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石榴》word导学案1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503742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石榴》word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石榴》word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石榴》word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石榴》word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石榴》word导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石榴》word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石榴》word导学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课题石榴石榴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通过对石榴从不同角度的刻画的分析归纳,使学生准确把握它的外在特征。2指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反复朗读,体会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特别是修辞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学法指导本文是文学大师郭沫若写于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的一篇名作。由于时代背景对于你们来说比较陌生,对本文的主题思想不易理解。因此,我希望同学们熟练地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篇章结构,分析石榴的外形特点;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理解石榴的内在特征,从而领会作

2、者所托之志。相关链接【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抗战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所著的屈原蔡文姬等历史剧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写作背景】1942 年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镇压抗日救国运动,亲日顽固派大肆鼓吹崇外媚日、投降屈从的反动论调,一些政界人物和文化人士变节投敌,苟且偷生;而共产党则高举抗日救亡大旗,坚持抗战,力挽狂澜。在此背景下,郭沫若写了这篇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

3、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课前预习知识预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奇崛(ju) 枯瘠(j) 辟易(b) 犀利(x) 玛瑙(no) 柔媚(mi) 金罍(li) 丰腴(y) 唾津(tu) 潜溢(qin) 争妍(yn) 皓齿(ho) 盎然(ng) 锈彩(xi) 束缚(f)二解释下列词语。1奇崛:奇特突出。 2枯瘠:这里形容植株干枯、瘦弱。3辟易:退避。 4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5犀利:锋利。6玛瑙:一种矿物,有各种颜色,多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耐磨,可做贵重的装饰品。7妙幻:巧妙奇异的变化。 8金罍:殷周时代一种盛酒的青铜器皿,形状像壶。9锈彩:指古铜、铁器

4、年久生锈的斑驳纹理。 10丰腴:丰满。 11忍俊不禁:忍不住笑。12柔媚:柔和可爱;温柔和顺,讨人喜爱。 13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14唾津:唾液。三填空: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1石榴选自_,作者_,原名_。我国著名的作家、_、_、考古学家、_、社会活动家。2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_,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_,而舍去了梅柳之_。3石榴的体裁是_,作者按_石榴、_石榴、_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参考答案】1丁东草郭沫若 郭开贞 诗人 历史学家 古文字学家 2枯瘠、柔媚长短 3抒情散文 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课

5、堂探究一导入课文古往今来,“垂杨”“腊梅”之类的植物历来是文人墨客的笔下宠物,但现代作家郭沫若却对石榴情有独钟,而且还赋予了石榴“夏天的心脏”的美誉。石榴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本节课我们来一睹石榴的风采。二默读课文,想一想:1以“动词+石榴”的形式理清文章的结构引出石榴描写石榴喜爱石榴2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描画石榴的?枝叶花朵果实石榴的叶片和枝干与梅柳比较刻画其独特风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石榴的花色彩:深红色的;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习性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并根据它的色彩和外形特征把它比作“夏季的心脏”。石榴由骨朵到花的演变是“一种奇迹”,“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

6、形态艳丽而匀称,像红玛瑙琢成的花瓶。石榴由花到果实的变化石榴结实引起颜色和形体的变化。红金黄,上面还留有青铜器锁特有的各种锈形;形体则由安普刺式变为金罍式的。石榴的果实描绘了石榴的果实成熟时的样子(似“破口大笑”)和石榴的形状、色泽(如“透明光嫩的皓齿”)3作者对夏天、对石榴怀有怎样的感情?喜欢夏天,(衬托)更喜欢夏天的心脏4夏天、夏天的心脏有什么特点?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坚贞刚勇。(紧 张、热 烈、急 促,象征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第一次:在第三段:“单瓣的心脏吗?”主要从色彩和外形了打比方。第二次:在第七段:“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从石榴“热烈”“充满活力”这一“

7、内在”特征的角度打比方。“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二者在这一点时相似的。第二个比喻是核心,它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个比喻准确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特征”。三小结课文1本文是单纯的状物吗?作者通过石榴寄寓了怎样的深意?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外在特点和内在品格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和热切的追求。学习本文后我们

