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上传人:sha****g00 文档编号:49288155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PT 页数:39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99页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99页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99页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99页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3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主编 周厚才 (第三版)*1目录n绪论n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n第二章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n第三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n第四章 交易磋商与合同履行n第五章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n第六章 商品价格和贸易术语n第七章 国际货物运输n第八章 货物运输保险n第九章 货款的结算n第十章 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与仲裁n第十一章 合同的履行Date2绪论n概述:简要介绍国际贸易当中的基本的常 识性的 概念。n知识点一:国际贸易的概念与产生n知识点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区别n知识点三:国际贸易中的基本概念Date3绪论n

2、国际贸易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世界上各国 和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n是各国和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 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依靠 。n国际贸易是各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相 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在经济上的相 互依赖。n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 Date4绪论n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和地 区与另一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 的交换,某些岛国如英国和日本也常用海外贸 易(Oversea Trade)来表示其对外贸易。n国际贸易在一个国家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对外贸 易。Date5绪论n对外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

3、 展起来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n产生条件: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各自为 政的社会实体。n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商业从手工业和农 业中的分离,第一次是农业和畜牧业分离 ,第二次是手工业和农牧业的分离),加 快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商品流通超国界产 生了国际贸易。Date6绪论n 交换的货物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变化:n奴隶社会: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香料 和奴隶。n封建社会:奢侈品、呢绒、酒、丝绸、香料 和珠宝。n资本主义社会:n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工业原料和食品的比重 开始增加n自由竟争时期:商品大为丰富,地区性的贸 易转变为全球性的国际贸易n进入垄断后:垄断组织控制对外贸易,Date7绪论n不同时期

4、的特点:n一战后:美国取代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霸主 地位。n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中心开始从欧洲转向大西 洋两岸。nGATT成立后:1963年到1973年,世界贸易的年 均增长率达8n80年代到90年代:国际贸易进入新贸易保护时 期。nWTO取代GATT:贸易集团化,全球一体化, 服务贸易,高新技术产品。Date8绪论n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困难:交流上、相互了解 上、发生问题处理上 。n国际贸易复杂:货币和法律制度 、商业习惯、 货物运输与保险更复杂 。n国际贸易的风险大 :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 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 。Date9绪论n贸易值:金额表示的贸易规模。n 对外贸易值(对

5、外贸易额):是指用货币表 示的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进口额和出口额 的总和。n国际贸易值 (国际贸易额):是指用统一货 币单位表示的世界各国和地区在一定时期的出 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世界贸易值为各国和地区 的出口值之和.n贸易量:剔除价格变动对贸易值的影响后的贸 易规模。 Date10绪论n以统计标准划分:n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n专门贸易: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n当外国货物进入国境后,暂时存在保税仓库,不进 入关境,一律不列为进口。 n以商品流向分:n出口贸易: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 销售,又称输出贸易。有复出口和净出口之分。n进口贸易: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

6、国内市场销售,又 称输入贸易。有复进口和净进口之分。n过境贸易:生产国第三国消费国出 口进 口过境Date11绪论n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出口总额和进口 总额之间的差额。n如果出口额超过进口额为顺差(出超),与净出口不 同。n如果进口额超过出口额为逆差(入超),与净进口不 同。n贸易标的划分:n有形贸易:有具体实物形态可以看的见的货物 贸易。n服务贸易:WTO的GATS规定服务贸易包括: 跨境交付,境内消费,自然人流动,商业存在 。 Date12绪论n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分:n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不通过第三者 进行货物买卖的行为。n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和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 国进

7、行的贸易。n转口贸易:商品生产国和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 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 生产国消费国第三国第三国直接贸易出 口进 口进 口出 口转口贸易过境贸易直接贸易Date13绪论n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 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 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对外贸易 商品结构能反映一国的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 水平、在国际贸易中的实力地位和贸易效益。n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 结构):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 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他们在该国 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

8、货物的去向和 进口货物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 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Date14绪论n对外贸易系数(对外贸易依存度):货物与服 务贸易额(对外贸易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 国民生产总值之比。n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商品进出口额与其 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n 贸易条件 (交换比价、贸易比价):出价格 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即一个单位的出口商 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用出口价格指数与 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 Date15绪论n本章小结n 对外贸易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的,交易对象和范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 不断扩大,世界市场形成后发展成为国际 贸易。国际贸易表现形

