看到的是粪便,闻到的是臭气。公共地段和道路上的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河面上垃圾不断,加上工厂污染,河水混浊不清,臭气难闻。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广泛,任务艰巨,意义深远,是一项长期的伟大工程。在工作思路上,新农村建设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以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为前提,离开这个基础,一味鼓励农民消费,就会影响生产投入,加剧农民收入与支出的矛盾,不利于农村发展;二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让建设新农村、营造和谐社会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使他们对新农村建设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三是实际工作要切合村情,因地制宜,分清主

11、次,稳步推进,决非不能一个模式,一哄而上。在宏观管理上,应重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策上和制度上的保证:一是要保持农村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努力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的基础上,把放活摆在重要位置,鼓励农业和农民创新;三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不断推动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坚持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共同发展之路,让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到地享受政府的公共服务;四是要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12、,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合作意识。同时,加强对农民教育和培训,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和充实农民头脑,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致富技能。站在新桥冯村的角度,新农村建设应从农民最关心、现实中最突出的问题入手,着力抓好以下几点:1、改变农业生产模式。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农民依法合理流转土地,采取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招商引资,创新机制,引入社会资金,进行农业开发,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格式,使耕地向种植能手、经营大户集中,大力发展“农庄”

13、式、合作式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和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土地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农业新科技的应用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2、改革土地管理方式。要强化村级组织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权,建议将农民承包的耕地和山林之外的土地实行统一管理。要遵循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按照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加强村庄建设,搞好村民居住和工业建设的规划和建设。农民住宅建设要打破组与组之间的界限,新建住房统一到规划区按要求建设,原有老住房创造条件逐步改造。工业区

14、的规划和建设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要通过工企业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村容村貌。3、创新农民组织形式。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集体债务难以化解,社会服务功能基本丧失的情况下,要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农民走合作之路,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新桥冯村的实际看,一是以新建的生猪养殖场为龙头,成立农民生猪养殖合作社,形成“公司十农户”生产经营格局,把生猪产业链拉长;二是以现有石英砂加工企业为基础,组建石英砂生产合作社或公司,把企业做大,把规模扩大,解决“资源浪费、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三是组建农民务工合作社或劳务公司,切实为务工农民服务,整合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劳动力培训,保障

15、农民工权利,增加农民收入。4、提升农民生活层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民的空余时间会越来越多。农民如何安排这些空余时间,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整体素质、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行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二是要抓紧建设农村文化阵地,通过建立阅览室、修建运动场、组织农民夜校、实施“远程教育”等形式,让农民从酒桌、麻将桌上摆脱出来,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和鼓舞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信心;三是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一方面要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公益性、文化性、娱乐性、健身性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文艺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创造精神财富的智慧和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