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荷载计算(弯矩二次分配法)实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9543268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竖向荷载计算(弯矩二次分配法)实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竖向荷载计算(弯矩二次分配法)实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竖向荷载计算(弯矩二次分配法)实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竖向荷载计算(弯矩二次分配法)实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竖向荷载计算(弯矩二次分配法)实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竖向荷载计算(弯矩二次分配法)实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竖向荷载计算(弯矩二次分配法)实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动刚度:使某端发生单位转角所需要的力矩SAB=iSAB=4iSAB=3i ABA=1补充知识:1)转动刚度与分配系数BAA=1A=1ABB近端:产生转角的一端远端:另一端远端固定:SAB=4i远端铰支:SAB=3i远端定向:SAB=i远端自由:SAB=0A=1ABSAB=0弯矩分配系数4.2m2.1m4.2m已知各构件的抗弯刚度均为EI 求各构件分配系数0.50.50.25 0.50.250.670.33-传递系数传递系数远端固定时远端固定时: :远端铰支时远端铰支时: :远端定向时远端定向时: :C=1/2C=1/2C=0C=0C= - 1C= - 1与远 端支 承情 况有 关补充知识 2

2、)传递系数 C =C =远端弯矩远端弯矩 近端弯矩近端弯矩4i12i AB13iAB1iAB1 1 等截面梁的等截面梁的载常数载常数补充知识 3)载常数 例1. 作图示连续梁弯矩图分 配 传 递二、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1、分层法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下的框架内力,其基本计算 单元是取每层框架梁连同上、下层框架柱来考虑 的,并假定柱远端为固定端的开口框架。计算假定:(2)每层梁上荷载对其它层构件内力的影响忽略不计(1)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侧移忽略不计;计算要点(与力学不同的地方):(1)除底层外,柱的线刚度折减0.9(2)底层的传递系数为1/2,其他各层传递系数为1/3;分 层 法(2)计算 梁

3、、柱的线刚度计 算 步 骤 :(3)计算弯矩分配系数i=EI/i=EI/l l - - 线刚度线刚度除底层柱外,其余柱子线刚度乘以折减系数除底层柱外,其余柱子线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90.9(1)计算各跨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固端弯矩(4)计算框架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5)用力矩分配法分配各杆端弯矩,从上至下分层计算,从不平衡弯矩较大的节点开始,每节点分配12次。(6)叠加杆端弯矩,得最终弯矩图;(7)根据静力平衡条件,求得剪力和轴力。分 层 法 计 算 步 骤 :【算例13-1】 某二层三跨对称框架如图所示,各杆件的 相对线刚度示于图中。试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并作 出弯矩图。 【解题要点】 按

4、层分成二个敞口框架,分别采用分层法计 算杆端弯矩,最后叠加。 首先将除底层柱以外的各柱线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9,再计 算各节点的分配系数,相应柱的传递系数为1/3,底层柱 仍为1/2。 当建筑层数不多时,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 较为方便,所得结果与精确法比较,相差较 小,其计算精度能满足工程需要。2、弯矩二次分配法就是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进行分配、 传递一次后,再分配不平衡的弯矩。 1 计算梁端的固端弯矩和弯矩分配系数; 2 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按弯矩分配系 数进行分配,并假定远端固定同时进行传递; 3 最后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再进行一次分 配,而不再传递。 即:只是将不平衡弯矩分配二次,分

5、配弯矩传递一次分 层 法66.36427.83238.8323939弯矩二次分配法 计算8.68 10.678.68 10.678.687.127.125.36000250060007.127.125.3【算例】 某三层三跨对称框架如图所示,各杆件的相对 线刚度示于图中。试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并作出弯 矩图。16.18kN/m8.9227.957.7627.957.7610.67【算例13-1】 某二层三跨对称框架如图所示,各杆件的 相对线刚度示于图中。试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并作 出弯矩图。0.425 0.5750.314 0.2610.425-48.5448.54-4.65-2.32 2

6、7.9120.6313.96-24.59-18.16 -15.10-12.307.075.233.54-1.51-1.11-0.92-0.76 0.440.3226.1826.18-19.3440.07-20.7315.100.9213.760.22-0.09-0.07-0.060.060.298 0.4040.239 0.2390.323-83.8583.85-4.04-2.02 33.8724.9916.94-31.25-23.12-23.123.16 -1.02-0.76-0.7615.0930.630.2980.19924.99-15.63 6.314.664.66-0.51 0.21

7、0.150.15-19.25-0.630.11 -0.04-0.03-0.030.01-0.01-59.629.829.871.75-23.91-23.9117.87-23.930.314 0.4260.239 0.2390.323-83.8583.85-4.04-2.02 35.7226.3317.86-31.55-23.34-23.343.36 -1.09-0.80-0.8019.440.670.260.19921.80-15.78 6.724.964.10-0.55 0.240.170.14-19.44-0.670.12 -0.04-0.03-0.030.02-0.02-57.531.4626.0472.51-24.17-24.1718.11-24.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