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9924380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基本偏差系列 为了确定孔轴配合关系,前面确定了公 差带的大小,还需确定公差带的位置。即对公 差带位置进行标准化。 基本偏差可以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 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特指靠近零线的偏 差。这个靠近设计尺寸的偏差最具有代表意义 。所以确定用它来编制标准。 即基本偏差标 准。 统一的把基本偏差离开零线的相对位置 按远近不同分为了28个等级,分别用大小写字 母代替。这就是基本偏差系列表。大写代表孔,小写代表轴。 26个字母除去I、L、O、Q、W字母, 加上CD、EF、FG、ZA、ZB、ZC、JS 共计28个。其中JS在各公差等级中关于 零线完全对称。相同代号,不同的基本尺寸,有不同的

2、 基本偏差值,但是其相对零线的位置,就其 基本尺寸而言,却是相近的。这样可以保证 同样代号轴孔相配,其配合关系一致,尽管 轴孔的尺寸可能不同。(1)轴的基本偏差 在制定轴的基本偏差时,以配合时孔的 下偏差为零,即基孔制为基础来考虑的。即孔为H,从而达到如下配合要求: a-h:为间隙配合; j-n:为过渡配合; p-zc:过盈配合。即孔用H,轴如果用:a、b、c:用于大间隙和热动配合d、e、f:旋转运动、液体摩擦g :定位配合,小间隙 j:轴承相配合的孔与轴k、m、n:小间隙、小过盈p:刚好与H7的孔生成过盈配合(2)孔的基本偏差孔的基本偏差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随着 字母A、BH 从零线上方向零线

3、下方移动。 在制定孔的基本偏差时,以配合轴的上偏差为零,即基轴制为基础来考虑的。 实际上孔的基本偏差是通过轴的基本偏 差换算而来的。 有如下两个换算原则:(a)通用规则 同一字母的孔轴,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 相等,而符号相反。 A-H: EI = -es; IT8的 J、K、M、N:ES = -ei IT7的 P-ZC: ES = -ei (b)特殊规则(为了配合)小于等于IT8的 J、K、M、N:ES = -ei+小于等于IT7的 P-ZC: ES = -ei+ 其中 =ITn ITn-1ITn 代表某一级孔的标准公差 ITn-1 代表比某一级孔高一级的轴的标准公 差。 在较高公差等级中,孔比

4、轴难加工, 在生产中常采用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并 要求按基轴制和基孔制形成的配合(如 H7/p6 与 P7/h6),具有相同的极限间隙 和过盈。(即在由基孔制变成基轴制时,孔的公 差带比轴公差带长的情况下,为了不改变 配合性质,只有上移孔的公差带位置)基孔制最小过盈:Ymin=ES - ei=(+ITn) ei 基轴制最小过盈:Ymin=ES - ei=ES -ITn-1 两者相等: ES+ITn-1 = ITn ei ES=-ei+ ITn - ITn-1 EI=ES-ITn=-ei+ ITn - ITn-1 -ITn=-ei- ITn-1 =-es结论: (1)轴的基本偏差是以基孔制为基础

5、制定的。在孔的下偏差选 择为零,即代号为H时,a到h与H的配合保证为间隙配合孔的基本偏差是以基轴制为基础制定的。在轴的上偏差选 择为零,即代号为h时,A到H与h的配合保证为间隙配合(2)对于轴:ah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对于孔:AH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3)基轴制下,当孔轴配合时,轴为h,如果为间隙配合,适用通用原则,获得孔的基本偏差,即 孔下偏差。 如果为过渡或过盈配合,有时适用通用原则,有时适用 特殊规则来获得孔的基本偏差,即孔上偏差。标准公差 IT8时,J,K,M,N (孔用8,则轴用7 , J8/h7,H8/j7,H9/j9) 标准公差 IT7时,P,R,S,T,U,V. (孔用7,则

6、轴用6。P7/h6,H7/p6, P8/h8,H8/p8,P6/h5,H6/p5)(4)尺寸大于等于500mm时,只适用通用规则。 四、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 (一)基准制选用 (1)基孔制优先准则 只在轴不用加工时,采用基轴制。 或者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装配不同配合 要求的零件时,才使用基轴制。 (2)标准件配合时,以标准件定。 如滚动轴承,轴用基孔制,孔用基 轴制。 (3)特殊要求,用任一公差带组合。(4)配合公差的确定。Tf=Th+Ts 具体配合公差选择,可以通过下列三种 方法: 计算法 试验法 类比法 (5)基本偏差确定 间隙配合:基本偏差的绝对值 = Xmin 过盈配合:基本偏差的

7、绝对值=IT+|Ymin|例:请确定配合与公差: 直径25mm, Xmax=0.086, Xmin=0.020 解: 选择基孔制。 Tf=Xmax - Xmin=Th + Ts = 0.066mmd=25mmi=1.31m IT6=10i=13m IT7=16i=21m IT8=25i=33m 孔轴都用IT8=33 m ,则 EI=0,ES=33 m, es=-xmin=-20 m, ei=es-IT8=-53 m(二)公差等级的选用 (1)一般要求时,轴孔同为IT9级,或 IT10级。 (2)有精度要求时,轴用IT7级,孔用 IT8级,或同为IT7级。 (3)有高精度要求时,轴用IT6级,孔

