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663141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它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为了体现“做数学”的过程,对于一些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交流与合作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教学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

2、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我组织了如下操作:课前每个学生都准备 6 个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上课时 4 个人一组进行操作。首先每四个摆成一排,接着又摆成三排,再用同样的方法摆两层,每操作一次都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是多少?所组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完成下面表格。图形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体积(立方厘米)(1)(2)(3)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这样通过指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学生非常自然地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从中学到了操作、观察等方法,

3、为参与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组织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一般地说,在新知探求过程中,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疑点处,都可以组织相应的小组讨论。二是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讨论缘于教学的需要,讨论的次数也应视需要而定。在一节课里,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于三次。当然,如果不需要讨论的话,即使是一次,那也是多余的。三是要确定好讨论的规模。小组讨论的规模可大可小,两三人乃至五六人均可,应视内容而定。在小组讨论前,也可先组织同座(两人)议论,作为“预热” ,激发潜在的学习兴趣,再转入小组讨论。四是在课堂讨论时要逐渐训练学生三方面的技能:(1)听的技能。首先,要培养小

4、学生专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能专心听老师的讲话,而且要认真地听课堂上每个同学的发言。其次,要听出别人意见的要点,也就是要培养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听后能作出思考,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2)说的技能。首先要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其次,在要求学生说话时要让别人听得见,而且条理要清楚,要说完整话;第三,要求说话要简练,要有重点。学生的说话能力及个性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说话要在以鼓励为原则下,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3)交往的技能。在交往中,首先要尊重人,讲文明礼貌,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和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其

5、次,既要善于认识自己的情感,并能调控自己的情感状态,又要善于觉察别人的情感,以使彼此间的交往更加有效;第三,要加强交往中具体技能的训练,比如,别人说话时,自己应如何注视对方;在恰当的地方,打断别人的话,陈述自己的观点;自己说话时又如何让别人有插话的机会等。总之,教师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它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为了体现“做数学”的过程,对于一些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

6、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交流与合作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教学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我组织了如下操作:课前每个学生都准备 6 个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上课时 4 个人一组进行操作。首先每四个摆成一排,接着又摆成三排,再用同样的方法摆两层,每操作一次都引导学

7、生观察: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是多少?所组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完成下面表格。图形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体积(立方厘米)(1)(2)(3)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这样通过指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学生非常自然地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从中学到了操作、观察等方法,为参与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组织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一般地说,在新知探求过程中,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疑点处,都可以组织相应的小组讨论。二是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讨论缘于教学的需要,讨论的次数也应视需要而定。在一节

8、课里,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于三次。当然,如果不需要讨论的话,即使是一次,那也是多余的。三是要确定好讨论的规模。小组讨论的规模可大可小,两三人乃至五六人均可,应视内容而定。在小组讨论前,也可先组织同座(两人)议论,作为“预热” ,激发潜在的学习兴趣,再转入小组讨论。四是在课堂讨论时要逐渐训练学生三方面的技能:(1)听的技能。首先,要培养小学生专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能专心听老师的讲话,而且要认真地听课堂上每个同学的发言。其次,要听出别人意见的要点,也就是要培养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听后能作出思考,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2)说

9、的技能。首先要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其次,在要求学生说话时要让别人听得见,而且条理要清楚,要说完整话;第三,要求说话要简练,要有重点。学生的说话能力及个性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说话要在以鼓励为原则下,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3)交往的技能。在交往中,首先要尊重人,讲文明礼貌,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和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其次,既要善于认识自己的情感,并能调控自己的情感状态,又要善于觉察别人的情感,以使彼此间的交往更加有效;第三,要加强交往中具体技能的训练,比如,别人说话时,自己应如何注视对方;在恰当的地方,打断别人的话,陈述自己的观点;自己说话时又如何让别人有插话的机会等。总之,

10、教师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它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为了体现“做数学”的过程,对于一些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交流与合作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教学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

11、习品质。合作学习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也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我组织了如下操作:课前每个学生都准备 6 个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上课时 4 个人一组进行操作。首先每四个摆成一排,接着又摆成三排,再用同样的方法摆两层,每操作一次都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是多少?所组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完成下面表格。图形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体积(立方厘米)(1)(2)(3)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这样通过指导学生操作、观察、

12、思考、讨论,学生非常自然地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从中学到了操作、观察等方法,为参与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组织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一般地说,在新知探求过程中,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疑点处,都可以组织相应的小组讨论。二是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讨论缘于教学的需要,讨论的次数也应视需要而定。在一节课里,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于三次。当然,如果不需要讨论的话,即使是一次,那也是多余的。三是要确定好讨论的规模。小组讨论的规模可大可小,两三人乃至五六人均可,应视内容而定。在小组讨论前,也可先组织同座(两人)议论,作为“预热” ,激发潜在的学习兴趣,再转入小组讨论

13、。四是在课堂讨论时要逐渐训练学生三方面的技能:(1)听的技能。首先,要培养小学生专心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能专心听老师的讲话,而且要认真地听课堂上每个同学的发言。其次,要听出别人意见的要点,也就是要培养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听后能作出思考,也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2)说的技能。首先要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其次,在要求学生说话时要让别人听得见,而且条理要清楚,要说完整话;第三,要求说话要简练,要有重点。学生的说话能力及个性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说话要在以鼓励为原则下,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3)交往的技能。在交往中,首先要尊重人,讲文明礼貌,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和补充自己原来的想法;其次,既要善于认识自己的情感,并能调控自己的情感状态,又要善于觉察别人的情感,以使彼此间的交往更加有效;第三,要加强交往中具体技能的训练,比如,别人说话时,自己应如何注视对方;在恰当的地方,打断别人的话,陈述自己的观点;自己说话时又如何让别人有插话的机会等。总之,教师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 ,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