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案6篇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9502781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案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案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案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案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案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案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放下你的鞭子》教案6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第三单元 放下你的鞭子 写作指导 单元重点: 1. 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在戏剧文学中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日出是戏剧大 师曹禺继雷雨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即使从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也可以看到曹禺戏剧创 作的成就与风格。钦差大臣是俄罗斯杰出的戏剧大师果戈理的代表作,它所揭露出的 结构性腐败真可以说是“绝对的、永恒的、世界性的邪恶”,这部喜剧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至今有着广泛的世界影响,在许多国家常演不衰,启发着人们对社会进行深刻的思考。 放下你的鞭子是我国街头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它所产生的巨大历史作

2、用值得 我们高度重视。2. 这三篇课文有着突出的戏剧特点,即通过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话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展 开戏剧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这一点是我们在鉴赏戏剧文学作品时应当加以注意的。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 戏剧常识简介戏剧常识简介 一. 戏剧和戏剧文学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 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 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文学,即戏剧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 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 面,它作为文学作

3、品,除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 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等等外,还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另一方面 ,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体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它又要受到 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二. 戏剧剧本的构成戏剧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 、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 ,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三. 戏剧剧本的特点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 以不受时间和空

4、间的限制,由于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 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多,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 景中展开。戏剧情节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 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是 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因此,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戏剧文学,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 活中的某种矛盾。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

5、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 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 分。开端起着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的作用;发展指矛盾冲突向前发展;高潮是矛 盾冲突发展到了顶点,并出现急剧转化的局面,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剧本的中心思想都得到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充分的表现;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有的多幕剧在第一幕之 前还有序幕,介绍时代背景、人物来历和剧情发展的原因;结尾之后还有尾声,对剧本的 思想内容作些提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 潮和

6、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 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在戏剧文学中,故事 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揭示以及剧作家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和态度,一般都依靠人物的对话来 完成。因此,戏剧的语言既要有高度的个性和充分的表现力,还要精练有力,简洁清晰, 便于激发人们的想像,同时还应生动,字字句句都能打动观众的心弦,引起共鸣。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 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

7、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 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 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 ,要适合舞台表演。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 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 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 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四. 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戏剧

8、冲突与人物性格应该相互依存。一方面,人物性格要按照矛盾冲突的不断发展而 逐步明朗化,以显示其个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矛盾冲突又要以塑造人物个性、人物性格 特征来表现和发展,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五. 戏剧的语言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 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六. 戏剧的分类1. 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哑剧等。2. 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正剧,就是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 变化的戏剧。3. 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 儿童剧。4.

9、 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5. 按照演出场合,可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11放下你的鞭子课文说明:街头剧又称为活报剧,是一种反映时事新闻的短小活泼的戏剧样式,因常在街头演出 而得名。街头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它所反映的往往是当时时 代的最热门的话题。放下你的鞭子是街头剧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一. 时代背景:1931 年日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 省很快就相继沦陷,大批东北人被迫逃进了关内。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0、抗日的烈火 燃遍了全国。广大民众急需发动和组织起来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 ,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应运而生。它不管在哪里演出,无不激起观众对日寇的极大的 仇恨,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是因为看了这个街头剧深受感染和教育而毅然奔向了抗日的 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街头剧,成了团结民众、发动民众、鼓舞 民众奋起抗战的有力武器。二. 人物形象:剧中的三个人物塑造得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代表性和典型性,一对流 亡关内靠卖艺为生的穷苦父女,一个有着爱国主义思想,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度觉悟的 青年工人。“卖艺汉”是一个在外流浪多年,衣食无着、穷困潦倒的难民。他多年在他乡流浪卖 艺,

