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肺与大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565002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肺与大肠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中医学肺与大肠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中医学肺与大肠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中医学肺与大肠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中医学肺与大肠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肺与大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肺与大肠(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与大肠病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居胸中,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 鼻,外合皮毛,其经脉起于中焦,下络 大肠,与大肠相表里。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参与宗气的合成,贯注心脉运行全身,故“肺为气之主”。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故又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肺的病变症状胸闷胸痛,鼻塞流涕,呼吸不利,喘息少气,咳吐痰血水肿肺与大肠相表里,是指肺和大肠在功能 上有相互联系,其经脉相互络属。大肠居腹中,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 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 水液,形成大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大肠的此种传导糟粕功能与肺的肃降功 能密切相关。大肠病变主要症状是:腹胀腹痛,泄泻,便秘,下利脓血等。 (一)肺气

2、虚 【成因】 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久病咳喘,耗伤肺气 脾虚水谷精微化生不足,肺失充养。 【证候与分析】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肺气被耗, 呼吸功能减退 活动喘息益甚动则气耗 痰液清稀肺不布津,停聚成痰 自汗恶风,易于感冒卫表不固 神疲体倦,声低懒言 面色淡白或恍白 气虚证表现 舌淡苔白,脉虚肺气虚 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舌淡苔白, 脉虚(一)肺气虚 【鉴别诊断】肺气虚与心气虚鉴别: 均有面色淡白,神疲体倦,少气懒言等 气虚常见症状。 肺气虚常见咳喘无力,声音低怯,气少 不足以息,动则喘息益甚等症状,可有 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心气虚则以心悸气短,乏力疲惫,劳则 汗出,舌淡脉虚为证候特点。

3、(一)肺气虚 【治疗原则】补益肺气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常用中药:党参、甘草、茯苓、黄芪、白术、防风、桂枝 (二)肺阴虚 【成因】 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久咳伤阴痨虫袭肺热病伤阴本证多因燥热伤肺,或痨虫蚀肺,耗伤 肺阴,或汗出伤津,阴液耗泄,或久咳 不愈,耗损肺阴,渐致肺阴亏虚而成。 【证候与分析】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肺阴不足,肺失清肃 痰中带血,甚则咯血肺络受灼,络伤血溢 声音嘶哑,口干咽燥阴虚不能滋润 午后潮热,五心烦热 颧红盗汗,形体消瘦 阴虚证表现 舌红少津,脉细数 咳嗽无痰 形体消瘦 潮热盗汗 舌红少津肺阴虚与燥邪伤肺鉴别: 两者均有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不易 咯出,口燥咽干等症状 肺阴

4、虚属内伤病,有形体消瘦,五心烦 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或痰中带 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 虚内热证症状。 燥邪伤肺因感受燥邪,耗伤肺津所致。 除干咳少痰,痰粘难咯,痰中带血外, 可见口唇鼻咽干燥,鼻衄咯血,便干溲 少,苔薄干燥等症。还可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 脉浮数等燥袭卫表的外感症状。 (二)肺阴虚 【治疗原则】滋阴润肺百合固金汤常用中药:生地、熟地、麦冬、贝母、百合、当归、 芍药、甘草、玄参、桔梗 (三)风寒犯肺 【成因】 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感受风寒,肺气被束,失于宣畅本证多由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肺卫,致 使肺气失宣而成。 【证候与分析】咳嗽痰液稀薄色白风寒袭表犯肺

5、,肺 气失于宣降故咳嗽;肺津不布,聚痰逆 上故痰液清稀。 鼻塞流清涕肺气失宣,鼻窍不通 微恶寒发热风寒犯表之征。 无汗或身痛寒邪凝滞经络,经气不利 ,故头身疼痛;腠理闭塞,故见无汗。 舌苔白、脉浮紧 为感受风寒之征。 (三)风寒犯肺 【治疗原则】宣肺散寒杏苏散常用中药:杏仁、紫苏、半夏、茯苓、甘草、前胡、桔梗、枳壳、陈皮、生姜、大枣 (四)寒痰阻肺 【成因】 脾气亏虚 久咳伤肺 感受寒湿或寒邪外袭本证是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阻滞肺系 ,肺失宣降的证候。 以咳嗽气喘、痰白量多易咯为主症。 包括寒饮停肺和寒痰阻肺证。 【证候与分析】咳嗽,痰白量多易咯 痰浊阻肺,肺气上逆 胸闷,甚则气喘痰鸣 气道受阻

