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53027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研究的述评与展望1 关键期品德关键期概念及测查工具的研究 1.1 关键期 关键期概念可追溯自 1937 年奥地利习性学家 K劳伦兹的研究。之后,关键期的问题引起了心理学界普遍关注。许多心理学家对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进行了大量研究,关键期概念实现了“心理学”化的变革。如前苏联著名的“维列鲁学派”基于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研究,就曾明确提出了关键期的学说。目前,关于心理发展关键期的研究进行了更为广泛的探索。譬如,23 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年龄,这个时期若予以相应方面的教育训练,会收到最佳的效果。反之,关键期错过之后,即具有无可修复的非逆转的性质。比如,我国东北“猪

2、孩”王显凤自幼与猪为伍,动作行为颇似猪。经过众多人的悉心关怀与教育训练,她各方面的心理发展水平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此实验却再次证明了智力发展以及言语学习的关键期错过之后,就不可能逆转。 1.2 品德关键期 关键期概念自从生物学领域移植到心理学领域之后,便迅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对于品德关键期或品德是否存在关键期的问题却颇有争议。上世纪 30 年代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的行为责任公正观念和惩罚问题时,认为儿童的道德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此后,美国的巴斯等人也认为儿童道德判断存在着转折期,并就此进行了验证性的研究。 20 世纪 7080 年代,以李伯黍为首的儿童

3、道德发展协作组在皮亚杰研究框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实证的手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也考察了儿童品德关键期的问题,且取得了极具研究价值的成果。林崇德认为包括品德在内,“每一个心理过程或个性心理特征都要经过由量变引起的几次质变与飞跃,并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这种年龄特征的形式,叫关键年龄”。陈旭,曾欣然等也认为:“所谓品德发展关键期,是指某种品德心理品质、品德结构功能品德行为习惯出现转折或飞跃时期,或者说,良好的品德特质最容易形成和培养的时期”。品德发展关键期的存在已被国内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实。品德的发展关键期是指良好的品德特质最易于养成的时段,或者说,在此时期内,品德由于良好的教育条件而

4、可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易于收到最好的效果。 1.3 品德发展水平测查工具 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主要有 以下测量工具:1.借用皮亚杰的对偶故事。它以封闭式的投射测量手段,将儿童道德发展的他律、自律两种水平的道德观念,投射到用假设的道德情境编成的对偶故事中;2.借鉴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量表(MJS),是一种开放式的投射测量手段。其设计了一套道德两难故事,同受试者进行广泛交谈,然后将受试者的道德判断和推理进行阶段归档加以评分,归结为三水平六阶段模式;3.使用莱士特的确定问题测验DLT,采用一套两难故事,按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特征的指标,用问题方式让受试者笔答,然后把受试者的判断反应加以评分。这是一种目前

5、应用较多的客观、简便的测量方法;4.曾欣然等改革、研创的现代德性情境测评,这是在参考国内外品德测查的基础上,从人的本质出发,以人的品德心理结构运行程序为理论依据,以言行一致评价为标志。采用图像展示、语言描述或实物呈现等方式,创设或模拟学生德性活动产生的现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德性心理活动、意向或行动的表露,在测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外,吉伯斯等人的社会道德反应测验SRMSF以及我国学者章志光研发的教育社会心理实验法等应用也较为广泛。 2 我国小学生道德发展关键期研究概况 2.1 我国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关键期研究概况 自 70 年代以李伯黍为首的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的大规模的实证研究迄今,我国

6、在此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由于研究者各自所研究的内容、方法、目的以及抽样范围的迥异,使得他们之间以及与国外的相关的研究的结论之间稍有出入。但却从总体上反映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中存有过渡转折期的基本趋势,充分验证了小学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存在着关键期的论断,而且我国小学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期虽然在具体的认知观念发展上表现出不平衡的特性。但大多数的研究却显示出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年龄基本上介于 79 岁之间。 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为主要的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而且在过渡过程中,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关键期。儿童道德认知观念的发展水平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

7、趋势。这一结论为更好地把握德育教材的编制、设置及相关知识传授的时机方面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 2.2 我国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关键期研究概况 品德情感体验是对各种社会关系变化与自己已有品德需要是否符合的关系的反映,是伴随着品德认知、品德意志和品德行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的心理活动。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是儿童德性形成的基本特征和动力源泉。但我国小学生道德情绪发展方面的研究却相当薄弱。实验表明,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了量变和质变、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并表现出了一定的年龄转折。从整体上说,我国儿童道德情感显示出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转折年龄主要集中于约 89 岁之间。 小学儿童品德情感发展以直

8、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和与形象相联系的道德情感体验为主要形式,而抽象的、与道德信念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有所发展;但品德情感体验的发生离不开具体的道德情境和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的形象。实验表明,儿童品德情感体验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情境性、主观性和任意性,并非完全据于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支持。因此,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关键期与道德情感发展关键期的转折点并不完全相一致,也证明了儿童道德发展关键期各因素、结构之间发展所具有的不平衡的特性。 2.3 我国小学生道德意志与行为发展关键期研究概况 品德行为是在一定的品德认识的指引下,在一定的品德情境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品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动。作为学校德育

