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宾大道延长线道路设计方案PPT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9548180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9.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迎宾大道延长线道路设计方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迎宾大道延长线道路设计方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迎宾大道延长线道路设计方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迎宾大道延长线道路设计方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迎宾大道延长线道路设计方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迎宾大道延长线道路设计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迎宾大道延长线道路设计方案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花都迎宾大道延 长线接新机场南出口道 路工程 设计方案汇报2005.03一、前言l 目前,新机场与花都区、白云区的交通仅靠 机场高速和一条支路联系,机场全面运作后,不 能很好地满足各阶层的交通需求。因此为了改善 新机场附近的交通状况,新建一条穿越白云区北 部及机场高速北延线,与新机场高速连接,到达 广州新国际机场南出口的配套道路,将能更好的 满足各阶层的交通需求。二、项目概要l 1.迎宾大道延长线接新机场南出口道路工程位 于花都区与白云区交汇处,穿越白云区北部,西 起花都区迎宾大道与106国道接口,穿过机场高 速北延线后,与新机场高速连接,到达广州新国 际机场南出口。与本工程相接的现有道

2、路有花都 区迎宾大道、106国道、机场高速北延线、机场 高速,其中迎宾大道、106国道和机场高速均已 投入使用,而机场高速北延线正在施工过程中。 目前,新机场与花都区、白云区的交通仅靠机场 高速和一条支路联系。 l 2.本工程的周边用地多为水塘、农田、果园 ,沿线需穿过机场高速北延线,新机场排污沟、 矮岗村,地面标高在12.515.1米之间。起点相交 道路的迎宾大道为沥青路面,宽60米,双向八车 道,106国道西段为混凝土路面,宽50米,双向八 车道,东段为混凝土路面,宽12米,双向两车道 。 总平面图总平面图三、场地地质条件l1.地层岩性: l 该段内地表多被第四系覆盖层覆盖,剥蚀残 丘可见

3、基岩裸露。根据调查测及钻探提示,覆盖 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层、坡残积层;第四 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基岩有石炭系下统测水 组、基岩有石炭系下统石子组。 l2.水文地质条件 l (1)地表水 l 地表水主要为田水、鱼塘水、沟水、小溪、 渠水及水库等。主要大气降水补给,以地表径流 给蒸发形式排泄。雨季降水集中,补给强度大, 由于本地区地形平坦,排泄不很通畅,容易造成 积水,因此在暴雨过后高速公路须注意预防内涝 积水造成水浸害。 l (2)地下水 l 本高速公路地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急 不可待为剥蚀残丘,大部分在段覆盖层较厚,沿 线碳酸岩均被第四系覆盖。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 砂层中的孔隙水、基

4、岩裂隙水及下伏灰岩中的岩 溶水、裂隙水,水量丰富,受大气降水、表水的 补给。主要以地下径流的形式排泄。 l3.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特征 l 区内不良及特殊地质主要有:岩溶、土洞、表 层淤泥浮土,现分述如下: l (1)岩溶、土洞 l 段内可溶洞分布较为广泛,均被第四系覆盖。据钻探 提示:下伏灰岩中溶洞、溶缝、溶孔洞较多,溶洞底板一 般埋深在2245m不等,洞高0.6-2m,个别可达近5m高,为 软流塑状粘土填充或半填充。 l (2)膨胀土 l 据钻探取56组原状土作实验,区内一些冲积层较厚的 粘土,共有5组占12.5的土为弱膨胀性土、粘性强,土质 纯,自由膨胀率Fs48,对路基影响不大。 l (

5、3)淤泥、淤泥质软粘土 l 主要分布在水塘、水田表层,软流塑状厚02米。 四、道路设计方案l 本工程主要作用是解决花都区迎宾大道 进出机场高速车辆交通,起到缓解和改善 花都区和白云区邻近新机场周边地区的交 通状况的作用。除部分与周边村镇道路相 交外,其余路段中间封闭、两侧开放,双 向四车道,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与主要 干道相交有良好的交通转换,行人有专用 设施横穿马路,沿线根据需求合理开辟调 头设施,将建设成为一条高容量、快捷的 城市次干道。4.1 道路平面设计l 道路平面设计在满足城市次干道功能要求的 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拆迁,与现状相交道路顺接 ,保证后期实施规划道路与城市次干道系统连接

