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患者护理常规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883365 上传时间:2018-08-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癌痛患者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癌痛患者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癌痛患者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癌痛患者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癌痛患者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癌痛患者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癌痛患者护理常规(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癌痛患者护理常规癌痛-姑息护理小组Company Logo(一)数字分级法(NRS) :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交由患 者自己选择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 数字轻度疼痛(1-3),中度疼痛(4-6), 重度疼痛(7-10) 一、癌痛评估方法Company Logo(二)面部表情评估量表法:它是在模拟评分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使用从快乐到悲伤及哭泣的6个不同表现的 面容,疼痛评估时要求患者选择一张最能 表达其疼痛的脸谱 一、癌痛评估方法Company Logo(三)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 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

2、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 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 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一、癌痛评估方法二、癌痛患者筛查 (一)新入院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评 估,疼痛评分大于等于5分(中度)的 建立疼痛观察量表 (二)住院患者:每日常规进行一次疼 痛评分(固定在每日下午14时左右) ,疼痛评分大于等于5分(中度)的建 立疼痛观察量表三、癌痛患者观察(一)肿瘤住院患者:每日将疼痛评分作为第五生命体征, 固定时间评估,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二)对患者疼痛及相关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疼痛病因及 类型(躯体性、内脏性或神经病理性),疼痛发作情况(疼 痛性质、加重或减轻的因素)

3、,止痛治疗情况,重要器官功 能情况,心理精神情况,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以及既往史 (如精神病史,药物滥用史)等评估疼痛及其对患者情绪、睡 眠、活动能力、食欲、日常生活、行走能力、与他人交往等 生活质量的影响。应当重视和鼓励患者描述对止痛治疗的需 求及顾虑,并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制定患者功能和生活质 量最优化目标,进行个体化的疼痛治疗 三、癌痛患者观察(三)对于疼痛评分大于等于5分(中度)的 患者:癌痛处理后持续、动态评估癌痛患者的 疼痛症状变化情况,包括评估疼痛程度、性 质变化情况,爆发性疼痛发作情况,疼痛减 轻及加重因素,以及止痛治疗的不良反应等 。动态评估对于药物止痛治疗剂量滴定尤为 重要

4、。在止痛治疗期间,应当记录用药种类 及剂量滴定、疼痛程度及病情变化 .(一)疼痛评分大于等于5分(中度)的患者立即报告主 管医师,及时处理。 (二)疼痛评分大于等于5分(中度)的患者处理后根 据药物作用时间再次动态评估,如疼痛缓解不明显,再 次报告医师,及时调整药物的滴定浓度。 (三)医师根据患者前24小时的疼痛及药物滴定,调节 当日药物滴定。 (四)将疼痛观察量表作为交接班内容,班班交接 。既交接疼痛评分,又交接动态处理,还同时交接药物 毒副作用。四、癌痛报告、处理、交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 育, 让患者接受“无需忍痛,提升生活质量”的观 念,纠正患者对麻醉药品成瘾性、

5、依赖性、耐受 性等的认识误区,增加患者对癌痛治疗的依从性, 提高癌痛治疗效果。讲解疼痛的概念: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定义为 “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 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一种主观感觉。五、癌痛患者教育.疼痛产生的机制和癌痛的原因:疼痛是由疼 痛感受器、传导神经和疼痛中枢共同参与完成的 一种生理防御机制,人体的多数组织都有疼痛感 受器。导致癌症疼痛的原因很多,如:肿瘤直接 侵犯骨骼、神经、软组织及内脏;癌症手术、放 化疗及穿刺检查等诊治措施;晚期癌症机体过度 消耗、营养不良导致压疮、便秘、肌肉痉挛等引 起疼痛。教会患者准确评估疼痛强度,并如实告知医 护人员。五、癌痛患者教育.癌性疼

6、痛的治疗:癌痛的控制包括结合原发 病的治疗与镇痛药、麻醉、神经外科手术、康复 、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预防: 告知患者在用药期间感到头晕、轻度的头痛、呼 吸减慢、口干、皮肤搔痒或出疹、惊厥、肌肉痉 挛、噩梦、出现幻觉或尿潴留,务必向医护人员 咨询。五、癌痛患者教育.阿片类药物副作用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 100%。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平衡、高纤维素的饮食;适当运动, 养成规律排便习惯;如果医生建议,使用通便药。恶心呕吐:一般发生在用药初期,多在4-7天缓解。预防措 施包括: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物后卧床休息或遵医嘱使用抑制恶心 呕吐的药物。白天嗜睡:避免需

