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赵立勤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194066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赵立勤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赵立勤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赵立勤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赵立勤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赵立勤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赵立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赵立勤(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张掖市妇幼保健院-赵立勤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的关键管理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的核心质量妇幼卫生信息统计-目的 收集辖区内妇幼卫生信息资料; 了解妇幼卫生发展现状; 为政府与行政卫生部门制定政策和确定工作重点提供理论依据妇幼卫生信息统计范围及时限统计单位:以国家统计局界定的全国统一行政区域划分 的市、县为基本统计单位统计对象1、国家报表:辖区内户籍人口-妇女、孕产妇和儿童2、省级业务报表:辖区内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孕 产妇和儿童3、省级行政报表:辖区内户籍人口及医疗保健机构统计时限:“3+1”模式,即上年10月1日-本年9月30日为一年度进行统计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填表要求所有项目不得

2、空缺。没有开展工作的项目填“-2”,开展工作但没有收集数据的项目填“-1”。数据来源:有关妇幼保健服务和健康状况数据主要来源于保健服务记录,人口数主要来源于社区或人口、统计等相关部门登记记录。妇幼卫生信息统计种类与内容 业务报表国家(10)、省级(4)、乡、村级报表 行政年报省级(5)妇幼卫生信息统计报表国家级p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p住院分娩情况月报表p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p非户籍儿童与孕产妇健康状况年报表p妇女常见病筛查情况年报表p婚前保健情况年报表p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数量和质量情况表p中期引产情况年报表p计划生育咨询随访服务情况年报表p病残儿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分级鉴定情况

3、年报表妇幼卫生信息统计报表-上报要求 上报途径: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乡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医疗保健机构-县妇幼保健院(站)-市妇幼保健院-省妇幼保健院 上报时间:乡级季报、县市级半年报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基础概念解读 活产数: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体征之一的新生儿数。 上报时按男婴活产数、女婴活产数和性别不明活产数(包括两性畸形、性别不详等)分别上报。 产妇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的分娩产妇人数。上报时按农业户籍和非农业户籍的产

4、妇人数分别上报。 产妇产前检查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产前接受过一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仅做妊娠试验的初次检查、因临产入院进行的产前检查不计算在内。) 产妇孕早期产前检查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13周内(不满13周)接受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 产妇系统管理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按系统管理程序要求,从妊娠至产后28天内有过孕早期产前检查、至少5次产前检查、新法接生和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 高危产妇人数:在妊娠期有某种病理因素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的产妇人数。孕期只要出现高危因素,无论临产前是否纠正均按一例高危统计。 低出生体重儿数:指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

5、活产数。 早产儿数:指妊娠不满37周分娩出的活产数。 死胎死产数: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的胎儿在宫内死亡(死胎)以及在分娩过程中死亡(死产)的例数。(不含因计划生育要求的引产所致的死胎数。) 低体重人数:对照WHO标准的体重参考值,计算5岁以下儿童在该统计年度内至少有一次测量体重低于同年龄标准人群体重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的人数(低出生体重不包括在内),年龄别体重(中位数-2SD)。 生长迟缓人数:对照WHO标准的身高(长)参考值,计算5岁以下儿童在该统计年度内至少有一次测量身高(长)低于同年龄标准人群身高(长)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的人数,年龄别身高(

6、中位数-2SD)。 超重人数:对照WHO标准的身高(长)别体重参考值,计算5岁以下儿童在该统计年度内至少有一次测量身高(长)别体重大于或等于同年龄标准人群身高(长)别体重中位数加1个标准差的人数,身高别体重(中位数+1SD)。 肥胖人数:对照WHO标准的身高(长)别体重参考值,计算5岁以下儿童在该统计年度内至少有一次测量身高(长)别体重大于或等于同年龄标准人群身高(长)别体重中位数加2个标准差的人数,身高别体重(中位数+2SD) 。 贫血患病人数:在进行了血红蛋白检测的6-59月龄儿童中,发现患有贫血的人数。贫血的诊断标准为血红蛋白小于110克/升。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生错误的儿童死亡报告卡与高

7、危(体弱)儿童专案管理卡进行解读儿 童 死 亡 报 告 卡儿童死亡报告卡解读 今年所有死亡卡均要使用新版。 早期新生儿死亡:新生儿在产后7天内死亡的。 新生儿死亡:指出生至28天内(0-27天)死亡的新生儿。满28天死亡的新生儿不计在内。 死胎、死产:不填写死因分类,死前治疗和死亡日期,出生日期填写分娩日期,死亡地点为分娩地点,死亡诊断注明死胎或死产。 儿童编号:除甘州区、临泽县以外其他县不需要填写。 2.报告卡中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均用阳历。年只填最后两位数字,月、日只有一位数字时,前一方格必须填“0”。死亡年龄均填写实足年龄,出生不满24小时填小时数,不满28天者填具体天数,满28天-1月