6、,肺气不利 形寒肢冷寒邪阻遏阳气,肢体失温 舌淡苔白腻(滑)寒痰内阻为患之象 脉弦或滑 寒痰内阻,阻滞脉道 咳嗽气喘 痰白量多易咯 舌淡,苔白腻滑(四)寒痰阻肺 【审证要点】有寒痰内阻,肺气失宣之病因以咳嗽气喘、痰白量多易咯为主症全身有寒象症状 (四)寒痰阻肺 【治疗原则】温肺散寒化痰麻黄汤二陈汤 常用中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病例分析1冯某,女,45岁。因屡患感冒,咳喘一年不愈而来诊。症见咳嗽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喘 甚,痰液清稀,声音低怯,面色淡白, 神疲体倦,自汗畏风,舌淡苔白,脉虚 。辨为何证?并述其病机。病例分析2 李某,男,32岁。因咳嗽,发热,胸片

7、检查发现为右肺结 核,经抗痨治疗六个月,少效而来诊。症见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胸痛,潮热 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苔薄黄少津 ,脉细数。试辨为何证?并述其病机。病例分析3 卫某,男,71岁。反复咳嗽、咯痰六年,加重一周。现胸闷咳嗽,痰多色白,性粘易咯,偶 有气喘痰鸣,大便溏稀,肢体困重,怕 冷。舌淡苔白腻,脉滑。辨为何证?并作病机分析。病例分析 刘,男,52岁。素有咳痰宿疾,现症胸闷咳嗽,痰多色 白性粘易咯,偶有气喘痰鸣,食欲不振 ,大便略稀,形体肥胖,形寒肢冷,舌 淡胖苔白腻,脉滑。辨为何证?并作简要病机分析。 (五)风热犯肺 【成因】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感受风热之邪,肺气失宣本证是因外感风

8、热之邪,侵犯肺卫,肺 失宣清所致。 【证候与分析】咳嗽风热袭肺,肺失清肃 痰稠色黄风热为阳邪,灼液为痰 鼻塞流黄浊涕肺气不利,鼻窍不利, 津液为风热所熏 身热,微恶风寒卫气抗邪则发热;卫气郁遏,肌表失于温煦故恶寒。 口干咽痛 热伤津液,咽喉不利。 舌尖红 苔薄黄为风热袭表犯肺之征 脉浮数风热表证脉象。【鉴别诊断】风热犯肺与风寒犯肺的鉴别: 均属肺卫受邪,可见咳嗽、咯痰及表证表现; 风热犯肺为感受风热,肺失清肃,而咳痰稠粘 色黄,兼见身热,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 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表 证的证候。以咳喘、痰稠色黄为主症。 风寒束肺系感受风寒,肺气失宣,而咳痰稀薄 色白,兼见恶

9、寒发热,鼻塞流清涕,无汗,舌 苔白,脉浮紧等风寒表证的证候。以咳嗽痰稀 色白,鼻塞流清涕为主症。 (五)风热犯肺【治疗原则】疏风清热,止咳平喘桑菊饮常用中药:桑叶、菊花、杏仁、甘草、连翘、薄荷、桔梗、芦根 (六)痰热壅肺(肺实热) 【成因】 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风寒、风热入里从阳化热,内壅于肺 【证候与分析】咳嗽气喘热邪炽肺,肺气上逆 痰稠色黄量多炼液为痰,痰热交阻 胸闷息粗,鼻翼煽动气道不利 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痰热阻滞肺络 ,气滞血壅,血腐化脓 壮热,烦躁不安里热炽盛,侵扰心神 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灼伤阴津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痰热内蕴 (六)痰热壅肺 (肺实热)

10、【审证要点】有感受温热之邪或风寒、风热入里从 阳化热之病因以咳嗽气喘息粗、痰多黄稠为主症有里实热证症状 【鉴别诊断】 痰热壅肺证与风热犯肺证的鉴别: 均有咳嗽痰稠色黄的临床表现,都属外 感热病的范畴。 风热犯肺证以咳喘、痰稠色黄为主症。 属风热侵犯肺系,卫气受病,伴有风热表 证的症状。病位在表,病情轻,病程短; 痰热壅肺证以咳嗽气喘息粗、痰多黄稠 为主症。因热邪内壅肺金,伴有壮热口渴 ,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 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里热证候。 病位在里,病情重,病程长。 【治疗原则】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肺痈:清热排脓千金苇茎汤常用中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连翘、苇茎

