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908948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体论论 世界是什么?认识论认识论 应该应该怎么办办 ?哲学基本问题问题 (思维与存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存在、物质)唯心主义(思维、精神)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两者哪个第一性 两者有无同一性无同一性 不可知论 (如康德、休谟、庄子等)有同一性 可知论(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 哲学上也有二元论,代表人是笛卡尔。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 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 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 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方法论)世界怎

2、么样?世界是什么?(本体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 证 法形而上学古 代 朴 素 唯 物 主 义古 代 朴 素 辩 证 法现 代 辩 证 唯 物 主 义现 代 唯 物 辩 证 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创新性观点 1实践的内涵第一类:从实践活动的特征方面来理解 。第二类:从“变革和改造”世界的角度来界定。第三类:从人、主体方面来规定。第四类: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来定义。“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5页 。3实践的形式第一、它是社会和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它创造了

3、人类社会丰富的物质文明。第三、它集中了全部自然科学问题 。实体实践:社会主体有目的地运用物质工具,改造实体对象的能动方式。第一、它要求合理地组织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要合理地 组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它包括社会制度和体制的创立、革命和改革,以及对各领域的管理。第三、它是全部社会科学知识的生长点。关系实践:社会主体有目的地运 用社会规范改造、规范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能动方式。第一、人不仅创造一个真、善、美的世界,而且也按真、善、美的“尺度”创造着自己。第二、它是改造人的实践。第三、它是人文科学知识的生长点。属性实践:社会主体有目的改造、建构人的属性的能动方式。三种实践的关系

4、第一、实体实践实现着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是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为关系实践、属性实践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基础。第二、实体实践的物化结果一旦进入社会,便凝结了双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就为关系实践提供了对象。第三、这种物化结果,主要是物质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对属性实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属性实践应该培养出掌握、使用新工具的社会主体。矛盾结构简图任何事物都是多种矛盾集合体。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产生发展灭亡主要矛盾是指一个事物 发展的某个阶段中有很多矛 盾,其中一个是主要矛盾, 其它的是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

5、面与次要方面是指所有的矛盾,不论是基本矛盾还是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还 是次要矛盾,都有这两方面。很 多 各 种 矛 盾很 多 各 种 矛 盾很 多 各 种 矛 盾生命基本矛盾同化异化这个阶段有很多矛盾基本矛盾(根本矛盾)是贯穿事物发展始终的矛盾。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两条不同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从物到感觉、思想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从感觉、思想到物反映论先验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能动的、积极的。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被动的、消极的。实践是认识基础, 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不了解实践是认识基 础与认识中的辩证法。回忆说真理是主体与外部世界的认识关系, 价值是客体在何种程度上满足或适应主体需

6、要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认识的真理性由实践(结果)来判断 ,那么实践结果本身的判断?实践是价值形成的基础实践作为价值创造的源泉,体现 了手段与目的、奉献与索取的统一。 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需求者。3实践与真理、价值的关系实践不仅创造了价值主体,而且也创造 了价值客体和价值属性。 价值主体及其作用是在实践基础上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实践创造价值的过程表现为主体 客体化的过程。实践创造价值的过程也表现为客 体主体化的过程。 实践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主体同客观世界联系时,不仅把内在 尺度(人的超越现实的主观欲求、主体愿 望)运用到对象上去,而且能按照客体的 尺

7、度(规定性、规律)进行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与价值统一的标准从现实看,使大多数社会成员在发展 水平许可的范围内,都能在个人价值和个 人目的的实现上有不同程度的满意感。 理论上说,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 远利益作为评价历史实践价值尺度。 4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善”与“美”以“真”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真”中有“善”与“美” 。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

8、史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A.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A.没有考究人们活动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B.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前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结构群体意识向雷锋同志学习社会意识形式宗教、哲学等非上层建筑意识形式自然科学、语言学、 逻辑学、思维科学等主体层次与上层建筑 的关系上看它们从不同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个人意识雷

9、锋精神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上层建筑意识形式政治思想、法律思想、 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生产力基础血肉骨骼精神文化结构 观念上层建筑 核心是意识形态政治结构 政治上层建筑 核心是国家政权两者关系:政治上层建筑 是整个上层建筑的主导, 它是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 建立起来,是统治阶级意 志体现。它一旦形成就成 为一种现实力量,影响并 制约思想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上层建筑反作用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通过生产关系反作用 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生产

