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公园景观设计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557825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室公园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温室公园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温室公园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温室公园景观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温室公园景观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室公园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公园景观设计(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辉 煌 古 县连栋温室园艺景观设计方案 目录01 项目简介02 场地分析03 战略背景分析04 主题概念与方案特色05 总体设计06 分区与节点设计07 专项设计01 项目简介1.1 项目背景本方案为古县某农业园区内温室公园景观设计,设计以园区前期规划为基础,基于推动园区的农业科技观光和休闲旅游等产业,促进园区产业的整体发展为目的开展。1.4 联动温室内部景观总平面图1、企业文化广场2、园区沙盘3、特色蔬菜观赏区4、管道竖式栽培5、巨型南瓜观赏区6、床培7、牡丹传说景观墙8、农耕文化9、核桃文化广场10、棉农红军11、树式栽培12、特色双孢菇农业13、立柱栽培14、床培15、雾培16、多架栽培

2、17、入口广场18、龙凤祥门19、仙客来20、牡丹亭21、天壶泉22、渑池之会23、满庭芳休闲舍24、负荆请罪25、完璧归赵26、蝴蝶谷27、侍女峰28、牡丹仙子雕塑29、行之亭30、幽静谷31、特色商品屋1.5 联动温室内部景观功能分区联动温室内部景观功能分区:文化展示区:包括企业文化、古县当地农业文化展示 农艺新科展示区:包括现代农业栽培模式、蔬菜新品种展示 景观休闲区:生态休闲、静谧自然的四季室内景观连栋温室功能定位:科技带动科技展示、科普教育、科技观光;休闲旅游;宣 传企业、园区、古县。主题设计:1、农艺新科 2、芬芳花苑1.6 连栋温室方案定位02 场地分析2.1 温室现状连栋温室占

3、地60714平方米,东西153.6米,南北40米,主入口位于温室东侧,并设有门斗。入口出口出口出口03 战略背景分析1、空间尺度,3033平方米如何在此尺度空间内恰当展示农业科技?2、当地农业发展方向如何将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水平带动于山西、古县?3、当地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通过方案带动地方高效益园艺产业的发展?4、互动参与项目的有效结合如何吸引游客,多次观光游览园区?5、农艺新科园的“新”如何展现“新”一轮的未来农业?6、园区与展馆的关联度如何将连栋温室内的建设与园区的整体发展相结合?设计应对的六大问题和挑战芬芳花苑:通过对各种园艺艺术、花卉品种和古县文化的展示,特别是休闲旅游文化的艺术展示,促进

4、花卉产业发展,拓宽古县旅游资源。总体设计战略思考农艺新科:通过对各种栽培技术、优良果蔬品种和古县农业文化的展示,引发人们对农业的重视,深化企业科技水平和体现企业能力为目的,并对社会的科技引领、科技带动、科普教育、农资发展和休闲等功能得到展示和实现。04 主题概念与方案特色生 态 . 科 技 . 传 承 . 发 展园区以“一轴两翼”的空间展开布局,以农耕文化为轴,以设计园艺科技为两翼,表达“高科技、现代化”的农业植根古县。总体设 计概念4.1 农艺新科 园区以“网”点化全局,将历代人物、典故、传说、文化和历史穿梭于热带雨林间,注重空间多角度设计,把人文和休闲融汇一体,设置多重特色游览线路,促使人

5、们在艺术的长河中品味生活,在当代的发展中追求绿色总体设计概念4.2 芬芳花苑05 分区与节点设计5.1 农艺新科1、企业文化广场2、园区沙盘3、特色蔬菜观赏区4、管道竖式栽培5、巨型南瓜观赏区6、床培7、牡丹传说景观墙8、农耕文化9、拾核桃10、棉农红军11、树式栽培12、双孢菇13、立柱栽培14、床培15、雾培16、多架栽培节点设计企业文化广场5.1 农艺新科企业文化广场广场:主要用于展示企业文化。通过特色农业栽培模式浮板栽培,加以立体化设计,巧妙搭配灯光艺术,着重展示企业文化。让游人一进园区就能迅速直接的了解企业文化。表现形式:浮板栽培+企业文化+灯光艺术等牡丹传说景观墙: 寓意园区风调雨