11、难免沾染一些江湖习气,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爱国之心,正像他所说的:“如今正是 国难当头现在咱们大中华给东洋小子欺侮得可怜,老百姓又逼得连一句话都不敢讲, 咱们虽然是走江湖的,可总也有一点儿爱国的心眼儿”,所以他才编了一首“九一八小调 ”,用歌曲来控诉日寇的侵华罪行。但是生活的逼迫,长期的饥饿,却使他为了多挣几个 铜板,一时忘记了父女的亲情,而用鞭子抽打因饥饿而倒地不起的女儿。“卖艺汉”的形 象可以说是流亡内地的东北难民的缩影。“香姐”虽然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她变得十分乖巧懂事 ,她饿得实在没有力气了仍然“勉强支起身体”想要继续卖艺,直到“倒在地上”。当她 爸爸用鞭子抽打她

12、的时候,她一点也没有怨恨,而是替她爸爸求情。她深知这一切都是因 为饥饿造成的,而造成她一家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东洋鬼子呀,可恨的东洋鬼子, 夺了我们的家乡,抢去了我们靠着活命的田地。最可恨的,我的妈也被他们杀死了”。这 些台词具有十分感人的力量,香姐的命运激起了人们无限的同情,据说在当时演出时有不 少群众把这当成了真实的事件。“青工”是这个街头剧中作者所着力塑造的一个主要形象,他具有高度的觉悟,是正 义的化身。是他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夺下了“卖艺汉”手中打人的鞭子,和他扭打了起来 。他认为:“我们都是一样穷苦的人,用不着谁来欺侮谁。”“在这世界上不应该有这种 人吃人的道理!”他对香姐的命运表

13、示深切的同情,当“卖艺汉”认为是自己的命运不好 时,他说出了根本原因:“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受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 是不抵抗的卖国汉奸。”他所喊出的“只要大家齐心,团结起来;这力量比什么都大”, 不仅仅是对“卖艺汉”说的,更是对广大的观众说的。在青工的感召下,观众喊出的“对 呀!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去打倒我们的仇人”正是喊出了亿万人民共同的心声。至此,全 剧推向了高潮。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放下你的鞭子这个街头剧,具有极 强的政治性、时效性、宣传性、鼓动性,剧情十分贴近百姓的生活,极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这个短剧以它所产生的巨大的历史作用至今无愧于街头剧的经典之作。写

14、作指导 学习目标1. 了解有关戏剧的知识。2. 学习通过人物的形象、语言、行为、性格等方面分析人物的方法。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写作知识戏剧尤其是电视剧,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不少青少年把戏剧人物或演 员当成自己的偶像,他们对自己喜爱的戏剧人物往往津津乐道。这个单元写作训练的意图 就在于引导同学们正确地鉴赏和分析戏剧人物。在写作前同学们要知道写戏剧评论,评论 戏剧人物要注意结合政事情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和人物在戏剧冲突的表现来进行分析,针 对他对自己产生的教育启发和影响,提出自己喜爱这个戏剧人物的理由。通过这次作文

15、, 同学们要懂得如何欣赏戏剧文学作品,懂得如何评价戏剧人物。题目提示:在你读过的剧本(包括课文)和看过的影视剧中,一定会有一些剧中人物给你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一定会有一些人物赢得了你的喜爱。试从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刻画得最为成功的 人物,以“我喜爱的一个戏剧人物”为题,写一篇简单的戏剧评论。提示:1. 要从戏剧人物的形象、语言、行为、性格等方面做出分析。2. 要结合具体情节,避免空发议论。3. 可以从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出发,不必面面俱到。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2体味戏剧语言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 本课由观看演出剧照和同名油画导人,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文章 内容,

16、分析人物特点,剖析文章内涵。最后进行小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理解力。重点: 1把握文章脉络,明晰故事情节的发展。 2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 3体会课文主题:反抗压迫,争取幸福。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反抗精神。 2、领会作者在故事结构、情节编排上的用心。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俄国文学大师的戏剧钦差大臣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部中国的 现代戏剧放下你的鞭子 。展示油画放下你的鞭子 。感受画中父女眼中的悲苦无助。师:谁能跟我们说说你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生:画的是一对贫困的父女,他们蜷缩在一旁,眼中尽是茫然和无助,未来毫无希望。 2师:本课放下你的鞭子是一部街头剧的剧本,陈鲤庭既是导演又是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