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环境规划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9541910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环境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环境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环境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环境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环境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环境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第一章 绪论环境规划(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环境规划 推荐教材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环境管理学,叶文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ISO14000环境标准系列,科学出版社 。 教学时数:32; 学分:2 期末成绩:70% 平时成绩:30% 其中:作业得分(课后作业、随堂作业)平时表现分; 第1章绪 论刘 辉Email: Tel: 158432672402010年3月教学重点第1章为全书的序篇。 环境规划的涵义、作用、原 则、基本特征等基本知识 环境规划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环境规划的任务和类型; 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1.1.1环境规划的概念

2、 n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 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 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 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 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要求。 n目的: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n基本任务:依据有限的环境资源及承载能力, 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环境保护和建设活动作出时间和空间的安排 与部署。 1. 1 环境规划的定义与定位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1.1.2环境规划的定位(内涵) (1)环境规划研究对象是 “ 社会一经济一环境 ” 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 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 (

3、2)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 统最佳发展。 (3) 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 、系统理论和可持 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 (4)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 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 和建设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5) 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 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6)全国性环境规划要有全国宏观综合考虑,明确全国各区域的功能定位 和环境保护目标;而国家性环境规划应具有国家级的法律效力,能够协调各 行政区域、

4、各部门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冲突问题,且实现资金管理的国家统 筹规划。1. 1 环境规划的定义与定位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准 绳,是环境保护战略和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编制和实施环境规划对于协调人与环境、经济 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确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具有深远意义。 1.2 环境规划的作用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1.2 环境规划的功能

5、(作用)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环境规划与经济区划 环境规划与国土规划 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 1.3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 系 (第一版)第 1 章两者最密切的有四个部分: n一是人口与经济部分,如人口密度、素质,经济的 规模及生产技术水平等; n二是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结构,它对环境有着根本 性影响和作用; n三是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尤其是工业污染,这 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 n四是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这是 确定和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保证。 1.3.1 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第 1 章两者差异在于:

6、城市环境规划主要从保护生产力的第一 要素人的健康出发,以保持或创建清洁、优美、安静 和适宜生存的城市环境为目标,是一种更深、更高层次 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并含有污染控制和污染 治理建设及运行等内容。 联系有三方面: n城市人口与经济; n城市的生产力和布局; n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环境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保障城市功能的更好发挥,保护城市的特色和居民健康 ,使城市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3.2 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系统整体性 综合交叉性 区域分异性 动态响应性 前瞻性信息密集性 政策应用性1.4环境规划

7、的基本特征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系统原则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1.5环境规划的原则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的确定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选 环境规划实施计划设定 规划实施与管理、反馈 1.6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按规划期划分 n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规划。 n长远规划一般跨越10年以上,着重对长

8、远环境目标和战略 措施的制定。 n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 般称五年计划,便于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同步实 施。 n年度环保计划是五年计划的年度安排,是分年度实施的具 体部署,也可以对五年计划进行修正和补充。是每一个措 施、工程、项目以及任务的具体安排。 n五年环境规划也是各种环境规划的核心。 1.7环境规划的类型与体系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按环境与经济辩证关系划分 1)经济制约型 n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要求 2)协调型 n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环境制约型 n经济发展目标建立在环境许可基础之上 ,受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制约。 1.7环境规划的类型与体

9、系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按环境要素划分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水污染控制规划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 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等。1.7环境规划的类型与体系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按照行政区划和管 理层次划分1.7环境规划的类型与体系国家环境规划部门行业环境规划省,市,自治 区环境规划地、市,环境规划省,市,自治区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计划单列式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 综合整治规划自然保护区建 设与管理规划城市综合 整治规划重点污染 源治理规划第 1 章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按性质划分 生态规划: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 态适宜度”基础上制定土地利

10、用规划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n区域 n部门 专题规划(自然保护规划)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1.7环境规划的类型与体系第 1 章1.8环境规划的进展与评估 1.8.1 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1973-1980孕育阶段1981-1990尝试阶段1991-20002006-至今发展阶段完善提高 阶段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转变约束 阶段2001-2005第 1 章19731980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5年控制,10年解决”的目 标(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实践探索: n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防治途径研究 n环境专项规划(80年代初济南环境规划和山西能 源重化工基地综合经济规划) n

11、虽然对环境规划很重视,但对环境规划认识肤浅。 规划仅限于污染治理,方法上以定性为主。 孕育阶段第 1 章尝试阶段19811990 “三同步”方针(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 境保护会议) 建立大气和水环境容量模型(”七五”期间) 环境规划计算机应用 方法论上:环境经济计量模型、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和 系统动力学模型 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为主的跨越,环境规划方法论取得 显著进展第 1 章发展阶段19912000 颁发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批准国家环境保护“九 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中国2

12、1世纪议程 环境规划指南编制 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 两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为治理重点 方法论的进展:提出环境承载力;冲突论解决污染负荷公平分配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GIS) 环境规划已成为环境决策与管理的重要环节,成为环境保护工 作的主线。第 1 章完善提高阶段20012005 编 制技术大纲 (2000年年初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国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制工作主线,确立了“ 33211 ”(三河、三湖、两区、一 市、一海)的工作重点 应用上:流域环境规

13、划、生态规划与区域环境规划 方法论上:模拟模型、不确定性优化与风险决策模型的 应用,进一步夯实了环境规划的科学基础与决策依据。第 1 章转变约束阶段2006至今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计划第一次以国务院批复形式 颁布提出把防治污染作为重中之重,确保2010年二氧化硫、 COD、比2005年消减10%,加快淮河、海河、辽河、太 湖、巢湖、滇池、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加快城市 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群众饮用水水源安全。第 1 章1、我国环境规划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思 想2、我国环境规划正逐步规范化,有了全国统一的技术大纲3、环境规划正逐步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 1.8环境规划

14、的进展与评估1.8.2我国环境规划工作取得的进展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第 1 章美国 n内容和特点 研究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并以能源研究作为环境规划 研究的基础(预测模型;清洁能源研究) 积极开展环境规划方法的研究 n总结 以区域性的环境规划为主,近年提出的绿色社区规 划已成为热点; 原则以人类健康和生态影响规划、公共事业活动规 划、工业过程规划及能源利用规划为主。 1.9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 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第 1 章英国 n环境规划是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n新市镇规划中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 n特别重视区域的环境规划1.9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 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第 1 章日本 保护人体健康

15、重于经济发展 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 重视直接的和行政的管理 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1.9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 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第 1 章俄罗斯 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 解决环境污染的途径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 以资源利用为前提,并根据资源环境经 济统一的原则,制定国家环境规划,即环境 目标纲要法。它是指将资源、重大科学技术 、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综合起来形成一个 整体,使之成为综合发展的纲要。1.9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 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第 1 章未来环境规划的发展方向表现为:1)增强环境规划的协调与衔接2)强化环境规划的导向性与调控性3)完善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10 环境规划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第 1 章环境总体规划与要素规划国家环境规划与区域、地方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与其他部门规划时间尺度衔接过渡问题增强环境规划的协调与衔接第 1 章目标约束性转变经济导向性转变空间调控性转变强化环境规划的导向性与调控性第 1 章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将会成为研 究的重点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