6、顺,五谷丰登白牡丹传说:古县三合牡丹,号称“天下第一牡丹”,相传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这株牡丹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牡丹”,是因为她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大、二是多、三是奇、四是神 。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召集满朝文武大臣,举行盛大宴会,命令园内百花齐放,.唯有牡丹抗旨不遵。武皇大怒,火烧牡丹剩余牡丹贬往洛阳。在途中有一株白牡丹性情刚烈乘机逃脱,逃到了现在的山西古县。凡牡丹枝繁叶茂的时候,三合一代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三合村一带遇到灾年,牡丹便枝枯叶黄。节点设计牡丹传说景观墙5.1 农艺新科农机文化:位于牡丹传说景观墙北侧,主要用于展示古县历来农机具发展史。让游人进一步了解古县农耕

7、文化历史。节点设计农机文化5.1 农艺新科核桃:古县境内栽植核桃树历史久远。核桃含油率高,是一种高级油品。1958年10月31日,毛泽东在石家庄地区的谈话中指出:“可以搞些核桃,核桃是高级油料,将来普通油料是吃不开的。”核桃文化已在当地产生深远影响。以核桃为题材的文章也是数不胜数。当地人们还以核桃为题材编写了舞台剧拾核桃。核桃文化广场:以拾核桃小品雕塑等为主体再现古县核桃文化,让游人感受古县质朴风情的核桃文化。节点设计核桃文化广场5.1 农艺新科红色农业: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晋西事变”后,党和政府为保障抗日军政人员的衣着,好招人民多种棉,夺高产。古县人民响应号召,大力种植棉花。民国30年(1

8、941)县境内种植棉花约1.2万多亩 。棉农红军:以棉花及红军小品雕塑等为表现主体再现古县棉花种植生产场景,让游人感受抗日战争时期古县人民质朴及热情。节点设计棉农红军5.1 农艺新科节点设计特色双孢菇农业5.1 农艺新科双孢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最早源于法国,后传至欧美各国,在国际上被誉为健康食品,是目前世界上食用最广泛、需求量最大的,可食、可补、可药的食用菌。古县是山西省首家规模发展双孢菇的基地县。所产蘑菇质地细嫩、品质优、无污染、无公害。近年来,古县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265”工程,初步形成了古县核桃、古县双孢菇两大支柱产业。古县双孢菇产业是一

9、颗亮丽的新星产业,为古县农业经济发展增添新的亮彩。特色双孢菇农业,主要以双孢菇为题材,创作雕塑小品、双孢菇亭等,表现古县双孢菇产业的蒸蒸日上的情节,寓意古县农业发展前景广阔,蒸蒸日上。节点设计管道竖式栽培5.1 农艺新科管道竖式栽培位于企业文化广场入口两侧。管道化栽培技术应用于室内绿化,屋顶绿化等方面,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它的栽培适应性更强,空间更广。可用于栽培各类叶菜。栽植种类为:花叶苦苣、美国大速生、空心菜、紫背天葵等。节点设计奇异瓜果廊5.1 农艺新科园区道路宽2.0m,采用透水砖铺设;入门方形广场为芝麻白花岗岩;出口处为大理石拼花,水培架下方为白色石子铺设。节点设计道路与铺装5.1 农艺新科方案设计5.2 芬芳花苑17、入口广场18、龙凤祥门19、仙客来20、牡丹亭21、天壶泉22、渑池之会23、满庭芳休闲舍24、负荆请罪25、完璧归赵26、蝴蝶谷27、侍女峰28、牡丹仙子雕塑29、行之亭30、幽静谷31、特色商品屋游览路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