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第二轮复习必纠56个地理易错易混点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9795935 上传时间:2018-08-0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第二轮复习必纠56个地理易错易混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1高考第二轮复习必纠56个地理易错易混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1高考第二轮复习必纠56个地理易错易混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1高考第二轮复习必纠56个地理易错易混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1高考第二轮复习必纠56个地理易错易混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第二轮复习必纠56个地理易错易混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第二轮复习必纠56个地理易错易混点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的统一。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5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天体,主要看这个物体是否单独存在于宇宙空间。6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

2、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7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的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8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注意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段进行计算。9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10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

3、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11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12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的区别。13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14分析实际生活中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

4、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15分析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时,要注意季节的判断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夏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南;太阳直射赤道(春分和秋分)时,赤道低气压带一般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16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不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17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夏季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18判读锋面图时要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总是向冷气团一侧;画冷锋和暖锋简图时,要注意三角形与半圆形的凸出方

5、向,即总是指向锋前,冷锋指向暖气团一侧,暖锋指向冷气团一侧,它们的指向也可代表锋的移动方向。19判断气候类型时,要注意根据气温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1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20分析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但有些地方比较特殊,如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部等地区都远离赤道,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暖流的影响有关。21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区别:相对来说,风化作用是静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地面温度变化、水、大气和生物因素等;侵蚀作用是动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流水

6、、风力、冰川、海浪等。22六大板块中,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属于亚欧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23“背斜谷”从地形上讲是山岭被侵蚀成了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讲还是背斜。24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但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25注意断裂与断层的区别:断裂是指岩层沿裂隙断开,但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地质构造。26利用等值线图判断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时要注意两者的海拔高低和水位高低: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水位高,地下水补给河水;

7、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27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汛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全年水量丰富。28注意利用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湖泊的性质咸水湖或淡水湖:等高线向湖泊一侧弯曲,表示湖泊海拔高,湖水外流,一般为淡水湖;等高线背向湖泊弯曲,表示湖泊海拔低,河水注入,一般为咸水湖。29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要注意判断南北半球南半球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北半球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30注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分布地区和对应气候类型上的区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

8、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对应地中海气候。31注意北海渔场(西欧)与北海道渔场(日本)的区别。秘鲁渔场形成原因(上升流形成)与其他三大渔场形成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区别。32干旱灾害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非降水最少的地区,干旱灾害就最严重。干旱灾害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的,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比华北地区少得多,但华北地区对水的需求量更大,故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干旱灾害严重。33寒潮危害最大与寒潮势力最强是有区别的:寒潮危害最大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一般发生在秋末和春初;寒潮势力最强一般发生在冬季。34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两个概念要区分开: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而言

9、,同一地区相同条件下,烈度与震级成正比。35火山和地震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喷发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36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质灾害,两者最大的区别: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条件,而滑坡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加剧滑坡的发生。3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3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39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

10、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40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意大利的普拉托)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41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42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43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44根据市场最优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45注意区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11、土地荒漠化等)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属于生态破坏。46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47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期,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的减少。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人口增长数仍然很大。48除人口自然增长外,人口的数量变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入和迁出)。49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及将来面临的重大人口问题

12、。50注意几条地理界线的区别: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51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区的分界线是长城,小麦与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52浙赣线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至湖南省株洲市之间的铁路。京广线、浙赣线与湘黔线交会于株洲,而不是长沙。53沪宁杭工业基地中的“宁”不是指浙江省的宁波市,而是指江苏省的南京市。54东部和西北地区的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但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降水量和气温。55注意三江源、三江平原和三江并流中“三江”的区别: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境内;三江平原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条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位于黑龙江省境内;三江并流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脉中自北向南平行分布而形成的并流景观,位于云南省境内;这里的“三江”是指不同的河流。56修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而不是发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