7、要保持警觉的活动,例如开车、做饭、 爬楼梯以及使用动力工具;让医生改变剂量或者换用别的剂型。尿潴留:若发生尿潴留,可通过听流水声、热水冲会阴部 、膀胱区按摩等方法诱导排尿,必要时导尿或更换止痛药。五、癌痛患者教育.非甾体类药物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及时停药给予对症处理。过敏:皮肤搔痒、皮疹,必要时停药给予对症处理。五、癌痛患者教育.配合药物治疗的干预技术:使用各种止痛药物的同时可配合使用音乐疗法、转移或分散注意力、心理支持、针灸、冷疗、热疗、皮肤刺激等干预方法,提高镇痛效果。 五、癌痛患者教育.掌握正确的给药途径,指导并帮助患者正确使用止痛

8、药物。阿片类口服止痛药物为控(缓)片,口服时应整片吞服,不能嚼碎或切开,吞咽困难者可采用直肠给药,否则影响药物吸收,达不到疗效。六、准确及时给药.镇痛泵的使用:区别不同的镇痛泵。镇痛泵因里面所装的药物 不同而分成硬膜外泵和静脉泵两种。硬膜外泵常使 用局麻药、吗啡等,而静脉泵常用芬太尼等,两者 的使用需严格区分,不能把硬膜外泵接到静脉输液 端,也不能把静脉泵接到硬膜外接头处,否则会出 现局麻药的全身麻醉作用或因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 病人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严重并发症。除麻醉医 生外,任何人都不允许随意改变镇痛泵的给药方式。六、准确及时给药.镇痛泵的使用。硬膜外泵应固定妥当,静 脉泵连接输液通道,保

9、证通畅,向病人或其家 属解释有关注意事项。告知病人活动时,注意 保持镇疼泵的连接不能脱开与折断,如有脱开 现象及时告知护士进行处理。教会患者自己使 用镇痛泵的方法,即患者感到疼痛加剧时自行 按压加药键,这样就能够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同时也使患者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六、准确及时给药.镇痛泵的观察。在镇痛泵使用过程中,检查镇痛泵 的连接情况及泵体、管道有无漏液情况。观察穿刺部位 有无红肿,协助患者翻身时不要牵拉,防止管道脱落, 保持管道通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镇痛效果及副作用 ,注意呼吸频率、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如出现异常或病 人疼痛难忍,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注意观察病人 的按键次数及注入的总

10、药量,特别对老年、低血容量的 病人尤为重要,如果剂量过大,容易引起呼吸抑制现象 。停用镇痛泵。硬膜外泵须由麻醉医生执行,静脉泵 则可由病房护士卸除。六、准确及时给药.芬太尼贴剂的使用:部位选择:选择在躯干或上臂未受刺激及未受照射的平整皮肤表面;可持续贴用72小时,更换贴剂时,应更换粘贴部位,几天后才可选择相同部位重复贴用。局部皮肤准备:剪去局部毛发(勿用剃须刀剔除);使用前清水清洗贴用部位,不能使用肥皂、油剂洗剂或其他可能刺激皮肤或改变改变皮肤性状的用品;使用前皮肤应完全干透。六、准确及时给药.芬太尼贴剂的使用:贴用方法:打开密封袋后立即使用;在使用时用手掌用力按压30秒,以确保贴剂与皮肤完全

11、接触,尤其是边缘部分。根据医嘱调整贴剂剂量或增加短效镇痛药。 六、准确及时给药.阿片类药物副作用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100%。预防措施包括: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如有便意应立刻排便,鼓励患者在早餐后1小时内排便;多饮水,每日清晨空腹饮温开水一杯,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水果;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活动;反复进行鼓胀和收腹运动,顺时针方向轻揉腹部,促进肠蠕动和排便;必要时可使用泻药和灌肠。七、副反应观察护理.阿片类药物副作用恶心呕吐:一般发生在用药初期,多在4-7天缓解。保持口腔清洁;少量多餐,避免甜食或油腻食物;进食后保持坐姿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通过配合使用止吐药,调整剂量、改变给药途径等控制。呼吸抑制:不论何种途径均可能发生,表现为呼吸减慢。一旦发生呼吸抑制,立即停用阿片类药物,吸氧,纳络酮解救。七、副反应观察护理.阿片类药物副作用尿潴留:嘱病员定时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若发生尿潴留,可通过听流水声、热水冲会阴部、膀胱区按摩等方法诱导排尿,必要时导尿或换药。七、副反应观察护理.非甾体类药物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及时停药给予对症处理。过敏:皮肤搔痒、皮疹,必要时停药给予对症处理。七、副反应观察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