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试质量分析的一点认识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49540005 上传时间:2018-07-3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考试质量分析的一点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对考试质量分析的一点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对考试质量分析的一点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对考试质量分析的一点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对考试质量分析的一点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考试质量分析的一点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考试质量分析的一点认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考试质量分析的一点认识 胡 晶几 个 问 题一、考试质量分析的意义二、对电大考试的几点认识三、考试质量分析的基本内容四、考试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五、我曾经做过的一个实例一、考试质量分析的意义考试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 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测度和甄别的社会活动。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在考试活动实施之前,就 要有对考试欲达到的结果进行预期和设计,对考试活动开 展的途径、方法、手段和措施进行选择和规划。由于受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客观控制水平的限制和 环境变化的影响,人们在实际的考试活动中难免出现各种 偏差,进而造成考试活动的实际结果和考试目标之间的差 距。对考试质量进行科学的

2、分析,探明造成偏差的原因, 明确考试结果和考试目标之间距离的大小,对改进和完善 考试工作,合理解释和正确使用考试结果等都至关重要。 具体表现为 1.有利于改进和完善考试工作。2.为客观评价考试质量提供依据,有利于正确使用考试结果。3.为科学研究积累素材,有利于促进考试科学化的实现。二、对电大考试的几点认识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复习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浓缩化,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对改进教学和 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从作用上讲,教与学两重性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成绩评定:从对课程学习的

3、所有知识点中抽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测试和甄别,通过这种测试 和甄别达到对该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做出一个定量的评估。水平考试:即过关考试,达到60分就达到了过关的水平,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2.从功能上讲,两重性因此,电大的考试就是一把度量尺子,或是一杆秤; 具有远程教学特色的电大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比起其他 高校尤为突出 。既是成绩评定,又是水平考试。我们每个教师每学期都有多门课程的命题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站在了电大的出口处。3.电大教师的角色要为电大把好出口关,也体现了教师的责任重大。因此,教师的质量意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 、教师的品牌意识可以充分体现。考试质量的优

4、劣,它关系到电大的教育质量。电大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要创出品牌,这个环节更为 重要。近两年来,教学两部及教务处的领导非常重视开放教育的课程改革,特别是课程考核改革,加大了形成性考核 的改革力度以及网考的改革力度,把考试质量分析和试卷 分析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每位教师必做的事情。体现了电大人对电大教学质量的重视,许多教师对电大课程考核改革,从理论研究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教学实 践的积极探索,可以说都是创新性的研究。 4.近几年的变化三、考试质量分析的基本内容如何来衡量我们用于衡量学生学习是否合格所做的度量工具“尺子”或“秤”是否准确和科学呢?它能否达到我们所希望的考试目的呢? 1.考试目的的恰当性

5、这是考试活动的前提。即要弄清设计考试的依据何在,考试目的是否准确反映了对人才评价和甄别的需求等。它应包括:考试形式与内容的相符性、方法与目的、计划与结果的一致性等。考试计划是考试活动开展的灵魂。具体分析内容包括:考试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代表 性,考试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考试类型、方法、题型选 择是否恰当等。2.考试计划的科学性3.考试计划实现的程度 执行考试计划的过程是按照考试计划要求实施操作的过 程。它包括:“量尺”制作(编制试卷)、实际测量(施测, 即考试过程)和获取数据(阅卷评分)等内容。量尺制作-编制试卷的核心是精确度;测量过程-考试过程的重点是规范化;获取数据-阅卷评分的关键是真实、

6、准确。如:试卷编制的精确性-试题陈述是否准确、清晰; 内容是否科学、具有代表性;选项是否新颖、具有关联性; 答案是否准确、无歧义;难度、区分度是否适宜等。考试结果是人们从事考试活动的结晶。考试结果的质量优劣直接决定了考试结果可利用的价 值。分析考试结果质量优劣,主要是探明其结果的有效性 和可靠性,一般包括考生分数分布的状况、效度、信度、 区分度、考生答题情况等。4.考试结果的质量 四、考试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一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随机抽样;(3)分层随机抽样。1.选取分析对象(1)考生答卷:原始资料,考试质量分析的核心,是 资料收集和整理的重点;(2)考场动态记录

7、收集与整理:考场气氛、考试纪律、答题速度等,是重要参考依据;(3)阅卷评分记录与整理:考生答题情况(主观性试题)与评分误差(评卷质量),将记录归类后总结出带 有共性的问题,分析结论时用,是关键材料。(4)效标分数收集和整理:效标分数是指能够反映考试目的、独立于本次考试之外、用来作为本次考试参照 标准的考试分数。是最复杂、最难得到的资料。2.收集整理有关资料3.统计分析借助教育统计学、考试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学生试卷 上的各个题目的得分来计算一些数量指标的值,这些数值 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反映试题的质量和试卷的质量 ,从而对考试质量做出统计推断。 数量指标主要有:均值,标准差,难度,区分度,信