9、式也多种多样,且 比国内贸易有更多的困难、障碍和风险。Date16绪论n本章练习n1.了解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n2.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基本概念Date17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n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科研究对象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分析国际贸易特点,揭示国际 贸易规律和展望其发展趋势的理论知识基础。n本章简要介绍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自由贸易 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得以开展的基 础和条件: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Date18第一章 之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n知识点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n亚当斯密:国际分工理论的创始者。代表作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 国富论。 n内容:一国有

10、生产某特定产品绝对有利的生 产条件。如果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 (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专业化生产,然后 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结果是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 效的利用,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 财富。Date19第一章 之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假设英法两国,同时生产酒和毛呢两种产品,单位产品都以人时劳动量表示。 如下表,英国在毛呢上有绝对优势,葡萄牙在酒上有绝对优势,在投入一定的情况 下,分工前总产量为4单位,分工后总产量为4.575单位,社会产量增加,通过交换 在满足原先各自需求的情况下,产品有了剩余。国家 酒 毛 呢 产量 (单位)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产

11、量 (单位)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分工前英 国 1 120 1 100 葡萄牙 1 80 1 110 合计 2 200 2 210 分工后英 国 2.2 220 葡萄牙 2.375 190 合计 2.375 190 2.2 220 Date20第一章 之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n知识点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n大卫李嘉图: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理,提出了比较成本论的国际贸易理论, 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n内容:在国际分工一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 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比较成 本),每个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 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交换, 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

12、下,生产总量将 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 利。 n比较成本说的核心: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Date21第一章 之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n下表分工前的情况,绝对成本失效。n比较成本:n英国和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成本比例分别是:n 酒:12080=1.5,毛呢:10090=1.1, 生产毛呢的效率相对高。n葡萄牙和英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成本比例分别是:n酒:80120=23,毛呢:90100=910, 生产酒的效率相对更高。国 家 酒 毛 呢 产量 (单位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产量 (单位)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分工前英 国 1 120 1 100 葡萄牙 1 80 1 90

13、合计 2 200 2 190 分工后英 国 2.2 220 葡萄牙 2.125 170 合计 2.125 170 2.2 220 Date22第一章 之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n知识点三:其它自由贸易理论n1.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 :由瑞典经 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其代 表作是域际和国际贸易。n认为:国际贸易价格绝对差异生产成本 差别要素丰裕程度。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 丰裕度和生产各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比例的 不同,使各国在生产同种产品时,分别在不 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Date23第一章 之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n2.里昂惕夫反论 :用“投入产出”法分折 美国的贸易结构时

14、,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 集型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因为 这个“结论”与赫俄理论的“结论”大相径庭。n3.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从需求的角度对 贸易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一切 贸易(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是商品之间的 交换,双方在交换中出售的商品构成了各自的 购买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构成对另方提供商 品的需求,因此供给和需求只不过是相互需求 的另一种表现而已。n4.劳动力不同质论 。Date24第一章 之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n知识点一:重商主义n1.产生:重商主义是社会出现分工和国家产生 以后,经长期对外贸易的实践,于15世纪初形 成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 n2.基本观

15、点: 一国的金银拥有量是其富裕的标 志;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财富和货币是完 全统一的;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顺差”是 积累财富的唯一途径。n3.两个时期:早期的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的理论核心是贸易差额论。Date25第一章 之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n4.贸易差额论观点:第一在货币与商品的关 系上,认为货币与商品具有统一性,开始重 视以货币形态出现的作为商业资本用的财富 ;第二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货币,认为只有货 币作为资本投入流通,才能获取更多的货币 ;第三应当用贸易差额来确定一国的财富和 国力,主张资本输出以获取大量贸易盈余, 还认为在对外贸易中,不必每笔贸易或对每 一国的

16、贸易都是顺差,只要对外贸易总额保 持顺差,就足以使更多的货币流入,国家就 会富强 。Date26第一章 之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n知识点二: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n1.李斯特:早年在德国提倡自由主义,出使美 国受到汉密尔顿的影响转而提倡贸易保护主义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n2.五个阶段:即原始末开化时期、畜牧时期、 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n3.各国因所处阶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Date27第一章 之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n不同阶段采取的贸易政策:n农业阶段的国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利 于农产品的自由输出,并并培育工业化的基础 。 n农工业阶段的国家,由于本国已有工业发展, 但并未发展到能与外国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