10、力通过经济基础 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结构 核心是生产力、生产资料所有制等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人类在生产中形成的改造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 动 者人们用以改造、作用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包括动力、能源、运输、储藏、工具等系统。核心是劳动 工具,它是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生产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是人们将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 一切对象。分为天然的与人工的两种。体现自然界是人类生 存的自然物质基础。生产力结构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知识、智力的人。它是生产过 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是构成生产力诸

11、实体要素 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包括体力与脑力劳动者。三者结合成现实生产力非实体因素有科学技术(渗透性要素)、管理(运筹性要素)、教育(准备性因素)等。生产资料包括 劳动资料与 劳动对象。生产力状况质的规定性劳动者用什么生产工具生产。天然、手工、大机器、自动化等。 劳动者以什么组织形式生产。分工与协作的社会化程度等。量的规定性生产发展的规模和能力。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等。两者辩证统一生产力自身的发展动力:这就是生产力自身的内在矛盾人类对满足需要的追求,以及 自然对人的需要的否定关系所形成的矛盾不断的产生和解决,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需要:是指生物体、个人、集团、和社会总体对其存在与发展条件的依赖与要

12、求。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与人之间 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静态)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 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动态)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静态与动态统一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包括生产资料所有权、 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等。四权可能结合或分离。但 起决定作用的是所有权。人们在生产中的 地位与相互关系地位:统治被统治、支配被支配。平等分工合作关系

13、。 相互关系:个人之间、个人与集团之间、集团之间关系。 阶级社会中经济地位根本对立社会集团是阶级对抗关系。产品交换关系以产品或商品形式、以货币或以直接交换劳动形式进行。 企业内部或社会各部门、各企业、各大部类之间交换。产品分配关系以什么原则、方式、比例分配。以工资、地租、或资本 利润等形式。以及国家财政收入的分配。不同分配形式 反映有无剥削或受他人剥削。产品消费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决定的生活消费、个人消费关系。广义来 讲还包括生产消费与其他形式的消费。它们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核心。生产关系类型有两种:公有制与私有制生产关系,每类又有多种类别与具体形式。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

14、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五种形态新旧更替、由低级向 高级的发展规律,是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抽象与概括。事实上,在历史发展的 长河中,后起的不发达国家因已具备某些条件而跨越历史发展进程的某一阶段,先行进入 新的社会形态的范例屡见不鲜。比如,处于原始公社的日耳曼人于公元5世纪通过征服罗 马帝国而跳过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十五、六世纪以后的欧洲移民,又使处于原始状态 的美洲大陆跨越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考察,我们又可以发现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对原有 的社会形态的取代,有时并非发生在旧的社会形态已充分发展、十分成熟完善的国家、民 族或地区,而是相反

15、。因为,旧的社会形态发展成熟起来以后,往往具有较大的自我适应 能力,能够通过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或重造,来缓和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并阻碍、 扼杀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生长,从而延续其生存的期限。而且,如果没有外力的冲 击影响,这种延续状态甚至可以长期地循环往复下去,如中国封建社会就曾在各个封建王 朝的更替和内部结构的调整、重构中,在治乱、分合的环流漩涡中缓慢前行,整整延续了 两千多年,最后才在内外合力的共同作用下走向崩溃,并最终跨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直接进入了另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形态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有时只能避开这一类国家、民族或地区,而在 旧的社会形态尚未发展成熟,其内部

16、机制还不够完善的国家、民族或地区寻找生长点和突 破口,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并突破母体外壳,进而完成新、旧社会形态的转型和交替的 过程,实现取代旧形态的胜利。这种迂回曲折的取代过程,还可以从封建社会最早并非产 生于奴隶制十分发达的希腊、罗马,而是产生于奴隶制发育不健全,奴隶社会的特征并不 十分明显的古代中国等国家。而近代资本主义的诞生地并不在具有漫长的封建历史的中国 、印度等国,而是在封建专制制度的完备性远逊于东方的西欧国家生成等历史现象中得到 反映和印证。历史往往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恰恰又不 是诞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首先取得 胜利。这就正如列宁曾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 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这种取代,并非盲目的、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一般规律在一定条件下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