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音听阈检查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750213 上传时间:2018-08-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纯音听阈检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纯音听阈检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纯音听阈检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纯音听阈检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纯音听阈检查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纯音听阈检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音听阈检查法(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纯音听阈检查法刘锐琴听力检查的目的:1、确定有无听力障碍; 2、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 3、确定听力障碍的性质或部位。一、纯音听阈测定法纯音是指一种仅具有单一频率成分的 声音。应用于纯音听力测试的纯音信号, 其升、降时间为1525毫秒,全时程为1 2秒。纯音听阈测试是主观测听法之一 。听阈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给以特定的 声信号,测试中,能察觉一半以上次数的 最小声压级或振动力级的声音。纯音听阈测定是目前唯一能准确反映 听敏度(听力损失程度)的行为测听法。其意义是:1、测定听力损失的类型(传导性,感 音神经性或混合性);2、确定听阈提高的程度;3、观察治疗效果及病程中的听阈变化 。进行此项测试须具备

2、三个条件:1、准确而符合标准的纯音听力计;2、符合标准的隔音室;3、经过严格训练的测试人员。纯音听力计的种类纯音听力计应符合GB7341-87规定 的要求。有手控听力计,超高频听力 计,自动描记听力计,计算机控制听 力计等种类。测试步骤:手控纯音听力计的测试1、测试者的准备:1)对受试者作耳镜检查,以了解 外耳道有无耵聍或棉片堵塞;2)进行登记,并简单询问病史, 从对答中了解受试者听力损失情况,初 步了解损失听阈程度。听力障碍分级与会话情况之关系语言平均听阈dB HL 分级会话情况25正常26 40轻度听力损失小声困难41 55中度听力损失一般谈话困难 56 70中重度听力损失大声困难 71

3、90重度听力损失大声喊叫91 极度听力损失听不到3)仪器准备,10分钟预热,了解机器运 行情况;4)去除受试者的眼镜、头饰、耳环、助 听器,将耳机与头颅之间的头发拔开;5)向受试者说明,戴好耳机后不要移动 耳机,红色是右耳,蓝色是左耳,耳机的中央 部分应对准外耳道;6)说明试验的目的在于量发现极微弱的 声音,只要一听到极轻微的声音,应作出反应 。2、熟悉试验:以1000Hz40dB HL强度的测试音给被试 耳,如听到则20dB一档降低强度,如听不 到,则以10dB一档的强度增加,直到被试者 听到声音时,然后将测试间降至最低,再渐 增加声强,到被试者作出反应,间断12秒 ,再12秒声音,如反应一

4、致,则可进行正 式测试。3、气导听阈值测定:气导听阈阈值没定涉及了整个听 觉系统,包括传导部分的外耳及中耳 ,感音神经部分的耳蜗及听神经功能 的完整性。是听力学评定的最基本部 分。1)测试频率的顺序是:1000Hz、2000Hz 、 3000Hz、4000Hz、6000Hz、(8000)、 (250)Hz、500Hz、1000Hz,一般先测较佳 耳或健耳,两次1000Hz阈值差别大于10dB,则 应重新测试,如两个倍频频率的阈值相差 20dB,则应做半倍频频率阈值测定。给声时 间持续12秒,间隔时间不得短于给声时间,此 乃因适应后完全恢复时间通常为12秒之故。且 给声时间及间隔时间应不规则。应

5、给予连续纯音 测试,如给脉冲声应加以说明,因目前此种声音 尚无适当的正常阈值参与数据。2)测试方法为上升法和 升降法二种,由于升降法没 试时间较长,且手法较复杂 ,而测试结果与上升法无差 异,故临床上以上升法为宜 ;3)步骤:熟悉后,以低于熟悉过程中反应的听 级下10dB开始给声,如无反应,则以5dB一 档增加声强,直至出现反应;A:上升法:受试者反应后,降低声 强10dB至不再出反应为止,然后再以5dB一 档啬强度,至作出反应,以此法反复给声5 次,如3次反应出现在同一听级,即为听阈 ;B:升降法:受试者在熟悉过程中作出 反应后,增加5dB声强,然后以5dB一档降 低声强,每次观察有无反应,

6、至无反应时 ,再降低5dB声强,然后,又以5dB一档递 增,如此反复上升及下降各3次,可得化为 听不到声音时,不再降5dB。或可仅升、降 2次。4次最小的反应声强相差不大于5dB。 将上升2次及下降2次的最小声级分别平均 ,再计算两平均数之平均值,平均值修改 为整分贝数,即为听阈。如受试者听力极差,应测试至听力计最大 输出强度处。测试另一频率,强度自刚测试之频 率的阈值下10dB处开始测试。继续测完该 耳之所有频率。整个测试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否则 可使受试者疲劳而难以获得可靠之结果。 如复查的1000Hz结果与开始测得之结果相 差5dB,则可进行第四步,否则重测。同法测另一耳。4、骨导阈值

