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里高级中学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202812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湟里高级中学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湟里高级中学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湟里高级中学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湟里高级中学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湟里高级中学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湟里高级中学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湟里高级中学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省教育科学 研究所立项课题:阶段性汇报武进湟里高级中学加强学科渗透,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一、课题的背景1、现行课程与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2、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3、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2018/7/252湟里高级中学现在容积为2L密闭容器中进行某一可逆反应:A(g)+2B(g) 3C(g),其中B物质的正反应速率v(正)、逆反应速v(逆)随时 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32乙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 表示我国现行课程和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课 程,各自为政、划地为牢,割裂了各学科的联系, 导致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差。t/sVB(Mol/L/s)

2、0V(正)V(逆)tv0“航天飞机”是举世公认的高科技产品,他开创了人类往返太空 的自由。但是,美国航天局的一位负责人的一番解释,却使世人回 味深长。他说:“阿波罗”航天飞机的技术实际上没有一项是新的突 破,相反,全部都是已经发明的现有技术。关键是我们能够恰如其 分的将其有机结合,并且实行“系统管理”。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使具有“原创性”的发明愈来愈难愈 来愈少,而更多的发明创造则属于“组合式”的发明。就象美国的航 天飞机,他只是将众多的现有科技组合在一起,便产生了一种“质” 的飞跃。而要成功的实现这种组合,则必须打破学科界限和思维定 势。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一位物理学家,他用

3、“布朗运 动”的模型分析经济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人类的实践也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如资源问题、环 境问题、人口问题,并非靠一门学科就能解决,必须打破学科的界 限,依靠各个学科的协同研究。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已经在不可阻挡的、铺天盖地地的走向我们,课 程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心目标(为了每个学生的 发展)、功能(凸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三位一体)、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或研究 性学习的方式)、课程结构。其中课程结构部分有了较大的突 破,出现了学科综合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科综合使不同学科 综合而成的一门新的

4、学科综合课,如:物理和化学综合为科学 课、音乐和美术综合为艺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全新的 课程形式,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 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部分。同时,理科学科体现人文精神 ,文科学科体现科学素养。在转型期是最容易出现牺牲品的,旧的不愿走,新的不成 熟,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这是一个试验阶段,但对决定我 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中小学生,却意味着一生。我们不能由于 自己的疏懒和不求甚解而造就一批牺牲者。此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掌握主 动权,抢占制高点。二、课题的实验阶段l调查研究阶段l实验阶段l准备阶段1、课题准备阶段(1)完成课题设计(2)制定课

5、题行动计划(3)确定了课题组成员的分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新成立核心小组(见卷一)2、调查研究阶段(1)时间(2001年112002年3月)(2)分工(见卷一)(3)对象:高中各年级(4)方法:无计名问卷测试(高一110,高二88,高三90)(5)内容:现有教材所涉及的知识、应培养的能力、教师的教学 现状、学生的学习现状(6)统计和分析(7)对策年级高一高二高三题型内容题号得分率题号得分率题号得分率单课知识 型一(2)8590%一(1)865%七(2)911%三(2)855%九(2)100%十(1)887%七(1)803%八(1)910%五(1)922%单课能力 型一(1)501%一(2)657%

6、六(2)6845%二(2)612%四(1)50%九(2)6651%知识渗透 型三(1)584%三(2)685%一(1)725%六(2)677%七(2)651%三(1)699%能力渗透 型十一(2)203%十一123%十一295%十二0%十二255%十二571教师教学现状:学科教师师百分比项项目 年级级文科教师师理科教师师能经经常围绕围绕 某一问题问题 运 用多学科知 识识、方法分 析高一5.5%4.9% 高二10.8%10.9%高三15.3%14.7课课后作业带业带 有开放性高一3.9%3.7% 高二4.0%4.2% 高三16.7%15.7% 研究性学习习 与学科教学 的整合度高一9.9%8.

7、6% 高二9.7%9.5% 高三8.5%8.7%调查统计显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反映:教师围绕某一问题 “经常”运用多学科知识、方法分析问题的高一文理科平均只达5.2% ,课后作业带有开放性的平均只占3.8%,能把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 学有机整合的平均只占9.2%;高二略有上升,分别达到10.8%、 4.1%和9.6%;高三由于高考的需要,在这方面相应的提高到15%、 16.2%,但在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渗透于学课教学中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时间的限制、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这方面的比例反而 下降。从总体看,在传统高考科目设置下,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 过程中已经习惯于在自己学科范围内自由发挥,很少或

8、根本就不顾 及其他学科,学科割据的状况十分严重,使知识间形成一堵无形的 墙,相互间缺乏沟通,这就决定了学生知识掌握的零碎性、肤浅性 和一知半解,形成不了知识的有机整体,造成综合能力差。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调查中,学生在对综合测试的认识上存在相当大的误区:三个年级平 均78%有的学生认为加重了学生负担,不利于选拔专业性人才,高三甚至达 5.6%;如果老师安排围绕所学内容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高一、高二的学生感 兴趣的程度较高,但由于能力和条件的限制又无法真正做到位,而高三的学生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特别受自身观念的影响明显降低。这说明学生在观念上就存 在一定的模糊认识,模糊认识导致了行动缺乏自觉

