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园林测量第六章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89479 上传时间:2018-07-31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学]园林测量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农学]园林测量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农学]园林测量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农学]园林测量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农学]园林测量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学]园林测量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园林测量第六章(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提要: 1 控制测量概述 2 导线测量外业 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4 小三角测量 5 角度前方交会法 6 三、四等水准测量 7 三角高程测量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1 控制测量概述 l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 到低级”l 测量工作一般程序:必须遵循测量工作的原则,建立控制网, 然后根据控制网进行碎部测量和测设。l控制测量目的与作用 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控制误差的积累。 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l 有关名词小地区(小区域):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影响的范围。控制点:具有精确可靠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基准点。

2、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决定所 组成的图形。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 作。l 控制测量分类按内容分:平面控制测量: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Y。高程控制测量:测定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H。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定位测量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工程控制测量l国家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n平面: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组成。n高程: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由一、二、三、四等水准网组成。 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 图形1:国家一、二等平面控

3、制网布置形式一等三角网二等三角网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二等三角网布设于一 等三角锁环内,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三、四等三 角网为二等三角网的进一步加密。 l小地区或小区域(15km2以内)控制测量n小区域平面控制:国家城市控制点首级控制 图根控制。n小区域高程控制:国家或城市水准点三、四 等水准图根点高程。l l在小地区一般应在国家控制点的基础上,根据测区在小地区一般应在国家控制点的基础上,根据测区 的大小、城市规划和施工测量的要求,布设的大小、城市规划和施工测量的要求,布设不同等级不同等级 的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城市平面控制网,以供地形测图和施工放样使用。,以供地形测图和施工放

4、样使用。l l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图根控制点, 简称简称图根点图根点。l l测定图根点位置的工作,称为测定图根点位置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图根。图根 点的密度点的密度( (包括高级点包括高级点) ),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和地物、,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和地物、 地貌的复杂程度。地貌的复杂程度。 2 导线测量的外业2.1 导线测量的定义(1)导线的定义: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 线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2)导线点:导线测量的控制点。(3)导线测量: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 各转折角值;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 坐标方位角,从而求

5、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n n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边长的导线,称为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边长的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经纬仪导 线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电磁波测距导线电磁波测距导线。 n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 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地物分布较复杂的 建筑区、视线障碍较多的隐蔽区和带状 地区,多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 n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带状地区 (如:公 路、铁路和水利) 、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等控制点的测量。2.2 导线测量适用范围2.3 导线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l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

6、区。根据测区的不同情况和要求,导线可布设成下列三种 形式:闭合导线(2) 附合导线:布设在两已知点间的导线。 l 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附合导线(3) 支导线:由一己知点和一已知边的方向出发, 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 导线。n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n还有导线网,其多用于测区情况较复杂地区。n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通常 分为一级导线、二级导线、三级导线和图根导线等几个等级。 支导线单结点导线(导线网)2.4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量边、测角和连测(导线定向 ). (1)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l 具有相

7、关资料选点前,应调查搜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高一级的控制点的成果资料,把控制点 展绘在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的布 设方案,最后到野外去踏勘,实地核对、修改、 落实点位和建立标志。 l 没有相关资料如果测区没有地形图资料,则需详细踏勘现场,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分布、测区 地形条件及测图和施工需要等具体情况,合理地 选定导线点的位置。n实地选点时注意: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 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情形外,应不大于350m,也不宜小于50m, 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

8、区。 n导线点选定后,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大木桩, 其周围浇灌一圈混凝土,桩顶钉一小钉,作为 临时性标志;n若导线点需要保存的时间较长,就要埋没混凝 土桩或石桩,桩顶刻“十”字,作为永久性标 志。n导线点应统一编号。为了便于寻找,应量出导 线点与附近固定而明显的地物点的距离,绘一 草图,注明尺寸,称为点之记。草 图导 线 点相关位置P3李庄7.23 m 化肥 厂8.15 m 独立 树6.14 m导 线 点 之 标 记 图(2) 量边 n导线边长可用光电测距仪测定,测量时要同时 观测竖直角,供倾斜改正之用。若用钢尺丈量 ,钢尺必须经过检定。对于一、二、三级导线 ,应按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进行丈量。对