7、测定骨导听阈测试之止的,在于企图直接了 解耳蜗的听敏度,使用权刺激声绕过外耳 及中耳直接作用于耳蜗,从而与气导阈值 比较,确定听力损失之类型。但实际上,骨导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听觉 现象,当骨导耳机放于颅骨上时,引志颅 骨振动,使用权内感知了信号。骨导发生至少有下列三种机制互相作用:1)变形性骨导:颅骨振动时,产生了颅骨变 形,振动传至耳蜗骨壁,耳蜗也出现了变形振动 ,由于前庭阶的容积比鼓阶大,在变形振动中, 不相等的鼓附及前庭附产生了容积比的改变,而 影响了基底膜的瞬间位置,导致了Corti器神经末 梢的兴奋。2)惯性骨导:志波作用于颅骨时,引起全头 颅包括鼓室振动,当颅骨移动时,听骨链活动由

8、于惰性而舟慢于耳蜗。此种活动,就镫骨与前庭 窗处之振动。3)骨鼓骨导:颅骨振动时,外耳道内之空气 柱也产生振动,引起了鼓膜振动,从而发生了类 似于气导的声音传递机制。骨导信号的感知,是上述三种机制互相作用之 结果,使外耳、中耳及内耳互相结合形成了一个 单独的系统。因此,骨导测试时,有4个原则应加 考虑:耳蜗对骨导信号的感知过程与气导相同; 骨导信号不能完全绕过外耳及中耳直接刺激耳 蜗,故中耳及外耳病变或机能状态不良,可使骨 导听阈提高,尤其是在高频刺激声时,故骨导阈 也反映了部分传导功能状态,即含气导成分在内 。骨导途径的听敏度不如气导;不管骨导耳 机放于何处,骨导信号同时刺激双侧耳蜗,骨导

9、阈值在无掩蔽的条件下是双耳累积的反应,或是 较好耳之反应。(1)测试频率:通常仅作2504000Hz倍频 。 (2)测试耳:先作所导阈较佳耳。 (3)步骤:第一步:骨导耳机置于乳突上部相当于 鼓窦区处,耳机下不应有头发,且应尽量 接近耳廓而不能接触耳廓,以免使耳廓振 动而将声音传至外耳道。非测试耳戴气导 耳机,被试耳侧之气导耳机放于额颞部, 以免产生堵耳效应。堵耳效应:是指耳廓被耳机 遮盖或外耳道被手指、耳塞型 耳机或耳塞、耳模等堵塞时, 如该耳为正常耳或感音神经性 听力损失耳,则低频骨导听阈 得到了改善,是为者耳效应。第二步:与气导听阈相同之测 试手法及步骤,不加掩蔽噪声测出 各频率之骨导听

10、阈。第三步:根据掩蔽法加掩蔽噪 声测试骨导阈值。第四步:测试另一耳骨导耳机也可放于前额正中, 其优点是:重复性较好;个体 间差异小;减少中耳因素的影响 。但阈值高于骨导耳机放于乳突处 之阈值。测试的方法是:骨导耳机放于 前额正中,非测试耳加掩蔽声,掩 蔽法同骨导耳机放于乳突处。二、临床掩蔽问题临床听力学检测如纯音听阈测试,病变 部位定位试验,言语测听等,其目的是获 得可靠而准确的结果,故需进行掩蔽,以 防止非测试耳参加作用而使测试耳的反应 结果不准确。掩蔽是一种极为复杂且多变 的现象,故应对掩蔽的心理声学概念,掩 蔽的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才能正 确而准确的进行掩蔽。(一)掩蔽的定义:是一

11、种声音的听阈由于另一种 声音的存在而使其阈值提高。临床 听力学的掩蔽主要为对侧掩蔽,其 目的是使非测试耳的听阈提高,而 不影响或干扰测试耳的结果。(二)为何需要掩蔽当出现在测试耳的声音强度过大时,此声信号 可经颅传至非测试耳的耳蜗,此种现象称声音交 叉,但声音交叉并不等于出现交叉听力,或称经 颅听力,影子听力。交叉听力是否产生,主要取 决于非测试耳的耳蜗骨导阈值,如测试声强度减 去耳间衰减值后,大于骨导阈,则产生交叉听力 。此时,被试者对声信号的反应为非测试耳的反 应,得出的“阈”曲线即称为影子听力曲线,其 值即为每一频率的刺激声强减去耳间衰减值的dB 数,而非测试耳的真正听阈曲线。为防止发生

