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700044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详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并用单独的一部分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 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 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是对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论断。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决定提出了很多富有 新意的重要提法和改革要求,指明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路径。而对于如何实现决定中提出的“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革目标,楼继伟

2、表示, 需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方面 入手,消除各种体制机制弊端,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税收不再是预算确定的任务税收不再是预算确定的任务问: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问: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决定决定提出提出“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将带来哪些重大变化?将带来哪些重大变化?楼继伟:改革的一大着眼点是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预算编制和审查的重点 由现在的收支平衡状态更多向支出预算和政策转变。这一重大转变带来的变化很多。 税收将不再是预算确定的任务,而是转为预期目标。预算审批的核心如果

3、是收支平 衡,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完成税收任务,否则就会扩大赤字。这一方式很容易 带来预算执行“顺周期”问题:经济较热时,完成税收任务比较容易,财税部门倾向 于少收点,民间钱越多,经济就越热;经济偏冷时,财税部门为完成税收任务倾向 于多收点,就会收“过头税”,民间钱少了,经济就更冷。预算审批重点转向支出政 策,收入预算从约束性任务转向预期性,意味着更多强调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不 收“过头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带来的另一大变化是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一方面是建 立跨年度弥补超预算赤字的机制,另一方面是建立中长期重大事项科学论证的机制; 抓紧研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其对年度预算的约束性,

4、增强财政政策的前 瞻性和财政的可持续性。此外,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也将推进预算的公开透明。目前预算公开的一般是收 支情况,下一步将更多推进政策公开,让公众更好地了解预算。问:问:决定决定提出,要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提出,要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 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这一要求是基于什么考虑提出的?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这一要求是基于什么考虑提出的?楼继伟:这是解决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重大举措。我国目前与财政 收支增幅或挂钩的重点支出涉及农业、教育、文化、科技、社保等大类。 年仅财政安排的上述类重点支出就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支出挂钩机制在特

5、定发展阶段为促进上述领域的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带 来财政支出结构固化僵化,加大政府统筹安排财力的难度,全国财政从中央到县四 级都要求挂钩,不符合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同,强项、 弱项也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的重点也不一样,挂钩制度往往使财政预算安排脱离实 际,也容易引发攀比,同时也是造成专项转移支付过多、资金投入重复低效的重要 原因。完善税收制度完善税收制度 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问:税收制度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问:税收制度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决定提出完善税收制度,提出完善税收制度, 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哪些税制改革?下一步

6、将重点推进哪些税制改革?楼继伟:根据全会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税制改革的方向是,根据“五 位一体”总布局、总要求,在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 政收入、调节分配、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职能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 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营改增。从增值税角度看,也是增值税的 转型和扩围,转型就是从过去的生产型增值税变为消费型增值税,扩围就是将增值 税引入服务业,建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清除重复征税 问题。下一步还将推进消费税改革,调整消费税征

7、收范围、环节、税率,进一步发挥 消费税对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的调节力度。决定还提出逐步 提高直接税比重,其中包括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下一步,房产税改 革方向是减少房产建设和交易环节税费,增加保有环节税收,配套推进清费立税。问:过去一些地方为招商引资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此次问:过去一些地方为招商引资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此次决定决定明确提出,明确提出, 要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此举初衷是什么?将如何要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此举初衷是什么?将如何 清理?清理?楼继伟:当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区域优惠政策过多过滥。据

8、统计,已 经出台实施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共有项,还有一些正在申请的区域性税收优惠 政策项目。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财税部门执法不严,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变相减 免税,制造“税收洼地”,严重影响了国家税制规范和市场公平竞争,必须下大力气 清理整顿。下一步,要清理已经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执行到期的应彻底终止不再延续, 对未到期限的要明确政策终止的过渡期,对带有试点性质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应尽 快转化为普惠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区域发展规划应与税收优惠政策脱钩,今后 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 定。同时,严格禁止各种越权税收减免。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9、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问:事权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问:事权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决定决定提出建立事权和提出建立事权和 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如何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如何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楼继伟:目前,我国中央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 范,一些应由中央负责的事务交给了地方,一些适宜地方负责的事务,中央承担了 较多支出责任,中央和地方职责交叉重叠、共同管理事项较多。这种格局造成目前 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只占

10、全国总支出的,地方实际支出占到。中央直接 管理的事务太少,大量交给地方管理,又通过大量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地方,客观上 会不同程度干预地方事权,地方也无动力做好本不适于地方承担的事务。根据决定,改革的方向就是在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基础上, 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减少委托事务,中央和地方按规定分担支出责任。 同时,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上下级政府、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补足地方 政府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而对于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是否会改变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分 配格局问题,决定也明确提出,将“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 合税制改革

11、,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11 月 13 日,复旦大学举行了主题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跨学科专家解读党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研讨会。复旦大学部分文科资深专家出席了会议,研讨 12 日闭 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种种改革新政策以及三中全会对未来中国和上海发展的 重要意义和影响。专家们普遍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的改革站在了 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治理”是改革方法论的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要建设国家治理体系,首次提出要实现“治理 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看来,治理现代

12、化,这是一种 全新的表述和理念治。其背后包涵了三个重要的逻辑要点:一是制度,二是组织体 系,三是能力,体现了改革的政治现代化导向。可以说这种“制度+组织+能力”的 三层次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的制度绩效,指明了治理现 代化的具体内涵,即以能力建设为导向,以组织的功能优化为重点,以制度建设自 我完善为落脚点,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独特性。改革是一个深化、渐进的过程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传递的最重要 的三个信息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发展是硬道理。在他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绝对性的作用,下决心走市场经济

13、道路,不再是摸着 石头过河,这是一个深化、渐进的过程。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教授表示,改革用“深化”两个字意味着是更深层 次的改革。在他看来,这场新启动的改革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制度层面的改革, 包括政府转型、司法体系、财富分配等内容,都是围绕制度展开的。设立国安委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苏长和教授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 首次提出要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 全,这是一大亮点。他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国家安全方面已经有很多新的提法,例如金 融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海洋安全等等。可以说,我国的国家安 全委员会早

14、已呼之欲出,现在建立这一委员会已是水到渠成。苏长和认为,设立国际安全委员会是建设平安中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需要。要保障我国继续和平发展,实现“中国梦”和国家长治久安,需要一个统筹 协调各项涉及国家安全事务的中枢机构。 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报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11-5【核心提示】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社会各界对这次历史性的会议满怀信心,充满期待。学术界如何看待此次会议的历史方位?对中国即将开始的新一轮改革又有哪些期望?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学者。 11 月 912 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在京召开,此次会议将研究全面深化

15、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近日在不同场合分别强调中国即将开始的新一轮改革是全面改革。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日前透露,这一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 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社会各界对这次历史性的会议满怀信心,充满期待。学术界如何看待此次会议的历史方位?对中国即将开始的新一轮改革又有哪些期望?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学者。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推动中国社会改革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段昂扬奋进的不平凡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乘长风破万里浪的雄姿胜慨,谱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为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中国特

16、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更加磅礴的发展态势,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正如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指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5 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成就举世瞩目。” 当前,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改革、发展的历史起点上。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陈雪薇给记者梳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路径。她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总揽全局的历史性转折。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对于过去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一个突破。1993 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指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任务、途径以及必须坚持的原则。到 2003 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之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了完善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