11、、薏苡仁、冬瓜仁、桃仁、鱼腥草 (七)燥邪伤肺 【成因】 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感受秋燥之邪,肺津受伤,清肃失职本证多因秋令之季,感受燥邪,耗伤肺津 ,肺卫失和,或因风温之邪化燥伤津所致 。初秋感燥,燥偏热,多病温燥;深秋感燥,燥偏寒,多病凉燥。 【证候与分析】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肺津受伤,肺失滋润,清肃失职 唇、舌、咽、鼻干燥燥邪伤津化燥,失于滋润舌红苔白或黄而干 燥属阳邪 脉浮数为燥邪袭表犯肺之象胸痛咯血燥邪化火,灼伤肺络 身热恶寒燥袭卫表,卫表不和(七)燥邪伤肺 【审证要点】有感受秋燥之邪,肺津受伤,清肃失 职之病因以干咳痰少而粘及唇、舌、咽、鼻干 燥为主症有表证症状表现 【鉴

12、别诊断】燥邪伤肺证与肺阴虚证的鉴别: 均有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等临床表现。 燥邪伤肺证因秋令感受燥邪,侵犯肺卫所致。 肺阴虚证为肺阴亏虚,虚热内生之证候。多由 久咳伤阴,痨虫袭肺,或热病阴津损伤; 燥邪犯肺证多为新病,且带有时令性,属外燥 ,兼恶寒、发热、头身痛、脉浮表证症状。以 干咳痰少而粘及唇、舌、咽、鼻干燥为主症; 肺阴虚证多为久病,属内燥,尚有潮热、盗汗 、颧红、脉细数等阴虚火旺之症。 (七)燥邪伤肺 【治疗原则】清肺润燥桑杏汤常用中药:冬桑叶、北杏仁、象贝母、淡豆豉、栀子皮、梨皮 病例分析 王,女,15岁。三天前冒雨,次日发烧,鼻流清涕,微 咳。今咳嗽加剧,咯痰黄稠,气喘息粗,时 欲

13、饮冷,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腻,脉 滑数,体温38.9OC。辨为何证?其起病与发展至今的病理机 转怎样?(八)大肠湿热 大肠湿热证多因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 节、不洁等因素所引起。【成因】 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感受湿热外邪饮食不节【证候与分析】腹痛湿热侵袭大肠,壅阻气机 粘冻脓血便脉络受损,血腐为脓 里急后重热迫肠道,气机壅滞 便次增多,黄色稀水便津为热迫而下注 发热口渴,小便短赤热邪内炽,泄痢伤津 舌红苔黄腻湿热之症 脉濡数或滑数湿热之症 大肠湿热腹痛粘冻脓血便里急后重便次增多黄色稀水便舌红苔黄腻(八)大肠湿热 【审证要点】有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节之病因以排便次数增多,或下利粘冻,或下 黄色

14、稀水为主症有湿热内阻表现 【鉴别诊断】大肠湿热证与肠虚滑泻证的鉴别: 两者均以排便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 大肠湿热证以排便次数增多,或下利粘冻 ,或下黄色稀水为主症,同时并见腹痛, 里急后重,身热烦渴,小便短黄及舌红苔 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湿热表现。 肠虚滑泻证是以利下无度,大便失禁,脱 肛为主症。多由久泄久痢伤及脾肾,脾虚 不运,中气下陷,命门火衰,温煦失职, 肾气不固所引起,因此实际上是因脾肾阳 虚,尤其是命门火衰,失于温煦所致。 (八)大肠湿热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行气导滞白头翁汤常用中药: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藿香 (九)大肠液亏 【成因】 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素体阴虚久病伤阴

15、热病后津伤未复妇女产后失血过多大肠液亏证亦名肠燥津亏证,多由素体 阴亏或热病耗阴,使大肠失其濡润所致 。 (九)大肠液亏 【证候与分析】 大便秘结干燥,难于排出津液不足,肠失濡润 口干咽燥阴伤于内,口咽失润 口臭头晕浊气不得下泄而上逆 舌红少津阴伤不润 脉细涩阴伤脉道不充 大便秘结干燥, 难于排出舌红少津(九)大肠液亏 【审证要点】有素体阴虚,久病伤阴,热病后津伤 未复,妇女产后失血过多等病因以大便干燥,难于排出为主症有阴虚表现 【鉴别诊断】大肠液亏证与阳明腑实证鉴别 均可见大便秘结 大肠液亏证多由素体阴亏或热病耗阴,使 大肠失其濡润所致,故临床伴有舌红少津 ,脉细涩等阴虚象。 阳明腑实证多由邪热炽盛或汗出过多,致 肠中燥实,故临床伴有高热神昏,脐腹部 硬满疼痛,拒按,小便短黄,舌质红,苔 黄厚而燥,脉沉数有力等实热象。 (九)大肠液亏【治疗原则】润肠通便五仁丸常用中药:郁李仁、柏子仁、桃仁、杏仁、松子仁 (十)肠虚滑泻 【成因】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久泻、久痢,阳气虚衰不能固摄肠虚滑泻是以利下无度,或大便失禁,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