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诗,在读故事中学古诗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390860 上传时间:2018-07-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包诗,在读故事中学古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包诗,在读故事中学古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包诗,在读故事中学古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包诗,在读故事中学古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包诗,在读故事中学古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包诗,在读故事中学古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包诗,在读故事中学古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包诗,在读故事中学古诗文包诗,在读故事中学古诗第三单元我们学了文包诗李广射虎 少年王勃 。教后掩卷反思:唐代大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名篇,在课前三分钟的古诗积累中早就背过了。其诗文“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前两句用凝练的诗句创设了“飞将军”李广深夜射虎的意境;后两句则用近乎直白的语言点出,李将军是误把石头当老虎了。天亮之后众人再去寻找,发现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巨石之中。读到此处我等不得不惊叹:李广真是臂力惊人,武艺超强,神勇无比!然而诗文的跳跃性在留给我们许多想象空间的同时,也给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前后场景之间有了断层。而文包诗这种形式,把古

2、诗产生的背景、情形、意境有机地整合到一个小故事里,叙事完整,上下连贯,断层之间展开了合理的想象。小故事的形式很容易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诗文,真是一种巧妙的学习形式。同样,在少年王勃中,作者先讲王勃创作之前看到的景物,再引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对故事的前后对照,很快就可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不但能体会诗句的意境,甚至能根据不同的情景借用古诗的形式进行文学再创造。由此我不禁想到:上个学期我们曾写过古诗文报告,文包诗的课文也不止一次出现,能不能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写文包诗,自学古诗呢?我想在

3、下个单元的古诗教学中不妨试试。第三单元我们学了文包诗李广射虎 少年王勃 。教后掩卷反思:唐代大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名篇,在课前三分钟的古诗积累中早就背过了。其诗文“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前两句用凝练的诗句创设了“飞将军”李广深夜射虎的意境;后两句则用近乎直白的语言点出,李将军是误把石头当老虎了。天亮之后众人再去寻找,发现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巨石之中。读到此处我等不得不惊叹:李广真是臂力惊人,武艺超强,神勇无比!然而诗文的跳跃性在留给我们许多想象空间的同时,也给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前后场景之间有了断层。而文包诗这种形式,把古诗产生的背景、情形

4、、意境有机地整合到一个小故事里,叙事完整,上下连贯,断层之间展开了合理的想象。小故事的形式很容易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诗文,真是一种巧妙的学习形式。同样,在少年王勃中,作者先讲王勃创作之前看到的景物,再引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对故事的前后对照,很快就可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不但能体会诗句的意境,甚至能根据不同的情景借用古诗的形式进行文学再创造。由此我不禁想到:上个学期我们曾写过古诗文报告,文包诗的课文也不止一次出现,能不能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写文包诗,自学古诗呢?我想在下个单元的古诗教学

5、中不妨试试。第三单元我们学了文包诗李广射虎 少年王勃 。教后掩卷反思:唐代大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名篇,在课前三分钟的古诗积累中早就背过了。其诗文“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前两句用凝练的诗句创设了“飞将军”李广深夜射虎的意境;后两句则用近乎直白的语言点出,李将军是误把石头当老虎了。天亮之后众人再去寻找,发现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巨石之中。读到此处我等不得不惊叹:李广真是臂力惊人,武艺超强,神勇无比!然而诗文的跳跃性在留给我们许多想象空间的同时,也给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前后场景之间有了断层。而文包诗这种形式,把古诗产生的背景、情形、意境有机地整合到一个小故事里,叙事完整,上下连贯,断层之间展开了合理的想象。小故事的形式很容易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诗文,真是一种巧妙的学习形式。同样,在少年王勃中,作者先讲王勃创作之前看到的景物,再引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对故事的前后对照,很快就可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不但能体会诗句的意境,甚至能根据不同的情景借用古诗的形式进行文学再创造。由此我不禁想到:上个学期我们曾写过古诗文报告,文包诗的课文也不止一次出现,能不能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写文包诗,自学古诗呢?我想在下个单元的古诗教学中不妨试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