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解析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49478815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工作解析(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 领导小组工作解析 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专家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徐韬 副研究员第二周期工作目标 2012年,30%县级以上助产机构 2014年,100%县级以上助产机构 2014年,对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督导制度建立 院内培训 病例评审 信息、数据、表格提纲 方案介绍是什么?为什么? 方案试点回顾怎么做?效果如何?一、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 领导小组方案介绍背景(1) 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的目标: 每一个分娩现场至少有一名经过培训且技术熟练 的新生儿窒息复苏人员在场 制度保障: 在每一个有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建立新生儿窒息 复苏工作长效机制 关键措施: 建立医疗保

2、健机构内新生儿窒息复苏组领导小组 是达到以上目标的关键措施。背景(2) “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组”的理念来源 于美国儿科学会(AAP)的“新生儿窒息复苏 师资管理制度” 每一个有产科的医院均应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 训,都需要有合格的院内师资 院内师资的职责包括进行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培 训、在院内持续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为所 在地区其它医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等。背景(3) 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 项目专家组于2008年研究制定了建立医疗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方案(以下 简称方案 方案内容涉及促进科室协作,加强院内 新生儿窒息复苏队伍的组织和培训,推动医 疗保健机构持续

3、有效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工 作目的以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加强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促进科室间协作,实现开展可持续性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目标。 人员构成 医院管理人员 新生儿或儿科医生 产科医生 助产士参与复苏的麻醉人员人员构成(续)除管理人员外,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应 具备以下条件: 目前在产科、新生儿科或儿科从事新生儿急救工作 接受过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或专业团体组织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并考核合格 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能承担培训任务 热心从事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 职责 承担本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和复训工作 按照卫生部妇社司新生儿窒息复苏指

4、南要 求指导本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 对本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人员的操作技术、设 备和药品的使用等进行考核评估 对发生在本机构的新生儿窒息案例进行评审 负责本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信息的收集和 整理工作内容 培训 每年至少组织1次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 培训应以模拟操作为主,并强调复苏现场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对新参加工作人员、转科人员、进修人员等,应随时进行培训 。工作内容(续) 复训 复训与考核相结合,采取“以考代训”的方式; 每年至少进行1次考核,使用操作考核表; 考核对象为参与新生儿复苏的所有新生儿或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助产士及麻醉人员; 考核不合格者进行现场复训,重新进行考核。 设备、

5、药品检查 监督、指导产房和手术室负责人对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进行定期检查; 工作组成员每季度至少现场检查一次,并查看日常检查记录 填写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药品检查表。工作内容(续)工作内容(续) 窒息现场抢救工作 促进和落实本机构内产、儿科合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调动和组织人员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 监督、指导参与复苏抢救的人员常规填写新生儿复苏现场抢救记录表。工作内容(续) 窒息病例评审 对本机构发生的重度和死亡新生儿窒息病例进行讨论,填写新生儿重度窒息病例评审表; 可根据实际情况,每月或每季度召开一次窒息病例评审会,对典型病例进行讨论。 操作考核表(医生/麻醉) 操作考核

6、表(助产士) 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药品检查表 5%新生儿复苏抢救记录表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评审表(第1页)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评审表(第2页)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评审表(第3页)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评审表(第4页)重度新生儿窒息病例随访记录表院内人员培训(复训)登记表院内人员考核登记表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登记表二、建立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 领导小组试点研究回顾目的 通过在试点单位开展应用性研究,对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检验,并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第一轮试点:研究探索相关制度建立、培训复训模式和科室间协作的方法、可行性和效果;试填写各种工作表格。第二轮试点:修改、完善各种工作表格,探索病

7、例抢救记录和病例讨论的方法、可行性和效果。 试点单位 第一轮试点2008年10月2009年4月在新疆、山西 和湖南3省开展,每省选择省、市、县级医院各1所 ; 第二轮试点2009年10月2010年6月在江西、辽宁 和湖南3省开展,每省选择省级医院1所,市级医院 2所,县级医院1所; 全国共有6所省级医院、9所地市级医院和6所县级 医院参加试点。省第一轮单轮单 位省第二轮单轮单 位新 疆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江 西江西省妇妇幼保健院乌鲁乌鲁 木齐齐市妇妇幼保健 院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昌吉市人民医院萍乡乡市妇妇幼保健院乌鲁乌鲁 木齐齐市儿童医院萍乡乡市上栗县妇县妇 幼保健院山 西山西省妇妇幼保健院辽辽

8、宁中国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晋中市妇妇幼保健院沈阳市妇婴妇婴 医院寿阳县县人民医院鞍山市妇妇女儿童医院鞍山海城市中心医院湖 南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湖 南湖南省妇妇幼保健院怀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长长沙市妇妇幼保健院怀怀化鹤鹤城区妇妇幼保健 院衡阳市妇妇幼保健院衡阳市珠辉辉区妇妇幼保健院研究内容 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与复训科室协作病例记录与讨论 评估试点效果方案的可行性 临床效果新疆试点启动-研讨会湖南试点总结模拟操作江西试点启动检查设备山西试点总结病例讨论研究结果(一)制度建设 大多数省、市级医院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成立了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组,明确了工作组成员组 成和工作职能; 大多数县级医院仅