9、性。项目 百分比年级学生对综对综 合测试测试 的认识认识对对教师师安排的社会调查调查 和实实践活动动的态态度加重了学 生负负担,不 利于选选拔 专业专业 人才有利于人和谐谐 发发展有兴兴趣,并 认认真完成无所 谓谓认为认为 浪费费 时间时间高一77%23%55%(有同学 反映无能力)25%20%高二79%21%48%32%10%高三85.6%14.4%19%21%60%对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必须从师生两 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科渗 透,探索出一条能以较科学的方法既体现自身学科特点 、又能使相关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 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

10、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 加以考虑,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同一问题的能力。把学生 从传统的单向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使之有机会站在不 同角度审视同一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各具特色的切入 点,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高度的求知欲、整体认识能 力、独立学习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利于 实现教育个性的凸现和教育创新本质的张扬。这是最重 要的一点。另一方面相应也应转变学生观念,使其认识到综合 能力是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使自己终身发展的需要 ,从而在教师引导下健康成长。实验研究阶段(1)建立课程保障体系(2)理论学习、专家指导(3)行动研究建立课程保障体系(1)领导重视:在课题确立后,一把手邹校长亲任课题组

11、长,对课题活动大力支持,过程管理经常过问,实验经费倾囊 相助,分管教科研的狄继东校长、教科室钱坤荣主任负责日常 工作安排,并对全体教师进行课题动员大会,对课题的设计方 案从背景即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研究工作计划、科研基本方法等方面作 必要的介绍,明确课题的研究方向、工作思路、了解了国内外 该课题的研究状况教科研制度(2) 制度保障: 课题管理制度教科研奖励制度(3)全员参与:全校80%的参与课题的研究常州市教科所所长 潘克勤老师作建构主义教学的理论和由来 的讲座江苏大学 人文院政治系堵晓华教授来校指导讲座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行动,围绕课题,我

12、们组织课题 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研究和导论主体性教学新课 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课堂教学 论我的教育理想等教育理论书籍, 并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每 学期必须学习学科杂志上与课题相关的文章和教改信息不少于3篇 ,通过学习,切实转变教学观念,逐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效益 观和学生观;还邀请武进市教科室主任徐惠仁关于课题研究的讲 座、常州市教科所所长潘克勤老师对全校做了建构主义教学的 理论和由来的讲座,我们还邀请了省教育学院彭坤明教授、苏 州大学魏授章教授、南师大凌焕新教授、武进市文艺研究室主任 陆涛声先生、江苏大学人文院政治系堵晓华教授等来校指导讲座 ,他们高屋建瓴的教育视角和丰富

13、的教学阅历经验,再以深入浅 出的形式娓娓道来,使大家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 ,提高了大家的教育科研水平,使我们更明确了目标,形成了清 晰的工作思路,使我们课题有了较强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当 然这一过程将贯穿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课题成功与否,关键是试验过程中能否、扎扎实实的卓有成效的 进行,主要取决于课题组成员能否有意识的具有创新地实施。我们 知道: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学科研的主阵地,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各 环节上,密切的和课题的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始终把本课题研究 的宗旨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各教研组要每学期制定课题研究计 划,学校每月开一次例会,由教研组长交流汇报,课题组成员每学 期上

14、一次本课题的实验课,(共计100多节实验课),相关度大的 学科的教师互相听课,共同研讨得失,好的经验借鉴推广,存在问 题大家商讨,及时总结,调整实施方案和工作策略,并以每学期的 对外开课为契机,展示我们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边行动,边研 究,边修改和完善。湟里高级中学教学研讨会同时我们提出了课题实验课的一些总体要求和原则,主要是以 下几点:(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渗透意识(2)挖掘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型渗透的具体内容,选 用其他学科相关材料、现实生活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与学生实 际密切相关的材料设置情景,利于指导学生理解本学科知识,分 析解决本学科提出的问题,既能使本学科基础知识到位,又

15、从中 体现相关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建立知识网络,把相关的科学 知识进行整合,编制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知识统整表,以本学科为 基础,向相关学科渗透,从单学科向多学科辐射,建立跨学科整 合体系。(3)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 供多方面的材料,拓宽学生思路,把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融 为一体,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设计跨学科的综合性的课堂 练习以诱导学生,实现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会贯通。(4)渗透以各学科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活动课为延伸,贯 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5)渗透要因教材内容而异,要适度,不能搞一刀切。(6)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做好与新课程的衔接工作课堂实录

16、见录像带,某些课题组老师梳理挖掘学科知识、方 法渗透的相关内容见附页,相应的体会和具体做法见发表和获奖 交流文章 。 (卷二卷十七)三、成 果 展 示l学生方面促进了学生综合 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是本课 题生命力的体现 l发挥课题的辐射效应,带动周 边和兄弟学校共同进步l教师方面提高了教师的整 体素质,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定奠定了师资队伍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为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师资队伍(1)教师观念的转变(2)基本功竞赛、公开课获奖(3)论文获奖(4)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涌现教师观念的转变广大教师领悟模式真谛,转变了教育观念和 教学行为, 树立了“教三年要为学生想50年、为 国家想500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同时培养 自己跨学科联系的本领和教学指导能力,转变单 一的定型化的知识结构,力争成为“通才型”“ 通用型”人才。加强学科渗透,把学生从传统的 单向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