9、而言,我们应当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应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取向,而且必须要求学生将他们所习得的道德认识、情感和价值取向见之于行动,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从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小学阶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年龄在 79 岁之间。 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协调性,表现在知与行、知与情、言与行、行与情、行与意等方面的协调以及主观愿望与外部要求、约束的协调,但这种协调是依靠外部教育力量的依附性一致。从试验可知,小学儿童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品德发展关键期在整体上并未显示出显著性的差异,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的特点。但伴随着儿童思维水平发展和道德认识的逐步加深以

10、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加强,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呈现出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儿童道德意志与行为的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上出现飞跃和转折。此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带有一定的自觉性。 2.4 小学生品德心理活动整体运行关键期研究概况 人的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意志与行为等四种基本心理成分相互结合、协调、渗透的动态自组织系统。所谓品德心理整体运行即是指遵循“全人化”、“整体化”的教育理念,从知、情、意、行等诸因素相互融合的角度探讨学生品德整体发展及其规律。而非采取“肢解”儿童品德结构组织系统的方式,仅从知、情、意、行

11、等某一具体方面研究儿童品德的发展。虽然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从整体上研究品德心理运行机制与规律对于德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囿于测查工具的限制,目前我国有关小学生品德心理活动整体运行关键期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 曾欣然等基于对人的本质的深刻思考,认为品德心理活动是以德性价值为中心,德性意识为主导,德性规范为标准,德性行动为关键。人的整体德性心理运行结构理应融合德识、德能、德情、德意、德评为一体。他们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研创了以“创设或模拟学生德性活动产生的现场情境,激发学生品德心理活动的外在行为”为特征的“现代品德情境模拟测查法”,并系统研究了小学生品德心理活动整体运行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关键

12、期。虽然品德心理反应的不同内容、不同成分之间的关键期存在差异,但小学生品德心理活动整体运行关键期约在小四至小五之间。这一结论与以往相关研究的结论有所出入,关键期年龄较之稍显延后。但却与另外一些研究结论相一致,比如有研究表明:将儿童在假设情境下的言语反映与其在相似的真实情境中的行为反应相比较,发现儿童的实际行为低于道德推理一两个水平。 3 针对研究问题改革思路,深入探索品德发展关键期 3.1 研究中有待深入解决问题 小学生品德发展关键期是一个崭新而重要的研究领域,对培养优良的品德具有核心的意义。但我国有关方面的大多研究仍然囿于皮亚杰以及柯尔伯格等人所开创的范畴或体系之内对国外研究结论的验证与修订

13、上,且针对儿童道德发展关键期的专门性研究鲜有见闻;其次,正如我国实际的德育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区一样,小学道德发展关键期的研究也是更多地集中在道德发展的认知方面,而对于儿童整个品德系统有机组成部分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它们彼此关系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再次,道德测验评价的方法虽然大部分是基于小学生的生活情境,但是仍然不能和儿童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道德情境的复杂性相提并论,这就使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难以达到“生态化”的要求。而且关于道德发展方面的研究所选取的样本的代表性程度也令人质疑,几乎所有此方面的调查研究所选取的样本都来自于城市的小学,却很少涉及到占人口大

14、多数的、但教育资源又相对贫乏的乡村小学生。由此所得出的结论能否推广到最普遍的意义上去(即所谓的外部效度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3.2 研究品德发展关键期的设想 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这个关键年龄具体在什么时候(哪个年级或年龄)出现,尚有待深入研究。因此,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应该加强儿童品德发展关键期方面的研究,结合我国当前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小学生品德发展教育教学提供科学、充分的心理学依据。目前,该研究领域有待深入解决的主要课题有: 3.2.1 目前有关品德发展关键期的问题仍有争议,在此有限的时期内是否能够长期影响以致决定品德发展的各方面,能否像智力发展关键期一样具有不可

15、逆转的特性尚无定论。至于品德发展关键期的可逆性问题,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修复以及如何修复的问题仍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 3.2.2 品德发展关键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的阶段,尚有更加广阔的领域需要开拓,特别是在道德情感、动机、意志以及行为养成等方面。品德结构中各成分关键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以有必要加强品德心理活动整体运行发展关键期的研究,以求做到各因素之间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也将有利于德性培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2.3 家庭、教育、社会以及个人主观努力等因素与儿童品德关键期形成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有的实验证明,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使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有所提前,此为智力的早期开发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而对品德发展关键期的形成中的家庭、教育、社会以及个人主观努力等诸多因素整合问题的研究仍需进一步的深化。从这种意义上讲,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塑造、提升自身人格修养的问题愈显得尤为重要。 3.2.4 加强针对儿童品德发展关键期的教育策略方面的研究,以使研究的成果能够应用于德育的实际中去。品德关键期研究的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及时把握儿童道德发展状况,以便能够在最佳的时效内进行最有效的教导,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塑造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摘自: 新华文摘2005 年 11 期作者:邵景进 刘浩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