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检测b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750327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综合检测b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期末综合检测b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期末综合检测b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期末综合检测b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期末综合检测b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综合检测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综合检测b(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第一五章)(6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2010厦门中考)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解析】选A.由图可知,发声体在振动,这是声音产生的原因,故选A.2.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低一些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D.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解析】选D.由于

2、光的折射,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高一些,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所以A、B错;人之所以看到像,是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C错;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对.3.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B.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太阳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解析】选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这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正确;地球表面的大气是不均匀的,高空的气体稀薄,光线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传播路线是弯曲的,故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太阳,这是光的折射现象,B错;在平

3、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错;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错.4.如图所示,小宝用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纸上,根据小宝的实验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窗户在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B.窗户在透镜的一、二倍焦距之间C.窗户在透镜的焦点上D.窗户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由题图可知,窗户的像能成在纸上,说明成的是实像,而且是倒立、缩小的,由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u2f.故选A.5.(2010上海中考)如图所示,蜡烛在平面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解析】选B.蜡烛在平面

4、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与蜡烛的位置关于平面镜M对称,即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比较甲、乙、丙、丁四个位置,只有乙处符合条件,故选B. 6.(2010沈阳中考)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解析】选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A正确;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大约为-18,B错;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大约为100,C错;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大约为10,D错.7.家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1标准大气压下各成分的沸点如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

5、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留物的主要成分是( )A.甲烷 乙烯 B.丁烷 丁烯C.戊烷 戊烯 D.丙烷 丙烯【解析】选C. 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是因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有的成分没有变为气体,由表可知戊烷和戊烯的沸点比常温高,所以残留物为戊烷和戊烯.故选C.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炎热的夏天,将脸、手淋湿会感到凉快,利用了蒸发吸热B.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使用的燃料丙烷,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C.火箭头部涂有一层特殊材料,其作用是在高温时熔化并汽化,防止火箭被烧坏D.用0的冰对病人进行冷敷的效果比用0的水好,其原因是0的冰比0的水更冷【解析】选D

6、.0的冰与0的水一样冷,但冷敷时由于冰熔化为水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故效果更好.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B.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C.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成的D.用久的日光灯灯管两端的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凝华的结果【解析】选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由液体变成固体,是凝固现象;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成为“白气”;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日光灯灯管两端的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凝华的结果,故选D.10.如图所示,电工师傅常用的测电笔,外壳是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制成的,而测电笔的笔尖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这是利用了金属材料

7、的( )A.耐高温性 B.导电性C.硬度高 D.延展性【解析】选B.测电笔的笔尖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这是利用了金属材料是导体,导电性好.11.如图所示,要使灯泡L2发光,必须闭合的开关是( )A.S2 B.S1 C.S3 D.S1、S2【解析】选A.L1、L2、L3三灯并联,开关S1控制灯L1,开关S2控制灯L2、L3并联部分,S3控制灯L3,要使灯泡L2发光,只需闭合S2即可.12.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灯L亮,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R上,现用一只规格相同且完好的灯L替换灯L,正确的判断是( )A.若灯L亮,则灯L一定断路B.若灯L亮,则灯L一定短路C.若

8、灯L不亮,则电阻R一定断路D.若灯L不亮,则电阻R一定短路【解析】选C.用灯L替换灯L,若灯L亮,说明除灯L外,其他地方都是完好的,则L可能断路或短路,故A、B错;若灯L不亮,则R一定是断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3.(2010海南中考)如图所示,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_.物理学上常用声音的_(选填“音调”或“响度”)来表示呼喊声的“大小”.【解析】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表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呼喊声的“大小”用响度

9、表示.答案:能量 响度14.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这是为了在_处减弱噪声,防止暴露目标.【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消音靴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声源15.经营鲜花或水果的人,在摆放鲜花或水果的室内展厅的墙上往往安装一个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样做可以使展厅看起来更加宽敞,原因是平面镜可以使物体成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可扩大视野空间.夜间行车时,驾驶员要关掉车内的照明灯,这是为了避免_而影响行车安全.【解析】平面镜可以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夜间行车,若车内的照明灯亮着,车内物体的

10、像会成在驾驶员前方,导致看不清前面的路况,故应关掉.答案:等大 车内的景物在挡风玻璃上成像干扰驾驶员的视线16.把幻灯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应使投影仪_(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解析】要使像大一些,像距就要变大,物距就要变小,所以应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透镜向下移动.答案:远离 下17.(2010沈阳中考)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解析】由题可知蜡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答案:非晶体

11、18.有些化纤布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主要是因为化纤面料容易发生_现象,从而_细小的灰尘而造成的.【解析】化纤与人体或其他物体摩擦而带电,从而吸引空气中的微尘.生活中还有:电视机屏幕易脏是因为其工作时带静电;冬天人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响和看到火花,也是由于摩擦起电,脱衣服时放电而发声发光.答案:摩擦起电 吸引19.五光十色的节日彩灯串联在电路中,如果都不亮,这可能是由于电路发生了_路,如果只有一个彩灯不亮,而其他灯亮度稍稍增加了一些,可能是这只彩灯被_路.【解析】串联电路中如果发生断路,所有的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如果串联电路中某用电器被短路,被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其他用电器可以工作

12、.答案:断 短20.电路中的_可以用电流表测量,在测量时,它必须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待测电路中,让电流从电流表的_接线柱流入,图中电流表的读数是_A.【解析】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在测量时,它必须串联在待测电路中,让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图中电流表的读数是0.5 A.答案:电流 串联 正 0.5三、作图与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题3分,共12分)21.(2010杭州中考)如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做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请作出相应的光路图.【解析】司机能看到C点是因为经过C点的光线射向平面镜

13、,入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射进人的眼中,这样人就看到了C点.此题可按照以下步骤作图:答案:22.(2010哈尔滨中考)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方向,注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析】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在空气中,且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均分居在法线两侧,故可以判断左上为入射光线,右上为反射光线,右下为折射光线.答案:23.在实验室,刘星连好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解析】从电流方向看,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到电流表0.6 A接线柱,出现分支,一部分经电流表、开关K、灯泡L1,另一部分经灯泡L2,两部分并联,所以电路图如图.24.地

14、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在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1)请根据如图所示水循环的示意图,简单描述水的循环过程.(2)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请你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要求写出两条). 【解析】可从水的物态变化描述水的循环过程,可从减小蒸发、防止水污染等方面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答案:(1)太阳照射使地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在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下落.(2)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采用滴灌或喷灌、节约用水、减小输水过程中的蒸发.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防止水污染、防止水土流失等.四、实验探

15、究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5题4分,26题6分,27题6分,共16分)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选填“上”或“下”)调整.(2)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0 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cm.(3)使烛焰向右移动2 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解析】此题考查了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成像的规律.(1)实验时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故应将蜡烛向下调整;(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故焦距为20 cm2=10 cm;(3)使烛焰向右移动2 cm,物距f2f,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1)下 (2)10 (3)右 放大26.(2010玉溪中考)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 时,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 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的原理制成的.(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