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845792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来自全校的同行们来自全校的同行们 欢迎欢迎 您您以下资源有以下资源有60%60%以上来源于以上来源于“抄袭抄袭” ;约;约20%20%来源于参考前辈观点,少许来源于参考前辈观点,少许 属于个人想法。敬请批评指正。属于个人想法。敬请批评指正。 本课件资源参照俞仲文课题组、陈本课件资源参照俞仲文课题组、陈 解放课题组、徐静解放课题组、徐静镠镠镠镠课题组等前辈观课题组等前辈观 点、研究成果。点、研究成果。1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把每门课都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把每门课都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丁振杰 TEL: 5587008 13195686912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2前言:建立中国特色的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 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 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 教育体系。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 业教育的决定 3实 践 型 培 养 体 系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目标体系知识应用能力岗位技术能力通 用 能 力课程理论实 践目标跨课程的 实 习目标毕业设计实 习目标职业资格和 技能鉴定证 书课程教学 中的课 业认识实习 和专业实 习毕业设计 和毕业实 习职业资格 和技能培 训课业与课程 评价认识实习和专 业实习评价毕业设计和毕

3、业实习评价职业资格和技 能评价职业资格和 技能鉴定证教学保障体系教学资源条件教学质量控制双师 型师 资稳定 实习 基地实用 实训 手册教学 督导 制度教学过 程控制 程序学生 评教 制度毕业证书驱 动 层 面操 作 层 面支 撑 层 面4目录 培养目标,历史演化 两个体系,建立融合 方案制定,安序生成 课程融入,我的参与 综合结果,体系建立 完成改革,“一体万能”5一、培养目标 一种类型, 三大功能 三次演化,历史沿革 职业教育,就业教育 目标形成,三种表达61.1.1一种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 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 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 人才的使命,在

4、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 教高200616号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 学质量的若干意见71.1.2 三大功能 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 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 能力服务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81.2.1 文件描述,三次演化 描述之一: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 大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 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 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5、决定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91.2.1 文件描述,三次演化 描述之二: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 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 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 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 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 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101.2.1 文件描述,三次演化描述之三(1):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6、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高200616号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11.2.1 文件描述,三次演化描述之三(2):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 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教高200616号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 见121.2.2 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化高素 质劳 动者 和实 用人 才高级 应用 型人 才高素 质高 技能 专门 人才高素 质的 技能 型人 才演化1演化2演化31

7、31.3.1 职业教育,就业教育职业(适应)能力就业为导向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 育教学改革”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41.3.1 职业(适应)能力就业为导向 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 教高200616号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51.3.2 高层之声职业教育就是就 业教育 2009年3月30日下午在湖北思远信息技术 培训学院,这里的负责人告诉总理,去年 共培训1.2万名学生,今年计划培训1.5万 名学生,受过培训的学生大部分找到了工 作。温家宝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 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要 大力发展

8、。 161.3.3 职业(适应)能力就业为导向 (岗位能力) 两种理解: 1、直接上岗能力,岗位群适应能力 2、直接上岗能力综合素质 ( 可持续的就业能力 )171.4.1 培养目标:职业能力 通用职业能力+各专业岗位能力 自理和自律能力 学习和发展能力 交流和合作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完成任务能力 耐劳和耐挫能力 创业和创新能力 诚信品质(待定) 直接上岗能力 岗位群适应能力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观和 人生 观18培养项项目 通用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 1“自理、自律” 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对对自己的学习习要有目标标、要有计计划、要自 觉执觉执 行;能自律教学纪纪律与学习责习责 任。 2“学习习、

9、发发展 ”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能自我调节调节 学习习心态态、培养学习兴习兴 趣、掌 握有效的学习习方法。 3 “交流表达” 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在学习习中注重和加强自己语语言表达、书书写 表达的锻炼锻炼 ,善于交流,善于沟通。 4“团队团队 合作” 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习中积积极融入集体之中,为为集体作贡贡 献,发挥团队发挥团队 之力量,取得更大成绩绩。 5“创业创创业创 新” 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在学习习中开展评评判性思考,大胆判断分析 ,注重学习创习创 意性的发挥发挥 。 6“信息技术应术应 用”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在学习习中最大限度能运用信息技术术,有效 地、创创造性地为为自己的学习习服务务,