8、要学会从事物现象中感悟社会、人生,把对自然的爱与人生的处世态度紧密联系起来,所谓生活处处有老师,也是此理。2品味语言,检查学生对文句的理解。A.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这风度”是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梅柳之长”是指奇崛、清新,“梅柳之短”指枯瘠、柔媚。)B.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天的心脏吗?(“陆离”“华贵”“夏天的心脏”是就石榴的颜色和形态而言的。)C.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奇迹指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D.单瓣的花虽然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妙幻的

9、演艺”和第 6 段中的一词相照应,具体指戏法。)E.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原因是我本来就喜欢夏天,而石榴花的陆离、华贵、妙幻的演艺又增添夏日的魅力,所以我更喜欢)3写作特色:(1)抓住特征,仔细描摹本文既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来写,如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使读者能对所写事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同时还赋予了石榴“内在”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不畏炎阳直射的品格,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等。(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开头部分概写,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围绕中心,分层展开,写得细腻传神。结尾部

10、分简略生动,照应开头,点明文意。(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作者之所以喜爱石榴,是因为石榴的“内在”特征正好与作者的性格特征相契合;作者赞美石榴,实质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巩固训练当堂练习一选词填空:1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 (珍贵 华贵 昂贵)。2可是谁用红玛瑙 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琢 铸 做)3石榴树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 而不枯瘠(奇崛 奇怪 怪异)二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古味盎然 忍俊不惊 星群蜜布 摇摇欲坠故弄悬虚 感慨良深 重山峻岭 无拘无束三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看它逐渐翻畿,逐渐从顶端整列为四瓣

11、,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2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看见过吗?3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心身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夏天的心脏。【参考答案】一华贵 琢 奇崛二惊禁蜜密 悬玄 重崇三1这一句写花瓣的匀称,花色的鲜红和花形的精巧。作者不是作静态的客观描写,而是化静为动,用简洁凝炼的语言,赋予“花”以动态美、典雅美。2这一句运用拟人手

12、法写果实的饱满。文中用“忍俊不禁”饱含感情色彩地表现了石榴的自然生长过程,又表现了它美好可爱的形象;用“破口大笑”表现它作为热烈夏季心脏的爽朗、热情、大方。整句具有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效果。3这里从石榴“热烈”“充满活力”这一内在特征的角度打比方。“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通过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表现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精神特征。课后作业石榴树这是一棵普通的石榴树,已经很老了。如勤奋了一生累弯了腰的老人,却仍然刚毅。犹如胳膊粗壮的枝,虬龙般错杂交织,每一枝都是那样坚实有力。密集的小叶像涂上了浓绿的颜料那样青翠欲滴,使人觉得其生命力是何

13、等的旺盛!到春天,被寒冷禁锢了的土地开始苏醒。老石榴树被众花争俏的喧闹吵嚷终于在恼怒中爆发了蓄积一个冬季的沉默,绽开了朵朵火红的鲜花,在枝头迎风微笑,却毫无百花争艳之俗态。争妍一时的百花万般无奈的凋零了,而石榴花却一直盛开到十月。经春历夏,由夏而秋。好坚韧!好有恒心!如臂的枝头挂满了沉甸甸、黄澄澄的石榴果,高兴地涨红了脸。石榴树下,一位老教师正在那里练起了鹤翔桩。如血的残阳照射在老树、老人身上,花朵越发红亮,老人鹤发童颜更显得精神矍铄。此时,我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曹操的两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下面的两个句子是从文中摘出来的,放回原处,各在的哪个序号位置上。 (注意上下

14、文的连贯性)A 弯弯曲曲的躯干 B、金秋时节A 在( ) B 在( )处2辨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区分常用修辞手法)(1)被寒冷禁锢了的土地开始苏醒。( )(2)争妍一时的百花万般无奈的凋零了,而石榴花却一直盛开到十月。( )(3)如臂的枝头挂满了沉甸甸、黄澄澄的石榴果,高兴地涨红了脸。( )(4)如血的残阳照射在老树、老人身上。( )3不能概括老石榴树精神品格的是A.勤劳一生 B.倔强刚毅 C.在恼怒中爆发了蓄积了一个冬天的沉默D.好有韧性 E.好有恒心 F.高兴 G.精神矍铄4.这篇短文写老石榴树的目的是_ _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写作目的)【参考答案】1A 在处 B 在处 2.(1)拟人 (2)对比 (3)拟人 (4)比喻3.FG 4.赞美老石榴树的精神品质,激励人们学习老石榴树反思总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结格言警句: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的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