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与活动xue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767376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息与活动xue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休息与活动xue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休息与活动xue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休息与活动xue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休息与活动xue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休息与活动xu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休息与活动xue(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休息与活动(rest and sleep)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1、了解:休息的意义、条件与协助患者休息的措施2、熟悉:睡眠的生理、需要与评估。活动受限的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活动的评估。 3、掌握:住院患者睡眠的特点,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协助活动的护理措施 第一节休息(rest)一、休息-导学 阅读P184-186并思考:1、休息?休息的意义?2、休息的条件?你在有效休息方面的个人体会/经验?如何协助患者有效地休息?第二节睡眠 一、定义睡眠 (sleep)? 周期发生的、对周围环境相对不作出反应的知觉特殊状态。 思考: 睡眠与休息的关系与区别? 睡眠发生、过程。?第一节休息二、睡眠的生理

2、 1、睡眠的发生机制。? 大脑皮层(抑制)拮抗 脑干网状结构(激动)睡眠 觉醒脑干尾核(睡眠中枢) 神经介质、激素 环境光线、温度、声音等的改变睡眠的生理2、睡眠的生理特点(1)24小时内,发生1次正常睡眠 (与昼夜性节律同步),1-2次小睡(2)睡眠过程由两个时相组成并相互转化。(多导睡眠仪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生命体征、肌电波、眼球活动等的变化特点确定)脑电波与睡眠时相 脑电波的变化特点: 睁眼、计算/大脑兴奋:波 清醒、安静、闭眼:a波 困倦:波;睡眠:波 睡眠时相分类:1)慢波睡眠/非快速动眼睡眠(slow wave sleepnor rapid eye movement , NREMS,

3、分、 、四个时相)2)快波睡眠/快速动眼睡眠( fast wave sleep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S )昼夜性节律 昼夜性节律(生物钟circadian rhythm):生物在 进化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和其他内脏器官 为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光线、温度等)而 在24小时内规律地协调和控制人体的各种生理 活动变化(睡眠与醒觉,心输出量、体温、血 压、耗氧量等变化),一日复一日地循环进行 。 生物只有生理上、行为上适应/顺应环境的周 期变化才能适应环境而生存-舒适、维持健康 。睡眠的发生与昼夜性节律同步 睡眠、醒觉的发生与昼夜性节律同步: 睡眠-醒觉 昼夜节

4、律最慢(夜间)-加快-快(白天)(生理活动最慢-加快-快) 睡眠与昼夜性节律不同步睡眠障碍、时差反应,恢复同步一般需要3天睡眠的规律(3)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按一定顺序不断重复出现形成睡眠周期 :成年人平均90分钟/周期,4-6周期/晚(4)快波睡眠与慢波睡眠持续时间随昼夜时段、年龄而变化(5)各睡眠时相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睡眠的规律 睡眠周期中各时相出现的顺序:混乱睡眠病 清醒闭眼 (波)清醒睁眼(波) 波 NREM- NREM- NREM- NREM -浅睡波 中睡 深睡 最深睡 继续睡眠 REM NREM- NREM- 任何时相被唤醒/转醒睡眠的规律 快波与慢波睡眠持续时间的变化特点:1)夜

5、间:入睡初,慢波深睡眠长 ,快波睡眠短 深夜后,反之。2)上午:为后半夜睡眠的延续,快波睡眠长3)下午:慢波睡眠长;睡眠时间长短会影响夜间慢波睡眠时间长短4)年龄增加:总睡眠时间会减少 (醒 NREM -、 NREM-)时相各睡眠时相的特征性表现 NREM- 入睡期,易惊醒;肌肉开始松弛,生命体 征、代谢、生理活动 浅睡期,仍易惊醒;进一步 中度睡眠,巨响才唤醒;眼球慢速运动; 肌肉完全松弛、少动;生命体征、规则 ; 深度睡眠,难唤醒;眼球慢速运动;肌松 、不动;生命体征于低水平; 梦游/遗尿; 生长激素大量分泌睡眠的规律NREM-的生理意义 生长激素大量分泌: 高峰:熟睡1小时后出现,晚11