10、提高学习习效果。 7 “刻苦耐挫” 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在学习习中发扬发扬 不怕困难难、敢于拼搏、百折 不绕绕精神,战胜战胜 学习习困难难,磨炼炼自己。 8 “诚诚信品质质” 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在学习习中逐渐渐培养诚诚信品质质19参考资料:通用能力Common SkillsCommon Skills通用能力( Common SkillsCommon Skills)通用能力是有效地在不断出现的工作规范的环境里工作并参与在机构的工作所必备的能力。它们着重于在综合性的工作环境里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才能。(Mayer的定义)正式认定的通用能力有七项。通用能力是以一般性的工作而分类的,而不是以某种职业或行业的

11、工作而分类的。收集,分 析及组织组织 信息沟通想 法和信 息计计划和 组织组织 活 动动与其他人 及在集体 里工作使用数学 式的主意 和技巧解决问问 题题使用技 术术201.4.2 培养目标(职业能力) 岗位能力(直接上岗能力、岗位群适应能力) 通用能力(综合素质、可持续的就业能力) 知识应用能力211.4.3 职业能力结构图 职业岗位能力 专业基础能力 通用能力通用通用 能力能力专业专业 基础基础 能力能力职业岗位(群)能力职业岗位(群)能力22二、两个体系,建立融合 理论课体系 实践课体系 “实践型”培养体系232.1 理论课体系(相关实验依附理论课)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选修

12、课242.2 实践课体系 2.2.1 实践课程体系由来 实践(验)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 ,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 时的40% ,两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 学活动总学时的30% 。 教育部2000年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52.2.2 实践教学目的(本科)“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 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2000年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62.2.2 实践教学目的(高职) 实践能力能动手、会做事 能工巧匠 一线经营管理人才 蓝领、灰领272.2.3 实践教

13、学在高职教育 主体地位 如何理解 如何体现 如何落实282.2.4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评价问题 怎样建立实践能力评价目标体系 用何种方法和手段来评价实践能力292.2.5 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思 考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不足实践教学目标单一 实践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实践教学方法尚未打破“传统” 实践教学评价缺位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302.2.6我院现行培养体系以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的理 论课程体系 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文件就是体现( 建议立即废止,重新修改)312.3 “实践型”培养体系的建立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实践型”课程体系融合建立理论 课程 体系 (实 验课 依附 于理 论课 )

14、直接跨越32三、方案制定,安序生成3.1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体 系顺序 1、岗位能力标准+通用能力标准 2、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3、课程大纲 4、编写讲义、选用教材 5、学生用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 核练习) 6、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考试 333.2 标准化操作能 力核 心 课 程支 撑 课 程343.3 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网络岗 位 (群) 能 力 和 通 用 能 力岗位能力1(核心)岗位能力2岗位能力3岗位能力4(拓展)通用能力核心课程1支撑课程1支撑课程1 核心课程2核心课程3核心课程4核心课程5核心课程6公共基础课支撑课程1支撑课程1支撑课程1支撑课程1支撑

15、课程1353.4 课程到课业专 业 培 养 目 标能 力课 程课 业分解支撑解析36背景:澳大利亚(TAFE)模式 行业设计课程培训包(放弃) 课程包架构:能力标准Competency Standard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学习指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练习)评估指南37行业主导现阶段我们只能放弃 行业导向(Industry driven): 培训包按照澳大利亚国家培训 框架的标准来制定,是澳大利亚有关行业所开发的重点成 果 以能力为本(Competency based): 通过与教育专家合作,行 业制定技能的鉴定标准,并确定颁发资格证书的标准 全国认可(Nationally consistent): 这些学历证书可满足工作 岗位对技能的要求38四、课程融入,我们参入 4.1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课程课业1课业2课业N布置课业教师指导学生操练实践指导理论学习 评价考核教师分解39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第九次全 体会议教育部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 高职院校要重视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构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人员、资金和运 作方面校企融为一体,既弥补高职教育资源的不足,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 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