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集教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160645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集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集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集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集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集教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集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套教案集教案(北师大版)(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1 前 言.4 第 1 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8 第 2 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13 第 3 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7 第 4 课 破解彩陶之迷.20 第 5 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22 第 6 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25 第 7 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29 第 8 课 铁器牛耕引起的社会变革.35 第 9 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38 第 9 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39 第 10 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43 第 11 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46 第 12 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51 第 13 课 秦帝国的兴亡.52 第 14 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

2、集权的措施.57 第 15 课 汉武帝的烦恼.62 第 16 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66 第 17 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71 第 18 课 昌盛的文化.75 第 19 课 寻访“丝绸之路”80 第 20 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83 第 21 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86 第 22 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89 第 23 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93 第 24 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96 第 25 课 成语历史故事竞赛.101 期末总复习.103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12-2013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教学简析一、教学简析 1

3、 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而编写的,本套教材在体例和版式设计上耳目一新,在内容和课题设置上独巨匠心,在课型和探究内容上推陈出新,注重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历史课程标准中确定中国古代史有九大学习主题,前七个主题内容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主要特征基本上相一致,组成为七个单元;第八、第九两个主题为“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部分,分别归至各自相关的单元中。北师大版教科书将这七个单元分布在两册书中,由此构成上册为四个单元,下册为三个单元。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

4、元回眸” ,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上册内容涉及自远古至南北朝的历史。叙述了中国境内至少在 170 万年前已经出现的人类活动,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的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公元前 21 世纪,夏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公元前 221 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

5、得到初步开发。这些内容贯穿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的基本线索,力求表现中华文明发展的特点。 2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二、教育目标任务要求二、教育目标任

6、务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三、措

7、施(含教改课题)三、措施(含教改课题)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

8、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四、优生辅导计划四、优生辅导计划 确定辅导对象 辅导目标: 1、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会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 2、注重探究式学习

9、,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辅导方式:讲座、多媒体视听、小组合作学习。 辅导时间:每周三、五课外活动时间。 五、差生辅导计划:五、差生辅导计划: 确定辅导对象: 辅导目标: 1、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初步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逐步了解中国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辅导方式:个别指导、结队帮扶、优生示范。 辅导时间:每周二、四课外活动时间。 六、教学进度六、教学进度 周次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报到注册 2 预备周 3 1、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2、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4 3、传说时代的文

10、明曙光 4、破解彩陶之迷 5 5、夏商西周的更迭 6 6、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7 7、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8、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8 9、甲骨文与青铜器 10、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9 12、了解身边的“历史” 10 期 中 复 习 11 期 中 考 试 阅卷 12 13、秦帝国的兴亡 14、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13 15、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16、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布置学习与探究之三 14 17、先进的科学技术 18、昌盛的文化 15 19、寻访“丝绸之路” 16 20、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1、南方经济的发展 17 22、北方的民族汇聚 23、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18

11、24、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25、布置学习与探究之四 19 25、准备阶段、竞赛、总结 元旦 20 期末复习 21 期末考试 前前 言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历史的含义;补充公元纪年法,什么是“年代”?什么是“世纪”?怎样计算?中国古代史的大致线索。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讨论学习历史的用途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公元纪年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历史有哪些用途。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历史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计算历史时间的方法 教学设计:教学设

12、计:通过问答法,启发学生思考并理解历史的含义;通过记者访问并做口头报道的活动形式,使学生们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通过讲读法和讨论法让学生明确学好这门课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去过天安门吧?那么我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天安门前的又长又粗用汉白玉做成的柱子叫什么?(齐答:华表),天安门前后共有华表几根呢?(四根;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它们和天安门前的石狮以及两侧的金水桥一起烘托着这座皇城的威严气势。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既感到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华表实际上已经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古老的文化紧密相连

13、,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志。) 华表是做什么用的呢,是不是用于计时的表呢?(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还有人说是装饰用的) ,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般认为,华表又名恒表、表术,是一种在古代建筑物中用于纪念、标识的立柱。据淮南子主术训记载,远在尧舜时代就有街头设“表木”的做法,用以王者“纳谏” ,征求民众意见以治天下。到秦汉时期,表木被改为指路标,叫华表。后来华表经不断美化,便逐渐演变成为中国独具民族建筑特色的艺术装饰品,深为世人所青睐。 ) 华表顶上的是什么?(蹲兽瑞兽“吼” ) ,蹲,就有方向,四个蹲兽,蹲的方向是怎样的。蹲兽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蹲兽姓“

14、望” ,望君归,望君出;瑞兽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异物,用汉白玉石雕成蹲于每支华表顶端的承露盘中,双目炯炯有神,密切注视前方。于天安门里的脸朝北,双目紧盯皇宫,名望君出 ,它提醒皇帝不要迷恋深宫生活,而应及时出宫巡视,以利治理天下。在天安门外一对华表的则脸朝南,双目向远方眺望,名望君归 。它时时关注皇帝外巡中的行为举止,如不检点或时间长了, 望君归就呼唤帝王不得沉迷山水、野趣、而应早日回宫,料理国家大事。 ” ) 金水桥的两边各有一个石狮子,其中一个石狮子上有一个洞,同学们注意到过吗?介绍一个传说。 (据说明代崇祯十七年(1644 年)四月,农民起义军首领闯王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当他率军冲进天安门前

15、的“T”形广场后,只见皇城的大门“承天门”就在眼前。对此,他愤怒地拈弓搭箭,只听“嗖”的一声,正射中承天门匾额的“天”字,顿时众军喝彩,欢声雷动,随后李闯王收起硬弓,挺枪跃马一直奔金水桥冲杀过去。突然,桥头的两只大石狮张牙舞爪,凶猛阻挡去路。闯王见此怒不可遏,挺枪刺去,即刻火花四溅,长枪戳向了一只狮子的腹部。双狮见势不妙,拖着悲惨的哀鸣声,各自退回了原位。现在的这个洞,就是枪伤疤了。 ) 此时我们又来到了故宫内。故宫、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三者之间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故宫的树小,其它的树大,且多为古树)为什么?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历史故事,1813 年,一支农民起义军伪装成普通居民混进了皇宫,清守军封住了宫门,但起义军爬树攻进了皇宫,起义军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嘉庆从此怕得要命,命令将故宫所有的树全部砍掉,才出现了这种景象) 我们不妨再顺着天安门向西走,来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这就是国家领导人居住的中南海, (大家去过吗) ,中南海的南门是哪个门?(新华门)但是新华门最开始并不是门,而是一座楼,是乾隆为他的妃子香妃修建的楼宝月楼。乾隆为什么要为香妃修筑宝月楼呢?(香妃家族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起了非常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