8、29天者填写1月,不足l岁者填月数,超过l岁者填岁数。 3.出生体重不详填写5999,孕周不详填写49,出生地点不详填写9。孕周不可填写38w-1,而为37w。(一)根本死因:是直接导致一系列病态事件中最早的那个疾 病或损伤。造成致命损伤的那个事故残暴力情况(二)死因诊断的分类原则1. 原发病与并发症:应报原发病,如麻疹合并肺 炎,应 报麻疹; 2. 重病与轻病:以重病为主; 3. 意外死亡与其他疾病:以意外死亡为主; 4. 传染病与非传染疾病,一般以传染病为主; 5. 先天畸形与其他疾病 ,一般以先天畸形为主; 6. 死亡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诊断则应选择根本 死因; 7. 不能以症状或临死状

9、况代替死因诊断,如呼衰 、心衰等儿童疾病名称不准确的问题死亡诊断死因分类心衰、呼衰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溶血症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重症黄疸其他新生儿病DIC引发广泛出血其他新生儿病不详其他意外呼吸、心跳停止溺水呼吸功能不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颅内出血呼吸衰竭其他先天异常颅内感染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他贫血其他(三)死亡诊断和分类注意事项1. 在死亡诊断栏填写确切的疾病名称,再按35种分类编号填在死因分类代码中(注意鉴别诊断)2. 如果不能确认两种以上疾病该填哪一种时,可在死亡诊断栏内都写上供上级医师选择。3. 儿童死前经医疗单位诊治的,原则上直接引用原医疗单位的诊断(明显错误者例外)。4. 无医疗单

10、位诊断者,要详细询问病情,记录在死亡报告卡的背面,作为推断依据,不能推断者上报。05其他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09其他神经经系统统疾病 11其他呼吸系统统疾病 13其他消化系统统疾病 17其他先天异常 23其他新生儿病 29其他意外 5. 对于05、09、11、13、17、23、29,均 应在死因诊断中写明诊断,不可笼统的使用 “其他”,如其他意外 死亡要在死亡诊断中 写溺婴,再填上29。 6. 死前诊断级别:报最上一级的。 7. 死亡治疗:村医诊治的报门诊,城市个体 医生诊治的 报门诊。高危 (体 弱) 儿童 管理 卡讲 解高危(体弱)儿童专案管理对象范畴为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

11、良 、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 病、先心病、运动发育(迟缓、异常) 及特殊病种患儿: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 能低下、听障聋儿,HIV、梅毒产母所生儿 童等。 “高危因素”是指该管理儿童在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这 三个时期有无发生过的高危因素,是做为建卡时回顾性调查的内容,不做为高危儿童管理对象的范畴。 指该管理儿童在管理期间内的神经运动发 育情况的反应。 结案参考标准:结果有2种情况,达到生长 标准,体重正常,疾病痊愈、疾病好转; 病情无好转、病情恶化、死亡。 前者转入正常健康管理,后者填报死亡卡 。对未达到结案标准的则需随访至7岁,并 做好随访记录。几点工作要求态度严肃谨慎,细致、周

12、全、完善,追求完美。对统计数据的敏锐,察觉快速,可很快判断。一是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数据统计需要,二是统计数据上报时效性。严谨 :敏感 :效率 : 2、完善、巩固三级保健网形成以市级为中心,县级为枢纽,乡镇、村为基础的妇幼卫生信息统计网络 1.严格落实各级例会、培训制度。 2.强化培训的实用性与培训效果上做足功夫。 3.严格落实逐级上报流程与制度。 4.保障队伍的稳定,尽量减少妇幼专干调换。 3、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制度考核是根据制定的检查项目和为评价妇 幼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在妇幼卫生工作评比中,应把妇幼卫 生统计纳入考核项目中,对信息统计全面 、准确、及时完成的给及奖励,对完成差 的给予惩罚,并限期整改。4、加强信息的分析与利用完善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及上 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及 时性和完整性,更好地反映本地的实际情况, 掌握各乡、村的孕产妇、儿童保健及系统管理 情况,加强对死亡的监测和漏报调查,掌握各 项有关部门数据,加强对数据的开发和利用, 使“死数据”变为“活信息”,提高信息质量标准, 使妇幼卫生信息更好地为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决 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