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和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116440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_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第八章_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第八章_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第八章_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第八章_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_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_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和方案(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五指活动课程一、五指活动课程产生的理论基础v 所谓五指活动课程是指该课程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而这些内容又是以一种整体的、相互贯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就好象人的手,虽有五指之分,但彼此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手掌。理论基础v 1、新的儿童观儿童并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儿童期不仅作为成人之准备,而且应具有它本身的价值,成人应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期的价值v 2、活教育的理论活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等三个部分。(1)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划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v 现代中国人必须具有五个条件:要有健

2、全的身体、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服务的精神、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世界的眼光。(2)活教育的课程论特征:v 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主要的教材,以课本作参考资料,这是直接的活知识,是直接的经验。v 各科应混合或相互关联。v 不受时间的限制,没有分节的时间表,时间为功课所支配。v 内容丰富。v 生气勃勃。v 儿童自己做的。v 整个的,有目标的。v 有意义的。v 儿童了解的。(3)活教育的方法论v 基本方法:“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v 主张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v “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 v 活教育的1

3、7条教育原则二、幼儿园的五指活动课程(一)课程目标v 1、做人: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和服务的精神。v 2、身体:有健康的体格、卫生习惯和相当的运动技 能。v 3、智力: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 。v 4、情绪: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快乐,不惧怕。(二)课程内容v 1、健康活动第一位重要的v 2、社会活动v 3、科学活动v 4、艺术活动在幼儿园中应特别重视v 5、语文活动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v 1、凡儿童能够学的东西,就有可能作为幼儿园的课程,但同时还应考虑幼儿学的代价。如果会妨碍幼儿今后的学习,就不要勉强幼儿现在学。v 2、凡教材必须以儿童的经验为依据。v 3、凡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

4、可取为教材。(三)课程的组织v “整个教学法”或“单元教学法”:从幼儿周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选择儿童感兴趣且又适合幼儿学的物和事作为“主题”,组织、融合儿童的科学、社会、语文、艺术、健康活动,从而使这些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组织课程要注意的问题:v 1、本星期教师会议上讨论下星期大约可以做些什么?v 2、把要做的活动拟订以后,于是商议它的内容,大约分几个步骤可以做到。v 3、将各活动内应用的材料和可以参考的书,教师详细预备,但不是替儿童样样准备好。v 4、寻找或布置一个适当的环境来引起这个设计。v 5、儿童既然感兴趣,教师顺着儿童的兴趣,引起各方面的活动,并与各科相联系,但不强求合乎

5、预定的设计。v 6、时间完全不限制。多做就多做,少做就引起别的设计来。v 7、儿童如不能维持到做完,教师急需考虑一下,是什么缘故,可以补救吗?v 8、儿童临时发生特种兴趣,教师要尽力去指导,有时可以把全部预定的设计改变,做这个临时发动的事。v 9、幼儿急需看到结果,所以各个设计当分为许多小段落,他们的兴趣才能维持。 v 10、在同一设计单元里,各方面的活动很多,儿童愿意做任何 一方面,应该听儿童自由去做,不过希望每个儿童各方面都做 到。 v 11、在同一设计单元里,有许多活动要几个人合作的,有许多 活动只需独做的。教师可以做他们的领袖,同时可以训练几个 儿童来做领袖。 v 12、每个设计单元的

6、每个阶段或一方面的活动,得到结果,应 当有极短的、简单的批评与讨论。例:开学了v 教的目标v 学的纲要v 做的步骤(四)课程的实施v 1、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v 2、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方法v 3、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幼儿的学习动机(五)教育评估v 幼儿园应当有随时可以考察幼儿学习成绩的标准。v 1、 五指活动课程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包含的教育内容相对比较全面,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v 2、 五指活动课程主张以大自然、大社会为幼儿的活教材、活教具、活教师,相较与传统教育僵化的、固定的教育内容是一大进步。 3、 五指活动课程提出了了课程实施中的“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开始意识到了幼

7、儿活动中的一些生成的东西,对现代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三、对五指课程的评价v 4、 五指活动课程提出了“游戏教学法”、“小组教学法”,认识到了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局限:v 五指活动课程想要努力避免课程中的知识中心倾向,力求课程向幼儿靠拢,但在实践层面上,仍然比较重视教材,对幼儿的反应重视不够。v 尽管一再强调五指活动课程中的五指不是五个学科,应整合为一个整体进行施教,可惜在推行时,有时仍被误解而分科进行。第二节 幼稚园行为课程v 行为课程,即在幼儿园生活的实践。v 行为课程完全根据生活,它从生

8、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果。幼稚园实施的行为课程应注意幼儿实际行为,只要幼儿能自己做的,都应该给幼儿机会去做。v 生活与行动是行为课程的基本要素v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v 传统文化关于知行关系的思想一、主要理论基础二、行为课程v (一)课程目标满足儿童心身需要,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和习惯,培养其生活的能力与意识,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行为课程(二)课程 内容行为课程的内容就是儿童周围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能为儿童所接受并有助于其身心发展的各种经验。v 儿童自发的活动v 儿童的自然环境v 儿童的社会环境从教材的科目来看,张雪门先生认为,行为课程主要包括手工、美