6、 。综合考虑道路横断面布置、交叉口加宽、渠化 以及公交车站、调头车道的布置等因素,进行道 路平面设计。 l 按业主要求,迎宾大道延长线在西成小桥处 与机场高速连接;根据这一要求,通过对现状、 线形、投资、工期等的综合分析,建议迎宾大道 延长线进出机场高速的匝道采用分期建设的形式 :即一期A线为出机场高速进入迎宾大道延长线主 线,B线为进入机场高速匝道,采用下穿西成小桥 ,由于该桥桥下净空不够,需下挖0.5米,才能保 证通行净空5米的规范要求。二期为远期实施,其 中出机场高速的A线不变,进入机场高速采用上跨 机场高速匝道桥形成接入。l 一期工期短、见效快、投资少,但线形标准 较低(西成小桥处道路

7、呈之字形走向),通行净 空需下挖0.5米路面才能成立,排水需要处理,由 于占用了西成小桥,割断了矮岗村与太和村的车 辆交通,车辆要绕道通行。一期总平面图一期总平面图l 二期线形标准较高,线形美观、流畅、视野 开阔,行车顺畅,不影响地方道路的交通,但投 资较大,施工难度较高。我们认为,在时间、资 金允许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施工二期(C线),一 步到位;相反,可以先施工一期(B线),暂时解 决新机场南出口与花都区、白云区的交通疏导, 缓解交通需求,待时机成熟,再施工二期(C线) 。 二期总平面图二期总平面图4.2 道路纵断面设计l 本方案根据地形图,结合现场踏勘,对线路 纵断面进行了综合考虑,并力求

8、使道路线形与工 程量达到最优,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道路纵断 面设计除考虑现状地面标高外,尚应考虑下列因 素: l 4.2.1:现状道路设计标高,包括迎宾大道、106 国道、新机场高速公路; l 4.2.2:道路净空不小于5.0m; l 4.2.3:道路最低点标高不小于9.864m(防洪标高 ); l 4.2.4:最小纵坡坡长满足规范要求。 4.3道路横断面设计l 根据招标文件招标答疑的答复,本工程定位 为城市次干道,道路宽度约20米,经综合考虑道 路主线标准横断面布置如下: l 2.25米(人行道、非机动车道)+8.5米(车 行道)+1.5米(中央绿化带)+8.5米(车行道) +2.25米(人

9、行道、非机动车道)=23米。l A线、B线、C线的道路横断面图布置为: A A线道路横断面线道路横断面B B、C C线道路横断面线道路横断面l C匝道跨线桥横断面布置图: l桥下道路横断面图布置为: 4.4交叉工程设计l 交叉口是路网的联结点,是城市交通的咽喉, 其设计和使用对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特别重要, 因此交叉口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能 力,关系到整条道路、路网功能的发挥。 l 本工程相交的道路有迎宾大道、106国道及矮 岗村的地方道路,各交叉口按招标文件要求均为 平交口,由于交叉口通行能力小于正常路段,为 了满足交通的需求,根据交通分析和工程需要, 对交叉口进行必要的渠化设计

10、,并实行灯控,以 减少车辆交汇区域。同时,对部分路口采用加宽 车道,以加大路口的通行能力。现根据相交道路 性质,分述如下: l 与迎宾大道、106国道交叉 l 在路口处设置专用转弯加宽车道,并设置灯控使转弯车流 与直行车流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以增大路口通行能力。 l 与地方现状道路交叉口 l 里程2+460处的交叉口只允许车辆右进右出,不干扰迎宾 大道延长线直行车辆的通行。里程2+680处的交叉口,在 路口处设置专用转弯加宽车道,并设置灯控使转弯车辆与 直行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以增大路口通行能力。 4.4路基设计l 4.4.1: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l 本工程基本上是填方路基,因此取土点及运

11、距对工程 造价影响较大,建议最好选取砂性土作为筑路路基,对于 取土点,挖土后应做好覆绿工作。 l 4.4.2:路基边坡防护 l 本工程大部分为填方路堤,仅在西成小桥附近有挖方 路堤,填土高度普遍在1.2m以内,仅桥头路堤较高,路堤 边坡坡度采用1:1.5。 l 一般路段路堤采用在包边粘性土边坡植草进行防护, 坡角设一临时排水边沟,边沟采用30cm厚M7.5浆砌片石砌 筑。拟建道路遇水塘时,应先施工围堰,将围堰内侧水抽 除,然后清除塘底浮淤,在坡角位置砌筑(或抛填)块石 石垛,再填筑路堤。抛石堆顶至水塘常水位以上0.5m范围 边坡砌筑砂浆片石护面,浆砌片石护面以上边坡至坡顶采 用植草防护。 l