8、 用IT7级 。 (4)IT12IT18一般用在冲压件、锻铸 件中。 (5)尽量采用大的公差等级,使加工经 济性。 (6)采取不同的加工手段,会获得不同 的加工精度。不同加工方法可获得不同的加工精度: 车:IT711 金刚车:IT57 铣:IT811 钻:IT1013 圆磨:IT58 平磨:IT58 拉销:IT58 绞孔:IT610 冲压:IT1014 压铸:IT1114 烧结成型:IT610常用基孔制配合: 间隙配合: H11/c11,H11/h11 H9/d9,H9/h9 H8/f7,H8/h7 H7/g6,H7/h6 过渡配合: H7/k6,H7/n6 过盈配合: H7/p6,H7/s6

9、,H7/u6常用基轴制配合: 间隙配合: C11/h11,H11/h11 D9/h9,H9/h9 F8/h7,H8/h7 G7/h6,H7/h6 过渡配合: K7/h6,N7/h6 过盈配合: P7/h6,S7/h6,U7/h6六、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为了简化标注,图样上的尺寸有些并 不标注公差大小。 一般未注公差分成f、m、c、v四级 ,并进行分段处理。 一般中等或粗糙级未注公差,按照 尺寸分段,接近基本尺寸的0.5%1%左 右。第二章 长度测量基础-测量标准-评判标准-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概念 1.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计量器具示值与被测 真值之差 e = L示值 - L真值 2、不确定度:测

10、量误差引起被测值的不肯定 程度,用标准方差来估计。通过多次重复测 量,统计法计算标准偏差的估计值。 3、允许误差计量器具允许的误差极限值二、长度尺寸的传递 1米=电磁波在真空中以1/299792458秒所行进 的距离。并以此为基础,传递给线纹尺、量 块,再逐次传递下去。 量块分等级使用,并分等级传递。 量块按等使用时,用其实际尺寸,用几 个高等级的量块鉴定低一等级的量块,影响 其测量精度的是对量块进行测量时测量仪器 的不确定度。 量块按级使用时,用其标称尺寸,此时 使用精度受量块本身的极限偏差的影响。三、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一)基本概念: 误差来源:测量方法误差,测量变 形误差。 测量误差

11、:= l - L 其中 :误差l:测量结果L :测量真值 不同的L,要比较测量精确度,常用 “相对误差”概念(二)误差分类: 1、系统误差:多次平均不能消除的。比如:测量仪 器,温度条件变化等 2、随机误差:相同条件下,随机性误差,多次测量 可以克服 3、粗大误差:非常规性误差。 主要是前两种。 (三)精度 1、精密度:测量结果彼此之间重复程度(随机误差 或系统误差) 2、正确度: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可以修正) 3、准确度(精确度):精密与正确度的综合反应,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四)随机误差: 1、随机误差分布特征: 频率直方图: 实际分布曲线: 正态随机误差分布曲线。具有如下特点: (1)绝对

12、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次数相等。 具有对称性。 (2)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 现次数多。 (3)有界性: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 (4)抵偿性:增大测量次数,使算术平均值趋于零 。2、标准偏差 随机误差:在没有系统误差时,测量 值与真值之差。标准偏差:多次重复测量,并且在重 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得值的随机误差平 方和,除以被测量次数n所得商的平方根。愈小,精密度越高。愈大,精密度越低。当t=1,2,3,4时,测量值落在(-t,+t)之间的概率为t, 概率1 1 0.68262 2 0.90343 3 0.99734 3 0.99936 故取=3为随机误差的极限误差。

13、也就是说极限误差为标准偏差的3倍。3、算术平均值4、由残余误差求标准偏差。 残余误差定义:测量值与测量平均值之 差。 标准偏差可以通过n次测量后得到的残余 误差来估算。5、系统误差-残余误差观察法。 可以通过残余误差观察法来判断系统误差。 (如果正负都有,无变化规律,则无系统误 差)(如果是递增或递减,则是线性系统误 差) (如果是正变成负或正变负:周期性误差) 6、粗大误差 消除与判断方法:超过3的误差,一般都是 粗大误差:拉依达准则。 7、函数误差:8、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9、等精度测量结果。10、等精度测量结果的处理在等精度下,获得测量系列求等精度测量结果。 同一条件下,进行n次测量,获

14、得L1,L2,L3,,. Ln 结果 如何处理? 1判断系统误差(测量值是否有周期性?是否交替出现正或负) 2求算术平均值 。3求残余误差vi : 通过残余误差进一步观察有没有系统误差4求标准偏差的估算值。 5判断 粗大误差3。如果有粗大误差,剔除后再从2开始重新计 算。 6求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L = /n 7写出测量结果: L3L五、计量器具的选择前面所述为测量结果的处理,但只有用正 确的计量器具,采取正确的处理手段,即在两个 方面都正确,才能判断所检验的工件是否合格。 因此下面将针对测量所需器具给一个选择原则。 有两个主要的选择原则: 1、形状部位进行选择 2、公差选择:被测量公差的1/

15、101/3作为测 量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选择。高精度就用T/3。 低精度工件就用T/10。五、计量器具的选择 一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包含两个方面: 1确定工件的验收极限。根据工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 2选择正确的计量器具。根据工件的公差等级确定 二验收极限 1内缩方式:验收极限为工件的最大实 体尺寸与最小实体尺寸向公差带内 内缩 一个 安全裕度A.适用于单一要素包容原则和公差等 级较高的场合. 一般A=T/102不内缩方式: 当工艺能力指数Cp 1时( Cp =T/6),其 验收极限可按不内缩方式确定。 当采用包容原则时(即在考虑尺寸公差 时还考虑形状公差),在最大实体侧仍按内 缩方式确定验收极限。A=T/103器具选择: 测量的不确定度允许值u1。 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u1。 u1分为三档:0.09T,0.15T,0.225T 要测量工件是否合格,要从两方面入手: 1、选择工具的允许不确定度 2、从工件上,按内缩或不内缩方式设定 验收极限。 书 P 72 例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