8、度,效度,分布状 态等。1均值( )表示考生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即平均分数。2标准差( S ) 表示考生成绩的离散程度。数量指标表示考生解答某题或整个试卷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基本指标之一。 其中 为第i 题的得分率。整个试卷的难度值为一份好的 试卷,其 试题的难 度值分布3难度(D )试题或整个试卷的区分度表示该试题或试卷区分考生能力大小的指标,即衡量是否能将优等生和劣等生区分开 来的指标。整个试卷的区分度为理想状态下V 的值越高越好,但一般认为: V 0.40,试题很好; 0.30.40.70.772438247第一学期24171.4218.580.2860.4410.7

9、780.69950 20.75 46 19.09 56 23.24 50 20.75 39 16第二学期27673.8317.780.2620.4070.6310.69948 17.39 4l 14.86 64 23.19 77 27.90 46 16.789级高等数学第一、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抽样统计 考试质量主要指标与理想比较表 表22.计算各个指标这里将第一学期85100分65人作为高分组,O61分的65人作为低 分组,第二学期85100分,O65分各73人分别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这里将两学期的考试互相作为鉴定标准,随机地抽出参加过两个学 期考试的60名考生的成绩,计算其相关系数,即为所求

10、效度值。表3 各题题主要指标标学期 项项目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满满 分1515121818121061212161861010平均分10.4511.1210.0515.4812.626.065.8611.369.929.9611.9613.354.805.756.71得分率0.6970.7410.8370.8600.7010.5050.5660.7100.8260.8300.7480.7420.800.5750.671难难 度0.3030.2590.1630.1400.2990.4950.4340.2900.1740.1700.2520.2580.200.4250.3

11、29区分度0.3320.2470.3360.3150.5430.8090.6230.3130.2470.3610.4940.4100.440.5630.483类类 型难难一般一般一般一般难难难难一般一般一般一般一般一般难难难难表4 第一学期各教学班各题题得分率、均值值、方差、分布状态态一览览表教 学 班人 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均值值方差分布状态态(人数)0-5960-6970-7980-8990-100l300.8060.800.9330.9350.8810.7720.773857.710612112240.6420.6580.7740.8380.6250.2470.37561.8317.2087

12、6123140.8380.7860.9230.9800.8690.8450.73686.216.19002844340.6630.7180.8140.8170.5900.5150.53567.3219.521l67465200.5330.730.6750.75053 60.350.31557.5522.57961l36410.79l0.7950.9530.9350.8520.7990.72084.179.27041114127290.6340.7030.7240.7760.5670.3100.47661.8617.5213654183l0.6560.7540.8150.8440.6220.25

13、80.52965.7113.196101l409180.6300.6890.8750.8640.7750.3610.53369.4413.8227720表5 第二学期各教学班各题题得分率、均值值、方差,分布状态态一览览表教学 班人 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均值值方差分布状态态O-5960-6970- 7980-8990- 100l370.6820.8650.7160.6590.6370.7340.5380.58467.5119.68986312140.7280.8750.9400.8390.8290,9400.7710.843 、83.575.67012833260.5550.6730.7370.5

14、240.5580.5900.3880.47756.4225.8313345l4290.6480.8020.7840.7760.8070.7700.6170.65573.5213.53559645410.8030.8110.8980.8770.8220.8740.6590.82282.247.9502151596300.8040.9170.9280.8980.8870.9670.880.84788.49.831056187190.7340.8290.8860.8090.8390.8420.5370.52676.0512.64156438360.7270.7920.8150.6250.6480.7

15、690.4610.56967.517.37109863980.71l0.6880.6350.5620.5420.6460.2880.6255912.26601l010360.6880.9100.880.7990.7720.8190.4940.71976.1412.16388134从以上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89级两个学期的高等数学课考试的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值都是比较好的 。那么高等数学的考试是否能反映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呢?试卷对整个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及考查点的分布状 况如何呢?对其作了统计。 89级两学期高等数学的试题能较好地体现教学大纲 的要求,覆盖面及考查点的分布也是比较合理的。4.结论u高等数学两学期的期末考试命题质量是比较高的, 可以认为是比较理想的。u 注意:通过考试成绩的抽样统计来评价考试质量的高 低是不尽理想的。因为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是很多的,如:考生的临 场发挥、考场纪律、阅卷的宽严程度、样本抽取的随机 性等等。但考虑到这次抽取的样本比较多,且去掉了考场 纪律不好(如有雷同卷)的整个考场的试卷,因此它还 是能够反映真实水平的。u 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试质量分析 。以上是我对考试质量分析的一点理解,从文章发表到现在已经21年了,可能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也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用,汇报中有什么不妥,欢迎各位同行批评指正。耽误大家的时间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