9、用文字形式对工作组成员和 职能等进行了规定,没有形成正式文件; 在有正式文件的单位中,均成立了以医院分管 副院长为组长,医务科主任为副组长,产、儿 、麻等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一)制度建设(续)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组在组织、协调本院新 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和抢救等工作方面做了大 量工作; 定期举办工作组会议,内容涉及制定工作计 划、人员考核、病例评审、总结工作经验; 将方案中规定的工作内容纳入科室绩效 考核范围,考核不合格者扣绩效工资; 对新进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新生儿复苏培 训并考核合格,否则不予发放工作编号,补 考合格后方能上岗。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复苏抢救工作(8条)

10、新生儿复苏产、儿科协作(8条) 新生儿复苏工作考核(6条)(二)人员培训与复训 有条件的医院建立了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基地 ,由师资对相关人员进行一对一操作培训; 在科室内业务学习或者查房、交班时进行复训 ,使复训经常化; 开展院内医务人员复苏操作竞赛等活动,提高 积极性; 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 进行病例讨论,也起到了强化复训的作用。(三)科室协作 有条件的医院设置了专职的新生儿科医生轮流 在产房进行查房,并进入分娩室和手术室,每 一个分娩都保证有一名新生儿科医生在场; 大部分医院采取高危产妇分娩时提前通知新生 儿科医生到场的方式; 对没有预计到的窒息病例,多数医院由产科医

11、生和助产士进行初步的复苏,同时通知新生儿 科医生尽快到场,进行后续的复苏步骤。(三)科室协作(续) 多数试点单位都建立了高危孕产妇的产、儿科 联合会诊制度。高危产妇分娩前,邀请新生儿 科(有的医院还包括麻醉科)医生共同讨论, 制定分娩和新生儿抢救方案; 多数医院建立了产、儿科联合病例讨论制度。 每个月(或每个季度)召开相关科室的病例讨 论会议。(四)复苏抢救记录表的应用省份复苏抢苏抢 救记记 录录表填写数量窒息病例评评 审审表填写数量 省级级市级级县级县级省级级市级级县级县级 湖南119225327523 湖南24236801831287 新疆367321480 山西412310420 江西1

12、0482302522075 辽辽宁9180335 合计计171213774933750201、填表工作量 试点期间复苏抢救记录表的填写要求: 4项快速评估中,只要有一项为“否”者,均需填表试点单位填写例数 (A)诊断为窒息例数 (B)有效率(% ) (B/A)湖南省保健院423296.85长沙市保健院446224.93衡阳市保健院234208.55珠晖区保健院1833519.13合计12861068.242、窒息发生情况 第一轮试点共完整记录143例新生儿窒息病例,其中省级医院80例,市级32例,县级31例; 第二轮试点共完整记录315例新生儿窒息病例,其中省级医院170例,市级医院90例,县

13、级55例。 3、复苏抢救情况 综合分析显示,第一轮试点中,出现错 误操作的病例数占全部窒息病例数的 45.5%(65/143),其中出现错误的正 压通气操作的病例数占31.5%(45/143 ) 第二轮试点中,出现错误操作的病例数占 全部窒息病例数的47.9%(151/315), 其中出现错误的正压通气操作的病例数 占36.5%(115/315)。国外的相关研究3、复苏抢救情况(续) 第一轮试点中,有68.2%的羊水胎粪污染无活力的新生儿没有进行气管内胎粪吸引 22.4%的复苏处理在出生30秒内没有进行初步复苏步骤即进行了气囊面罩正压通气 7.0%的复苏处理在初步复苏30秒没有改善时,未及时进

14、行正压通气 3、复苏抢救情况(续) 第二轮试点中,有27.5%的羊水胎粪污染无 活力的新生儿没有进行气管插管吸引胎粪 7.3%的复苏处理在出生30秒内没有进行初步 复苏步骤即进行了气囊面罩正压通气 12.1%的复苏处理在初步复苏30秒没有改善 时,未及时进行正压通气 17.1%的病例进行面罩正压通气超过2分钟未 及时下胃管两轮试点不符合复苏指南的操作发生 情况比较 (%)未进行气管插管4、抢救结局比较 第一轮试点中33.6%的窒息患儿经过复苏抢救转为观察护理,60.1%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抢救成功率为93.7% 第二轮试点中26.0%的窒息患儿经过复苏抢救后转为观察护理,68.9%转新生儿监护

15、病房,抢救成功率为94.9%(五)试点效果 第一轮试点期间,部分试点医院对试点前后本院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做了比较 第二轮试点期间,收集了2009年10月2010年4月期间试点单位新生儿窒息发生及死亡的数据并对窒息发生率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时间分娩量轻度 窒息 数重度 窒息 数窒息发 生率( )重度窒 息发生 率( )2008.494022888.961.992008.9 2009.34213729.260.48湖南省湘雅二院试点前后窒息发生情 况比较时间分娩量轻度 窒息数重度 窒息 数窒息 死亡 数窒息发 生率( )重度 窒息 发生率 ()2008年207828311.490.142009年 1

16、3月5103000.590.00山西省晋中市妇幼保健院试点前后窒 息发生情况比较第二轮试点不同级别医院试点期间窒 息发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 4.232.481.632.662.211.22第二轮试点不同级别医院试点期间重 度窒息发生率随时间变化情况(%)0.540.360.390.320.06(六)经验与总结 制度建设医院用正式文件的形式成立窒息复苏领导小组,明确成员组成和职责;领导小组由医院行政领导担任组长,产、儿、麻等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讨论病例、安排工作、总结经验,并保留会议纪要等资料。(六)经验与总结 培训与复训对新进人员和转科人员随时进行培训;利用查房或交班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