9、术、言语、常识、故事、音乐、游戏和算术二、行为课程(三)课程 的组织(1)整体性原则 。 (2)偏重直接经验原则 。 (3)偏重个体发展原则 。二、行为课程(四)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运用设计教学法来拟订行为课程计划,并采用单元教学来进行。二、行为课程(五)课程的评价从四个方面做出评价:对儿童的行为结果做出评价对儿童活动中的行为进行持续的观察对活动中儿童的重要行为做记录对儿童在活动中产生的经验作出分析三、对幼儿园行为课程的评价v 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生活是课程的基点,重视生活在儿童课程中的教育价值(二)兼顾社会需求与儿童个体发展的课程目标

10、,超越了纯教育的范畴,考虑到了社会文化在课程中的作用(三)以行动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强调了行动在儿童发展中的积极导向价值第三节蒙台梭利课程理论及其方案一、理论基础(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v 蒙台梭利认为6岁之前的儿童本身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即所谓“吸收的心智”。v 孩子的发展是自主发展的过程。2、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3、儿童的发展具有敏感期4、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通过自己自发性的活动,即工作来完成的(二)教育观点1、主张自由教育:儿童有权选择自己要做什么和决定自己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但儿童的选择是在世

11、在我们呈现给她的选择之间做出选择2、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充满爱与快乐的心理环境以及经过教师组织与安排的物质环境,提供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一)教育目标v 1、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直接)v 2、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最终)v 蒙台梭利认为这两个目的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二)教育内容v 蒙台梭利研究设计了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v 1、感官教育v 2、日常生活练习v 3、语言教育v 4、数学教育v 5、文化科学教育1、感官教育v 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视觉教育教具:包括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色板、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

12、形、二项式及三项式触觉教育:触觉板、布盒、温觉筒、重量板、几何学立体听觉教育:音筒和音感钟味觉教育:味觉瓶嗅觉教育:嗅觉瓶v 注意的问题:(1)应重视视觉、听觉、触觉,特别是触觉的训练(2)应把握感觉教育的适宜时期(3)感觉教育的刺激应孤立化(4)感觉训练有其具体的步骤与程序(三段式练习法:命名、确认、记忆)2、日常生活练习v 从事生活的初步动作练习(如坐、走、站及抓握等)v 照顾自己的动作练习v 管理家务的工作等v 3、语言教育主要包括:(1)听说的教育(2)读的教育(3)写的教育v 4、数学教育10以内的计数活动、四则运算、十位、百位、千位的进位活动和多位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平方、立方等概念。

13、乘除法板 进行得数最大为100的乘法题目,熟练后 可导入乘法心算。练习被除数最大为81以 内除法题目,熟练后可导入除法心算。算术天平由天平、称盘与彩色木珠组成 ,学习数量加减与平衡的关系 。 v 数字与筹码 由55个圆片,10张1到10 数字卡片组成。 了解数与 量的关系,认识奇数与偶数 。 彩色串珠棒 熟悉十以内数量、数字与 名称, 为学习平方、立方 做间接准备 v 5、文化科学教育v 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等几个方面。(三)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三要素:v 有准备的环境:(1)秩序(2)自由(3)真实与自然(4)美感与安全v 教具v 教师2、教师v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应具有以下

14、几种角色,以帮助幼儿从下至上的自我发展:v (1)环境的提供者v (2)示范者v (3)观察者v (4)支持者和资源者3、教具v 其中感官训练教具最有特色v 感官训练教具有如下特点:v (1)刺激的孤立性v (2)操作的顺序性v (3)工作的趣味性v (4)教育的自动性三、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评价v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重视幼儿的内在需要,强调借助于能满足此内在需要的环境与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毕竟脱胎于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案,再加上时代的限制,使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1、孤立的感官训练2、对创造力的忽视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4、缺

15、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改进和发展:v 1、扩展了课程内容。即将原来的五大领域扩展为十 大领域,分别为:日常生活训练、感觉教育、语言 教育、数学教育、文化教育、体能训练、音乐教育 、美术教育、戏剧、社会教育。v 2、强调课程的实质,而非形式。即要真正做到向儿 童学习,回应他们的需要,支持他们与环境相互作 用,而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v 3、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经验。第四节 HIGH/SCOPE课程背景介绍HIGH/SCOPE课程是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戴维韦卡 特创立的海恩/斯科普教育研究机制研制。最先起源 韦卡特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干预计划。其基本目的是帮 助这些儿童能在未来的学校学习中获得成功

16、,因而是 一个认知中心课程。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 HIGH/SCOPE以教育科研为基础,不断地充实、 修正、完善该方案。今天的课程方案已经不再局限于 处境不利的儿童。一、理论基础v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学习是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主动建构过程课程特点: 以主动学,围绕发展所必须的一系列“关键经验”,创设学习环境,引发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从而致使幼儿的学习。(一)课程目标v 初期,这一课程方案最主要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学习成功奠定基础。后期,则强调以儿童的主动学习为中心,促使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协调发展。v 为达成上述目标,课程设计者确立了10类58条关键经验10类58条“关键经验”v1、创造性的象征 v2、语言与文字 v3、自主性与社会交往 v4、运动 v5、音乐 v6、分类 v7、排序 v8、数概念 v9、空间关系 v10、时间关系说明:v 关键经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营养”。对教师而言,它只是一种提示物,指明应努力促使儿童获得的学习经验。同时为教师观察、支持幼儿学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