9、于图 根导线,用一般方法往返丈量或同一方向丈量 两次;当尺长改正数大于110000时,应加尺 长改正;量距时平均尺温与检定时温度相差 10时,应进行温度改正;尺面倾斜大于1.5 时,应进行倾斜改正;取其往返丈量的平均 值作为成果,并要求其相对误差不大于1 3000。(3)测角n用测回法施测导线左角(位于导线前进方向左侧 的角)或右角(位于导线前进方向右侧的角)。一 般在附合导线中,测量导线左角,在闭合导线 中均测内角。若闭合导线按反时针方向编号, 则其左角就是内角。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级光 学经纬仪测一个测回。若盘左、盘右测得角值 的较差不超过40,则取其平均值。 n测角时,为了便于瞄准,可

10、在已埋没的标志上 用三根竹杆吊一个大垂球,或用测钎等作为照 准标志。(4)连测(导线定向)n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连接,必须观测连接 角、连接边,作为传递坐标方位角和坐 标之用。如果附近无高级控制点,则应 用罗盘仪施测导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 并假定起始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n参照前面角度和距离测量的记录格式, 做好导线测量的外业记录,并要妥善保 存。 附合导线外业:已知数据:AB,XB,YB;CD,XC,YC。点1、2、3、4为新建导线点。DB1D12D23D34D4CAB1234CD观测数据:连接角B 、C ;导线转折角1, 2, 3 ,4 ;导线各边长DB1,D12,D4C。ABCD(XB,YB

11、)(XC,YC)BC1234附合导线图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3.1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360360,则减去,则减去360360;若为负值,则加上若为负值,则加上360360。或:l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x, y)。 l计算之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 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制导线略图,把各项数据 注于图上相应位置。a前/a后分别为相邻导线前后边 的坐标方位角, 观测角。例题:方位角的推算123459513065128122123012345已知:12

12、=300,各观测角 如图,求各边坐标方位角 23、34、45、51。解: 23= 12-2+1800=80034= 23-3+1800=195045=247051=305012=300(检查)(2)坐标正算公式由A、B两点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AB,计算坐标增量。见图有: DABABA AB BXy0XABYAB其中,XAB=XB-XAYAB=YB-YAXAB =DAB cos ABYAB =DAB sin AB(3)坐标反算公式由A、B两点坐标来计算AB、DAB DABABA AB BXy0XABYABAB的具体计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2)计算: 3)根据XAB、YAB的正负号判断AB所

13、在的象限。 3.2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15.10100.09108.3294.3867.85A1234XA=536.27m YA=328.74mA1484318 A123411222249703001051706101462412330061)计算角度闭合差: =测-理= 测-(n-2)1802)计算限差:3)若在限差内,则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115.10100.09108.3294.3867.85A1234XA=536.27m YA=328.74mA1484318 A1234112222497030

14、01051706101462412330064 4)计算改正后新的)计算改正后新的 角值:角值: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5)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115.10100.09108.3294.3867.85A1234XA=536.27m YA=328.74mA1484318 A12341122224970300105170610146241233006115.10100.09108.3294.3867.85A1234XA=536.27m YA=328.74mA1484318 A12341122224970300105170610146

15、241233006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导线全长闭合差: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若K1/2000(图根级),则将fx、fy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115.10100.09108.3294.3867.85A1234XA=536.27m YA=328.74mA1484318 A12341122224970300105170610146241233006115.10100.09108.3294.3867.85A1234XA=536.27m YA=328.74mA1484318 A12341122224970300105170610146241233006(6)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K = = D1 40001 2000例题: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点 号转折角(右) 改正后 转折角 方向角 边 长D (米)坐 标 增量(米)X Y改 正 后 增量(米)X Y坐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