6、-12Pm和5Am 为白天的3倍 作用:合成代谢儿童生长发育,组织损 伤的愈合;积蓄能量,肌肉和身体解除疲劳 -体力恢复 梦游/遗尿的出现:为不正常现象。此时大 脑皮层抑制(醒后对梦游行为没有记忆- 不是真正的做梦,需要一定时间才清醒)但 运动神经元兴奋-两者不同步时相各睡眠时相的特征性表现REM很难唤醒;眼球快速运动;肌肉松弛(流口水、磨牙。),部分躯体抽动交感神经兴奋生命体征大幅度波动脑蛋白合成出现梦境睡眠的规律REM的生理意义 生命体征大幅度波动: 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哮喘、溃疡病 、中风等病的发作或病情加重 脑蛋白合成加快: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建立新突触联系 学习记忆 出现梦境

7、:充满色彩和稀奇古怪平衡精神 、情绪缓解压力-精力恢复睡眠的生理(三)睡眠的需要1、发生时段:与昼夜性节律(生物钟)同步2、持续时间 满足个体最低限度的睡眠时数: 1岁以下14-20h;2-5岁:11-13h;6-13岁:9- 10h;14-18岁:8h; 成人:7-8小时,次日感觉良好3、连续进行:中间不觉醒或短暂觉醒 长期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影响健康1、怎样才算睡得好?2、睡眠障碍对机体的影响?第一节休息三、睡眠质量好的判断标准 30分钟内入睡;睡眠沉,呼吸深长不打鼾,夜 间不易惊醒; 睡眠起夜少,无惊梦,醒后很快忘记梦境; 早晨起床后精神好,白天头脑清晰,工作效率 高,不困乏。四、睡眠障碍/

8、失调:睡眠量及质异常睡眠障碍(一)睡眠障碍概述1、分类:WHO,ICD-10(1)器质性:器官疾病引起(2)非器质性 睡眠失调(失眠、嗜睡、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睡眠失常(睡行症、睡惊、梦魇)睡眠障碍(失调)2、失眠(primary insomnia)-最常见的睡眠障碍 (1)定义: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并影响白 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2)分类:1)时段:入睡性失眠;睡眠维持性失眠;早醒性 失眠;混合性失眠2)原因:原发性(先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态,无器质性病变后继发心理、身体不适);继发性(继发于某些疾病、用药等)。2、失眠2、定义:primary insomnia,最常见的

9、睡眠障碍-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 的一种主观体验。 (1)分类:1)时段:入睡性失眠;睡眠维持性失眠;早醒性 失眠;混合性失眠2)原因:原发性(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态,然后继发心理、及身体不适); 继发性(继发于某些疾病、用药等);(2)长期失眠对机体的影响1)加重或诱发疾病 失眠睡眠中产生的各种参与抗病的激素、抗体 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胃病、癌症等疾病2)伤口愈合、儿童生长发育减慢 睡眠不足、不规律睡眠周期紊乱生长激素长期失眠对机体的影响3)皮肤受损 睡眠不足/不规律神经、内分泌失调皮肤 干燥、弹性差、晦暗、痤疮/粉刺、斑点等4)生活质量下降 睡眠不

10、足/不规律交感神经兴奋与抑制调节 混乱白天疲倦、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 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动作不协调、做事力 不从心等(3)继发性失眠的常见原因 多为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引起的短暂失眠 环境:新环境,转换工作或班次、住院等 生理:饥饿、过饱、倒时差等 心理:焦虑、紧张、激动、过度担心、丧偶、感 情创伤 药物、食物:茶、咖啡、酒、某些药物等 疾病:器质性,精神性 症状:疼痛、瘙痒、咳嗽、腹胀、多尿、哮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环境变化对睡眠的影响 研究显示: 新环境中NREM、REM的比例会发生改变( 入睡时间延长, REM减少,醒觉次数增加)饮食、药物对睡眠的影响1)促进睡眠物质 肉类

