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833400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加强提升课加强提升课( (二二) ) 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种类的分析和判断11 个精原细胞和 1 个卵原细胞最终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不同(1)1 个精原细胞1 个初级精母细胞2 个次级精母细胞4 个精细胞4 个精子。(2)1 个卵原细胞1 个初级卵母细胞1 个次级卵母细胞1 个极体1 个卵细胞3 个极体。2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不考虑交叉互换)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1 个精原细胞2n种2 种1 个次级精母细胞1 种1 种1 个雄性个体2n种2n种续 表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1 个卵原细胞2n种1

2、 种1 个次级卵母细胞1 种1 种1 个雌性个体2n种2n种3.“口诀法”判断配子来源两精细胞染 色体完全相同来源于同一次级 精母细胞简记为同为同一次两精细胞染 色体“互补”来源于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分裂产生的两个次 级精母细胞简记为补为 同一初两精细胞染色体有 的相同,有的互补来源于同一个体的不 同精原细胞简记为同、补 同一体1(2018汉中模拟)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 )A2 种和 2 种 B4 种和 2 种C2 种和 4 种 D8 种和 4 种答案:B2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

3、2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 )A2 个 B3 个C4 个 D5 个解析:选 C。来自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基因组成相同或互补,根据这一点可以判断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来自一个精原细胞,来自一个精原细胞,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 4 个精原细胞,C 正确。3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A BC D解析:选 C。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同一精

4、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或恰好“互补” 。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 ,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由此可判断出与图甲精细胞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1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可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2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1)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图中 A 与 B 或 A与

5、 b 组合。3(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可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如 A 原本与 B 组合, a 与 b 组合,经重组可导致 A 与 b 组合,a 与 B 组合。3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变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也会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配子,可通过配子将这些变异传递给下一代,现分析如下: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全部不正常;如果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如图所示:4XXY 与 XYY 异常个体成因分析(1)4(2)XYY 成因:

6、父方减异常,即减后期 Y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两条 Y 染色体共同进入同一精细胞。角度 1 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关系1现有基因型为 AaBb 的二倍体生物,甲、乙是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精原细胞能产生 AB、aB、abb、a 四种配子B该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CA(a)与 B(b)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甲、乙两细胞所示的变异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选 B。甲、乙两细胞为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由图可知,甲细胞可形成基因型为 AB 和 aB

7、 的两个精子,乙细胞可形成基因型为 abb 和 a 的两个精子,所以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上述四种精子,A 正确。A、a 与 B、b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正确。基因型为 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或AAbb、aaBB,由图甲可知,基因型为 AaBB 的次级精母细胞(甲细胞)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而产生的,又因乙细胞中没有出现 A 基因,所以只可能是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而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乙细胞中含有 b 基

8、因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应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正确。2(2018河北邯郸模拟)下图表示某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时的一种异常情况,AD 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所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该细胞完成减数分裂能产生 3 种基因型的精细胞CC1D2 和 D1C2 转录翻译产物可能发生改变5DC1D2 和 D1C2 可能成为 C、D 的等位基因解析:选 A。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的基因是对应的等位基因时为基因重组,而图中交换的是非等位基因片段,所以不是基因重组,A 错误;该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 3 种基因的精细胞,分别是 ABC

9、D、ABC1D2D、ABCD1C2,B 正确;由于 C、D 基因的部分片段交换,所以产生的新的 C1D2 和 D1C2 基因在转录和翻译后,其产物可能发生改变,C 正确;根据图示分析,C1D2 与 C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而 D1C2 与 D 在染色体上位置相同,所以它们可能成为染色体上的新等位基因,D 正确。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1)若精(卵)原细胞中不含该等位基因,则一定是基因突变;(2)若精(卵)原细胞中含有该等位基因,则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角度 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分析3(2018东北育才中学月考)果蝇是 XY 型

10、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在基因型为 AaXBY 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发现有基因组成为 AaXBXB、AaXB、aXBXB的异常精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受基因的控制BAaXBXB精子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AaXB精子的产生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DaXBXB精子的形成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解析:选 C。细胞中正常生命活动都受基因的控制,A 正确;精子的形成有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B 正确;AaXB精子的产生是由于 Aa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没有分开,C 错误;aXBXB精子的形成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断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1、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了一极。D 正确。DNA 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的知识整合结合 DNA 复制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标记情况是前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最近几年虽然较少涉及,但高考命题具有冷热点轮换考查的特点,加之此问题能很好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在备考复习中仍需重点关注。其答题方法为:(1)首先确定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常以一条染色体为研究对象,减数分裂一般选取一对同源染色体为研究对象。(2)其次确定标记过程中 DNA 复制次数和在未标记培养液中细胞分裂次数(时期)。6(3)最后图示细胞分裂过程,如图:标记 DNA 分子: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培养

12、一个细胞周期:1将正常生长的玉米根尖细胞放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待其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再转入不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再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此时获得的子细胞内 DNA 分子不可能为(只考虑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 )A BC D答案:A2用32P 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 DNA 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 标记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 标记 DNA 分子数分别是( )7解析:选 A。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判断,用32

13、P 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 DNA 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放在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 DNA 数目加倍,且每个 DNA 分子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故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含32P 的 DNA 数目相等,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后期含32P 的染色体数目是前期、中期的 2 倍。3如图所示,A 点时用32P 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 DNA 的双链,然后将其置于只含31P 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 a、b 两个连续的分裂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CD 段细胞中一定有 2 条 Y 染色体BGH 段细胞中可能有两条 Y 染色体CGH

14、 段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一定有 8 条DIJ 段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可能有 8 条解析:选 C。图中 a、b 过程分别代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CD 段代表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只含 1 条 Y 染色体,A 错误。GH 段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只含有 1 条 Y 染色体,B 错误。处于 GH 段的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 2 个 DNA 分子,且只有其中 1 个 DNA 分子的 1 条脱氧核苷酸链具有放射性,C 正确。IJ 段细胞中含有 4 条或 8 条染色体,但均只有 4 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D 错误。(2017高考江苏卷)

15、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有基因 A,则有基因 A 或 aC若图中的表示 X 染色体,则表示 Y 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解析:选 A。该生物体的正常体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图示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故该细胞8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 项错误;染色体和是同源染色体,若上有基因 A,则上可能有 A 或 a,B 项正确;染色体和是同源染色体,若表示 X 染色体,则表示 Y 染色体,C 项正确;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2 对同源染色体,D 项正确。(2017高考天津卷)基因

16、型为 AaBbDd 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 AbD、ABD、abd、aBd 四种精子CB(b)与 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选 B。A 与 a、D 与 d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即初级精母细胞中,而交叉互换后的 B 与 b 分布在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这对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即次级精母细胞中,A 项错误;该细胞能产生 ABD、abd、AbD、aBd 四种精子,B 项正确;B(b)与 D(d)间的基因重组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的,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