12、此 种现象,故应对非测试耳进行掩蔽,使该耳蜗的 灵敏度降低,对声信号不起反应,从而得出测试 耳的正确听阈。(三)耳间衰减:当气导或骨导耳机,传送一种 声信号时,在某种情况下,信号可 从测试耳传至非测试耳的耳蜗而被 感知。在此传递过程中,其值称为 耳间衰减值。测试骨导时,骨导耳机的声信号引起颅 骨振动,声波经颅骨到达对侧耳蜗。低频 及中频声强无损失,即无耳间衰减,高频 4000Hz耳间衰减值为15dB。但实际上,进 行中低频骨导阈值测试时不管骨导耳机放 于何测耳,对声信号的感知仅为较好的耳 蜗,而与测试耳无关。故在测试骨导时, 测试声虽可交叉至非测试耳蜗,但是否出 现交叉听力,主要取决于非测试耳

13、耳蜗的 骨导阈值。故当双侧耳骨导阈完全相等时 ,被试者可能感到无法说明何侧耳听见声 音。(四)何时需要掩蔽概言之,当发生了交叉听力时则需进行掩蔽 。但是,骨导听阈测试时,所有测试频率的耳间 衰减值最小为0dB,故骨导阈测试时,应进行掩 蔽。根据上述原则,在下列情况时应进行掩蔽。1、纯音气导阈测试: (1)测试耳的气导阈大于非测试耳的气导阈40dB 时(耳间衰减值)。 (2)测试耳的气导阈大于非测试耳的骨导阈40dB 时(耳间衰减值)。2、纯音骨导阈测试 测试耳气导阈与该耳骨 导阈之差(气骨差距)大于10dB时。但在1000Hz以下的骨导阈测试时,如 双耳皆出现气骨差距,那么,应在掩蔽下 重新测

14、试骨导阈,同于1000Hz以下骨导阈 是反映较好耳之耳蜗敏度,且无耳间衰减 ,故如掩蔽后该耳骨导阈变化,则未掩蔽 之阈值为另一耳的真正骨导阈,此耳无需 再进行测试。如无阈值变动,则应在掩蔽 下作另一耳骨导阈测试。总之,在纯音听阈测试时,最好的方法 是先作未掩蔽的阈值测试,而当出现需要 掩蔽的情况时,才进行掩蔽下阈值测试。(五)噪声的种类根据临界带宽的原则,掩蔽噪声产生阈移的 程度是取决于掩蔽者的强度及其频率构成,不同 一噪声掩蔽的效果不同,故对各种掩蔽噪声的特 性就有所了解。1、复合噪声:是一种重复信号所产生的以低 频为基础并加上其谐频的声音所构成,其声能仅 出现于不连续的频率中,而非出现于整

15、个频率范 围,且既不连续也非平坦,其强度随谐频的增加 而降低,故其掩蔽效果以低频为佳,可用于中频 纯音信号掩蔽,目前之纯音听力计已很少配用此 种噪声。2、宽带噪声:来源于白噪声,白噪声 具有无数的频率成分,其能量出现于所有 频率并有几乎相等之强度,能量连续分布 平坦。当其经过听力计的传感器后,由于 传感器频率反应的限制,其带宽及频率范 围有一定限度,故称为宽带噪声。目前听 力计采用的宽带噪声的频率范围为250 6000Hz。3、言语噪声:用于言语测听时掩蔽用 。频率范围为2504000Hz。250- 1000Hz的声能为等能量5dB;1000- 4000Hz每倍频能量降低12dB。4、窄带噪声

16、:由宽带噪声通过窄带滤波器而 出现,它具有各中心频率、能量不低于峰值强度 3dB之频率范围的带宽,以及带宽上下两侧一个 倍频的12dB的强度减少量的排斥率等3个特征。对纯间信号最有效的掩蔽,是临界带宽范围 内的噪声带,且其参考声压级最好与纯音中心频 率临界带相同,而宽带噪声仅一定范围内的频带 起掩蔽作用,其余的频段不起作用。但是此种有 中心频率的窄带噪声易与测试纯音相混淆,故其 噪声带应大于临界带宽(1/31/2倍频),目前 通常采用4/10倍频带噪声。窄带噪声是目前纯音 测听的首选噪声。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与分析(一)听力图绘制听阈测试结束之后,通常将每一纯音听 阈的dB HL记录于听力图上,频率间之气导 阈用线连接,无反应之频率可不连接,骨 导可用虚线连接。如左可耳的听阈画于同 一听力图上,则右耳用红色左耳用蓝色。 左耳的符号画在右耳符号之内。(二)听力损失的分级目前以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来评定 听力障碍或听力残疾的分类尚无统一 的标准,常用的分级法是Clark对 Goodman修正的分级法院,其法是根 据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