11、、乳制品、豆类含L-色氨酸缩短入睡时 间促进睡眠;少量酒大脑抑制和放松2)干扰睡眠物质 咖啡、浓茶;某些药物(利血平、氨茶碱、甲 状腺素等);同服几种药,药物间相互作用 大脑兴奋过程 长期滥用安眠药 药物依赖性失眠(drug dependent insomnia,、 REM减少); 大量饮酒抑制REM、睡眠时相失去正常顺序疾病或症状对睡眠的影响1、疼痛/不适-难睡眠2、甲亢-入睡难、易醒;甲低-过度睡眠3、肺气肿/哮喘发作(端坐/半坐)-睡眠质量差4、高血压-早醒、醒后疲乏5、冠心病-不敢睡(担心发作;发作或卒死常发生在夜间睡眠REM期)6、胃十二指肠溃疡-常夜间疼痛7、荨麻疹、瘙痒等-奇痒难

12、以入睡疾病或症状对睡眠的影响8、心脏病、糖尿病、泌尿生殖系炎症-起夜多,深睡眠减少(夜尿次数增多)9、肝性脑病-入睡困难(高血氨)10、精神分裂症、恐怖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 -常处于醒觉状态11、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症:对健康过度关注;焦虑、抑郁(90%失眠,占失眠原因70%)住院患者的睡眠特点?-容易发生继发性失眠。影响因素?五、住院患者的睡眠特点(一)睡眠特点1、睡眠质量改变:各睡眠时相持续时间、睡眠 深度、睡眠效果三方面不协调(1)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睡眠总时数减 少(入睡的时间延长,异相睡眠减少) 表现:疲倦、活动不协调、心情差, 神经官能症及精神障碍住院病

13、人的睡眠特点(2)睡眠中断(sleep fragmentation):睡眠的周期 被中断而不能连续90分钟 表现:每次睡眠中断再睡均从时相开始 、时相增加,、和REM减少甚至消失 ;睡眠中转换次数增加交感、副交感神经受到的刺激快速改变(尤其在进出REM 时) 容易引发心律不齐、心室纤颤和呼吸功能改变住院病人的睡眠特点与护理(3)诱发补偿现象(vulnerability to rebounds): 睡眠中断 、REM减少甚至丧失机体 设法在下一睡眠周期中补偿 表现:如、REM同时丧失,则优先补偿, 同时机体会分泌大量生长激素 弥补觉醒时间增加造成的能量 消耗 REM更加不足容易引 发知觉及人格的

14、紊乱住院病人的睡眠特点2、睡眠节律改变昼夜性节律去同步化(desynchronization/phase shift /节律移位:正常昼夜节律被破坏,睡眠与昼 夜节律不协调表现:白天昏昏欲睡,夜间失眠或睡眠效果 差,觉醒阈值低、易惊醒,焦虑、沮丧、不 安、躁动等常见原因:疾病?环境?(住院期 间治疗/护理/检查等活动)六、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一)睡眠的评估1、身体状况:疾病?症状?等2、睡眠习惯:睡前准备、睡眠时间、睡中情况、睡后感觉?3、影响睡眠的因素?4、睡眠障碍?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二)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促进睡眠的 护理措施 (1)提供利于睡眠的环境 温湿度:冬季18-22,夏季25 左右;湿度 50-60% 颜色:(紫/蓝色窗帘、被褥或墙壁);无异 味(撤去排泄物等);光线:暗淡/关灯/地灯 ? 噪音:“四轻”,可接受的声音/音乐 床上用物、衣裤、身体:清洁、舒适(温水沐浴 等)我国保证健康安宁的环境噪音标准适用范围 理想值 /db 极限/db睡眠 35 50 交谈 50 75 听力保护 75 90 医院/疗养院 35 45(日间:35-40 夜间:30-35) 一般住宅 45 50 工业区 50 5060 促进睡眠的措施(2)卧姿:舒适卧位,解除一切约束(3)确保睡眠安全 神志不清/老人/婴幼儿-床栏,观察,交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