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796552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其患病率达30%50%, 我国患病率为26%,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肺栓塞等致命的并发症 。 因此,术后卧床患者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定义 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 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 、阻塞静脉管腔导致 血液回流障碍是外科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2.血栓形成的原因 因为术后由于疼痛和固定 制动、患者常需要卧床休 息从而影响患者的运动、 造成静脉流速缓慢组织创 伤、肿胀和炎症侵润也阻 碍静脉回流、同时对静脉 壁造成损伤、有利于血小 板的聚集和粘附、术后患 者常继续禁食、禁水、或

2、 者食欲下降、从而进一步 致血栓血容量不足、导致 患者术后血液的高凝的状 态为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3.临床表现 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 峰在术后1-4天内、约 50%血栓出现在术后 24小时内,20%出现 在第二天、20%出现 在第三天、第四天。 主要表现为疼痛、肿 胀、麻木、浅静脉曲 张、栓塞等。4. 预防措施防止血流缓慢 骨折患者手术后卧床、活动明显减少,血流缓慢, 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在术后除做好一般护理外还要 帮助患者翻身,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早期下地活动,指导患者定期做下肢床上主、被动运动,防止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 。 A.保护静脉血管 保护下肢静脉血管,避免

3、因内膜下胶原纤维 显露,使血小板附着释放出组织活酶而发生静脉血栓。 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提高静脉穿刺的技能,不要在 一处反复穿刺。如局部出现静脉炎应选择新的静脉通路。 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肢没有损伤不在下肢穿刺。B防治原发病 有些患者身体内已有栓子存在,因此, 要严格入院后常规检查,询问家族史及既往史。C空 气 压 力 波 治 疗 仪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适应症:预防深静脉 血栓、促进四肢循环 、消除各种肢体水肿 、预防肌肉萎缩、解 除肿胀、缓解疼痛、 麻痹不适肢体的康复 禁忌症:心功能不全 、严重高血压、急性 软组织损伤、淋巴循 环闭塞、皮肤出血、 骨折、局部溃疡。5.1 一般护理 护士应主

4、动与患者交流,做好长期卧床的心理护理, 讲解DVT发生的过程与治疗护 理,使患者 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禁止 吸烟、饮酒,以免尼古丁刺激血管引起静脉收缩。高血压、 糖尿病、 动脉硬化患者先治疗原发病。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血栓脱落 。5.护理措施5.2 观察护理 严格床头交接班,及时给予患者必要的指导。若发现患肢肿胀,应及时 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注意静脉穿刺避免选择下肢,避免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 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穿刺部位如出现静脉炎时应立即 重新选择新的 静脉通道,必要时用静脉留置针,尽

5、量减少扎止血带时间,减少局部和远端血 管的损伤。不宜静滴大量高渗葡萄糖,少用造影剂。5.3 主、被动运动 医生和护士要随时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进行功能锻炼,并让家属协助、督促。 保证下肢的系统活动, 避免因下肢活动减少而引发DVT。主动运动包括:患者每天 自己踝关节背屈运动,由每日2次增加到5次;练习膝关节 时用力收缩大腿肌肉,保持5s再放松,每天3次;直腿抬高运动。被动运动:从踝关节由下往上按摩双下肢,或用下肢 功能康复仪进行患肢运动,循序渐进,由每天1次逐渐增加到3次。 5.4 药物疗法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7天,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明显优于每日给予23次口服抗凝剂等其它疗法。

6、5.5心理护理 临床中我们发现,有些患者由于突然发病,对本病缺乏 了解,认为DVT治不好就要截肢,精神过度紧张,常存在 恐惧心理;有些患者治疗一段时间,没有达到预期的疗效 ,对治疗产生怀疑,或者由于对经济及预后等方面考虑过 多,表现为精神忧郁;有些患者由于继发于术后,往往认 为是手术失败引起,或因疗效差,存在不满情绪,烦躁易 怒。因此,我们要及时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本病的 发生、治疗及预后情况;要关心和体贴患者,反复进行开 导安慰,并向患者分析情绪不良的危害,让患者懂得过度 紧张、忧郁及躁怒会导致血脉挛急,使机体气血运行阻滞 ,脉络不通,加重病情等;积极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

7、的信心,全身心配合治疗。5.6患肢护理 抬高患肢30,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 cm 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缓解疼痛。下肢广泛水肿者, 注意保护患肢,避免碰撞、挤压及热敷,以免皮肤 损伤感染,加重病情。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肢周径、颜色及温度的变化:患肢周径不断增加, 颜色加深, 说明静脉回流受阻,病情加重;患肢皮温升高说明出现感染, 应及时协助医生处理。凝血功能 容易脱落,在溶栓治疗时, 咳血、呼吸困难、咳嗽 及发绀等症状。 5.7 溶栓护理 由于急性期使用了大量的溶栓、抗凝药物,所以应密切观察的变化,注意出血倾向,发现牙龈出血、鼻衄、皮下出血、 黑便及 尿血等出血情况时, 应及时通知医生处

8、理,调整用药。急性期血栓较疏松,要更加警惕肺栓塞的发生,高度重视患者出现的胸痛、5.8 恢复期护理 在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应下床适当活动, 增强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 活动应循序渐进,不可过度,避免久站。有些患者由于遗 留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活动后水肿等,应在活动时穿医用弹力袜,有利于增强静脉血液回流,减轻症状,在休息时也应抬高患肢。健康教育: 卧床休息DVT发病12周内最不稳定,栓子极易脱落。急性期患者应 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肢体过多活动及腹压过高,引起血栓脱落。 绝对卧床休息,卧床期间,注意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 血黏度增高是诱发DVT的重要原因,应给 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食,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忌食辛辣肥厚之 品,并劝其戒烟、酒、降低血黏度,以有利疾病的恢复。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