12、4.4.3:软基处理 l 4.4.3.1:设计目的 l 由于没有工程地质钻孔资料,根据现场踏勘,沿线大 部分均为水塘、农田。查阅招标提供的周边其它工程(如 机场高速公路)的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区内具有溶 洞、土洞、膨胀土,淤泥、淤泥质软粘土等不良及特殊地 质,其中软土主要分布在水塘、水田表层,呈软流塑状 厚02米。为保证路堤的稳定,减小工后沉降和沉降差, 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需进行软基处理。 l 4.4.3.2:设计原则 l a、本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行车计算荷载按 城B级考虑。 l b、对用于计算沉降的压缩层,其底面应在附加应力 与有效自重应力之比不大于0.15处。 l

13、 c、软土地基的稳定验算与沉降计算应考虑路堤在施 工期及预压期,由于地基沉降而多填筑的填料增量的影响 。 l d、道路施工的总工期为3个半月,路基施工工期按2 个半月考虑,路面结构施工工期按1个月考虑,软基处理 预压时间必须根据工期要求考虑。 l e、当场地淤泥层较厚时,考虑到施工工期和经济性 因素,道路路面可以采取一次设计、分期实施,即道路在 完成路基施工后,初期先铺路面结构垫层、底基层、基层 和沥青下面层,待使用12年后,视路面沉降情况再加铺 沥青上面层。 l f、考虑到城市道路存在各种管线,软土路基处理后 的允许工后沉降值相对公路严格一些。l 4.4.3.2:软土处理设计方案 由下表进行

14、比选:比选项目浅层换填 方案一般排水 固结方案动力排水 固结方案真空预压方案搅拌桩复合地 基方案道路施工工期 (月)268453434加固效果淤泥较浅时, 处理效果 彻底,无 后患加固效果好, 但仍存在 一定工后 沉降加固深度有限 ,淤泥厚 时,效果 不好加固效果好, 工后沉降 小加固效果好, 工后沉降 小施工难度施工工艺成熟 ,施工操 作简单施工工艺成熟 ,施工操 作简单施工工艺较复 杂施工工艺较复 杂施工工艺成熟 ,施工操 作稍复杂施工期间对周 边建筑物 的影响开挖深度大时 ,会影响 周边土体 稳定无施工期间有震 动,会影 响周边建 筑物施工期间预压 区周围会 出现裂缝是对地基土的 原位加

15、固 ,不影响对周边环境 的影响无无有一定的噪声 污染无有少量泥浆产 生l 综合考虑以上几种方案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及路段的拟 定工期,本工程软基处理推荐意见如下: l (1)当场地软土埋深小于3m时,推荐采用浅层换填 法进行处理。将软弱土层全部挖除,并用造价相对较低的 中粗砂回填。 l (2)当场地软土埋深大于3m时,若工期允许(6个月 以上)的一般路段(非桥头路堤):推荐采用一般排水固 结法方案。与袋装砂井相比,塑料排水板由于是工厂制作 ,具有质量指标较稳定、重量轻运输方便、连续性好,施 工简便效率高且相对便宜等优点,故本工程可选用塑料排 水板作为竖向排水通道,排水板间距为1.01.2m,梅花

16、形布置,要求排水板打穿软土进入砂层1m。地面水平排水 通道采用50cm厚的中粗砂垫层。l (3)当场地软土埋深大于3m时,且工期较紧张的一 般路段以及桥台后30m长的桥头路堤范围:推荐采用深层 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与干法(粉喷桩)相比,湿法(浆 喷桩)施工深度更深,且不宜产生断桩现象,施工质量容 易,故本工程选用湿法。搅拌桩直径50cm,桩间距1.2 1.6m,梅花形布置,搅拌桩应打穿软土层并进入砂层或粘 土层0.5m,搅拌桩桩顶应设置30cm厚的碎石垫层。 l (4)对于桥头路堤与一般路堤的过渡段,为减小排 水固结处理方法与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之间的沉降差,采用 设置高强土工格栅进行处理。4.5路面设计l 4.5.1 路面结构的确定 l 按设计年限内一个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招标文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